<p><b style="font-size: 20px;">到蘇州兩年多了,恐于爬山,一直不敢去穹窿山。偶然發現穹窿山可以買車票自駕進山,遂欣然前往。</b></p><p><b style="font-size: 20px;">穹窿山為太湖東岸群山之冠,因此被稱為“蘇州第一山”。穹窿山是五A景區,與太湖相依,山水相連,景色宜人。在這次秋游之前,對穹窿山不說一無所知,至少是知之甚少。殊不知,穹窿山不但歷史悠久,景色優美,更有豐富的人文景觀,它是《孫子兵法》誕生地,乾隆皇帝六次祈福地。山上亭臺樓閣,道觀廟宇遍布,人氣之旺,出乎所料。</b></p><p><br></p> <p>走入山中,頓時被眼前的山清水秀,蒼翠欲滴,和清新空氣所陶醉。拾階而上,蒼松翠竹,泉水叮咚,清幽靜謐。</p> <p>穹窿山的森林覆蓋率99%,負離子含量是一般空間負離子含量的400到500倍。難怪穹窿山被人們稱為“城市綠肺”和“天然氧吧”。</p> <p>翠色欲流,一碧千里。</p> <p>穹窿山是兵圣孫武隱居地。據說戰國時,孫武從齊國避難到吳國,找到了這個竹木蒼翠,山泉汩汩之處,寫就了永垂不朽的《孫子兵法》。</p> <p>孫子兵法十三篇碑</p> <p>孫子兵法已被翻譯成多國文字。這是我們最熟知的“知己知彼,百戰不殆。”</p> <p>孫武苑有一處智慧泉,傳說當年孫武在穹窿山喝了泉水,挪不開步子,就此搭草棚隱居下來,寫下了《兵法十三篇》。這口泉水因此命以“智慧泉”。我也來捧一手清泉,洗洗臉,沾點“智慧”靈氣。</p> <p>望湖園入口。從這里上到山頂就是祈福檀和望湖樓。</p> <p>乾隆皇帝六次臨山祈福。而關于乾隆六次下江南,為何都來穹窿山,已無史書明確記載,野史說他來此尋親,為自己的親人和百姓祈福。</p> <p>望湖樓。傳說乾隆皇帝每次祈福后,都會來此欣賞風景,這里地勢較高,可遠眺山下。</p> <p>登頂望湖樓遠眺,一片郁郁蒼蒼,景色飄渺,難怪連乾隆皇帝也鐘情于此地。在這里還能眺望到不遠處的太湖,穹窿山山高林密,有“云來山更佳,云去山如畫”之說。今天多云間晴,雖未見山頂云氣繚繞的景象,但極目遠眺,紫氣煙籠,猶若仙境。</p> <p>從望湖園山頂遠眺寧邦寺。</p> <p>上真觀 ~ 穹窿山是道教名山,山中有吳中著名道教宮觀上真觀。民國時有些道教殿宇毀于大火。及至文革,上真觀殿宇盡毀。1991年,上真觀在原址重建。</p> <p>三茅殿~殿內供奉著三尊神像,大茅君茅盈,中茅君茅固,三茅君茅衷,為道教茅山派祖師。民間相傳三兄弟俱在此修煉成仙。真可謂“山不在高,有仙則名”也。</p> <p>位于上真觀左側的品泉亭,“品泉”硬是從山石中鑿出來的,上面一塊封蓋也是一方廣達丈余的巨石,鑿成三穴,形似品字,故名“品泉”,俗稱三眼井。</p> <p>寧邦寺,寓意和平安寧。相傳南宋抗金英雄岳飛被秦檜謀害后,抗金名將韓世忠部下在此剃發隱居參禪,韓世忠晚年經常來此短暫居住,看望部下,登臺賞月。寺前兩棵古銀杏,日夜守護著這座千年古剎。</p> <p>穹窿山之所以被稱為天下第一智慧山,是因為兵圣孫武避難來此,寫下了舉世聞名的《兵法十三篇》。但愿我們此行可以沾點孫武老人家的智慧靈光。</p> <p>孫武文化園~位于穹窿山三茅峰下。是以孫武文化為主題的軍事科技體驗樂園,由游客中心、圣湖景觀區、兵學朝圣區三大區域構成。</p> <p>兵學朝圣區</p> <p>圣湖觀景區。</p> <p>靜幽閣~山水蒼翠間,一方幽靜的天地。若有閑暇,可在體驗湖光山色的同時,品一杯清茗,沁人心脾。</p> <p><b style="font-size: 20px;">完成了全長12公里盤山公路的蜿蜒曲折,欣賞了猶如仙境的湖光山色,切身體會到了遠離喧囂城市后的寧靜,以及那種來自大自然的詩情畫意。</b></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完</b></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汉寿县|
宁都县|
廊坊市|
柘荣县|
伊春市|
且末县|
肥西县|
邛崃市|
大方县|
东乡族自治县|
江华|
土默特左旗|
昌黎县|
开化县|
全南县|
安平县|
成武县|
大竹县|
达孜县|
西昌市|
长宁县|
江津市|
蒙山县|
嘉荫县|
留坝县|
资中县|
青岛市|
靖宇县|
华宁县|
桐乡市|
翼城县|
正宁县|
蓬溪县|
扎赉特旗|
孟村|
汶川县|
漠河县|
垫江县|
依兰县|
同仁县|
遂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