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indent-1">在太原城里有一條被現代化商業廣場和林立高樓包圍的歷史老街叫城坊街,老一點兒的太原人都叫它城隍廟街,顧名思義,這條街上建有城隍廟。如今,城隍廟的多數建筑已被毀,僅存的鐘樓、鼓樓、東配殿,經政府保護性修繕,隱于高樓大廈之中,見證著太原的歷史變遷。</p><p><br></p> <p class="ql-indent-1">在古代,視城隍神為城市之保護神。《說文》中解釋:隍,城池也,有水曰池,無水曰隍。也就是說有水的護城壕為“池”,無水的護城壕為“隍”,所以守護城池的神也就故名為“城隍”。城隍廟屬禮制式建筑,古代城市,無論大小,必建有城隍廟,用來供奉城隍神,以求除惡驅兇,賜人福壽,保佑城市安全、太平、祥和。</p> <p class="ql-indent-1">太原城隍廟歷史悠久,唐初就有為城隍神建廟塑像的記載。現存太原城隍廟始建于明洪武三年(1370),明萬歷二十七年(1559)重修。當年占地1萬多平方米,四進院。前院有亭閣,作供奉祭祀場所,中為正殿,內供城隍爺神像,后為寢殿。</p><p class="ql-indent-1">民國二年(1913),太原軍政府除舊布新,革除傳統封建祭祀,在城隍廟內建立了太原市第一座生產棉毛制品的輕工企業平民工廠。抗日戰爭時期,工廠被閻錫山改建為印刷廠。1948年左右,解放軍圍困太原城,閻錫山部隊把城隍廟前的古木牌樓和古戲臺的木料拆走,用來修建城防工事。后殿宇大部分在“文革”中被拆,僅存鐘樓、鼓樓及東配殿。</p><p class="ql-indent-1">以下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被稱為歐洲漢學泰斗的法國漢學家愛德華·沙畹 ,于1907年來華考察文物古跡時,拍攝的太原城隍廟部分照片。</p><p><br></p> <p class="ql-indent-1">此為當時的城隍廟大殿。</p> <p class="ql-indent-1">此為當時的城隍廟過殿。</p> <p class="ql-indent-1">此為太原城隍廟外的“通靈之造”牌坊。</p> <p class="ql-indent-1">此為當時的城隍廟西廂房與西北耳亭,與西北耳亭對稱的還有東北耳亭。</p><p><br></p> <p class="ql-indent-1">城隍廟兩耳亭后被移建于太原市迎澤公園和龍潭公園。</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12年,太原市政府對有著600多年歷史的城隍廟遺存建筑進行了修復。修復后的鼓樓、鐘樓,重檐歇山頂,面闊五間,進深四椽,上為木構樓閣,下為磚券窯洞。</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修復后的東配殿,保存了原來的木構架,面闊五間,歇山頂,前檐勾連出廊。</p> <p class="ql-indent-1">如今, 歷經滄桑的城隍廟終于顯露出往昔的歷史風貌。</p><p class="ql-indent-1"><br></p><p>(部分內容摘自微信公眾號“太原道”和網絡媒體)</p><p><br></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普兰店市|
罗江县|
永春县|
霍山县|
阜新|
田东县|
宁国市|
天柱县|
铁岭市|
绥宁县|
青铜峡市|
永吉县|
当阳市|
岐山县|
娱乐|
治多县|
陈巴尔虎旗|
资中县|
科技|
SHOW|
灵宝市|
尚志市|
青阳县|
张家川|
望谟县|
鹤峰县|
安义县|
梨树县|
定边县|
常德市|
安庆市|
嘉义县|
南和县|
太谷县|
木兰县|
宽城|
尉犁县|
丽江市|
加查县|
当雄县|
曲松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