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20日是40軍119師紀念抗美援朝70周年的日子,我父親尚慎武自1950年10月20日晚7點入朝,至1953年7月28日早飯后乘車當晚回到安東(丹東),全程參加了抗美援朝1-5次戰役,親自經歷了我軍無制空權被美國飛機轟炸無數烈士血灑朝鮮的慘烈,<b>以下是他的生前口述、回憶錄文稿和日記中整理的40軍119師1952年9月13日干部科被炸前后二三事,以饗讀者。</b><br><br>1950年10月20日晚7時,時任119師組織科副科長的尚慎武隨中國人民志愿軍第40軍第119師司令部、政治部機關及師直屬隊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部隊走到江橋邊舉目遠眺,江橋上汽車、火炮牽引車轟轟隆隆,一隊隊身穿沒有帽徽、胸章和任何中文標志只穿軍裝的志愿軍干部戰士在神色肅然地懷著一種雄壯的心跨過鴨綠江橋,橋下的江水似乎顯得洶涌湍急。他在江邊暫停一會,默默地注視著南進的部隊,忽然心潮也象那江水似的翻騰澎湃起來,思緒萬千……。 圖一:尚慎武回憶錄手稿 40軍118、120師是1950年10月19日晚作為第一梯隊同 38軍、39軍、42軍分別由安東渡過鴨綠江橋、輯安、長甸河口渡過鴨綠江向預定作戰地區開進的。119師作為40軍的第二梯隊,司令部、政治部機關及師直屬分隊于10月19日由駐地草河口乘火車抵達丹東,當晚住在距離鴨綠江步行幾分鐘距離的安東市育才小學校。20日晚7時緊隨軍第一梯隊118師、120師之后過江,部隊按上級指定的路線向球場、德川地區疾進。<br><br>志愿軍進入朝鮮后,“聯合國軍”每次在發動全面進攻前,都會大量使用空軍。麥克阿瑟命令他的空軍司令,如果必要,作戰飛機機組人員只要一息尚存就要 不斷地飛行,摧毀敵人的全部交通運輸和一切設施,工廠、城市和村莊。從 1950 年 11 月 8 日開始,美軍在***的飛機、在日本的飛機、在航空母艦上的飛機瘋狂對前方進行不間斷地轟炸,而志愿軍在抗美援朝期間卻無制空權。 一、失去了親密戰友梁克<br><br>1952年7月24日,40軍119師組織科副科長梁克同志參加118師政工會議在長豐郡城山洞遭敵機轟炸光榮犧牲,犧牲時尚慎武與他已經是相識2年多的老同志。<br><br>梁克,原名梁蕃昌,1923年出生,河北省安新縣郝關村人。1938年入伍,同年1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48年8月,梁克從東北民主聯軍第3縱隊8師23團教導員任上調3縱隊8師22團政治處組織股股長,尚慎武時任第3縱隊8師政治部組織科干事,因工作關系經常往來,1950年5月梁克同志任中國人民志愿軍第40軍119師政治部直工科副科長,同年4月尚慎武任119師政治部組織科副科長,直工科和組織科均隸屬于師政治部,因工作關系經常見面,工作中互相支持,親如兄弟,情同手足。1951年5月尚慎武調119師后勤部任副政委,同年9月梁克接其工作任119師政治部組織科副科長;10月尚慎武調回到師政治部任秘書科科長,二人來往更加密切。梁克文化程度高,工作能力強,愛動腦筋,工作積極,時常將國內人民支援抗美援朝的事跡編寫成動人的小故事,下發部隊學習,使指戰員真切感受到祖國的關懷和人民的支持,增強了抗美授朝的決心和信心。他經常到在戰斗一線調研,對于抗美援朝戰役中黨團員傷亡較大,一些班排組織不夠健全的情況,向師黨委建議在部隊中廣泛開展殺敵立功、火線入黨活動,吸收戰斗骨干加入黨組織,加強了一線戰斗堡壘。但不幸的是1952年7月24日,在朝鮮長豐郡城山洞遭敵機轟炸光榮犧牲。聽到老戰友犧牲是在當天下午。1952年7月23日,尚慎武工作一夜,24日上午處理了一些文件,中午在防空洞休息到下午3點,忽聽秘書科裴干事喊梁科長去118師參加政工會議不幸遭到敵機的襲擊而犧牲了,聽此消息同志們心情無比沉痛,當日尚慎武在日記中寫道:“此事聽后心里酸,事情攤在政治部,回想戰爭討厭,梁的犧牲對人的刺激太大了。”25日119師將梁克同志葬在士浪里入土為安,宣傳科干事拍下了安葬現場(圖二)。當晚在日記中記下記錄了當時的心情:“乘汽車去士浪里埋葬梁副科長,人生必有歸如此,梁,戰友一去不歸太使人傷腦筋了” 圖二:尚慎武悼念梁克副科長 二、119師干部科在朝鮮元通山被炸<br><br>1952年4月下旬,40軍奉命出發重返“三八線”執行防御作戰,結束了歷時一年的戰備整訓和海防任務。119師接替64軍190師“三八線”的防務,5月7日,119師向各團下達了命令,10日,各團和師直由養洞里地區出發開赴第一線,18日進入陣地,接收了東起高望山西麓227高地西至黃雞山一線8.5公里的防御正面。355團于基谷里、黃雞山、九化里東北地域組織防御;357團于青延里以北163.3高地生泉洞地域組織防御;256團在南澤洞以北二線縱深組織防御;炮團在葛云里,師指在元通山。正是在元通山,119師干部科長尚慎武差一點被美軍飛機轟炸。<br><br>元通山主峰海拔高205.2米,山谷幽雅,滿山都是茂密的樹木,郁郁蔥蔥,很適合部隊,特別是指揮機關隱蔽駐扎。山川的南溝是司令部駐地,山川的北溝是師政治部駐地,師后勤部在另一條山溝。構筑的防空洞基本上都是半地下式,依山而挖,沿著山坡往下構建,除留一條進出通道外,四面均利用山體當墻壁,就地取材,鋸樹作橫梁、立柱,上面鋪上細木材,然后蓋上厚厚的土層搭建而成。敵人的炮彈或炸彈只不是準確落在它的頂蓋上就可以保證人員的安全,敵機掃射的子彈也難以穿透它的頂蓋。防空洞根據單位人數及用途靈活建造,形狀大小各異,依地形決定。機關科室一般都有一二個或三四個,不但住人,而且辦公,辦公桌是用木棍做支架,上面搭上從村莊里借來的門板或自己鋸的木板做成。每洞住不等。重要的指揮部及師首長都鉆山挖洞,修筑坑道,在山內幾十米甚至一二百米的坑道里實施指揮(圖三)。 圖三:夏克參謀長防空洞 針對抗美援朝戰爭殘酷,犧牲較多,基層干部嚴重缺乏的情況,119師黨委按軍政治部批復決定于1952年9月1日成立政治部干部科,尚慎武則由秘書科長調任干部科長,編制和人員在其日記中有所記載:<b>“我們今天接任干部工作,是政治部政治干部科成立日,科里干事2,公務員1,按編制科里計人員四各(個),已開始辦公。”</b>(圖四) 政治部其它科長為:秘書科科長由肖潤堂接任,組織科科長孟繼緒,宣傳科科長趙緒珍,保衛科科長安挺,敵工科科長劉興起,民運科科長康寶玉。 圖四:119師干部科成立 1952年9月13日清晨,有一架敵偵察機在119師駐地上空繞來繞去,大家習以為常,沒有人注意它。中午12點半,飛來8架“黑老鴰”戰斗機。這種飛機要上升到1000公尺以上選中目標,再向下俯沖,借助俯沖的力量發揮它的威力,在當時是非常先進的戰斗機。敵軍飛機從元通山的西北方向飛抵司政機關住處,而后突然掉頭俯沖投彈,掃射政治部機關。干部科住的是半掘開式防空洞,被敵機投彈擊中,覆蓋被炸飛,干事張春明和通信員小張負重傷,另一位干事魏仁禮同志被炸起的氣浪沖擊出防空洞二百多米,倒在稻田田梗上犧牲(當時魏干事在防空洞桌旁坐在一條板凳上人和板凳一起被炸彈起浪沖擊出防空洞)。尚慎武在回憶錄中寫道:此時<b>“干部科應有4個人在洞內,魏仁禮、張春明、通信員小張和我,當時我已從秘書科調任干部科但沒有到職。這是師政治部遭受的一次重大損失,敵機投的炸彈和掃射籠罩天空炸彈的爆炸卷起的石塊,土片,彈片打的樹木噼噼啪啪的震響,我的被子和毯子在樹上掛曬被打成亂孔,</b>(毯子至今仍然保存作為抗美援朝的紀念,圖五)。 圖五:119師干部科被炸的軍毯<br> 當天他在日記中記錄了被炸的情景:<b>“上午十二時半,突然由東方慢慢的飛來敵機八架,在我們上空偏右點的位置飛航中,敵機搗蛋轉身下降下來,敵八架機掃射干部科一梭子又每架敵機各投炸彈汽油筒2個一陣狂炸,將政治部住區炸摧毀的不像樣,干部科干事魏仁里犧牲,張春明負傷,公務員負重傷,宣傳科趙偉被汽油火燒傷,炊事員一名也負輕傷,亡四負傷七,另干部科文件一部損失。</b>(圖六)” 圖六:119師被炸后的日記 政治部駐地十分隱蔽,由于樹林繁茂,人在地面上活動空中很難發現。但只有我們干部科的防空洞是在山溝下的一塊樹木較少的地方,且是半地上的,稍有暴露,較易被發現。這可能是造成被炸的主要原因。幸虧政治部駐地比較分散,分布在三條山溝里,而且除了干部科的防空洞是半地下式的以外,其他都是全地下的,敵機的炸彈只要不是正中防空洞的頂蓋上,就能保證安全,所以沒有造成更大的損失。宣傳科的防空洞則中了敵機的凝固汽油彈。日記中提到的女同志趙偉從防空洞內往外跑時遇凝固汽油彈爆炸,燃燒著的凝固汽油濺了她整個前身,她雖然立即倒地翻滾,但未能很快滅火,以致全身大面積嚴重燒傷。<b>據尚慎武夫人靳海萍同志回憶,當趕到趙偉身邊時她問的第一句是:“他們都好吧?”,靳海萍回答:“都好!”并迅速幫助衛生員處理傷情,燒傷很嚴重,剪開內褲時已不能與皮膚分離。</b>因都是女同志,組織決定由靳海萍護送趙偉到后方醫院直至離開朝鮮,據悉趙偉同志1978年之前列為失蹤人員,之后追認為烈士。<br><br>靳海萍,1929年11月3日出生于河南省泌陽縣,1946年考入河南許昌師范專科學校學習。1949年6月5日在湖北咸寧羊樓洞入伍,在40軍民運隊工作,后調40軍留守處任文化教員。參加了湘贛戰役、衡寶戰役、廣西戰役,海南島登陸戰役、抗美援朝等戰役。1949年在廣西白帝寺與國民黨第7軍余部遭遇,和戰友們一起俘虜敵10余名。1952年3月5日與尚慎武在朝鮮元通山結為伉儷(圖七、圖八)。 圖七:靳海萍參軍時的第一張照片 圖八:尚慎武、靳海萍結婚照 三、小范弗利特被我119師高炮擊中<br><br>小范弗里特是美軍第3轟炸聯隊第13轟炸中隊一名B-26轟炸機飛行員,上尉軍銜。他駕駛一架雙發螺旋槳動力的B-26轟炸機。<br><br>志愿軍總部動員在朝鮮境內的后方部隊全力保障交通運輸,為統一協調指揮這些部隊的反“絞殺戰”斗爭,成立了以劉居英為司令員的前方運輸司令部(1960年尚慎武從119師357團政委任上調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三系時,劉居英是哈軍工副院長)。從1951年8月底起,陸續集中了在朝鮮 70%的高炮部隊共3個師、數個團和數個獨立營,投入了反“絞殺戰”斗爭。1952 年上半年,又采取重點保衛、高度機動的作戰方針,使敵機在朝鮮北方鐵路沿線處處受到高射炮火的威脅。整個反“絞殺戰”期間,志愿軍高炮部隊共擊 落敵機 260 余架,擊傷 1070 余架。<br><br>1952年4月4日3時許,119師炮團9連高射機關炮3班,警惕地保衛著沙里院火車站。突然從西北方向飛來一架敵機,飛臨沙里院車站上空,并開始俯沖掃射,排長王興民抓住時機突然開火僅用8發炮彈便擊落敵機。天亮后傳來消息,夜里被擊落的敵機是美軍第8集團軍司令范弗里特的兒子---小范費里特駕駛的B-26轟炸機,當時新華社發表了報道,我家至今保留有40軍119師宣傳科干事拍下的小范弗利特B-26轟炸機被擊落于沙里院火車站附近的照片(圖九)。 圖九:范弗利特之子被擊落的B-26 1953年7月27日美國侵略者在板門店談判桌上簽署了朝鮮停戰協定。至此,由美國侵略者發動的歷時三年之久的朝鮮戰爭宣告結束。7月28日早4時,119師由朝鮮西海岸定州、龍德里等地出發,近三日徒步行軍,于30日過鴨綠江抵達祖國丹東市。尚慎武因回國后部隊要駐防遼寧北鎮地區,有工作需要提前安排,他在日記里寫道:“七月二十八日早飯后由朝戰地乘車回國,下午達祖國安東”(圖十),經過朝鮮新義州時下車留影以作紀念(圖十一)。 圖十:1953年7月28日回國 圖十一:尚慎武回國在朝鮮新義州留影
主站蜘蛛池模板:
雷州市|
合水县|
饶阳县|
壤塘县|
嘉峪关市|
中江县|
定陶县|
拉孜县|
东山县|
芦山县|
枣强县|
阿拉善右旗|
西青区|
沂南县|
利川市|
平武县|
眉山市|
云浮市|
西华县|
荣成市|
九江市|
农安县|
漾濞|
博乐市|
同仁县|
永安市|
鸡西市|
内丘县|
盐源县|
磴口县|
巧家县|
宣城市|
安多县|
平和县|
堆龙德庆县|
天柱县|
永济市|
华宁县|
南京市|
惠东县|
西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