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波多野结衣结婚了吗,JAPANESE50MATURE亂倫,美女视频黄网站免费观看

長汀三日自由行

LKD

<p>福建長汀,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也是“中國最美麗山城”之一,我們慕名而往。國慶節(jié)之后10月9日,8位朋友按約好的時間,乘動車從福州、仙游、廈門不同地出發(fā),聚集長汀,同游古城。</p> <p>上午11點左右,到達了長汀縣城,入住縣城中心店頭街游家大院。大家一放下行李,就邁入店頭街,開始了第一天的游覽。</p> <p>店頭街是中國歷史文化名街。街牌樓上的橫匾“店頭街”三個大字,是清代大學(xué)士紀(jì)曉嵐所書,足見古街當(dāng)年的名氣。</p> <p>離牌樓不遠的鎮(zhèn)南門,已修建一新,據(jù)說始建于宋代。鎮(zhèn)南門古時是界標(biāo),門以南是長汀縣城,進了門以北才算進了汀州府城。</p> <p>走進古街,兩邊掛滿了紅紅的燈籠,招幌如林,沿街立面保留著明清建筑風(fēng)貌,古老的門雕、美人靠、翹角、瓦當(dāng)……滿眼是古樸的畫面,宛如行走在古代繁華的街市中。</p> <p>這條繁華千年的古街,如今依然熱鬧。這里有許多古色古味的店鋪、傳統(tǒng)小吃制坊,也有很文藝的小店;有家族氏廟、修府、貢元,有紅色搖籃的痕跡……最讓我興奮的是,見到了“美國飛虎隊紀(jì)念館”,店頭街165號,曾是飛虎隊的指揮中心和陳納德將軍的辦公室兼住所,算是開了眼界。</p> <p>這條街,從牌樓至惠吉門不足500米,卻像一個縱橫千年的社會博物館,若時間充裕,完全可以深入胡同小巷體驗古老的市井生活。我們匆匆而過,用1個小時就逛完了。中午在店頭街醉春風(fēng)酒樓品嘗了長汀特色小吃。</p> <p>午飯后,來到兆征路,這是縣城的主干道(即從濟川門至長汀賓館),古城名勝古跡主要分布在這條道路的兩旁。</p> <p>第一站游覽汀州文廟。文廟又稱汀州府學(xué),始建于宋,有千年歷史,現(xiàn)為福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p> <p>一進欞星門,映入眼簾的是泮池、拱橋、儀門等古建筑。這里石欄古樸滄桑,泮池浮滿綠萍,石獅點綴其間,顯現(xiàn)出一種幽靜的園林意境。</p> <p>這里特別之處是,欄柱上那些招風(fēng)耳的石獅,引人注目。這應(yīng)該意在告誡府學(xué)學(xué)子要豎耳聆聽,才能耳聰目明吧。</p> <p>經(jīng)儀門,就到了大成殿。大成殿門前放著兩塊鐫刻“道冠古今”、“德配天地”的青石匾,應(yīng)該是原門遺存。</p> <p>大成殿內(nèi)供奉萬世師表孔子塑像。大殿正上方懸掛一塊清朝康熙皇帝御筆牌匾。可算國寶。</p> <p>汀州文廟,規(guī)模宏大,除主殿之外還有講學(xué)堂、名宦祠、啟圣祠、宗圣祠等等。我們僅參觀其中一小部分。</p> <p>游完文廟,沿街前行,不遠處就是汀州試院,試院下午2點半開放。于是,來到對面三元閣廣場,國慶節(jié)后的廣場,花壇依然洋溢著節(jié)日喜慶氛圍。</p> <p>三元閣(廣儲門),始建于唐大歷年間,為汀州南城門,原名鄞江門,后改稱廣儲門,明弘治十二年建城樓,清代改稱“三元閣”。可見,三元閣(廣儲門)是汀州最早的城門,如今已成為汀州古城的標(biāo)志性建筑。</p> <p>不知為何城樓關(guān)閉,不允許游客登樓。據(jù)說城樓上塑一尊朱筆點竅的神像,對著試院,護佑汀州學(xué)子多出狀元、會元、解元。不能所見,實屬遺憾。</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從三元閣往南行走,過了護橋就是南大街。這條鋪著鵝卵石的古街,歷史風(fēng)情濃厚,兩側(cè)青磚黑瓦,土墻灰瓦,氣派的大門口、高高的馬頭墻以及翹翹屋檐角,彰顯著自成一體的傳統(tǒng)建筑風(fēng)貌。</p> <p>沿街看到的更多是宅院、宗祠。這里的賴氏一族,胡家大院、余氏家廟、紫云公祠,挽起了一條古街。這里沒有店頭街的熱鬧與喧囂,更多是陳舊與寧靜。這里的宅院有的修葺一新,有的破敗落寞,無論是何種景象,都在滄桑中顯現(xiàn)古汀州的獨特魅力。</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南大街的盡頭是寶珠門。從寶珠門斑駁不堪的外觀推斷,還未遇上慧眼識寶珠的機緣。據(jù)說古時站在寶珠門眺望,<span style="color: rgb(25, 25, 25);">藍天白云下的青山黛色,稱之為“寶珠晴嵐”,</span>是汀州八大景之一。遺憾現(xiàn)在這里找不到一丁點兒美景的感覺。</p><p><br></p> <p>寶珠門西側(cè)有個石階,循階而上,見到了城門上的寶珠寺。寶珠寺很窄小,殿內(nèi)供奉觀音菩薩,遇見了一修持尼姑。寺壁掛牌顯示寺廟是國寶級寺院,看來寺院很有歷史淵源。</p> <p>在南大街中,最具看點的是臥龍書院了。這是一處以古代臥龍書院為載體,新打造的綜合性園林景觀。據(jù)《汀州府志》記載,臥龍書院起于唐興于宋,是汀州城內(nèi)最古老的書院,由于年代久遠,書院日漸荒廢。近些年籌資3億元,重新修建起來。</p><p><br></p> <p>臥龍書院購票游覽。邁過高高的門坎進入書院,抬頭便是照壁,上書“進德”二字,繞過青磚照壁,前面是清澈的小河,跨過石橋,迎面是高大莊嚴(yán)的講壇。講壇的西側(cè)是藏經(jīng)閣。藏經(jīng)閣對面就是龍學(xué)館。整座書院沿小河次第坐落著文昌閣、卷云亭、迎賓館,所有建筑基本保持著飛檐斗拱的閩西客家建筑風(fēng)格。建造精致古樸典雅自然。</p> <p>書院內(nèi)各建筑由長廊相接,廊亭邊遍植各種花木,顯得幽靜雅致,頗具古書院的書香韻味,讓人流連。</p> <p><span style="color: rgb(25, 25, 25);">游完臥龍書院,來到與三元閣北面相對的汀州試院。這里早在宋代是汀州龍山書院,元代為汀州衛(wèi)署舊址,明清兩代是汀州八縣學(xué)子應(yīng)試考秀才的考場。近代曾經(jīng)是福建省蘇維埃政府,如今是長汀縣博物館。因此大門上有三塊招牌。</span></p> <p>走進門,上了臺階,眼前試院空間開闊,環(huán)境清雅。在蔥郁的樹木中,兩棵蒼虬古柏特別引人注目。據(jù)掛牌,已有1200多年歷史,屬唐代種植。它見證了古城的千年歷史。清代時紀(jì)曉嵐曾經(jīng)到汀州試院監(jiān)考,面對古柏寫下過“參天黛色常如此,點首朱衣或是君”的對聯(lián)。</p><p><br></p> <p>試院正中的禮堂是原試院的大廳,1932年,張鼎丞等一批革命前輩在這里召開福建省蘇維埃政府成立大會,這里一度成為福建紅色區(qū)域的首府和政治、軍事中心。</p> <p>試院左側(cè)是汀州客家博物館,館內(nèi)展示唐宋時期大批中原漢人南遷進入閩粵贛邊繁衍生息,形成客家民系的歷史、客家風(fēng)俗民情和長汀名勝古跡,讓人佇立圖前,穿越時空,看到了獨具特色的客家文化。</p> <p>試院右側(cè)是革命歷史陳列館。館內(nèi)展覽了當(dāng)年長汀作為中央蘇區(qū)紅色小上海,毛澤東、朱德、周恩來等中共領(lǐng)袖、開國元勛曾在這片青山綠水間進行過偉大的革命斗爭歲月,還有共和國閩籍將軍的簡介。讓人感受到長汀不僅是紅軍的故鄉(xiāng),更是紅色的搖籃。</p> <p>在禮堂的最盡頭,有一間狹小黑暗的木屋。這里曾是1935年5月關(guān)押過遭國民黨逮捕的我黨早期著名領(lǐng)導(dǎo)人瞿秋白的地方。</p> <p>游完試院,讓人感慨萬千,歷史已成過眼云煙,唯有古柏依然蔥蘢。</p> <p>接著,來到汀州府城隍廟。城隍廟是長汀歷史文化名城標(biāo)志性古建筑。始建于唐大歷年間,已有1200多年歷史,歷代均有修葺。是汀州最古老的寺廟之一,也是福建省現(xiàn)存規(guī)模最大的城隍廟。</p> <p>城隍廟正殿供奉閩王王審知為城隍神,神像頭戴烏紗,身穿袍服,上方橫匾寫著“明鏡高懸”、“公正廉明”,一派莊嚴(yán)肅穆,這是告誡世人城隍爺爕理陰陽兩界,秉公執(zhí)法,明察秋毫。頭上三尺有神明。因此,汀州城隍廟是汀州歷朝歷代官府反腐倡廉的一種重要載體。</p> <p>從城隍廟出來,已經(jīng)下午5點多,趁太陽未落山,我們趕到兆征路羅漢嶺,繼續(xù)游覽兩個紅色景點,一個是瞿秋白烈士紀(jì)念園,另一個是開國上將楊成武將軍雕像廣場。這兩個景點都有著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值得后人敬仰。</p><p><br></p> <p>瞿秋白是江蘇人,1927年八七會議后,成為繼陳獨秀之后,中國共產(chǎn)黨第二任最高領(lǐng)導(dǎo)人。遇害前任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政府教育部部長等職,1935年被捕遇害。為紀(jì)念英烈,在遇害處羅漢嶺立碑瞻仰憑吊。陸定一為紀(jì)念碑題字。</p> <p>楊成武是長汀人,驍勇善戰(zhàn),十七歲即為團政委,二十一歲作為整個紅軍的開路先鋒,率領(lǐng)紅四團,血戰(zhàn)湘江、搶渡烏江、飛奪瀘定橋、突破臘子口,為長征勝利立下不朽功績;抗戰(zhàn)時期,身為一一五師獨立團團長,擊斃日酋阿部規(guī)秀,舉國慶賀。抗美援朝戰(zhàn)爭,任中國人民志愿軍第二十兵團司令員。是開國功臣,國防棟梁。值得后人敬仰。中央軍委原副主席劉華清同志為塑像題字。</p> <p>瞻仰兩個紅色景點之后,夜色已經(jīng)降臨。我們在濟川門附近一家酒樓吃特色小吃。用餐后,逛了一段古城墻夜景,結(jié)束了第一天自由行。</p> <p>第2天,游覽閩西十大古村落丁屋嶺。</p><p>丁屋嶺距離長汀縣城25公里,海拔近700多米,是一座具有八百多年歷史的客家山寨。山寨住有300多戶人家。高高聳立的寨門,似一道天然屏障,擋住了外界的吵雜與喧囂,守住寨里的原始與自然。</p> <p>進入粗石壘砌的山寨門,不遠處就是山寨人家。走到村口,見到一座矮小木門上面寫著“牛市街”,旁邊塑著一頭像華爾街的開拓牛,古樹上掛著一口老鐘,看似為拍攝影片而制作的場景。</p> <p>進村后,我們在村落里的兩條主道走個來回。一路走走看看,拍拍停停,仿佛尋找舊時光。</p><p><br></p> <p>沿路看到一戶農(nóng)家小屋悠然簡樸,農(nóng)耕用具掛墻,籬笆籮藤纏繞,有種遺落俗世的淡然。屋前大埕曬谷,田池養(yǎng)魚,瓜棚豆架,小塊梯田,菜畦幾壟,任歲月悠悠,日子安然如昔。這些畫面正是現(xiàn)在城里人所渴求的世外桃源了。</p> <p><span style="color: rgb(25, 25, 25);">這里的石頭屋、石臺階、木房子、木水槽,黃泥墻、黑灰瓦,隨處可見。還有敞開式的老祠堂、井沿磨損的老古井......讓我印象深刻。</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25, 25, 25);">走到村里的山潭處,看到水岸邊長廊木屋連排而建,像是人為造景,勝似江南園林景致。大家被這里的水光山色所迷住,駐足了很久。</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25, 25, 25);">我們還爬上村中最高的吊腳樓,俯看整個村落,一幢幢石頭屋、土墻房、木板房、吊腳樓依山就勢而建,隨著山坳起伏而高低不同,一串串黑瓦屋頂連成一個巨大的“丁”字形,鑲嵌在群山環(huán)抱的山岰中,顯示著古老村落分布形狀與丁姓巧合關(guān)聯(lián)的獨特魅力。</span></p> <p>下午游覽曲凹哩碼頭和汀江源。</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曲凹哩碼頭風(fēng)景區(qū),位于汀江上游,距長汀縣城約15公里。碼頭建于明洪武年間,迄今有600多年的歷史。當(dāng)年碼頭創(chuàng)建者張子恭,不僅無功,反被人誣陷虛報災(zāi)情欺君之罪,遭殺頭之怨屈,因此,古時碼頭叫“屈凹哩”。</p><p><br></p> <p>這里曾是清流、寧化、歸化和汀州府交通往來的咽喉要道,是重要的物資中轉(zhuǎn)站。當(dāng)年商鋪、客棧林立,享有“小揚州”的美稱。</p> <p>如今辟為休閑旅游風(fēng)景區(qū),建有古典民居、吊腳樓、商鋪、客棧、亭臺樓榭……讓人仿佛看到當(dāng)年碼頭的繁華景象。</p> <p>這里更好的看點是,絕美的自然風(fēng)光、幽靜的環(huán)境。走一走花木橋,踩一踩鵝卵石,坐在水岸邊發(fā)呆,看水中倒影,進入楓林仰望藍天,呼吸清新空氣……的確有一種回歸自然的感受。</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游完曲凹哩景區(qū),來到汀江源頭龍門風(fēng)景區(qū)。這是一處無任何人工雕琢的原始自然景觀。遠看一座壁立的山崖沖天而立,如巨龍騰飛。山崖之巔樹木郁郁蔥蔥,寺廟若隱若現(xiàn)。近看整座山崖如城門高聳雄偉,清澈的汀江水從石門(龍門)穿流而出,形成特有的江河穿洞的天工造化之美景。</p><p><br></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我們坐上竹筏,在江中泛游,穿過龍門,近距離觀賞了“龍爪”、“龍心”、“龍肺”等景致。真是天工造物,令人稱奇。</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之后,登上陡峭的山崖,拜謁龍門寺、媽祖廟,眺望汀江源。</p> <p>第3天上午先游覽客家母親緣廣場和南屏山朝斗巖。</p><p>早飯后,我們從店頭街出了惠吉門,沿城墻往南走,看到了富有門,駐足拍照,只見城內(nèi)多條小巷,不知富有不富有。過了慈烏橋,右拐就是汀江上的梅林橋,在橋上拍了一張汀江兩岸遠景。過了橋往右百來米就是客家母親緣廣場。</p> <p>客家母親緣廣場是近些年新打造的標(biāo)志性景觀。廣場寬闊大氣,形狀如一艘正在航行的木船,廣場中聳立一尊白色花崗巖客家母親雕像,赤著雙腳,身背幼兒,右手執(zhí)船漿,左手彎曲捻著小花,逗著背上的孩子,面容慈愛,這是客家婦女勤勞顧家的象征。現(xiàn)在每年都在這里舉辦公祭活動,因此這里不僅是一處旅游景觀,更是客家人尋根謁祖的精神家園。</p> <p>看完客家母親雕像,穿過廣場南側(cè)馬路,走不多遠就到了朝斗巖山門。進山門,是兜率宮,一座彌勒佛正中盤坐,笑容可掬,迎八方來客。</p> <p>繼續(xù)沿石階行至半山,有一座亭,旁有山泉,涓涓細流。往左再拾級而上,沒幾分鐘就到了“朝斗煙霞”寺院。</p> <p>朝斗巖寺院坐南朝北,據(jù)說大雄寶殿正對北斗,古時修行的和尚日與煙霞作伴,夜朝北斗,因此這里有“朝斗煙霞”之稱。這里還有一特別之處,殿上供奉三世佛,供案上另有反坐菩薩,兩邊柱聯(lián)寫著:“問菩薩為何反坐,笑世人不肯回頭”。十分有趣,令人深思。</p> <p>寺院左側(cè)就是朝斗巖的懸崖峭壁,懸崖邊有一觀音亭,站在這里長汀縣城盡收眼底。在觀音亭攬勝時,正好當(dāng)?shù)匾焕险呓榻B說,朝斗巖懸崖峭壁形似虎口,過去山下村莊禽畜不發(fā),特此建一亭閣,在懸崖裂縫處,供奉觀音菩薩,以制虎口,從此六畜興旺。言雖謊誕,卻有人定勝天的道理。</p> <p>南屏山還有很多景點,繼續(xù)上山是水云寺,往西是南禪寺,因為時間緊,游完朝斗巖,我們就立即下山打的到古城東面游覽雙廊太平橋。</p> <p>雙廊太平橋,始建于南宋。眼前的雙廊橋是江上的公路橋,兩邊人行道上建起長廊,遠看猶如雙龍飛渡汀江之上,呈現(xiàn)出長廊鎖江的古典風(fēng)貌。近看橋面上車水馬龍,廊內(nèi)行人匆匆。</p> <p>我們從橋上下到江邊,橋下汀水潺潺,搗衣聲聲,廊橋倒映水中,好一幅天然美景。</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廊橋周圍歷史古跡精彩紛呈,有興賢坊、石牌坊、八喜館、大夫第、天后宮、朝圣碼頭等。游完廊橋,我們在橋旁邊的八喜館前拍了幾張照片。由于時間緊沒入內(nèi)游覽就去了大夫第。</p> <p>大夫第,是一座古代官員的私宅,是秀起汀水的一道風(fēng)景。</p> <p>大夫第是中軸對稱結(jié)構(gòu)的客家廳堂式建筑,大門進入后是屏風(fēng),然后是正廳,兩邊小拱門外是左右?guī)浚龔d堂后還有一排橫房,有樓梯可以上到二樓。</p> <p>左右?guī)康哪玖荷嫌写u雕二十四孝圖七十二圣賢圖等,樓內(nèi)每一塊花板上都有一個中國傳統(tǒng)故事。</p> <p>從墻角到屋頂,從大門到窗戶,從柱礎(chǔ)到屋梁,幾乎每一處都有精美的雕刻。處處都洋溢著濃濃的中國風(fēng)。細看桌椅、屏風(fēng)、壁面、梁檁、瓜柱、斗拱、欄桿所雕圖案,或人物,或花鳥,栩栩如生、形態(tài)萬千,組成一個極具特色的藝術(shù)世界。</p> <p>這座小樓精美致極,令人震撼。與其說這是一座住宅,不如說它更是一座古典建筑藝術(shù)殿堂,置身其中,完全被它的建筑特色、各種雕藝和傳統(tǒng)文化迷住,而久久不愿離去。</p> <p>離開了大夫第,接著去天后宮。天后宮始建于南宋嘉熙年間,已經(jīng)有800年的歷史。在宋代宋慈打開了汀江至潮州的航道后,隨著汀江航運的發(fā)展,信仰海上保護神媽祖,朝拜媽祖廟也就應(yīng)運而生了。</p> <p>據(jù)資料,天后宮宋代叫三圣妃宮,元代改為天妃宮,清康熙年間改為天后宮,沿用至今。了解了護持廟宇的信女,殿內(nèi)媽祖金身和兩根盤龍柱,有400多年的歷史,算是古物了。</p><p><br></p> <p>眼前看到的天后宮,是90年代重新修建的,清代建筑風(fēng)格,由山門、朗門、戲臺、鐘鼓樓、水閣樓、前殿、正殿、后殿及圣母間組成。現(xiàn)在這里既是信仰媽祖的圣地,也是一道旅游景觀。</p> <p>游完媽祖廟出來,看到正在修葺的朝天門,高高的外架,掛著防護網(wǎng),把朝天門遮的面目全非。我們穿過朝天門,已是正午,在東大街用了簡餐。午后,來到附近的福音醫(yī)院(紅軍醫(yī)院舊址),想?yún)⒂^當(dāng)年紅軍醫(yī)院的設(shè)施條件。由于景點是下午2點開門,也就無緣參觀了。</p><p><br></p> <p>這座古老的福音醫(yī)院,原是英國人創(chuàng)辦的教會醫(yī)院。1932年成了紅軍醫(yī)院,毛澤東主席曾在這里養(yǎng)病。紅軍醫(yī)院是我軍醫(yī)院誕生的搖籃,當(dāng)年醫(yī)院院長傅連暲成為我軍醫(yī)院的締造者。因此這是一處值得瞻仰的地方。這張傅連暲的照片是后來在瑞金陳列館拍到的。</p> <p>接著,沿著小巷里的斜坡來到臥龍山麓,參觀毛主席關(guān)心過的老古井。1932年冬,毛主席在福音醫(yī)院養(yǎng)病,和當(dāng)?shù)厝罕娨黄鸪浴⒂眠@口井的水,當(dāng)時井水渾濁,毛澤東親自請人清理修整了這口井。建國后毛澤東詢問過葉飛,長汀的老古井還有沒有水?因此,古井旁勒石寫著“毛主席最牽掛的井”。</p> <p>至今這口老井清澈甘甜,仍可飲用。據(jù)說,古井位于山坡,水源千年不竭,是正好處于臥龍命門之穴,聚臥龍津脈于一身,其水圣龍蔭。當(dāng)然這僅是一種自圓其說罷了。</p> <p>這口老井值得保護紀(jì)念,它已成為客家人揮之不去的一種鄉(xiāng)愁,更有長汀紅色文化的一段不平凡記憶。</p> <p>老井旁山坡上的老房子,是毛主席曾經(jīng)養(yǎng)病住過的地方。走近看,門緊鎖,也是下午2點開放。遺憾不能見到偉人當(dāng)年留下的足跡。</p> <p>于是,我們從臥龍山麓東側(cè)登山,因沒找到路標(biāo),就沿著山路直奔山頂,結(jié)果大家與東側(cè)古城墻失之交臂。我從山頂再下山腳,直至東側(cè)城墻烽火臺,又重新登山。</p> <p>山頂?shù)慕鹕乘率且蛔旯潘拢聝?nèi)供奉三世佛。為了趕時間,在金沙寺沒停歇,就往西側(cè)城墻下山。</p> <p>沿著城墻一路下來,沿路都是古老的松樹林,那一棵棵蒼松直聳云端,古城墻蜿蜒逶迤,構(gòu)成了一道歷史景觀與自然景觀完美柔合的獨特風(fēng)景線。</p> <p>西側(cè)城墻修到山腳“西倚聽松”烽火臺止。這是新修的烽火臺,在層層青松的遮掩下,顯得古樸有氣勢。</p> <p>登臥龍山看到,臥龍山古城墻從山頂沿金沙寺兩側(cè)蜿蜒而下,到平地后環(huán)抱全城,整個城池,前有汀江天塹,后有臥龍山為屏,成為"高城固壁",這在全國古城池中,實屬罕見。</p><p><br></p> <p> 下山后,游覽最后一個景點,1937年廈大在長汀辦學(xué)的舊址。這座校門是新修建的,顯得氣派,上面掛著“國立廈門大學(xué)”橫匾。里面一棟富有歷史的建筑,門上掛“大成殿”三個大字。抗戰(zhàn)時期,廈大遷到長汀辦學(xué)時,大成殿成為廈大的禮堂。</p> <p>如今大成殿是陳列館,陳列廈大在長汀7年艱苦辦學(xué),與長汀人民同舟共濟,共赴國難的許多珍貴圖片和實物,見證了當(dāng)年客家人淳樸的情懷和廈大自強不息精神。正是在這里,廈大有了“南方之強”的美譽。</p> <p>如今這里找不到廈大當(dāng)年辦學(xué)的場景,當(dāng)年的校舍已經(jīng)蕩然無存,唯有大成殿門前的千年古柏見證歷史的過往。</p> <p>長汀三日之行,讓我明白,汀江是由武夷山脈的山泉匯聚而成。一條汀江流淌出一座千年古城。它養(yǎng)育著遷徙的中原人,成為客家族的首府中心;它破礁平浪直奔南海,串起閩粵贛邊陲的繁榮,成為千年州府之地;它漂蕩著紅色基因,使臥龍之地,成為共和國的搖籃。這些曾經(jīng)的輝煌與榮耀,都已成歷史碎片,嵌入古城的大街小巷里。歲月流逝,歷史塵封。眼前看到了,長汀客家人正在努力拂去歷史的塵埃,打造古城新貌。初次游長汀,覺得這座古城有著豐厚的歷史底蘊和文化內(nèi)涵,它承載著一段久遠的輝煌時光,值得珍惜。長汀古城的美,需要用心去尋找,靜心去感受。匆匆一游,僅此一點膚淺收獲。</p> <p>(由于篇幅過長,長汀古城風(fēng)光和夜景另作《醉美長汀古城》篇,可繼續(xù)點鏈接<a href="http://www.xsjgww.com/37j028a8?share_from=self" rel="noopener noreferrer" target="_blank" style="background-color: rgb(255, 255, 255);">醉美長汀古城</a>。)</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清新县| 进贤县| 开平市| 宁陵县| 南丹县| 赤城县| 奉化市| 崇州市| 舟曲县| 尖扎县| 安远县| 宾川县| 宝应县| 苍梧县| 司法| 汝州市| 扬中市| 水富县| 讷河市| 洪江市| 梁河县| 阿勒泰市| 舒城县| 合山市| 读书| 麟游县| 晋城| 万年县| 八宿县| 霍城县| 和平区| 偏关县| 宝丰县| 洞头县| 兰西县| 溆浦县| 桓台县| 长兴县| 湘阴县| 神农架林区| 临汾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