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波多野结衣结婚了吗,JAPANESE50MATURE亂倫,美女视频黄网站免费观看

勇士輝煌化金星——發生在上甘嶺的那些事那些人(中)

李建申

<p> &nbsp;鑄魂上甘嶺</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十幕戰斗劇)</p> <p>時間:1952年10月14日——11月25日</p><p>地點:朝鮮五圣山、上甘嶺</p> <p>人物:王近山——志愿軍3兵團代司令員。湖北大別山紅安縣人,1930年15歲時由詹才芳帶領參加紅軍,他是詹的警衛員,陳錫聯是通信員。</p> <p>  1932年的商潢戰役中,王近山與敵人展開了肉搏,他抱著一個身材比他大很多的敵人一起滾下山崖,頭部被石尖撞開了一個洞,頓時血流不止,但他卻仍撿起一塊石頭將敵人砸死。從此便有了一個綽號“王瘋子”。</p><p>1935年7月,未滿20歲的王近山擔任紅4軍第10師副師長,第二年,又任紅31軍93師師長,從此步入紅四方面軍高級指揮員的行列。</p> <p>  1937年,王近山先后擔任129師385旅769團團長、386旅旅長,參加了神頭嶺戰斗、百團大戰等作戰行動。1943年,他率第十六團回延安保衛黨中央。當他率部沖出重重封鎖,當來到洪洞縣附近的韓略村時,發現有日軍汽車運送人員物資經過此地,王近山決定在敵人眼皮底下打一個伏擊戰,不到3小時,日軍一支“戰地觀戰團”,包括1名少將旅團長,6名大佐,其余均為中隊長以上的120多名軍官除3人逃脫外,其他被悉數殲滅。到達延安后,王近山受到毛澤東接見,并稱贊“對敵人就要點‘瘋’勁。韓略村一戰是一次硬仗,打得很好,很靈活?!敝醒胲娢敿慈蚊踅綖樾滤穆寐瞄L。</p> <p>  這次戰斗在電視劇《亮劍》中得到了生動的藝術再現,而李云龍的主要原型就是王近山。</p> <p>  解放戰爭時期,王近山先后任中原野戰軍6縱司令員、3兵團副司令兼12軍軍長和政委,參加了上黨戰役、隴海戰役、定陶戰役、襄陽戰役、淮海戰役、渡江作戰等一系列戰役,他的部隊贏得了“鐵血六縱”稱號,一躍成為中原野戰軍主力。尤其是1948年襄陽一戰,王近山采取了大膽戰法“撇山攻城,直搗西門”,打得敵人措手不及。襄陽最終被攻克,殲敵兩萬余名,活捉第15綏靖區中將司令官康澤。朱德總司令稱此次戰役為“模范戰役”。淮海戰役,王近山率部與黃維兵團反復周旋,牽制敵人無法進入徐州戰場,最后于雙堆集圍殲國民黨第12兵團,生擒中將司令官黃維。解放戰爭后期,他率部渡江千里追擊,殲滅國民黨殘部,解放山城重慶……</p> <p>&nbsp; 王近山一貫驍勇善戰、威猛機智。陳錫聯(見圖)說:“王近山作戰時,常要派六七個警衛員護著他,不是因為他怕死,而是每當戰斗關鍵時刻,他就要親自往上沖,攔也攔不住,必須派六七個人把他摁住。氣得他又急又火,有時還咬傷了警衛員?!蓖踅接芯涿裕骸按虻檬O乱粋€旅,我當旅長;剩下一個團,我當團長;剩下一個連,我當連長;全縱隊打光,我對得起黨,對得起父老鄉親!”</p> <p>  王近山作戰勇猛,是二野劉伯承、鄧小平的愛將。1947年春,王近山在野司開完會,乘車急趕前線,不料在冰雪路上翻車,摔斷了他的腿骨。鄧小平聽說后趕到醫院看他,從不流淚的他竟哭著對鄧小平說:“鄧政委,我的腿斷了,不能再指揮打仗了!”鄧小平親自安排白求恩醫院最好大夫醫治他的腿傷,使之重返前線。</p> <p>  1950年10月,王近山任志愿軍3兵團副司令員、代司令員,他帶領12軍、15軍、60軍開赴朝鮮戰場。1952年上甘嶺戰役爆發,王近山與同是紅安人的秦基偉指揮15軍、12軍同優勢美軍展開士氣與意志的較量,激戰了43個晝夜,殲敵2.5萬余人,取得了震驚寰宇的上甘嶺大捷。這一年,王近山37歲。</p> <p>  在長達24年的血與火的洗禮中,王近山一次又一次與死神擦肩而過,布滿全身的戰傷見證了一代虎將的赫赫戰功。</p> <p>  1955年,王近山被授予中將軍銜,并榮獲一級八一勛章(紅軍時期任師長以上)、一級獨立自由勛章(抗日戰爭時期任旅長以上)、一級解放勛章(解放戰爭時期任軍長以上)。據悉,在1955年9月27日中南海授銜授勛儀式上,被授予三枚“一級勛章”的共有73位元帥和將軍,在177位開國中將中榮膺三枚“一級勛章”的只有14人,王近山是其中之一。</p> <p>  秦基偉——湖北紅安縣七里坪人,1929年參加紅軍,曾任15軍軍長,先后在昆明軍區、成都軍區、北京軍區任司令員。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1988年任國防部長,被授予上將軍銜。</p> <p>  在秦基偉近七十年戎馬生涯中,最輝煌的戰績當屬參與指揮上甘嶺戰役。當戰役打響后,秦基偉連續七個晝夜坐在坑道指揮所里,沒有睡過一分鐘的覺。在我軍攻下597.9高地4號、5號陣地后,敵人又組織反撲。激戰到關鍵時刻,秦基偉抓住電話,對45師師長崔建功說:“15軍的確男人流血不流淚。誰也不許哭!15軍打光了也不算什么,國內像15軍這樣的部隊多的是,可上甘嶺只有一個,丟了五圣山,你可不好回來見我嘍!”崔建功回答道:“只要我崔建功在,上甘嶺還是中國人民志愿軍的!”秦基偉說:“請轉告部隊,打到最后一個人,我秦基偉上去守陣地!”在一線陣地最吃緊的時刻,秦基偉不得不派上跟隨身邊多年、并救過自己一命的警衛員王六,讓他擔任連長,帶領軍直屬警衛連沖上高地,增援前線將士,結果王六再也沒有回來。上甘嶺一戰,15軍陣亡5200余人,涌現出黃繼光、邱少云等一大批戰斗英雄。毛澤東曾對秦基偉說:“上甘嶺打得很好。它證明了中國人民志愿軍的骨頭比美利堅合眾國的鋼鐵還硬,這是個奇跡,是你們創造的?!?lt;/p> <p>  李德生——大別山北麓河南新縣人,1930年參加紅軍??姑涝瘯r任12軍35師師長、12軍副軍長(軍長曾紹山)。</p> <p>  上甘嶺危急時刻,王近山命令正在換防去后方休整的李德生的12軍兩個師四個團返回前線投入戰斗,配屬秦基偉指揮。</p><p> 12軍作為上甘嶺戰役的第二階段投入作戰的。12軍是一支比15軍歷史更久遠的部隊,早就因累累戰功名揚天下,此役配屬給15軍,識大體明大局毫無怨言,顯示了一支老部隊的謙虛與成熟。而戰役中同樣不凡的表現,為戰役的最后勝利畫上了圓滿句號。</p><p> 1954年,回國后的李德生任12軍軍長,曾創造了“郭興福教學法”,迅速在全軍推廣,從而掀起了大練兵、大比武高潮,得到毛澤東、葉劍英充分肯定。1973年8月,他曾當選為中共中央副主席。</p> <p>  張高(圖左,右為王近山之子王巖)——山東膠東人,1937年9月起擔任王近山貼身警衛,之后,一直跟隨王近山南征北戰。用這個山東漢子的話說:“我生來就是為他擋子彈的,隨時準備為他‘光榮’了,所以我也叫‘光榮警衛’?!庇袔状螒鸲芳ち?,王近山要沖上去拼命,都被張高等幾個大個子警衛員死死抱住,壓在身下。十幾年來他與自己的首長真可謂忠心耿耿、生死與共。上甘嶺戰役時,張高已升任12軍副參謀長。</p> <p>  沃克(終年61歲)——美軍中將、第八集團軍前任司令,1950年12月圣誕節前兩天,其乘坐吉普車與韓軍一輛卡車相撞,車禍身亡。死后被追授四星上將。</p> <p>  李奇微(終年98歲)——美陸軍四星上將,1950年12月沃克中將陣亡后,由他擔任美第八集團軍司令;1951年4月接替麥克阿瑟任“聯合國軍”總司令;1952年5月接替艾森豪威爾任北大西洋條約組織武裝部隊最高司令。</p> <p>  一身戎裝的李奇微最明顯的特征,就是肩膀上永遠一邊一個掛著兩顆手雷。這是他為自己壯膽,還是準備隨時與敵交戰,甚至同歸于盡?也許只有他自己知道。</p> <p>  范弗里特(終年100歲)——美軍四星上將、第八集團軍司令、唯火力制勝論者,在上甘嶺創造了“范弗里特彈藥量”,即使用超過美軍作戰規定允許限額5倍以上的彈藥量,平均每門炮一天發射320發,一門炮的彈藥量2860發,將時任“聯合國軍”司令李奇微的“火海戰術”發揚光大,以期向對手傾瀉火力,給對手以極大傷亡。</p> <p>  范弗里特唯一的兒子吉米也在“聯軍”空軍服役,是一名上尉飛行員。1952年4月3日,他駕駛一架轟炸機在鴨綠江以南80公里處執行夜間轟炸任務,我119師炮團9連高炮3班連打8發炮彈,將這架飛機擊落,機毀人亡,這名上尉飛行員尸骨無存。</p> <p>  克拉克(終年88歲)——美軍四星上將,1952年4月接任“聯合國軍”總司令。曾樂觀準許了范弗里特“攤牌行動”的克拉克沮喪地說:“金化攻勢發展成為一場殘忍的挽回面子的惡性賭博?!?lt;/p> <p>  1953年7月克拉克代表“聯合國軍”在朝鮮停戰協定上簽字。他說:“這是一個不值得夸耀的榮譽。我是美國歷史上第一個在沒有取得勝利的停戰協定上簽字的將軍?!?lt;/p> <p>&nbsp; 第一幕:西霞洞兵團指揮部</p> <p>  西霞洞3兵團指揮部的防空洞里,代司令員王近山站在地圖前思考著,根據近日來各種信息和情報,幾乎都涉及到敵人頻繁調動兵力,向我各個防御陣地的炮火射擊增加,還不斷有高層將領到前線視察,美軍那個第8集團軍司令官范弗里特上將又到前沿了。從直覺上分析,敵人很可能在醞釀一次較大規模的戰役動作。</p><p>&nbsp;&nbsp;&nbsp;&nbsp;王近山拿起放在他桌子上面的一幅從報紙上裁剪下來的美軍上將的大幅照片仔細地端詳著,揣摩著……</p> <p>  &nbsp;兵團參謀處長吳天站在王近山身邊,看著大照片說:“他就是范弗里特,美第8集團軍司令官?!?lt;/p><p>&nbsp;&nbsp;&nbsp;&nbsp;王近山朝著照片笑笑,對吳天說:“他是美國西點軍校的高才生,也就是我的下一個對手。他可不簡單嘞,在美國軍界名氣很響,號稱是‘山地戰專家’,是個有經驗的美國將軍,待會兒你幫我把他釘到墻上。其實我呀,希望和有本事的人過招,那才有意思,專打山貓的肯定不是武松。我倒要看看究竟是他這個西點軍校培養的‘山地戰專家’厲害,還是我這個大別山里走出來的‘山娃子’厲害?反正我是不怵他!但是我也不會盲目蠻干。根據我對他的分析,真要干起來將會是一場惡仗,所以我現在擔心著他算計的一個地方?!薄?lt;/p><p>&nbsp;&nbsp;&nbsp;&nbsp;王近山順手舉起身邊的卡賓槍,用槍尖指在地圖上的一個點上。</p><p>&nbsp;&nbsp;&nbsp;&nbsp;吳天仔細看后,驚異地問:“五圣山?”</p> <p>  &nbsp;王近山肯定自己的判斷:“對!這里是我3兵團中部戰線的戰略要點。這里地勢險要,在五圣山上,可以清楚地觀察到敵人金化地區縱深幾十里的陣地。更重要的是,在五圣山前面上甘嶺村兩邊的這兩個高地:597.9高地和537.7高地。它們像個釘子一樣,向南突出,楔入了敵人中線地區?!?lt;/p> <p>  此時,兵團值班室王燦章參謀來到了王近山身邊。</p><p>&nbsp;&nbsp;&nbsp;&nbsp;“有情況匯報?”王近山輕聲問王參謀。</p><p>&nbsp;&nbsp;&nbsp;&nbsp;“是,15軍29師出了一個英雄,名叫‘邱少云’。情況是這樣,29師在反擊391高地時,為了縮短沖擊距離,保證發起攻擊的突然性,事先將突擊部隊潛伏到敵前沿,結果敵人的炮火打燃了潛伏地區的茅草。邱少云身上的掩蔽草都著火了,烈火燒身,但是邱少云為了不暴露,嚴守潛伏紀律,一動不動,活活被燒死了?!?lt;/p><p>&nbsp;&nbsp;&nbsp;&nbsp;王近山不無欽佩地說道:“不簡單哪,太不容易了。我們的戰土執行紀律已經到了這樣的境界,需要多么堅強的力量支撐著他呀!這就是‘魂’!這就是我們3兵團的英雄!就是我們的一面旗幟!”</p> <p> &nbsp;第二幕:上甘嶺戰役打響</p> <p>&nbsp; 1952年10月14日,上甘嶺戰役正式打響了。</p> <p>  &nbsp;原本平靜的西霞洞3兵團司令部指揮室內,驟然間,所有的電話如同轟炸般地急切地響了起來。</p><p> 電話里的前線指揮員比較詳細地報告了前沿情況:“據偵察,向我上甘嶺陣地地面進攻的是美1師、***李承晚軍隊第2師,計7個營以上的兵力。他們在火炮300余門、飛機40余架、坦克120輛的支援下,分六路突然向我上甘嶺陣地發起攻擊!我方陣地已經是一片火海,平均每秒鐘就有6發炮彈砸落在我軍陣地上。敵人的炮火準備已經30分鐘了,還在持續中!”……</p><p>&nbsp;&nbsp;&nbsp;&nbsp;王近山根據敵方的開局戰略,簡要地做出了分析和梳理,果斷口述以下命令:“命令第15軍停止原作戰計劃,把重點放到五圣山及其前沿上甘嶺地區。軍預備隊向前機動,加強上甘嶺兩高地的作戰。第12軍作為兵團預備隊,12軍31師91團為597.9高地預備隊,92團、93團為第二梯隊。12軍主力停止向谷山地區休整,視情況根據命令投入作戰。炮兵第20團3營、15軍野炮第9團3營調至上甘嶺地區?!?lt;/p> <p>&nbsp; 志愿軍3兵團王蘊瑞參謀長高興地向王近山報告:“15軍秦基偉軍長報告,他們提出了一個新的口號‘一人舍命,十人難擋。陣地要存,人也要存。’我已經將這樣的口號向志愿軍司令部的鄧華副司令和楊得志副司令匯報了,他們聽了匯報也很高興。(當時志愿軍司令員彭德懷因病在北京進行治療。)</p><p>&nbsp;&nbsp;&nbsp;&nbsp;王近山聽完參謀長的匯報,說:“我不管喊什么口號,我要的是千方百計保證上甘嶺陣地不能丟失!”</p> <p>  15軍陣地突擊隊前進受阻,許多戰士被擊中倒下犧牲了。一名小戰士從地上一躍而起,勇敢地向地堡沖去,子彈打在他身上,他拖著受傷的身體,匍匐前進,身后留下長長的血跡。小戰士頑強向前,在接近敵人槍眼的時刻,猛然躍起,用自己的胸膛擋住敵人的機槍眼。</p><p> 英雄黃繼光就是在這場巔峰對決的戰斗中涌現出來的鑄魂英雄,這些英雄們創造的英雄事跡和產生的精神力量,直至今日仍在鼓舞著我們這支軍隊。</p> <p> 第三幕:15軍前方吃緊</p> <p>&nbsp; 王近山坐在沙盤旁對吳天說:“講講15軍的情況吧?!?lt;/p><p>&nbsp;&nbsp;&nbsp;&nbsp;吳天:“上甘嶺戰斗已經形成敵我拉鋸式的反復爭奪;白天,敵人使用大量兵力,大集群沖擊,占領我表面陣地;夜間,我反擊部隊在坑道分隊配合下,進行反擊奪回陣地。敵人已經投入7個團、17個營的兵力,我方投入3個團、21個連的兵力。我傷亡已達3200余人,敵人被殲7000人。15軍45師參戰連隊大部傷亡過半,有的連隊只剩下幾個人。15軍的參戰人員連續7個晝夜沒睡過一個覺,神經高度緊張。剛剛報來情況,說是沖上去了,陣地奪回來了。忽然又來情況說,陣地又被敵人奪走。他們最后的報告是表面陣地丟失,部隊已經轉入坑道堅守?!?lt;/p> <p>  吳天看著電話記錄接著匯報:“敵人占領表面陣地后,立刻布置重兵防守。他們一面修筑工事,一面使用各種手段對我坑道口筑堡封鎖,斷絕水源,煙熏火燒,施放毒氣,我們的坑道被敵人炮擊和炸彈轟炸得越打越短,容積也越來越小。人擠人不便行動,烈士的遺體也只能暫時堆放在坑道里。”</p> <p>  吳天繼續匯報:“坑道狹窄,大小便不能及時清理,傷員多,醫藥少,得不到及時治療??拥纼认鯚?、血腥、屎尿、汗臭使空氣渾濁不堪,因缺氧經常導致人員窒息;坑道里極度缺水,戰士們舔吮坑道壁上滲出的一點水珠,甚至以尿解渴,還要留給重傷員喝。從后方到前沿坑道雖然只有幾百米上千米,但完全被敵人火力封鎖。為了送上去一桶水,往往就要犧牲很多同志。有的運送隊到達坑道了,可是水桶或水袋卻被打漏了,等于白跑一趟。還有,據抓到的俘虜交代,范弗里特已經揚言,他就不信中國軍隊能夠經得起他的鋪天蓋地的炮火!他還說,如果他連這兩個小高地都拿不下來,他就辭職了!”</p><p>王近山被戰場上的對手激怒了,他斬釘截鐵地說:“好!他算得上是個真正的軍人,敢拿自己的前途和我打賭,我就奉陪他干一把大的。如果我要是連這兩個小高地都守不住,我就不是王近山??!給我接15軍。”</p><p>吳天立刻搖起了通向15軍的電話……</p> <p> &nbsp;第四幕:電話打給秦基偉</p> <p>  吳天接通了15軍軍部,將電話聽筒送到王近山手上。</p><p>&nbsp;&nbsp;&nbsp;&nbsp;王近山接過電話對這位紅安老鄉說:“你已經打了7天了,我現在要你負責任地告訴我,上甘嶺守得住嗎?”</p><p>&nbsp;&nbsp;&nbsp;&nbsp;電話里響起了秦基偉軍長的聲音:“王司令,我的45師打得差不多了,29師也拿上去一個團……44師和29師還有其他防區,兵力已經無法調動了。”</p><p>&nbsp;&nbsp;&nbsp;&nbsp;王近山又認真地說:“你要是說不行,那你就下來,我讓12軍頂上去!”</p><p>&nbsp;&nbsp;&nbsp;&nbsp;電話里傳來秦軍長急切的聲音:“我不下,堅決不下!你臨陣換將,不是在扇我的耳光嗎?我秦基偉就是死也死在上甘嶺了!”</p><p>&nbsp;&nbsp;&nbsp;&nbsp;王近山聽到回答后說:“好!我等的就是你這句準備拼命的回答!你15軍不下。但是,我來給你調兵遣將!我把12軍也拉上去,配屬給你指揮,在你的防區讓12軍把陣地奪回來!另外,再增調些炮兵和一個喀秋莎火箭炮團給你?!?lt;/p> <p>  秦基偉激動地說:“王司令……我知道12軍是你帶出來的部隊,我知道你信任我,請你放心,我丟了上甘嶺,會提頭來見!你讓我再打一段,把表面陣地奪回來交給12軍!”</p><p> “好,就看你的了?!蓖踅椒畔码娫拰翘煺f:“報告志司,我要調12軍去守上甘嶺,同時,成立五圣山戰斗指揮所,代替原15軍指揮所,便于協調兩個軍的協同指揮。”</p><p>&nbsp;&nbsp;&nbsp;&nbsp;王近山隨后又叫道:“周參謀,要12軍!”</p><p>&nbsp;&nbsp;&nbsp;&nbsp;王近山拿起話筒對紅軍時期自己當團長時的書記、時任12軍軍長的曾紹山說:“12軍要準備上場了,為了上甘嶺的勝利,我不得不動用我的看家招數了,你通知李德生、張高立刻到我這報到?!?lt;/p> <p>&nbsp; 第五幕:李德生前來報到</p> <p>&nbsp;&nbsp; 12軍副軍長兼35師師長李德生和代職的副參謀長張高從吉普車上跳下來,風塵仆仆地快步進入兵團指揮部向王近山報到。</p><p>&nbsp;&nbsp;&nbsp;&nbsp;王近山神情嚴肅地對他們說:“上甘嶺的形勢十分嚴峻,目前,15軍能投入的機動兵力全部用上了。敵人的攻勢沒有減弱,還在不斷補充兵源。我是要動咱們12軍了!31師全拉上去還不夠,34師、35師主力100團、106團、103團也全要上!12軍各部隊的調動命令由兵團我這里直接下達!”</p> <p>  王近山:“15軍很頑強,他們組織10個連隊,向597.9高地發起反擊,奪回了除山腳東面11號陣地外的表面陣地,但537.7高地北山還在敵人手里。你們上去以后,一方面要堅守597.9高地,不得丟失,同時準備拿下537.7高地北山!”</p><p>王近山繼續叮囑道:“范弗里特和咱們較上勁兒了!這一仗從戰斗到戰役,逐步升級,越打越大,我已經感覺到將是一場持續的、空前規模的殘酷決戰。因為陣地狹小,不適宜部隊展開,所以,部隊要‘少擺多屯’。堅守前沿要點的分隊除留觀察值班人員外,其余人員隱蔽在坑道內,以減少傷亡。待敵人炮火延伸或轉移時,立即躍出坑道,占領陣地,狠狠打擊敵人,抗住敵人的‘浪頭’。必須樹立長期打下去的思想,絕不可操之過急。部隊輪番使用,量敵用兵,采用‘添油’戰術邊打邊補??偠灾?,盡量減少戰士們的傷亡,我們要有一個熬的思想準備。對!要用一個‘熬’字?!?lt;/p> <p>&nbsp; 第六幕:前方傳來好消息</p> <p>&nbsp; 從李德生副軍長率領12軍接替15軍換防上甘嶺陣地后,并成立了五圣山指揮所,由李德生協調和指揮接下來的戰斗。</p><p>&nbsp;&nbsp;&nbsp;&nbsp;……西霞洞3兵團指揮部的防空洞內,吳天在向王近山報告:“上甘嶺前沿的敵人繼續展開猛烈攻擊。12軍換防上去后,敵人在2小時內發射炮彈約10萬發。坦克也開至山腳下抵近射擊,飛機輪番轟炸百余次,地面的工事全部被摧毀。敵人以5個營兵力向我各陣地發起多路、多梯次進攻40多次。31師91團8連在炮兵火力支援下,采取小兵群戰術迎敵,與敵人激戰7小時,以亡36人、傷59人的代價,斃傷敵1000多人?!?lt;/p> <p>  王近山聽到了轉機,高興地說:“對頭!這樣打下去就有戲唱了!”</p><p>&nbsp;&nbsp;&nbsp;&nbsp;吳天繼續說:“堅守在最前沿東側9號陣地的8連4班,巧妙利用彈坑、巖石縫和殘存的工事,加以改造作為依托,分兩個小組輪流作戰,激戰一天,僅以輕傷3人的代價殲敵400多名,擊退敵人7次沖擊。連長3次派兵增援,班長都拒絕了。</p><p>&nbsp;&nbsp;&nbsp;&nbsp;王近山越聽越興奮,叫道:“給我接五圣山指揮所!”</p><p>&nbsp;&nbsp;&nbsp;&nbsp;王近山接過電話說:“五圣山嗎?我是王近山,請轉告部隊,你們打得好!打得很好!非常得好!”</p> <p>  王近山對著電話里的張高說:“另外,你要注意,不要光是想著往陣地上送水,這樣容易被打漏了,要組織向上面送蘿卜、送蘋果!這些東西在袋子里哪怕打碎了,蘿卜還是蘿卜,蘋果還是蘋果!照樣能咬得出水來!你趕快去安排給我往上送!”</p> <p>  &nbsp;負責王近山醫療保健的顧金明醫生走進兵團指揮部,看見王近山一動不動地坐在沙盤前,若有所思地注視著墻上釘著的那張從報紙上剪下來的范弗里特的照片。</p><p>&nbsp;&nbsp;&nbsp;&nbsp;王近山出國前的體檢發現心血管系統有明顯問題,左心室擴大有明確的診斷記錄。顧醫生過來為王近山測量血壓,因為是負傷的手臂,所以費了好長時間才測完血壓。顧醫生邊收血壓計邊問王近山:“首長,自從12軍上去之后,您好像就踏實了許多。在你的3兵團,往往是在最急、難、險、重的關頭,你就要動12軍,是不是因為……”</p><p>&nbsp;&nbsp;&nbsp;&nbsp;王近山理解了顧醫生的問題,他搖了搖手解釋道:“手心手背都是肉,哪個部隊都是我的命根子。12軍的前身是6縱,而6縱從組建開始就是由我帶過來的,自然我更熟悉一些。就說這幾員大將吧,他們在6縱時帶部隊就各有各的特點。</p> <p>  尤太忠(上圖)的16旅(34師)機動、靈活,分割穿插,順著電話線就把敵人的指揮部給端了,猛虎掏心,巷戰、夜戰都是他的拿手好戲,厲害呀。</p> <p>  李德生(上圖)的17旅(35師)能打硬仗,不怕苦、不怕惡,交給他的任務,他會像老牛頂架,絕不縮回來。還記得襄樊戰役嗎?打琵琶山、真武山、鐵佛寺,我交給李德生去‘刀劈三關’,多硬的仗啊,他就硬是拿下了。</p> <p>  還有肖永銀(上圖)的18旅(36師),他打仗‘滑’,就是說聰明,善于動腦子。他的18旅放多遠都不用擔心,他吃不了虧。追擊敵人、擴大戰果是他的特點,號稱橫掃800里。敵人一撤,你放肖永銀的18旅上去,根本不要下命令,他能把敵人的馬夫、廚子都捉回來,一個也跑不掉!”</p><p>&nbsp;&nbsp;&nbsp;&nbsp;顧金明高興地聽著王近山簡短精辟的分析:“首長真是知人善用啊,難怪大家都說你手下有三把刀呢。”</p><p>&nbsp;&nbsp;&nbsp;&nbsp;王近山笑著說:“怎么能說是我手下的三把刀呢?根本是這三把刀支撐著我王近山嘛。所以,到了關鍵時刻,他們個個都是撒手锏。”</p><p>&nbsp;&nbsp;&nbsp;&nbsp;顧金明看了看手表說:“王司令,不耽誤您的時間了。不過,你的血壓很高,應該好好休息,哪怕只是片刻也好。”</p><p>王近山點點頭:“盡量吧,不過,我的腦子真的靜不下來呀。因為隨時會有情況需要我處理,所以我絕不使用安眠藥?!?lt;/p> <p>&nbsp; 第七幕:“向我開炮”王萬成</p> <p>  張高按照王近山的召喚,風塵仆仆地跨進了3兵團指揮部。這時,小徐送來了幾個蘋果,王近山指著蘋果說:“這是金日成同志特意送來的慰問品,我借花獻佛,還有一些你替我帶到前線去?!睆埜咦テ鹆艘粋€蘋果咔哧就是一大口。他一面嚼著蘋果一面對王近山匯報:“敵人的飛機已經不可怕了,我們摸準了他的那點規律,簡直跟上班似的,天一亮先來校正機轉兩圈,再來幾架‘油挑子’(美軍F—84戰機)一通兒轟炸,然后走人,分秒都不差?!?lt;/p><p>&nbsp;&nbsp;&nbsp;&nbsp;王近山認真地問張高:“說說吧,武器彈藥供得上嗎?部隊傷亡到底有多大?防御工事被毀有多嚴重?”</p><p>&nbsp;&nbsp;&nbsp;&nbsp;張高同樣認真地向王近山報告:“我們上去以后,解決了幾個方面的問題:彈藥采用分段運輸,山后面用汽車運。再往前,每50米為一段,分幾個人專門負責。沿途挖出了貓兒洞,用來隱蔽人員和藏放彈藥。因為路程短了,往回走時就可以恢復體力。吃飯由原來每連一個伙食單位,改為團里統一組織食物供應。從各連抽調炊事員,24小時不熄火,日夜蒸饅頭包子,源源不斷出籠。同時組織專門運輸隊,不分晝夜的往前送。前沿戰斗激烈,不便集中吃飯,就用小袋子分裝。一次背幾十袋,到陣地上一袋袋扔給戰士們?!?lt;/p><p> 王近山問:“前線戰士們的情緒怎么樣?”</p><p> 張高接著說:“戰士們的情緒可高了,都在喊:‘抗美援朝、保家衛國,誓死把紅旗插在上甘嶺!’另外,兄弟部隊英雄們的事跡對戰士們的情緒有很大的鼓舞。</p> <p>  135團7連2排長、共產黨員孫占元,雖然身負重傷,兩條腿都被打斷了,可是仍然堅持指揮,最后與敵人同歸于盡。新戰士胡修道,在全班戰友傷亡的情況下,一人堅持陣地,英勇機智地擊退敵軍40余次沖鋒,斃傷敵人280余名。</p> <p>  通信兵牛保才戰斗中身受重傷,在生命最后一息,用自己的身體連接被打斷的線路,保證了指揮聯絡暢通。這樣的英雄事跡在前線多得很?!?lt;/p> <p>  王近山深深地被戰士們的英雄事跡感動著、震撼著,他對張高說道:“是啊!多么勇敢的戰士們呀,我們的戰士是敢于近戰的,現在,他們已經在上甘嶺見到美國兵的大鼻子了。他們是真正的英雄,是我們心中的一座座豐碑,兵團政治部一定要報道好英雄們的事跡。等仗打完了,我一定親自為我們兵團涌現出的像邱少云、黃繼光、孫占元等等英雄們請功?!?lt;/p> <p>  王近山繼續問道:“再說說武器方面的情況?”</p><p>&nbsp;&nbsp;&nbsp;&nbsp;張高接著匯報:“陣地上最起作用的是沖鋒槍、機槍、手雷和爆破筒。”王近山有些不解地問:“那步槍和手榴彈呢?”</p><p>張高:“陣地上硝煙塵土彌漫,擋住視線。進攻的敵人跟隨炮火的延伸前進,炮火一停,塵煙一散,敵人已經沖到跟前了,步槍單發射擊就來不及。另外,陣地前沿已經炸得全是虛土和粉末了,手榴彈投出去都埋在土里?!?lt;/p><p>“陣地表面已經被炸酥了,全是虛土,就像走在大雪地里,一腳踩下去可以沒到膝蓋。只有用麻袋裝土構筑工事,已經送上去1000條麻袋了。炮火猛烈,電話線總被炸斷,電話兵接線傷亡很大,現在每次反擊,都同時拉幾條線上去,線多了,就基本能夠保證通訊不中斷了?!?lt;/p><p>&nbsp;&nbsp;&nbsp;&nbsp;“在兵力使用和武器配備上,根據你的指示,采取兵力前輕后重,火力前重后輕。91團全團9個步兵連,從五圣山到最前沿,一線排成9個梯隊,使師、團控制充足的預備隊,保證源源不斷的兵力補充。最前沿的戰斗小組,也是組長帶一人守陣地,一個戰士在后面補充。這樣,當敵人炮火打過來時,陣地上人員稀少,避開了敵火力優勢,減少了傷亡;當大批敵人涌上陣地時,我們的炮火、沖鋒槍、機槍和手雷、爆破筒又發揮作用,給敵人以毀滅性打擊?!?lt;/p> <p>  王近山滿意地笑了:“不錯,仗已經給你們越打越精吶。說說你們的損失怎么樣?”</p><p>&nbsp;&nbsp;&nbsp;&nbsp;張高面露難色:“李德生副軍長特意向我交代,此次匯報不談困難,只談任務……”</p><p>&nbsp;&nbsp;&nbsp;&nbsp;王近山:“好你個二桿子!不說是吧?那我現在就到你們前沿指揮所去!”</p><p>&nbsp;&nbsp;&nbsp;&nbsp;張高聽到王近山這么一說,他有些慌了,無奈地說:“陣地上的戰斗確實相當殘酷,敵人狂轟爛炸已經20多天了,整個山頭被炸下去了一截。有的坑道十幾米厚的巖石被炸塌,一個連就埋在里面。炮彈、炸彈,火焰噴射器,敵人把所能用上的殺人武器都用上了,很多戰士連敵人在哪兒都沒看見就被炸死了!”</p><p> 王近山喃喃地說:“‘熬!’就看誰‘熬’得過誰!我艱苦,他范弗里特也艱苦,我困難,他范弗里特更困難!就看誰有堅強信念,誰能咬緊牙關‘熬’過去!”</p> <p>  上甘嶺的戰斗還在繼續。597.9高地的前沿陣地,12軍31師91團8連的戰土們剛剛擊退了敵人一次進攻,戰士王萬成匍匐在地面工事監視著敵人的動向,他的頭上、身上已多處負傷,胳膊上纏繞著繃帶。忽然從戰火硝煙中跑過來友鄰陣地的一個戰士請求支援。</p><p>&nbsp;&nbsp;&nbsp;&nbsp;王萬成二話沒說,抓起槍和爆破筒帶領同班戰士朱有光跟著求援的戰士向友鄰陣地沖了過去。就在他們即將進入陣地之時,迎面的敵人已黑壓壓地涌了上來。敵人扔過來許多手榴彈,我們的3個戰士又踢又扔,硬是端著沖鋒槍殺出了一條血路。他們3個剛剛占領陣地,又一群敵人沖了上來,剛才那個來求援的戰士連中數彈倒了下去。</p> <p>  王萬成和朱有光也被敵人包圍,他們互相看了一眼,背起沖鋒槍,王萬成向班長那個方向大聲喊道:“班長!通知炮兵開炮,快開炮!不要管我們!為了勝利,向……我……開……炮!”兩位英勇的中國人民志愿軍戰士各自拉響捆在一起的爆破筒,在上甘嶺陣地上與敵人同歸于盡,烈火硝煙升上天空……</p> <p>  上甘嶺戰役中與敵人同歸于盡的38位戰斗英雄:黃繼光、孫占元、王萬成、朱有光等昭然在目。</p> <p> &nbsp;第八幕:毛主席發來電報</p> <p>&nbsp; 吳天接聽過一個電話后徑直往外走,被王近山叫住:“什么事?”吳天說:“陣地上送下來的傷員太多,來不及救治。12軍戰地醫院問我們能不能協調后勤,派人支援一下。”</p><p>&nbsp;&nbsp;&nbsp;&nbsp;王近山的保健醫生顧金明正好從門前路過,聽見吳天說的話,就走進來對王近山說:“王司令,讓我也去吧?!?lt;/p><p>王近山看著顧醫生:“好嘛,你是專家,搶救傷員才是正事,一定要注意安全?!鳖櫧鹈飨蛲踅骄炊Y后,轉身朝軍野戰醫院跑去。</p><p>&nbsp;</p><p>&nbsp;&nbsp;&nbsp;&nbsp;吳天等參謀人員在3兵團指揮部防空洞內的沙盤前標示著上甘嶺陣地不斷變化的敵我雙方態勢。</p><p>&nbsp;&nbsp;&nbsp;&nbsp;“美國鬼子已經快沒戲了!”王近山抬起頭看著興沖沖走進門的張高,只見張高興奮地對王近山說:“首長,敵人對597.9高地連日來的瘋狂進攻之后,現在已經沒有能力再發起大規模進攻了!我們抓到的俘虜甚至搞不清楚自己的部隊番號,看來敵人真的已經亂套了。”</p><p>&nbsp;&nbsp;&nbsp;&nbsp;王近山微笑著,胸有成竹地說:“好嘛,敵人亂了套,我可是來了精神嘍!也該關老爺睜睜眼晴了吧?!”王近山狠狠地捶著桌面說:“準備反擊537.7高地北山!敲掉它個狗日的侵略者?!?lt;/p><p> 王近山拿起一份電報遞給張高,“這是毛主席親擬給志司和3兵團的復電,你看看!”</p><p>&nbsp;&nbsp;&nbsp;&nbsp;張高鄭重地雙手接過,一字一句地讀出來:“你們對加強上甘嶺作戰地區之決心和部署是正確的。此次上甘嶺(五圣山附近)的作戰,已發展成戰役的規模,并已取得巨大勝利,望你們鼓勵全軍,堅決作戰,為爭取勝利而奮斗?!?lt;/p> <p>&nbsp; 王近山待張高讀完電報,就和張高交代:“你立即回去報告李(德生)副軍長,盡快拿出一個反擊537.7高地北山的作戰方案,上報兵團?!?lt;/p><p>&nbsp;&nbsp;&nbsp;&nbsp;王近山接著說:“你以92團全力反擊537.7高地北山,反擊的時間、路線、兵力大小不要形成規律。戰術動作不能讓敵人掌握,要爭取以最小代價換取敵人最大的傷亡。盡可能增加坑道內有生力量,利用坑道本身力量向敵人適時反擊,有機會則大反,無機會則小反,以小反創造大反的條件?!?lt;/p> <p>&nbsp; 第九幕:五圣山上迎大捷</p> <p>&nbsp; 對上甘嶺537.7高地北山的反擊戰,由12軍李德生副軍長負責在五圣山指揮所內指揮。正當前線指揮員們俯身在地圖上研究戰役進展情況時,王近山突然出現在大家面前,屋內所有的人都感到十分驚訝,李德生和張高異口同聲:“王司令,你怎么到這兒來了?”</p><p>&nbsp;&nbsp;&nbsp;&nbsp;王近山笑著回答:“我是兵團指揮員,到自己的前沿陣地看看,不行嗎?”李德生不無擔心地說:“可是,這里太危險。”</p><p>&nbsp;&nbsp;&nbsp;&nbsp;王近山指著張高對李德生說:“是你的部下告訴我說,美國鬼子的‘油挑子’傻得很,根本不用怕它?!?lt;/p><p>&nbsp;&nbsp;&nbsp;&nbsp;王近山走到地圖前說:“我今天一是來看看你們,二是要聽聽你們炮火準備的情況?!?lt;/p><p>&nbsp;&nbsp;&nbsp;&nbsp;李德生走到王近山身邊,“我12軍部隊除步兵部署外,又以50門榴彈炮轟擊537.7高地北山,13門榴彈炮壓制注字洞南山敵人火力,12門火箭炮實行炮火準備。在我反擊得手后,再以6個榴彈炮連,在陣地前組成1200米的固定封鎖區,對敵反撲部隊施以火力攔阻射擊。攻擊時間11日下午4時?!?lt;/p> <p>  王近山認真聽完李德生的計劃后說:“很好,補充一點,炮火準備要實施兩次。第一次炮火準備,先把陣地像耕地一樣耕它一遍,然后炮火延伸,步兵打起沖鋒信號彈,機槍也叫起來,但是不要真正沖鋒,讓敵人誤以為我們的反擊開始了。等敵人成連成營地爬出掩體,涌上陣地晾出來的時候,你們的炮火再轉回頭來殺回馬槍,進行第二輪炮火射擊?!?lt;/p><p>&nbsp;&nbsp;&nbsp;&nbsp;李德生笑著說:“這第二拳正好在剛爬出掩體的敵人頭上,有效殺傷!”</p><p>&nbsp;&nbsp;&nbsp;&nbsp;王近山抬頭笑了笑:“我會叫喀秋莎在關鍵時刻再幫你們‘喀’它一家伙。”說完之后,王近山忽然起身往外走去。張高不解地大聲問:“王司令,你去哪兒?”王近山頭也不回地說:“上山!”眾人無須再多說什么,都趕緊快步跟了上去。</p> <p>  在五圣山上,王近山大步向山頂走去,雖然因為腿的殘疾顯得有些吃力,但他還是輕輕地推開了幾個警衛人員的攙扶。王近山登上山頂,在山峰站定。因為距離前沿相當近了,所以根本不用望遠鏡就可以看見不遠處的炮火硝煙,可以聽到隆隆炮聲。</p><p>&nbsp;&nbsp;&nbsp;&nbsp;王近山站在高高的山頂,雙手叉腰朝著南面的山峰笑著大聲說:“風隨虎,雨隨龍,我就是老虎!你范弗里特來呀,讓你嘗嘗我的厲害!我要拿你的徹底失敗來祭奠我在上甘嶺犧牲的勇士們!祭我們志愿軍的這面戰旗!”</p> <p>  上甘嶺537.7高地北山陣地反擊戰,在我12軍充分準備后打響。這一次是我軍的炮火鋪天蓋地地落在陣地上,敵人的工事被無情摧毀。</p><p>&nbsp;&nbsp;&nbsp;&nbsp;忽然電話鈴聲驟然響起,前線指揮員報告:“報告前指,92團在猛烈炮火掩護下,突擊連分3路迅猛突入陣地,經35分鐘激戰,將敵大部分殲滅,除最西側山坡下的9號陣地還有殘敵固守外,已經奪回了537.7高地北山的全部陣地,并接應出了困守坑道的友鄰分隊!”</p><p>&nbsp;&nbsp;&nbsp;&nbsp;張高大聲地對著話筒說:“好!兵團王司令員到前線來了,他正在看著你們呢!”王近山從張高手里接過話筒:“我是王近山,你們英勇頑強奪回陣地,非常好,但不要松勁,要立即突擊修復工事,準備抗住敵人反撲的浪頭!請轉告同志們,是祖國人民和毛主席在看著你們呢,希望你們打出12軍的瘋勁來!打出中國軍隊的魂!讓朝鮮人民和祖國人民放心!”</p><p>電話里前線指揮員的聲音有些激動:“是!請王司令放心,請祖國人民和朝鮮人民放心!我們一定抗住敵人的反撲,堅守上甘嶺!保家衛國!”</p> <p>&nbsp; 凌晨,在五圣山戰斗指揮所,電話鈴又響了起來,前線指揮員急促地報告:“我是92團,我們拿下537.7高地北山后連夜搶修工事。拂曉,敵人在300余門火炮、20余架次飛機的火力支援下,發起瘋狂反撲。在激戰中,因傷亡過大,我們放棄了表面陣地,轉入坑道。”</p><p>&nbsp;&nbsp;&nbsp;&nbsp;王近山一把接過電話:“我是王近山!我問你,主峰在誰手里?”對方回答:“在我們手里!”</p><p>&nbsp;&nbsp;&nbsp;&nbsp;王近山聽后用拳捶了一下桌子:“好!你們的作戰原則是:除了主峰基點必守之外,對其他表面陣地不可不守,不可全守。有利則守,無利則收。敵人占去之后,你們準備好了再反,沒準備好絕不勉強反。有時機才反,沒有時機就創造條件反。聽明白嗎?”</p><p>電話里的前線指揮員堅決地回答:“是!聽明白啦!”</p> <p>  志愿軍3兵團指揮部里寂靜無聲,王近山坐在沙盤前,一動不動地似乎在等待著什么。忽然電話鈴響了起來,電話那頭傳來張高急促響亮的聲音:“吳天,趕快報告首長,我們勝利了!我們打退了敵人先后16個營的進攻,堅守住了上甘嶺,現在敵人已經無力進攻了!”</p><p>&nbsp;&nbsp;&nbsp;&nbsp;吳天拿著電話,輕聲提醒王近山:“首長,我們勝利了……”王近山站起身來并沒有接電話,只是對吳天說:“叫張高轉告德生,五圣山戰斗指揮所即刻撤銷。12軍的部隊全部撤出陣地,讓31師把597.9高地,106團把537.7高地北山陣地的全部防務移交給15軍。”</p><p>&nbsp;&nbsp;&nbsp;&nbsp;吳天有些遺憾地問了一句:“現在就撤?”</p><p>&nbsp;&nbsp;&nbsp;&nbsp;王近山看著吳天嚴厲地說:“執行命令!另外,叫老朱備車,我去看傷員,要多準備些慰問品?!?lt;/p><p>王近山走出兵團指揮部的防空洞,坐上已經發動的吉普車飛速向救護傷員的野戰醫院急駛而去。</p> <p> 第十幕:奉調回國別軍旗</p> <p>  &nbsp;兩輛美式吉普車戛然停在12軍野戰醫院的防空洞前。王近山從車上下來,醫院院長從防空洞里迎了出來。</p><p>&nbsp;&nbsp;&nbsp;&nbsp;王近山問:“傷員們情況怎么樣?顧金明大夫在哪兒?”</p><p>&nbsp;&nbsp;&nbsp;&nbsp;“傷員都得到救治,顧金明大夫被炸傷了?!蓖踅經]有再說話。</p><p>&nbsp;&nbsp;&nbsp;&nbsp;簡陋的草房里,顧金明躺在行軍床上,由于傷勢嚴重,他已經陷入昏迷。王近山來到床前,俯下身去,用雙手拉起顧金明的一只手,親切地呼喚著:“小顧醫生,小顧醫生……”</p><p>&nbsp;&nbsp;&nbsp;&nbsp;很久很久,顧金明慢慢地睜開眼睛。王近山含著淚水抱起了顧金明,讓他靠在自己的懷里,他緩慢地說:“我都知道了,你很勇敢,你救治了很多傷員。”</p><p>&nbsp;&nbsp;&nbsp;&nbsp;顧金明無奈地笑著搖了搖頭,“我……不……行……了?!?lt;/p><p>&nbsp;&nbsp;&nbsp;&nbsp;“你行,你是英雄,你一定行!”</p><p>&nbsp;&nbsp;&nbsp;&nbsp;“我是醫生,我知道……我很想給你打電話的,祝賀你,祝賀上甘嶺的勝利,祝賀你的12軍,你的3兵團……”</p><p>&nbsp;&nbsp;&nbsp;&nbsp;王近山:“12軍也是你的,你永遠屬于英勇的12軍?!?lt;/p><p> 顧金明點點頭,在王近山的懷里慢慢閉上眼睛。</p> <p>  1953年,王近山從朝鮮戰場奉調回國,與許世友對換,任山東軍區(即后來的濟南軍區)代司令員,許世友入朝當3兵團司令員。</p><p>&nbsp;&nbsp;&nbsp;&nbsp;王近山走出朝鮮西霞洞3兵團指揮所,吉普車發動起來,車緩慢地向前開去。忽然,就在淡青色的微微晨曦中,路的兩旁出現了排列整齊的長長隊伍,這些竟然是12軍和15軍的指戰員們自發地默默來為兵團代司令員送行,他們莊重地舉手向王近山敬禮告別。站在12軍送行前列的有曾紹山、肖永銀、李德生、尤太忠、李震……</p><p> 當王近山最后站在12軍那面鮮紅的軍旗下的時候,他那負過傷的腿再也邁不動了……他緩緩地挪到軍旗下,雙手捧起旗的一角,他那負過傷的手微微地顫抖著,瘋將軍不能自已地哽咽起來……</p><p><br></p> <p>  上甘嶺戰役結束了,這場舉世聞名的勝仗,也是王近山戎馬一生,從血戰惡仗中成長為一代戰將所參加和指揮的最后一戰。他的對手,那位美國第8集團軍司令官范弗里特上將,因為此役而引咎辭職,黯然地離開了軍界。上甘嶺戰役取勝半年以后,朝鮮停戰協定在板門店簽字。</p><p>(待續)</p><p><br></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静乐县| 乌兰县| 迁安市| 汨罗市| 安西县| 道孚县| 弥勒县| 阜平县| 息烽县| 聂荣县| 资阳市| 光山县| 广安市| 鱼台县| 沙洋县| 银川市| 项城市| 鲜城| 黄陵县| 诸城市| 文山县| 抚远县| 曲麻莱县| 长乐市| 娄烦县| 安泽县| 博野县| 香河县| 衡阳市| 团风县| 大洼县| 新乡县| 枝江市| 博白县| 大荔县| 莱西市| 溧水县| 娱乐| 错那县| 普兰店市| 沂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