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波多野结衣结婚了吗,JAPANESE50MATURE亂倫,美女视频黄网站免费观看

回到拉薩,回到了布達拉

黑子媽

<p>回到拉薩,回到了布達拉……</p><p>歌詞總是在腦海里縈繞</p><p>真正意義上說在今天之前</p><p>我沒來過拉薩</p><p>但在潛意識里卻好像對拉薩</p><p>很熟悉 很熱愛</p><p><br></p><p>為什么呢</p><p>這源于在N,N,N多年前</p><p>一個朋友從拉薩帶給我的</p><p>綠松石和紅瑪瑙項鏈</p><p>無論從品質還是價錢上來說</p><p>都很一般甚至有裂縫</p><p>但它很原汁原味 很西藏</p><p>我想去西藏 我想去拉薩……</p><p>因為當時交通不便吹了</p><p><br></p><p>轉眼到了2001年</p><p>科里幾個同事要結伴去西藏</p><p>又一次勾起我對拉薩的向往</p><p>我要去西藏 我要去拉薩……</p><p>但又是因為種種原因</p><p>夢想再次破滅</p><p><br></p><p>今年9月疫情好轉</p><p>有朋友提議去西藏 </p><p>這一次我抓住機會</p><p>終于蹬上火車</p><p>來到西藏 來到拉薩</p><p><br></p><p><br></p><p><br></p> <p>坐火車的全過程在這兒就不表了</p><p>我還寫了一篇“天路”其中有具體的描述</p><p>歡迎閱覽??</p><p>——————————————————————</p><p>下了火車 走出站臺</p><p>雙腳真真正正地站在拉薩火車站廣場上</p><p>我已抑制不住激動的心情</p><p>多年的愿望今天終于實現</p><p>拉薩我來了 西藏我來了!!!</p><p><br></p><p>“請準備健康碼,排好隊!”</p><p>“跟上,說你那!”</p><p>巨大而嚴厲的喊聲把我拉回現實,</p><p>這兒的JC太太橫了!</p> <p>到拉薩的第二天一大早,天還蒙蒙亮時,我們就迫不及待地來到了大昭寺。大昭寺的入口是個不寬的街道,昏暗的街燈下朝拜的藏民早已排起半條街的隊伍,一打聽最早排隊的幾位三、四點就來了,他們還要再站2個多鐘頭才能進去,因為大昭寺八點半才開門呢。</p> <p>轉身來到大昭寺正門外廣場,寺大門面朝西,前面就是八廓街,八廓街則圍繞大昭寺一圈,每天都有信眾沿著大昭寺右旋(順時針方向)回行,表示對佛的尊敬。</p><p>此時廣場上已經有很多朝拜者在磕長頭了,高原天亮的都晚,早晚溫差大,六點多還是挺冷的,有幾個磕長頭的藏民還脫鞋光腳站在冰冷的水泥地上忘我地磕,同時繞大昭寺八廓街轉經的人也是絡繹不絕,有的手拿轉經筒,有的手攥念珠,有的將頭輕觸大昭寺門口柵欄,我注意到每當他們走到大昭寺前面時,頭都不約自主地面向大昭寺,面向東方升起的太陽。此時此刻當你身臨其境,親眼目睹這些藏民朝拜的場景時,眼眶真是不由自主地濕潤,深深地體會到大昭寺在藏民心目中的地位。</p> <p>天已漸漸大亮,轉經的隊伍愈加壯大,各地藏傳佛教的信徒們,圍繞著大昭寺外圈的八廓街順時針轉著經,</p> <p>還有虔誠的信徒,一步一叩首的磕著長頭前來朝圣,一路上的艱辛在他們的衣著和行囊上留下了痕跡,但他們的臉上始終是平靜的,他們有一個簡單而堅實的信念,一輩子只想轉一次山,來一次布達拉宮,看一眼大昭寺,看他們的眼睛就知道里面只有單純和善良。</p> <p>注意看這個行人,他正往磕長頭人包里塞錢呢,他們并不認識。藏族人就是這樣,如果有磕長頭人路過村莊,村里人都主動送酥油茶,牦牛肉給他們,還會請他們到家里歇一歇腳,因為藏人認為,“磕長頭”是藏傳佛教信仰者最至誠的禮佛方式,是最為艱苦的 ,他們有的要行數千里,歷經數月,風餐露宿,朝行夕止,匍匐于沙石冰雪之上,執著地向目的地進發,目的地是哪兒啊,就是這兒———大昭寺。藏人給磕長頭人錢,物什么的是表達一種敬意。</p> <p>大昭寺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在藏傳佛教中擁有至高無上的地位。</p><p>1.大昭寺最初稱“惹薩”,后來惹薩又成為這座城市的名稱,并演化成當下的拉薩。因此,人們常說“先有大昭寺,后有拉薩城”。</p><p>2.西藏的寺院眾多,藏傳佛教教派也多,而大昭寺卻是各教派共尊的神圣寺院。</p><p>3.寺內供奉著眾多佛像、圣物,是信徒們膜拜的殿堂。</p><p>4.最最重要的是,大昭寺內供奉有當年文成公主從大唐長安帶來的“釋迦牟尼12歲等身開光佛像”,這是大昭寺的核心,是朝圣者最終的向往。各地的信徒千里迢迢虔誠地在門前朝拜,就是希望能夠得到佛祖釋迦牟尼的福澤。</p> <p>看,兩桿裝飾華麗的巨大旗桿高聳入云,靜靜佇立在大昭寺的廣場上。</p> <p>寺頂門口上面的金法輪和兩只護法輪的金羊則籠罩在濃濃的藏傳佛教氣氛當中。</p> <p>寺前終日香火繚繞,每個殿都有很大的酥油燈群,很多藏民手中都提著一個暖壺,里面裝滿了酥油,他們不斷地將酥油燈添滿,致使萬盞酥油燈長明,留下了歲月和朝圣者的痕跡。</p><p>數百盞點燃的酥油燈后面便是著名的“釋迦牟尼佛殿”。由于多年的信徒們五體投拜,千百年來這些粗糙的石板被朝拜者的身體摩擦得像硯臺一樣光滑,門前的青石板上留下了等身長頭的深深印痕。看到這些你不感動嗎?當然感動,你不感慨嗎?絕對感慨!鐵杵磨成針,石板磕出坑啊!</p><p><br></p><p>見大殿門廊進口有幾個人在排隊,還有僧人收錢,問導游有什么講究嗎?導游說:當地人供養佛的方式很虔誠,是交“供養費”的,此費用是給菩薩臉上涂金粉用,由于長年累月地涂金粉,佛的臉跟當初都不一樣了,怎么不一樣?當然是胖了唄。</p><p><br></p><p>另外,釋迦牟尼殿里有公元7世紀的檀木柱8根,柱子的上面還有雕刻。大昭寺在2000年時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在諸多的條件中,最關鍵的就是這些木雕,因為只有在大昭寺有,而在西藏其它任何寺院都看不到。這些木雕經過了1400年已經堅硬如鐵,敲一下,還會發出金屬之聲。現在為了保護,在檀木大柱外都包上了布,不是嚴絲合縫有露的地方,導游悄悄告訴我們,一會兒經過時,手伸進去摸摸柱子,再把你們手上帶的飾品在檀木干上蹭蹭,能消災有好運。同志們都照此抓方嘍??。</p> <p>在回廊里有擺放“歷輩達賴喇嘛的寶座”,在這里還能勉強拍照,等再進任何一個殿內都不允許拍照了。寺院內的佛殿主要有釋迦牟尼殿、宗喀巴大師殿、松贊干布殿、班旦拉姆殿(格魯派的護法神)、神羊熱姆杰姆殿、藏王殿等等,寺內各種木雕、壁畫精美絕倫,鎦金銅瓦頂,輝煌壯觀!</p> <p>大昭寺其主殿是坐東面西的,主殿高四層,我們現在站在這里的是第二層,可以俯瞰一層的庭院。如果再上一層視野更開闊,可以遠眺右邊遠山上的布達拉宮并俯瞰大昭寺廣場,可惜呀,前兩三年開始就不允許游客再往上走了。來晚嘍,全國各地越是古建筑越應該早早去看,不然文化一保護啥也看不見??。</p><p><br></p><p>大昭寺的一層可以用“擠”來形容,殿堂里人挨人,后面的人跟著前面人的腳后跟走,去過很多寺廟宮殿,沒有一個像大昭寺這么“香火旺”的,來到二樓平臺,頓覺豁然開朗了許多,還是藍天白云好啊,吸口含氧少的高原空氣吧!看一眼滿是金光的寺廟吧!讓高原的紫外線來的更猛烈些吧下!我就不涂防曬霜??????</p> <p>大昭寺是西藏重大佛事活動的中心。離我們最近發生的就是1995年確定十一世班禪轉世靈童的金瓶掣簽儀式,它就是在這里舉行的。</p> <p>第十一世班禪額爾德尼·確吉杰布</p><p>1990年生于西藏自治區那曲地區嘉黎縣,1995年11月29日,嚴格按照宗教儀軌和歷史定制,在拉薩大昭寺的佛祖釋迦牟尼像前,通過金瓶掣簽,被確認為十世班禪轉世靈童真身,第二天在班禪大師駐錫地日喀則市扎什倫布寺舉行了坐床典禮,也就是繼位典禮,不愧為6歲的靈童啊,面前是國家領導人,藏傳佛教界高僧大德,還有日喀則5萬多居民傾城出動,加上繁雜儀式,6歲的藏傳佛教格魯派第十一世班禪額爾德尼·確吉杰布,露出了開心的笑容。這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的第一次班禪轉世這一佛門盛事,功德圓滿!</p> <p>我們跟活佛相遇也是挺有意思的一件事。到拉薩的第四天下午,我們從雅魯藏布大峽谷往回開的路上,在照片上的路口被警察攔了下來,說是活佛的車隊將要在20分鐘以后在我們右手邊的高速通過,周圍路都封了。大喘氣哈,相遇只是遠望汽車??。挺好挺好,雖然看不著活佛本人,只是車,那我們大家也是覺得挺幸運的,沒到過西藏的人真沒這個感受,被堵著不讓走還挺美,這要擱北京讓你等5分鐘都生氣。心態的轉變真要歸功于在西北待的十多天(我們還去了青海甘肅),有信仰和沒信仰從骨子里就不一樣,不信你也來西北、西藏待幾天了解他們認識他們,在這個氛圍里慢慢地就會改變自己的行為,體會藏傳佛教的力量,首先就是平和。</p><p><br></p><p>導游說十一世班禪大師平時大部分時間住在北京雍和宮,只有雪頓節等西藏大的節日才回來,每次回來必須要去他以前密宗的修行洞啊;去大昭寺、扎什倫布寺及其它寺的主要佛殿和經堂禮佛;與僧人一道誦經祈福;接受僧眾朝拜并為僧眾摸頂賜福啊什么的。聽到這兒,車上的人都激動起來:我們下車列隊歡迎吧,也給我們摸摸頂,賜賜福??????。</p><p><br></p><p>第十一世班禪額爾德尼·確吉杰布,現年30歲 ,屬于副國級領導。別看才30歲,已經會16個國家的語言,不得了啊!</p> <p>16點10分 等了一個半小時以后,終于迎來了活佛的車隊,數了數一共有23輛白色豐田霸道開過去了,至此,我們這些歡迎隊伍也勝利地完成了任務??。</p> <p>小插曲到此結束。</p><p>———————————————————————</p><p><br></p><p>從大昭寺正門出來一直往西1.7公里就到了布達拉宮。此時此刻您看到的就是位于西藏自治區首府拉薩市世界屋脊上的明珠布達拉宮,紅山之上群樓重疊,遍宇嵯峨,有氣貫蒼芎之勢,布達拉宮上縱藍天親吻蒼穹,于群山之間巍然聳立千年,于世間之中靜觀滄桑巨變,大氣,我終于抄點兒“文詞兒”??????。</p> <p>布達拉宮門票展示,200一張,門票要提前一天微信預約。布達拉宮參觀不走回頭路,正大門進,后門出。我們的票是2點到3點半時間段的。</p><p>友情提示進門參觀過程,供玩時參考:</p><p>1.安檢口</p><p>我們下午1點先到布達拉宮正大門,憑手機預約券進入安檢口,安檢后可以在院內自由活動,上個藏式裝飾風格的衛生間,簡短的休息和拍照一共用了20分鐘。</p><p>2.檢查口</p><p>沿Z字形臺階爬山到2道門無字碑檢查口,再拿出手機確認預約票,這時候已經是2點10分了。</p><p>3.售票口</p><p>又爬了10分鐘到達山頂“個人布達拉宮售票口”,才算正式拿到黃色的“布達拉宮門票”。</p><p>4.然后進入室內參觀1小時,下午4點到山下。</p> <p>一百個人眼中會呈現出一百種不同角度的布達拉宮,從外部不同角度瞻仰拍攝布宮亦是非常重要的旅行儀式,你覺得呢?</p><p>我先后在布達拉宮廣場、廣場旁邊的小湖、藥王山觀景臺和現在進入布宮安檢門的院子里拍了,我用了4種角度,你呢?</p><p><br></p> <p>在藍天白云的映襯下,我們看到布達拉宮的主體建筑紅宮白宮色彩分明,這要歸功于每年一次的粉刷季,每年在雨季結束之后粉刷一次布達拉宮的外墻,是一項延續了300多年的傳統,這也使得布達拉宮墻體的顏色一直保持不變,粉刷的涂料被人們親切地稱作“甜蜜的涂料”,因為在白灰當中還要按照嚴格的比例加入牛奶,蜂蜜,白糖等等,用來增強粘性,防止白灰脫落,一些當地的小孩每逢刷墻季都會去布達拉宮摸一下白墻舔一下,因為剛刷好的白墻實在是太香甜了,據說今年的粉刷季將在十月下旬開啟,持續大約15天左右的時間,到時你有沒有興趣過來,去試一試這墻到底甜不甜呢?</p><p><br></p><p>沿著布達拉宮外部“Z”字型步道往上走,石板臺階巨大且坡度高,因此必須“仰視”那種走,臺階上沒遮沒擋,高原上耀眼的陽光打在四周的白墻上更覺眼暈,在高原平地上快走都有點喘,更別說爬這么高,這么長的臺階了,確實是累啊!上三歇五的模式,可能就是要考驗你,就是要經過艱苦的攀爬,才能到達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宮殿,才能見到“佛祖”,努力,上!</p> <p>看見一藏民拎著一暖瓶酥油爬山,她是要爬到山頂給酥油燈添柴火,給佛祖上香的,平常人空手上山都累個半死,她還要提一暖瓶容易灑的酥油,確實是一種無形的動力鼓舞著她。和她們一起走一走,心靈仿佛也受到了一次洗禮。</p> <p>“仰視”走到2道門無字碑檢查口,從這個碩大的門簾進去就離布達拉宮室內參觀處不遠了。</p> <p>布達拉宮說白了就是達賴喇嘛居住,辦公的地方。到大昭寺看的是佛,而到布達拉宮則看的是宮殿,大昭寺相對而言是純宗教建筑,而布達拉宮則猶如坐落在雪域高原上的故宮。布達拉宮始建于公元7世紀,是當時松贊干布為迎娶文成公主而興建的,布達拉宮有1267間殿堂房舍,其中宮殿、靈塔殿、佛殿、經堂、僧舍、庭院等一應俱全,建造歷史跨越13個世紀。最重要的是安放有8座存放各世達賴喇嘛法體的靈塔殿,其中以五世達賴喇嘛靈塔殿為最大。</p><p><br></p><p>據說當初修建布達拉宮時用了整整32噸黃金,宮殿的奢華程度可想而知。殿中供奉了超過20萬坐佛像,他們都是歷代大佛的金身,全部都是由鎏金或貼金工藝打造,不光整個宮殿屋頂是純金,甚至連殿中的柱子都鍍金,可以說進入布達拉宮手能碰到的地方都是金子,所以說在這個宮殿里最不值錢的是金子。那像咱們現在,誰家攢個金條都當個寶兒,還是50克一根的寶兒。人家論噸 ,咱們論克 ,差著級別呢??。</p> <p>300余年來,布達拉宮大量收藏和保存了極為豐富的歷史文物。其中有2500余平方米的壁畫、近千座佛塔、上萬座塑像、上萬幅唐卡;還有貝葉經、甘珠爾經等珍貴經文典籍;明清兩代皇帝封賜達賴喇嘛的金冊、金印、玉印以及大量的金銀品、瓷器、琺瑯器、玉器、錦緞品及工藝珍玩,這些文物絢麗多彩、題材豐富。</p> <p>下午2點20分終于到達布達拉宮室內參觀門口。門口外有一個大大的平臺,有賣飲料的,爬到這里已經累個半死,喝什么都是“甘露”??。突發奇想,把飲料放在世界上最高宮殿的墻上拍張照,是不是蓋了帽了??。</p> <p>布達拉宮室內的樓梯比較陡,</p> <p>必須借助锃光瓦亮的銅扶手上樓,</p> <p>有好多地方都用木柵欄擋住了,必須順著規定的路線參觀。</p> <p>再往上走就是各個宮殿了,都不許拍照的。</p> <p>室內參觀完畢后來到山頂,站在山頂可以看到整個拉薩城,一個藏族兄弟拿出手機拍自己美麗的家鄉。</p> <p>我也拿出N年前朋友從拉薩帶到北京的紅瑪瑙,以布達拉宮為背景拍張紀念照,真是有心人那,誰不會自夸呀??。</p> <p>站在布達拉宮后山上往下看,有一郁郁蔥蔥的柳樹包圍的人工湖,這就是被稱為布達拉宮后花園的“宗角祿康公園”,五世達賴喇嘛重建布達拉宮時在此取土,形成深潭。后來六世達賴喇嘛在湖心建造了三層八角形的琉璃亭,內供龍王像,故此稱為龍王潭。宗角祿康公園也是一處拍攝布達拉宮背面的好地方哦!</p> <p>賞山明水秀,看湖光山色,</p> <p>留了一個小遺憾哈,就是從布達拉宮山頂下山時,沒來得及在山間咖啡屋??坐一坐,如果能坐在世界屋脊上最高的咖啡屋里,喝著咖啡??盡賞拉薩城,那是什么勁頭,不過人生在世,有遺憾是正常的,說明有追求,鞭策你再次光臨的動力??。</p> <p>哈哈哈,你見過這陣勢遛狗的嗎?在布達拉宮門前秀,可能只有在拉薩街頭能看見。</p> <p>對啦,第五套人民幣50元紙幣背面的風景圖案就是布達拉宮。習慣用手機的你可能很久沒用現金了吧,但為了布達拉宮,可以帶上紙幣來個合影??。</p> <p>  從布達拉宮前的北京中路向西開就到了羅布林卡公園。布達拉宮在中間,它的東邊1.7公里是大昭寺,它的西邊2.5公里是羅布林卡。</p><p>布達拉宮是達賴喇嘛的冬宮</p><p>羅布林卡就是達賴喇嘛的夏宮</p><p>如同</p><p>皇帝的冬宮在故宮</p><p>他的夏宮在承德??</p><p><br></p><p>羅布林卡意為“寶貝園林”,為歷代達賴喇嘛的夏宮。18世紀中葉第七世達賴喇嘛格桑嘉措初建,后經數次擴建,現占地36萬平方米,大小房間400余套。是西藏規模最大、營造最美、最具特色的集園林與宮殿建筑為一體的大型宮廷式園林。</p><p><br></p><p>走進羅布林卡,就像是走進植物園,遍地鮮花盛開,各種樹木郁郁蔥蔥,想不到高原上能有這么漂亮的園林,園內介紹說,他們有拉薩本地花木;有喜馬拉雅山一帶的奇花異草;還有從內地移植及國外引進的名貴花卉。真乃高原豪華植物園。羅布林卡太大了,每個殿之間距離有幾百米,所以最好是坐20元電動車游覽,到站下,玩完上,特方便,經驗是千萬別步行,太累!除非你是當地人,這一天就是在公園里待著。</p> <p>羅布林卡景區門票設計的不錯,3D效果立體感極強,就是拍照起來是模糊的。全園分為三個區域,分別為入口閣樓處的前園區;中部的核心宮殿區;和西部的自然叢林區,里面有一個小動物園。門票60元。</p> <p>羅布林卡由“各種頗章”組成,“頗章”是藏語宮殿的意思。主要有格桑頗章、金色頗章、達旦明久頗章、準增頗章、夏典拉康等幾組宮殿建筑。</p> <p>格桑頗章</p><p>格桑頗章也稱為賢杰宮,是羅布林卡中建得最早的一座宮殿,因是七世達賴格桑嘉措修建,故名格桑頗章。此地原有一眼可以治病的清泉,體弱多病的七世達賴喇嘛格桑嘉措每年夏季常到這里沐浴。內設佛堂、臥室、閱覽室及護法神殿等,七世達賴喇嘛每年夏季在格桑頗章處理政務,后被歷代達賴喇嘛沿用,作為夏天辦公和接見西藏僧俗官員的地方。羅布林卡因而被稱為達賴喇嘛的夏宮。</p> <p>達旦明久頗章</p><p>達旦明久頗章又稱永恒不變宮,也稱新宮</p><p>,是十四世達賴喇嘛在園林中部建的宮殿。在這里,能看到沙發、收音機等現代的痕跡。會客廳里除了藏傳佛教傳統的坐席外,更多擺放的是沙發、茶幾,而洗澡間里還有了浴盆、淋浴器等設施,這些東西在當時已經是檔次很高的了。</p> <p>這幾個藏民是結伴來參觀的,好像不是拉薩本地人,每個殿每個景都歡喜的拍照留念,一隊人馬腳一邁進宮殿后馬上就低聲念經,各自在每個佛前都放禮佛的錢,虔誠的很。</p> <p>措吉頗章</p><p>八世達賴喇嘛修建的措吉頗章也稱湖心宮,是羅布林卡中最美的景區。</p> <p>又碰見他們了,在去下一個宮殿的路上也不忘搖著轉經筒,列隊念經前行。</p> <p>在羅布林卡里還有觀戲樓的閣樓,是專供達賴喇嘛看戲用的演出場地。是不是想起了慈禧老佛爺在頤和園的大戲樓啊??,確實,羅布林卡除了具有西藏園林特有的樸實自然的情趣,還有漢族園林的精致。</p><p><br></p><p>現在,每年拉薩的雪頓節,羅布林卡都是最熱鬧的地方,從藏歷七月初一到初七的7天里,這里每天都要唱藏戲。藏民們攜老帶小一起到羅布林卡,在草地上樹陰下搭起帳篷圍坐在一起,擺上從家里帶來的青稞酒、酥油茶、藏式點心,下棋打牌,唱歌跳舞,來一次歡樂的野餐。拉薩城搖身一變成為一座色彩鮮艷的“帳篷城市”。</p> <p>拉薩的建筑和自然風景似乎永遠都看不膩,但是拉薩旅游的幾種“小眾玩法”很多游客都錯過了 ,一是去趟拉薩的后花園“羅布林卡”,剛才我已經去過了,二是在茶館里體味拉薩的市井生活,吃是次要,主要是吃的氛圍讓人驚喜異常,走著!</p><p><br></p><p>一壺甜茶、一碗藏面,這是當地人一天的打開方式。在拉薩每個人心中呢都會有一個心儀的甜茶館兒,拉薩的大街小巷遍布著數量眾多的甜茶館,不同于內地茶館的清飲為主,也不同于我們對西藏茶飲都是酥油茶的想象,真正像血管一樣貫穿于拉薩這座城市,扎根于這座城市人心里的,卻是這種甜茶館。甜茶由奶、紅茶和糖熬制而成,如今已成為除家庭酥油茶之外,藏地百姓最不可或缺的一種日常飲品。</p><p><br></p><p>我要去的這家店叫“老光明崗瓊甜茶館”,位于離大昭寺不遠的丹杰林路上,據說在當地很有名氣,在這里可以喝到一元一杯的甜茶。</p><p><br></p> <p>甜茶館的門面不大,很有藏式風格。進店的瞬間猶如穿越一般,屋內桌椅板凳的做工都是最原始的樣子,刷有淡綠色油漆的木桌椅斑駁而低矮。不可想象這個年代的茶館還有如此簡陋的用品,店里分內外兩個大堂空間,就像集體大食堂。</p><p><br></p> <p>茶館里匯集著各種身份的人,可以用人滿為患來形容,外間大堂已經坐滿了人,走進內堂,找一長條凳的空位坐下,桌椅都比較矮,坐下剛齊腰高,看人們互相交談時都探著身子,瞧著可親密了。</p> <p>在茶館里自己取上杯子,杯子下壓一塊錢就表示你要喝茶,茶館里有來回巡視的服務員給你的空杯自動加滿,然后她自己拿錢找零,倒茶——拿錢——再壓錢——再續茶,整個過程不需要雙方說一句話,可見這約定俗成的老規矩,是多么的深入人心,整個過程真是一種享受,在別的地兒來不了的享受。</p> <p>跟旁邊這位藏族兄弟聊天得知,西藏生活節奏都慢,做生意的,開小買賣的,打工的都不著急干活,他們早上來茶館喝上一杯聊會兒天,差不多10點才開始工作。啊,聽得我直張嘴搖頭不相信。他的漢話說的特好:真的,這是我們當地人最常來聊天的地方,有時候叫上三五個人在這里打牌聊天有吃有喝地可以耗上一天。</p><p><br></p><p>沒錯,這就是藏族人最百姓,最地道的茶文化,簡單的長桌長凳,認識的、不認識的人對對而坐侃大山,零錢隨意放在桌上,沒人擔心錢會算錯,人們喝著喝著就成了朋友。</p> <p>對了,喝著甜茶呢一定還要嘗一嘗這里的藏面,這里的面條堿味兒稍重,但是棱角分明,粗細有嚼勁。特別要提一下買藏面的銀牌,牛肉藏面7塊一碗,素面6塊。交錢后給你一個長方形的小銀牌上面刻有藏文,不認識藏文沒關系,素面銀牌的上面缺個小三角口,由于長年的使用摩擦,小小銀牌四角圓鈍了許多,這可是藏風滿滿的印記呀。</p> <p>拿銀牌到窗口自取牛肉面,咋看咋像食堂??</p> <p>想起六世達賴喇嘛倉央嘉措的那首情詩:</p><p>在那東山頂上</p><p>升起白白的月亮</p><p>年輕姑娘的面容</p><p>浮現在我的心上……</p><p><br></p><p>在這里你不必匆匆忙忙地擠地鐵趕公交</p><p>這里沒有霧霾 空氣永遠是最清新的</p><p>這里的人民質樸善良</p><p>這里的生活節奏悠閑曲慢</p><p>慢的讓你產生了錯覺</p><p>也許這才是真正的生活</p><p>但一切都會結束</p><p>來這里旅游</p><p>我們只是這座城市的匆匆過客</p><p>但這段快樂的時光</p><p>將永遠留存在我的心房</p><p><br></p><p>布達拉宮廣場上的音樂噴泉</p><p>又想起了鄭鈞的歌:</p><p>回到拉薩</p><p>回到了布達拉</p><p>雪山青草</p><p>美麗的喇嘛廟</p><p>沒完沒了的姑娘她沒完沒了的笑…………</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梨树县| 新龙县| 婺源县| 高雄县| 同江市| 湛江市| 邻水| 两当县| 洛浦县| 海晏县| 景泰县| 林口县| 洮南市| 大庆市| 河东区| 尚志市| 延寿县| 黎城县| 玉屏| 宜川县| 永德县| 祥云县| 株洲县| 龙门县| 梧州市| 中方县| 嘉禾县| 平潭县| 临汾市| 通渭县| 甘德县| 新安县| 吴桥县| 巫山县| 克东县| 靖远县| 江北区| 二连浩特市| 贵州省| 哈尔滨市| 图木舒克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