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雁門關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代縣,是長城上的重要關隘,以險著稱,被譽為“中華第一關”,有“天下九塞,雁門為首”之說。</p><p>漢元帝時王昭君就是從雁門關出塞和親。</p><p><br></p><p>我們一行人從南門沿關道攀登雁門關。古雁門關道北通塞外高原,南接中原腹地,在歷史上始終是中原北出,草原南下之咽喉要道。戰時為戌守之關卡,平時為商家運輸之必經,行人往來之通衢。</p> <p>天險門為關城主城門,城門上建有明代雁樓,為兵士巡察和瞭望之用,門洞內的青石板為明代原物,600多年的清晰車轍印,訴說著曾經的輝煌。</p> <p>天險門邊上的鎮邊祠內供奉著楊繼業等北宋楊門一脈忠烈。</p><p>北宋時期雁門關是宋遼(契丹)雙方激烈爭奪的戰場,楊業(楊繼業)及其他楊家將士曾在此大顯身手,為國立功。</p> <p>雁門關自戰國時期起,歷代都把此地看作戰略要地。自秦漢以來雁門關就是面對塞北少數民族的前沿陣地,也是塞北少數民族入侵內地的通道,是兵家必爭之地,進可主遼闊草原,退可守千里關中,戰略地位十分重要。</p><p>雁門關是中國長城文化,關隘文化之瑰寶。</p> <p>寧邊樓又名六郎廟,為紀念北宋守關名將楊六郎所建。原樓宇毀于1937年,2010年重修。</p> <p>雁門關校場為古代守關將士操練習射之所,點將臺是每到征戰之日王者點將出征之處。戰時點將是出征時不可或缺的神圣儀式。</p> <p>明清以后,隨著國家民族統一,疆域已逐步形成,雁門雄關作為戌邊的重要性也逐漸失去,隨之而來的邊貿活動日益增多,于是邊貿街便應運而生。</p><p>邊貿街位于雁門寨與甕城門之間,明清兩代這里是最繁華的地方,大街用青石板鋪路,街道兩旁瓦房均為磚木結構,充分體現了明清邊貿街風采。</p> <p><br></p><p>站在雁門關上,腦海中情不自禁會浮現出一幅幅畫面:金戈鐵馬、將士浴血、金鼓擂鳴、殺聲震天。正可謂:“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吉县|
呼伦贝尔市|
靖江市|
彭山县|
太康县|
黄浦区|
梅州市|
醴陵市|
彝良县|
米脂县|
邢台市|
突泉县|
呼伦贝尔市|
乳山市|
阿坝县|
北碚区|
忻城县|
饶平县|
冀州市|
古交市|
河北省|
罗城|
建昌县|
阿拉善右旗|
辽中县|
鄯善县|
开远市|
凌云县|
胶南市|
乌审旗|
津南区|
沅江市|
大田县|
昌平区|
改则县|
神农架林区|
陆丰市|
阳朔县|
成都市|
天津市|
沈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