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欲問古今興廢事,請君只看洛陽城。"宋代司馬光這首詩對“天下之中”的洛陽極盡贊美,讓這座十三朝古都一直倘佯在五千年的文明中熠熠生輝。</p><p><br></p><p>國慶期間有幸來到這座歷史古城,感受著文化與歷史交織的美景,身體的疲憊早已被心靈的充實滋潤。</p><p><br></p><p>即使有洛陽朋友的精心安排,幾天的行程在幾千年文化留下的浩瀚中依然是滄海一粟。</p> 龍門石窟 <p>龍門石窟是每一個到訪洛陽的游客必選的景點,然而在我看來,它的吸引力不在于風景秀麗,也不在于香火旺盛,而在于先人們勤勞、勇敢、智慧、堅韌的品質,吸引著后世一代又一代的人去瞻仰、膜拜。</p><p><br></p><p>石窟始鑿于北魏孝文帝年間,盛于唐,終于清末,歷經1400余年,是世界上營造時間最長的石窟。相傳大禹治水時將龍門山一分為二,才有了東西兩山,后人便在兩山的峭壁上雕鑿佛像。聽著導游介紹,想像著一千多年無數匠人爬山鑿像的光景,深深體會著“偉大”這兩個字的含義。</p><p><br></p><p>沿著伊水東岸一路緩行,一座座像龕、一尊尊造像就在青山綠水間飽和了視線,大盧舍那像龕、賓陽南洞、摩崖三佛龕、萬佛洞、蓮花洞……,它們或飽滿、或豐腴、或優雅、或輕盈……仿佛世間所有能贊美的形容詞在這里都能找到答案。</p> <p>我對佛學終究是無緣的。對于無法說出這些佛像的意義只好深表欠意,好在照像機留下的印跡可以讓有心人去尋找答案……</p><p><br></p><p>當我走出這片歷史的留痕時已是四個多小時,這讓我感慨不已:一是游人真多。在這個疫情并行的長假里,如此壯觀的人流也只有偉大的祖國開始了經濟復興,這是多么值得驕傲的事。后來聽說,國慶期間龍門石窟游客爆棚,上千年歷史的佛像被游客摸出包漿;二是佛像真多。沿著伊水兩岸的東西山石壁,南北長達1公里,現存有洞窟像龕2345個,造像11萬余尊。作為一個華夏兒女,怎不為祖先的鬼斧神工自豪呢?三是遺憾不少。看到很多佛像少了身體部件乃至于整個佛像不見了,讓人心痛不已,尤其20世紀30年代到40年代,戰亂使龍門石窟造像受到了瘋狂的盜鑿,許多頭像、碑刻、浮雕被日本、美國的文物商人收購。這就是國弱的悲哀啊!</p><p><br></p><p>國家有夢,民族有夢,當中國人民重新站在世界之顛時,我相信這些文化的瑰寶將再無遺憾。</p> 小浪底 <p>原本沒有去看黃河的計劃,不想朋友說:“黃河你不去看嗎?”她的話一下子讓我生出“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的景像。是啊,黃河是中華文明的發源地,我們稱其為“母親河”。到了母親的身邊,又怎能不去看看母親呢?</p><p><br></p><p>黃河小浪底水利樞紐風景區,離洛陽40公里,開車半小時就到了。四號的那天,天氣宜人,陽光忽隱忽現,在秋日里格外氣爽。在我的記憶里,黃河水一直是渾黃的,電影里黃河水驚濤駭浪、奔涌咆哮的場面總讓我感到生命的渺小。我熱愛母親,她賦予了中華民族生命,但我同樣敬畏母親,她又讓多少華夏兒女流離失散。</p><p><br></p><p>然而今天我看到了這個偉大的工程,1997年截流,2001年底竣工,控制流域面積69.42萬平方公里,占黃河流域面積的92.3%,起到了防洪、防凌、減淤的作用,讓黃河水變得清澈舒緩。水庫內大量的半島、孤島、險峰,又使自然景觀近有曲折蜿蜒的河灣,遠有煙色浩淼的湖面,以美、幽、奇、勝、典讓人們領略到母親河特有的美麗。</p> <p>記起主席在暢游長江時寫下的“萬里長江橫渡,極目楚天舒”,今日在這秋水連天的黃河之上,心情竟也如此開闊。以渾黃壯闊著稱的中華母親河,因為這個偉大的水利樞紐工程,變得如此清碧秀麗,大河溫婉纏綿在青山間。</p><p><br></p><p>這時,不知誰喊了聲“泄洪了”。便見大壩中央一道洪流奔涌而出,激起千堆雪。水面上立時云蒸霞蔚,壯觀之極。隨著“隆隆”之聲越來越響,水柱越來越高,濺到水面上時更是氣象萬千,好似溫柔的女子一下子變得千嬌百媚。</p><p><br></p><p>遠處,湖心島亭榭生輝,吊橋悠悠晃晃,幾多白鷺、水鳥振翅飛旋,和著瀑布天成,好一幅天然水彩畫。我看到一位新娘正憑欄拍攝,衣袖飄飄,宛如仙女下凡。</p><p><br></p><p>今天我看到的母親是如此溫柔、可親!</p> 少林寺 <p>多年前來過一趟河南卻錯過了少林寺一游,一直引以為憾。這次同來的朋友說:“我與你一樣有種少林情結,無論是否好玩,少林寺名揚中外,終要一去”。</p><p><br></p><p>早上七點,因怕堵車我們便早早前往登封。天氣有些陰冷,時不時感到一點雨絲,但與千年古剎邂逅的心情卻如此熱烈。少林寺被譽為“天下第一名剎”,因其歷代少林武僧潛心研創和不斷發展的少林功夫而名揚天下,素有“天下功夫出少林,少林功夫甲天下”之說。許多年前,一部李連杰主演的《少林寺》讓少林功夫家喻戶曉,也讓我從小對中華武術心向往之,“南武當北少林”便一直成為我心中的圣地。</p><p><br></p><p>當汽車行入登封境界時,我看到許許多多武校矗立在道旁,我好奇地問送我們來的小馬(洛陽朋友的兒子):“和平年代還會有那么多人學武嗎?”小馬肯定地說:“有,少林的名氣太大了,只要學成出山,去別處開個武館,收入是不錯的”。但在我想來,來這里的學生更多的是對國術的熱愛、對少林圣地的崇拜吧!</p> <p>大約九點,我們隨擁擠的人流邁入了少林景區,其實從山門到千佛殿,共七進院落,主要包括常住院、塔林、達摩洞和初祖庵等。常住院的建筑沿中軸線自南向北依次是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藏經閣、方丈院、立雪亭、千佛殿等。</p><p><br></p><p>從史料知道,少林寺經過多次兵災,后又遭遇文革,現存建筑當中包括著名的大雄寶殿、達摩面壁石等均屬仿古重建建筑,僅古代練武場、塔林及部分石刻仍屬于古代的原物遺存。但在我認知里,無論滄海桑田、時代怎樣變遷,少林寺依然如一顆璀璨的明珠閃爍在東方。</p><p><br></p><p>塔林是最有歷史價值和欣賞意義的遺跡了。這是歷代少林高僧安息的墓地,現存唐朝至清朝歷代磚、石墓塔240余座。一座座石塔大小參差,高低不同,粗細不一,以各種形式散亂排列著,卻構成了獨有的茂林。每座石塔都有塔碑,記錄著每一位高僧弘揚佛法、保家衛國的功績。望著一座座石塔,仿佛一位位少林高僧栩栩如生,心中油然生出對英雄的向往。</p><p><br></p><p>人生能記住的不過百年,但歷史能記住的卻是千年、萬年。少林寺之所以屹立不倒,不是武藝的精妙,而是一代代僧人以武藝保家衛國的精神、以佛法普渡眾生的愿力。</p> 七天建筑 <p>洛陽城內的風光同樣是多姿多彩的。然于這個千年古都文化相映成輝的當屬七天建筑。</p><p><br></p><p>隋唐東都城,始建于公元605年,唐、五代、北宋一直沿用,至金毀于戰火,歷時五百余年。該城由宮城、皇城、諸小夾城、東城、含嘉倉城及外郭城幾部分組成,畦分棋布,洛水貫其中,猶如河漢之象。武則天徙居洛陽后,對這里重新營繕修葺,以“天上七星,地上七天”的規劃理念,在中軸線上布局七座“天”字建筑,天闕、天街、天津橋、天樞、天門(應天門)、天宮(明堂)、天堂,由南而北依次排開。城外山川形勝,城中坊市繁華,洛河舟船云集,宮內殿宇巍峨,一幅絕勝的景象見證千年。</p><p><br></p><p>天上七星,地上七天,天人合一,可見修建者的雄心,武則天不止想當人間的帝王,還對天上的天帝之位有興趣。如此雄心,真可比肩秦始王。面對宏偉震撼的七天建筑,萬國使臣紛至沓來,真個“天下之中”,由此可以想象當時洛陽的盛況。</p> <p>以今人的眼光去看歷史,才知道歷史的價值。遺憾的是很多的東西,歷史留給我們更多的想像。七天建筑也因不同的原因埋在了歷史的長河里,現在恢復的應天門、明堂、天堂都是仿古建筑,讓人們在領略盛唐文化的同時多少留下了遺憾。</p><p><br></p><p>晚上的應天門可謂燈火輝煌、巍峨壯觀,我是描述不了它的建筑特色,但作為朝廷舉行登基、改元、大赦、宴會等外朝大典的場所,給人的視覺沖擊是震撼的,站在城墻上,恍惚歷史的厚重在時光中奔馳。看看白居易筆下的應天門,“晴陽晚照濕煙銷,五鳳樓高天泬寥(jué liáo)。野綠全經朝雨洗,林紅半被暮云燒。龍門翠黛眉相對,伊水黃金線一條。自入秋來風景好,就中最好是今朝"。此時我與詩人的心情是相通的。</p><p><br></p><p>應天門北面200米就是明堂,是武則天用作接見群臣、發布政令、大享祭天之所,故明堂是最為恢宏壯麗的建筑之一。現在的仿建筑呈八角塔形,總高20米左右,總寬度105米,外觀為三層臺基,上為八角攢尖屋頂。我們已無法看到真正的明堂,但唐人劉允濟曾作賦贊曰:“粵自開辟,未有若斯之壯觀者矣!”由此可見當時明堂的壯美。正廳里設置了一個武皇寶座十萬朝樂的體驗區,再現了一代女皇上朝的盛大場景;背景的墻壁上是武則天在明堂受朝時的微縮場景,再現了武則天打破世俗,赫令群臣,榮登大寶,君臨天下的無上氣概……</p><p><br></p><p>天堂是武則天感應四時、與天溝通的禮佛堂,但因時間的關系,沒有去成,也留下一點小小的遺憾。我期待有一天,待七天建筑重新歸來時,一定還來洛陽城。</p> <p>洛陽的風光便在匆匆的三天中飽滿了身心,但我知道這座偉大的古都蘊含的厚重是我一生也無法看完的。雖然我的筆只能醮起歷史的微小墨花,但我的內心卻可以看到它美好的未來……</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泊头市|
普兰店市|
恭城|
唐海县|
绥阳县|
永济市|
遂昌县|
年辖:市辖区|
桃江县|
南充市|
察哈|
乌恰县|
文安县|
星座|
驻马店市|
郁南县|
从化市|
丹江口市|
高州市|
茂名市|
上栗县|
磐石市|
宝清县|
广灵县|
台中县|
陆良县|
阳春市|
武汉市|
乡宁县|
长丰县|
台南县|
南阳市|
上高县|
晋城|
宣汉县|
临颍县|
任丘市|
河池市|
虹口区|
旅游|
江西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