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回憶我的父親----寫在紀念抗美援朝戰爭70周年前夕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前言:2020年10 月25日,是志愿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紀念日。1950年11月19日是父親所在的第26軍赴朝作戰的日子。歷史的天空跨越了70年的春夏秋冬,現在回眸那一場震驚世界令美軍膽寒,讓中國人昂頭改變世界格局的偉大的抗美援朝,使人心潮彭拜、感慨萬千。他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次以中國人民志愿軍名義出國作戰,第一次面對武裝到牙齒最現代化裝備以美國為首的16個聯合國軍進行作戰,第一次面臨極端惡劣環境、克服重重困難,以劣質裝備、以弱勝強,創造了世界歷史的奇跡。</p><p class="ql-block"> 我的父親王久列同志1925年10月出生在沂蒙革命老區沂南縣,1942年參加了革命,1944年1月入黨,1945年1月參軍,在魯中軍區4師10團后改為華野第8縱隊第22師第64團,中國人民解放軍第26軍第76師第226團,1950年11月19日,奉命入朝參戰,時任志愿軍第26軍第76師第226團二營四連連長。這是一只擁有光榮歷史傳統的英雄部隊,從抗日戰爭到解放戰爭一直打到朝鮮戰場,能征善戰、攻防兼備。在朝鮮戰場西方山陣地阻擊戰面對美軍地面和空中強大優勢,他臨危不懼,率領四連堅守西方山陣地阻敵18天,攻得勇猛、守得堅決,打出了威風,被志愿軍第26軍授予”人人勇敢、個個頑強”稱號,四連被團黨委命名為“英勇善戰,鋼鐵四連”榮譽稱號。王久列同志是在負重傷回國治療傷愈后二次赴朝參戰人員。在烽火連天的朝鮮戰場上他不怕犧牲,英勇作戰,多次身負戰傷(二等甲級殘廢),參加了第二、四、五次戰役和1951年夏秋防御戰役,1952年6月5日班師回國。</p><p class="ql-block"> 今天,朝鮮戰場的硝煙已整整飄去70年了,但我們始終忘卻不了那段刻骨銘心的記憶,珍愛和平,銘記歷史,不忘初心。我們要銘記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和中國人民志愿軍建立的不朽歷史功勛,銘記用鮮血和生命捍衛人類正義犧牲了的先輩。他們的革命精神和歷史功績是后人永遠的寶貴財富,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內在動力源泉。下面根據我的父親王久列同志檔案自傳資料整理在抗美援朝戰爭中的部分回憶錄,以饗讀者。</p> <p class="ql-block">抗美援朝歸國后的父親</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在戰爭年代里,王久列同志參加過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戰爭。主要戰役有:蒙陰、討歷、討王、張店、李官莊、魯南、萊蕪、孟良崮、泰萊、沙土集、雙廟、洛陽、開封、淮海、渡江、上海等戰役。在抗美援朝戰爭中隨26軍參加過二、四、五次戰役及鐵原、金化、平康防御作戰。在血與火的戰爭年代里,他不怕犧牲,英勇作戰,五次身負戰傷(二等甲級殘廢),多次榮立一等戰功,并被部隊授予戰斗模范榮譽稱號,1988年被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獨立功勛榮譽章。</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自1950年6月25日朝鮮戰爭爆發后,隨著朝鮮戰事越來越緊張。戰火已燒到了我國鴨綠江畔,使國內要打仗的氣氛陡然逼近,當時,我在第三野戰軍第26軍第76師第226團2營4連任連長。10月份,為應對朝鮮戰爭緊張局勢,隨時做好打仗準備,團里及時組織召開了連以上針對朝鮮戰爭形勢分析報告會,我在朝鮮戰事形勢討論會議上積極發言大膽地提出了“朝鮮是我們的鄰國,如果被美帝占領,中國勢必受害,殃及國內,并向上級建議我們應該馬上出兵朝鮮”的建議。</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11月份,我仍在4連任連長,接到命令后,部隊緊急開拔到東北臨江。這時候,上級已經明確組建中國人民志愿軍出兵朝鮮,進行“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偉大戰爭,在動員誓師大會上團參謀長閻玉環講到打三個月的仗,把美國佬趕回去,我們即刻回國。當時,自己打仗的決心和對勝利的自信心很強。1950年11月19日,部隊全面開始入朝跨過鴨綠江進入朝鮮,一路上處處看見被美軍飛機炸的廢墟及朝鮮人民飽受戰爭的痛苦,更加激起我對美帝的憤恨,決心要堅決打好仗,要為苦難的朝鮮人民復仇,這時思想上也非常堅定,認為等打完仗完成任務,我們很快就會回來。</p><h1><br></h1><h1><b> 一、極其艱苦的二次戰役,對我的鍛煉與提高</b></h1><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長津湖戰役,重創美軍精銳陸戰一師,創造了“當代戰爭史上的奇跡”。</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1950年12月,我部接到攻擊下碣隅里的任務,在接近戰斗前,部隊三頓未吃上飯,加上對任務不明確(副連長接受的任務),這時作戰對象換成了美軍,我們對地形等也不了解,而自己首先存在了輕敵、麻痹思想,感到上級經常講美帝國主義是紙老虎,沒有什么可怕的,所以對敵情兵力等都未做詳細的研究,只顧硬拼。接近戰斗時,我請示打不打?副營長指示馬上打,部隊全面開始發起攻擊。一開始,我連以四門60炮掩護班排梯次沖擊,靠近敵人近時發揮了手榴彈威力給敵人一定的殺傷,美軍被志愿軍突如其來攻擊打的暈頭轉向慌忙撤入第二陣地。此時,美軍已回過神來開始組織反撲,在飛機、坦克、火炮的支援下,以連、營、團等規模不停地向我陣地沖擊。我軍在敵人的沖擊下,傷亡不斷增加,陣地被炸塌,子彈打完了,就同敵人展開白刃格斗,戰斗異常殘酷。后因部隊傷亡過大撤出了陣地,此戰我部未按計劃完成任務,讓美軍撕開了口子逃了出去。</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第二天敵人逃跑了,我軍全面追擊敵人,此時后勤給養跟不上,部隊吃不上飯,天寒地凍一部分人員沒有棉衣穿,戰斗力和機動性明顯受到影響。部隊追擊至古土水時,我的腳已被嚴重凍壞不能隨隊參戰了,后來我隨同戰地醫院被送回國內養傷,當時回到祖國,我受到了黨和政府、人民群眾的熱烈歡迎和親切慰問,使自己深受感動,同時也為自己沒有順利完成任務而慚愧。在祖國醫院里經過一個多月的治療,未等傷病痊愈,我心急如焚即要求出院。出院后,先分配至高射機槍連訓練隊任連長,完成了高射機槍的訓練科目后,我又帶著所有的干部重新回到朝鮮返回了前線部隊,按照團黨委指示,我又回到2營4連任連長。</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戰后總結失利的原因,一是作戰任務不明確。二是錯誤的判斷敵情,輕視了眼前的敵人,產生了麻痹思想。三是戰前沒有制定周密的作戰計劃。靠自身實力盲目硬拼,美軍畢竟不是國民黨軍,無論是裝備還是戰斗力和作戰經驗都很強。上述的原因導致我部未能順利完成任務。</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開始入朝時,自己就存在著輕敵麻痹思想,認為解放戰爭這么艱難都打下來了,美帝國主義也不過是紙老虎,沒什么了不起的,美軍不過二、三十萬人,用不了幾個戰役即可全部將其消滅。加上前期首長作報告時,說不出三個月結束朝鮮戰爭回國,所以自己在思想上就存在了速戰速決的想法。但經過二次戰役的教訓,沒有完成任務。這時我才認識到并不是自己想象的那樣容易,加上朝鮮山地多、地形復雜、環境惡劣,作戰受到限制,誰把誰趕快的趕出去都不容易。經過師首長對持久作戰方針的報告,對形勢及敵我之間的力量都做了詳細的分析對比,使自己認清了戰局,扭轉了急躁情緒。</p><h1><br></h1><h1><b> 二、第四次、第五次戰役</b></h1><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志愿軍英勇頑強,同仇敵愾阻擊敵人。</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1951年1月25日,美軍乘我軍補充間隙,發起全線進攻,企圖將我推回“三八線”以北。在這關鍵時刻,我軍發起了第四次戰役,對進攻之敵實施運動防御作戰。26軍奉命連續八個夜行軍由永興急進至議政府,抱川、漣川地區,當面之敵是美軍第3、第24師,第24師第5團、空降兵187團、土耳其旅、英軍第27旅兩個營共3萬余人。配置重炮400門,坦克300多輛。26軍的任務是:在正面40公里,縱深55公里的地域內,阻擊至3月底。最后堅守“三八”線以北之葛末面、高臺山一線。</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26軍奉命在“三八”線以北的種子山、釜谷里、君子山一帶部署了第三防御地帶,下達了再堅守10—15天的命令。自4月1日起,敵人在飛機、坦克和火炮的掩護下發動了連、營直至三個團的進攻,我部指戰員英勇阻擊14天,完成了任務,奉上級命令撤出陣地。在玉女峰、185高地、忠細里、亭浦里組成第四防御地帶,繼續阻擊敵人前進。4月15日,敵軍又向我第四防御地帶發動大規模進攻,16日晚,我為誘敵深入,主動撤至高臺山和葛末面一線防守。在敵人強大火力轟擊下,我陣地被炸塌、損壞,我軍指戰員誓與陣地共存亡,浴血奮戰,陣地幾經爭奪,始終牢牢地控制在我軍手中,26軍第四、五次戰役運動防御的任務勝利完成。</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此役,26軍與美軍激戰38晝夜,成功阻擊了西線敵人的主攻集團,殲敵10000余人,擊毀坦克76輛,使敵人平均每天只推進1.5公里,付出了極慘重的代價。此戰,26軍不負眾望,打出了威風,受到了上級的表揚和廣泛的贊譽,我連被團黨委命名為“英勇善戰鋼鐵四連”榮譽稱號。</p><p class="ql-block"> </p> <h1><b> 三、堅守鐵三角</b></h1><p class="ql-block"><br></p> <p>炮火彌漫的西方山陣地</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抗美援朝五次戰役之后,美軍趁我消耗較大且補給困難,對我志愿軍大舉反撲。26軍奉命進至鐵原地區,擔任堅守陣地阻敵任務。上甘嶺西側的西方山和后面的五圣山是兩個非常重要的戰略要點,同時,西方山、斗流峰是鐵原、金華、平康鐵三角的主要制高點,是敵人進攻和改善防御態勢的必爭之地,26軍當面之敵是美騎1師、3師、25師,偽9師和加拿大旅等敵軍。</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1951年9月,我又一次重新回到了4連,本連參加西方山阻擊戰后,戰斗人員大部陣亡,僅存的13個人算是保留了連隊的種子,團里又從別的單位調來人員補充到4連,這時我看到了4連重裝后的戰斗力和人員素質(加強連),心中充滿了希望,我要重振“鋼四連”的威風,給美軍點顏色看看,于是我重新整理了隊伍,配齊裝備,加強訓練,提高了士氣,準備迎接更大的考驗。</p><p class="ql-block"><br></p> <p>四連頑強堅守西方山陣地打退敵人17次沖鋒。</p> <p class="ql-block">1952年3月,4連又接受了西方山阻擊任務,這時我的決勝的信心很強,心想此戰一定要打好。在部隊未進入陣地前,先詳細查看了地形,全連進入陣地后,我經常深入到前沿班、排了解情況,進行了周密的作戰部署,并制定出兩套作戰方案,當時四連任務是要阻擊還是要準備反擊上級還未最后定奪,但形勢已不容猶豫等待,我立即召集全連班以上骨干會議并下達了動員令,詳細布置了作戰任務,全連即進入陣地。戰斗隨之打響,美軍在坦克,飛機和火炮的掩護下,向西方山、斗流峰發起全面進攻,激戰數日,我軍陣地每日落彈萬余發,泥土被燒焦,工事基本被毀,但我連戰士英勇阻擊擊退敵人17次沖鋒。</p> <p class="ql-block">鋼鐵四連英勇頑強阻敵18天,取得西方山阻擊戰的最后勝利。</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由于我充分做好了戰前動員,在兵力和火力方面做了周密部署,戰士們戰斗意志非常堅強,同仇敵愾,誓與陣地共存亡,在戰斗中班、排、連干部、共產黨員沖在前面,傷員們拖著傷腿和半只胳膊,只要能動就不顧一切遞送彈藥,全連陣地沒有一個退縮,戰斗持續到白熱化。我們等敵人靠近了集中手榴彈、火箭筒、輕重機槍火力一起打,美軍炮火支援不上。敵人進攻前炮火支援時,我們只能躲在防炮坑道及戰壕里,戰壕有掩體、貓耳洞為避免傷亡起到了很好的保護作用。</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實際上,西方山陣地由防御阻擊轉入陣地爭奪戰,這樣反復拉鋸,西方山主陣地和西北的王在峰仍牢牢控制在我軍手中。最終堅守陣地的4連和兄弟部隊在上級首長指揮下,軍組織炮兵進行火力支援,對西方山、斗流峰之敵進行密集射擊,在我軍猛烈連續炮擊下,美軍支持不住,向南突圍,我軍收復西方山、斗流峰。至此,4連圓滿完成了十八天的阻擊任務。在這次戰役中,部隊雖遭受重大損失(我的左耳根部被炮彈皮擊傷造成間歇性耳聾),但陣地始終沒有丟失一寸土地,并終將陣地順利移交給兄弟部隊(十五軍),戰后,被志愿軍第26軍授予“人人勇敢、個個頑強”稱號。</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1952年6月5日,我所在部隊奉命從朝鮮班師回國,駐守膠東半島海防重地, 9月我升任1營參謀長(代營長),1953年4月正式任226團1營營長。</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父親自朝鮮班師歸國后駐防煙臺,這是1956年與戰友合影留念(右二為父親)。</p>
主站蜘蛛池模板:
红原县|
巴林右旗|
高密市|
安福县|
库伦旗|
抚顺县|
玛沁县|
北海市|
静安区|
洛扎县|
酉阳|
泰和县|
潮州市|
墨脱县|
怀安县|
成武县|
仲巴县|
万源市|
科技|
于都县|
平舆县|
兴义市|
日土县|
呈贡县|
高雄市|
大悟县|
蓝山县|
汶川县|
罗江县|
紫金县|
达州市|
宜阳县|
陵川县|
盐山县|
道真|
盐边县|
东安县|
安吉县|
大安市|
呼伦贝尔市|
龙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