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無意中得到一張舊報紙,一篇文章的標題突然吸引了我——《難忘上甘嶺戰場》,急忙看下去,一口氣讀完,深深震撼。</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文章的兩位作者都是當年那場驚天地泣鬼神的上甘嶺戰役的親歷者,也都是那場戰斗的一線指揮員,我們敬仰的老前輩。李長生時任志愿軍12軍31師91團團長(在五圣山開設團基指);趙金來時任91 團副團長兼參謀長(他受命帶領精干指揮班子在597.9高地6號陣地后面的小山坡的坑道里開設團前進指揮所,是戰斗在上甘嶺最前沿的團級指揮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全文記述了這支老紅軍團隊,1952年11月1日在戰役進行到最關鍵時刻,接替15軍部隊接守上甘嶺597.9高地后那段壯懷激越四晝夜的生死血拼。講述了他們從領受任務,到政治動員,實地見習,總結戰例,制定打法預案,確立指揮班子,完善后勤通訊保障,步炮協同等一系列縝密、細致的戰前準備工作,生動再現了他們上陣地后那驚心動魄的四天不間斷的與敵人誓死拼殺、前赴后繼、寸土必爭的壯烈場面。</p><p class="ql-block">透過親歷者的精彩回憶,匡厚生、朱有光、王萬成、滕土生、胡修道等一個個鮮活的人物,倒下的戰友,彈雨和硝煙,使我們真切地感受到比電影中、文學作品中描述的更殘酷戰斗場景。還有過去不曾公開的慘烈悲壯故事,是一份難得的軍事戰爭史料。鄭重下載,隆重推薦,分享感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多數人也許并不了解,也就是這支曾創造抗戰奇跡,夜襲陽明堡機場的光榮紅軍團隊——八路軍129師769團,同樣創造了抗美援朝戰爭的一個奇跡。在一年前的五次戰役第二階段,曾突入敵后一百余公里,達37度線附近,在退路被敵人封死后,硬是從敵人的層層夾縫中機智地闖出一條撤退路線,全團成建制回撤成功,還抓獲100多俘虜,受到志愿軍總部的嘉獎,毛主席的高度評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為我們中國人民志愿軍在與世界上最強大的對手作戰時的大無畏的英雄氣概所動容;也為我們年輕的指戰員們在裝備遠強于我們的敵人面前所表現出的那股敢打必勝的豪氣所嘆服。</p><p class="ql-block">這就是中國軍人的血性和軍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難忘上甘嶺戰場</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8px;">?</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8px;">?李長生 趙金來</span></p><p><br></p><p><b>當我們這些上甘嶺戰投幸存者歡聚的時刻,總愛不釋手地翻開那本封面已揉皺了的歷史相冊。看著張張照片,我們仿佛再一次回到了當年上甘嶺那戰火紛飛的日日夜夜,戰友們視死如歸、以人民利益為第一生命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譜寫了一曲曲氣吞山河的凱歌,用殷紅的鮮血實踐了“我們吃點苦,祖國人民不受苦,我們流點血,祖國人民不流血”的豪邁誓言。</b></p><p><br></p><p>我們第十二軍三十一師九十一團進入上甘嶺戰場之前,參加了一年的金城防御作戰。1952年9月底部隊在向白易山休整地開進途中,接到了軍部要李長生團長速去的電令。李團長不顧連日行軍的疲勞,一溜小跑趕到了十余里地外的軍指揮所,走進辦公室,曾紹山軍長放下他的放大鏡和</p> <p class="ql-block">托在右手上的軍用地圖,抬起頭來,和善地注視著李團長,爾后詼諧地說:“這下有大仗給你們打喲!"說著,帶我們來到沙盤前,曾軍長右手指著面前的沙盤,把臉轉向我們說:“友軍(15軍)在上甘嶺已與敵整整惡戰了七晝夜,兄弟部隊打得很英勇、很頑強。但也有相當減員。敵人攻擊兇焰尚未打下去。為防止敵人重點進攻,上級決定先調你們團到平康以北地</p><p class="ql-block">區,作為四十四師的二梯隊。"末了,曾軍長沉思片刻,但接著以爽朗甚至帶點興奮的口吻說:“這次全軍只先去你們一個團,一定要當好代表隊。</p><p class="ql-block">“請軍長放心,保證完成任務!”</p><p class="ql-block">李團長代表全團指戰員立下了鏗鏘誓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受領任務后,我們召開了黨委會,傳達上級賦予的任務和有關指示,進行了認真的研究,此戰關系到中線平康的安危,關系著整個朝鮮戰局。大家對上級能讓我們團首先擔任這次重要戰斗任務,感到非常光榮和自豪。一致表示:決不辜負上級黨委</p><p class="ql-block">首長的信任和期望,堅決打好這一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會后,我們幾位團領導帶著工作組,分頭深人到各連,立即在部隊中進行動員,迅速轉好從休整到參戰的思想彎子,號召部隊發揚勇敢戰斗不怕犧牲、不怕疲勞和連續作戰的優良作風。學習英雄黃繼光,必要時舍身爆破。大家聽說到上甘嶺,個個都高興地跳了起來,全團上下一片歡騰,求戰情緒高漲,干部戰士紛紛呈送決心書、求戰書。八連政治指導員劉懷珍帶領全連宣誓:堅決粉碎敵人進攻,打出紅軍團隊的威風,爭和平氣、立國際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0月21日,李團長帶著兩名營長、五名連長、十名排長及機關參謀、干事共30余人,乘車前往友鄰第十五軍指揮所——道德洞,接受具體任務。次日凌晨到達后,秦基偉軍長逐與我們親切握手,張蘊玉參謀長介紹了戰場地形與作戰情況。隨后派人把我們帶到了四十五師一三五團駐地五圣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五圣山海拔1061.7米,山高坡</p> <p class="ql-block">陡,地勢險要,為平康、金城的防御大門,也是中線防御的天然屏障。友軍張團長向我們詳細的介紹了戰況,我們要求前來見習的人員著重弄清五個問題:(1)陣地地形。(2)陣地工事情況。(3)敵人進攻手段。(4)兄弟部隊的打法。(5)我們自己上去該怎么打。</p><p class="ql-block">經過三天的見習,我們在詳細了解敵情、地形、摸索總結敵人作戰規律以及借鑒友鄰作戰的經驗教訓后感到上甘嶺戰役是在狹窄地區(不到四平方公里)反復爭奪的戰斗,且我軍武器裝備處于劣勢,撒網瓢潑戰術顯然得不償失,應樹立長期打下去的</p><p class="ql-block">思想,準備與敵進行多次反復較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同時,切忌在反擊時間、道路選擇上形成規律,為敵所制;在戰術上要量敵用兵,發揚孤膽作戰的精神和靈活的小兵群戰術動作,采取依托坑道逐次補充消耗的“添油”戰術;注意發揮炮兵作用,組織步炮協同,并抓緊切時機搶修工事,以達到減少自己傷亡,大量消耗殺傷敵人,最后恢復陣地的目的。</p><p class="ql-block">鑒于此,我們決定全團以連為單位組成九個梯隊,相繼投入戰斗。每個連爭取堅守陣地一天。要求上陣地的分隊盡量攜帶手榴彈、手雷、爆破筒,并帶一滿壺水及胡蘿卜。另外,保證每人有一件土工作業工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0月27日,我們團全部到達五圣山地區,部隊迅速投入了緊張的戰斗準備。根據一年來在金城依托坑道防御作戰的成功經驗,認真演練戰斗隊形、火力運用、通信聯絡以及堅固工事的連續爆破與堅持坑道斗爭,掀起了臨戰訓練的熱潮。并根據上甘嶺地區的地形特點,及時調整和充實了后勤機構為了保證迅速搶運和及時供應,我們決定除全團輜重、擔架分隊全力投入運輸和傷員外,還抽調機關干部及二線分隊參加運輸。</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為了加快轉運,節約人力,減少途中傷亡,我們采取了分段設站、定量包干、接力運輸和上送糧彈、下送傷的“兩不空手”運輸辦法,在“七一四”陣地建立了生活供應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經過緊張的準備,各項工作都已安排就序,鋒靡所向,直指597.9高地之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0月30日晚,友鄰第十五軍組織13個連隊對597.9高地實施反擊,經兩天激戰,恢復了除11號陣地外的全部陣地。我團奉命于11月1日18時,接受堅守597.9高地的任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們即以第三營八連占領主峰編號為第3號陣地及主峰前方9、10號和西北0、4、5、6號陣地,主峰東北2、8、1號陣地仍為友軍一三四團和八十六團防守。八連接守陣地后,立即派出警戒,察看地形,進一步研究打法。我們為了確保堅守陣地的該連在第二天有足夠的精力對付敵人,在全團范圍內挑選了40余名精壯官兵隨他們上陣地,幫助搶修工事以先挖防炮洞、后挖射擊掩體、塹壕交通壕的順序。敵人不斷以炮擊、小分隊反撲,擾亂我土工作業,但在我堅守分隊的掩護下,這一切都無濟于事,工程作業一直在緊張地進行夜突擊,修復了防炮洞和單人掩體六個、雙人掩體三個,輕機槍射擊體五個,掩壕一條,塹壕、交通壕50余米。二營前來幫助打坑道的10名戰士,按時保質地完成了任務。我們當即宣布給每人記大功一次,這為爾后我們在炮火下保存我有生力量,達到持續戰斗,大量殲敵起到了重大作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1月2日8時,敵即對597.9高地</p> <p class="ql-block">展開猛烈攻擊,敵先以密集炮火向我反復轟擊,發射炮彈近10萬發,出動飛機百余架次,輪番轟炸、掃射,持續時間達兩小時之久。我陣地上,硝煙彌漫,石土飛揚,濃重的火藥味嗆得人連氣都喘不過來,地面工事悉數被毀。戰士們用自己的身體保護著武器彈藥。從10時起,敵即以美七師三十一團,哥倫比亞營及其第九師三十團、三營先后向我發起多路多梯次的猛烈進攻。面對氣勢洶洶的敵人,我們的戰士毫不畏懼,他們英勇頑強機智靈活,巧妙地利用彈坑、巖縫和殘存的敵人工事抗擊著敵人。堅守9號前沿陣地的四班,采取快出、快看、快打、快撤和先打近、后打遠,先打多、后打少等戰術,并及時識破了敵人用炮火欺騙殺傷我們有生力量的詭計,及時總結了敵人的戰術變化。該連40多歲的老兵匡厚生,戰斗前在班里積極表示:“有危險我上,要流血我流。”他對戰友們說:“我比你們年紀大,你們今后還可以為革命多作貢獻。”戰斗中他經常冒著敵人密集的炮火出洞,以他嫻熟的戰術動作,出其不意地打擊敵人。戰后,榮獲二級戰斗英雄的稱號。該班激戰一天擊退了敵人無數次進攻,僅以輕傷三人的代價,殲敵400余人。守住了陣地,創造了敵我傷亡130:1的輝煌戰果,榮立了集體一等功,被嘉獎為“小兵群作戰的模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該連一班戰士王萬成、朱有光兩同志,看到友鄰1號陣地步兵第八十六團八連情況危急,遂主動馳援,以舍身炸敵的英雄氣概,毅然沖入敵群,拉響爆破筒,與突入友鄰陣地上的數十名敵人同歸于盡,使友</p><p class="ql-block">軍陣地得以恢復,譜寫了一篇可歌可泣的壯麗詩篇。是日全天戰斗,該連在我縱深炮火的有力支援和友鄰部隊的密切協同下,共擊退敵人一個排至兩個營的20次攻擊,斃傷敵近千人,生俘一人,繳獲武器數百件,陣地屹立未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根據戰斗預案,在當日黃昏時我們令七連接替八連,八連長孫林春帶兩名排長、四名班長繼續留在陣地上,作七連的顧問。剛布置完畢,電話鈴響了,電話員拿起耳機,又隨即將耳機遞給李團長。兵團王近山副司令在電話里帶著興奮的口氣鼓勵我們說:“你們打得很好,我代表兵團首長</p><p class="ql-block">向你們祝賀。兵團決定通令嘉獎你們團。”首長洪亮的聲音,使在旁的同志都能聽到,指揮所忙把首長嘉獎傳達給所屬部隊,讓全體指戰員都分享這勝利的喜悅,指戰員們激起了無比高昂的戰斗意志,增添了無窮無盡的勇氣和力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輸紅了眼的敵人并不甘心。3日晨,敵二師三十一團出動一個營的兵力向我七連堅守的9、10號陣地發起猛烈攻擊。該連依托坑道屯兵,結合野戰工事,以小分隊實施反沖擊或陣前出擊的戰法大量殲滅敵人。以個人、小組或一兩個班抗擊敵人一路或多路的連續攻擊,達到以少勝多、堅守陣地的目的。至12時,該連共打退敵人15次沖擊。15時起,敵再次以兩個連的兵力向七連發起攻擊。這時,該連已有相當減員。據此,趙參謀長令九連兩個排加入戰斗,是日共擊退敵35次沖擊,殲敵750余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當晚,六連接守七連陣地,七連連長董寶志帶</p><p class="ql-block">兩名排長、四名班長留在陣地作六連的顧問。這種”換兵不換將的戰法”,對新接防分隊明了敵情,熟悉地形、實施及時準確指揮幫助甚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4日10時許,我們接到前沿9號陣地觀察員報告,在陣地前方小樹林里,敵集結約有一個營的兵力,企圖向我發起攻擊。我們將這情況立即告訴前方指揮所趙參謀長,另外請上級炮群對敵實施襲擊。不一會兒,我神勇炮兵及時以猛烈火力復蓋了小樹林。炮擊后,我們在塹壕里觀察敵情,望遠鏡里出現了令人興奮的場面:成堆的敵人倒在地上,沒死的抱頭鼠竄,受傷的擠倒在地,互相踐踏,亂得像一窠螞蟻。我們一線分隊指戰員高興得直蹦直喊,紛紛要求為炮兵兄弟請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敵人遭我炮擊,一時喪失了進攻能力,但并不甘心失敗,豁出老本,繼續下賭注。4日16時30分,敵調集四個多連的兵力,再次向我六連堅守的9、10、3號陣地發起猛攻。二營營長楊水保及時組織全營82迫擊炮對敵攔阻射擊。但頑固的敵入繼續向我攻擊,六連干戰發揚敢打敢拼的戰斗作風,大膽地把敵放到陣前,以手榴彈、手雷、爆破筒組成一道火墻。我猛烈的火力宛如暴風驟雨、閃電雷鳴,那團團火舌映紅了天,那陣陣爆炸聲,敵隨之葬身。是日,六連共打退敵20余次攻擊,殲敵450余人。傍晚,我們在指揮所接到李德生副軍長的電話。一聽這熟悉的聲音,我們一時感到突然,因為我們團是遠離本軍建制單獨到上甘嶺參戰的,李副軍長告訴我們:按照兵團首長指示,由他帶領軍司政后機關部分干部,在德山硯組成前方指揮所,統一指揮上甘嶺地區的作戰。為了詳細匯報戰況,李團長帶著作戰參謀趕到了李副軍長指揮所。首長親切而又帶著嘉獎的口氣向我們說:“你們打得很好!向你們致敬!”在我們匯報之時,他不斷頷首稱好。末了,他要求我們繼續發揚紅軍團隊的光榮傳統,給參加上甘嶺戰役的我們軍部隊作好樣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不輸到底,敵人是不會下賭場。</p><p class="ql-block">11月5日,韓軍組織第二、九師共五個營的兵力,在飛機百余架次,坦克30余輛的支援下,再次向我發動猛烈的攻擊,進行最后的掙扎。3時,敵人開始火力準備,5時40分,分兩路向我3、9、10號陣地進攻,另以一個連向我0、4號陣地迂回,企圖分割我軍前后聯系,戰況空前激烈。防守的六連頑強堅守,連續打退敵多路多梯隊的沖擊。8時,五連主力加入戰斗,經10個小時的激戰,先后打退敵42次沖擊,殲敵2000余名。美合眾社記者肯德立在報道韓軍當時受到我打擊的情形時說:“韓軍沖向山頂。但是一個中國士兵站起來揮舞著手臂投擲手榴彈。他幾乎獨個兒擊破了這次進攻!”堅守在3號陣地上的二班新戰士胡修道,在全班只剩下他和騰土生兩人時,他們極大地發揚了敢打敢拼的英勇頑強精神,機智靈活地打退敵人瘋狂的41次反撲。當右側10號陣地危急無人時,他果斷地和騰土生沖了過去,打退了敵人進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不幸,滕土生身負重傷。當羊群般的敵人再次向10號陣地蜂擁沖來時,胡修道孤膽作戰,時而投彈,時而端起機槍掃射,一人堅守陣地10多個小時,殲敵280余名,創造了以少勝多的戰例。戰后,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授予他“共和國英雄”的光榮稱號,并頒發給他金質勛章,志愿軍司令部授予他一級戰斗英雄,并榮立特等功等光榮稱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激烈的戰斗一直進行了四天四夜,盡管敵人每天發動數十次猖狂進攻,飛機、大炮將成噸的鋼鐵傾瀉在這個小小的山頭上。但有我們這支勁旅在,敵人就休想實現其企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此后,敵人攻勢愈來愈弱,每次攻擊除繼續在我陣地前留下了一批尸體外,均無法前進一步。597.9高地似銅墻鐵壁巍然屹立,使敵望而生畏。</p><p class="ql-block">紅旗在上甘嶺高高飄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戰斗結束后,兩個生死戰友相聚在上甘嶺前進指揮所防空洞門前,左為趙金來,右為李長生。他們警惕地仰望天空,也許這時正有呼嘯的敵機從上方掠過。</span></p> <p>前不久,我們以最隆重的儀式接117位志愿軍的遺骨回歸祖國,青山處處埋忠骨,有許多烈士仍留在異國他鄉,他們的親人無時無刻不在盼望著接他們回家。</p><p><br></p><p>在中國人民志愿軍出國參戰70周年之際,我們隆重紀念這場偉大戰爭,深切緬懷英勇犧牲的英烈。</p><p><br></p><p>最難忘今年國慶,舉國高唱《我的祖國》</p><p>“……</p><p>這是強大的祖國,</p><p>是我生長的地方,</p><p>在這片溫暖的土地上 ,</p><p>到處都有和平的陽光。”</p><p>不禁熱血沸騰。此時此刻,我們怎能忘記七十年前的那場立國之戰,怎能忘記浴血疆場的志愿軍前輩們,怎能不倍加珍惜今天的和平、幸福、和諧、美好生活!</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成都市|
伊宁市|
胶南市|
阳泉市|
固原市|
将乐县|
太白县|
梅河口市|
基隆市|
新田县|
墨玉县|
松阳县|
柳河县|
利川市|
临武县|
富蕴县|
舒兰市|
罗定市|
湄潭县|
和政县|
孟津县|
体育|
米泉市|
织金县|
古蔺县|
丹棱县|
合江县|
萍乡市|
海口市|
潜江市|
栾城县|
新竹市|
从江县|
八宿县|
定安县|
崇明县|
白城市|
同心县|
商城县|
洛阳市|
时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