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關公文化正在申報世界文化遺產。這次是湖北、山西、福建、河南四個省聯合申報,洛陽關林是申報的遺產地之一。關公文化是中國文化的組成部分,影響到世界各地,有華人的地方就有關帝廟。全世界有無數關帝廟,洛陽關林十分有特點,它是世界上第一座關帝廟,是唯一埋葬關公頭顱的地方,是唯一被稱為“林”的關帝廟。建安24年(公元219年)關公遇難。翌年,即公元220年正月,曹操為關公頭顱配以沉香木身軀,以王侯之禮安葬于洛陽,并建廟宇祭祀,禮遇關公建廟祭祀,曹操無疑是第一人,關公和曹操也算一對講義氣的大英雄。曹操當年所建廟宇的形制已經沒有人知道,陵墓無疑是曹操建的,據說曹操還種植了柏樹,也許有的古柏就是歷史的見證,我想,土地神應該收藏著歷史遺存,就看哪一天神展示給我們了。今天我們看到的是明清建筑,戲樓、大門、三殿、碑亭是清代的,儀門、大殿、二殿是明代的。明萬歷十年(公元1582年)關公被封為“協天大帝”,這是關公第一次被封為帝。儀門是萬歷二十年建的,仍然是按照“王”的規制建的,大門建于清乾隆五十六年(公元1791年),是按照“帝”規制建的,這說明明代關公有了“帝”的名,清代有了“帝”的實。我沒有弄清這里什么時候開始稱為“林”,康熙五年(公元1666年)加封洛陽關帝冢為“忠義神武關圣大帝林”,許多人認為從此開始洛陽埋葬關公頭顱的地方稱為“林”,但是儀門懸掛著王鐸寫的“關林”匾額,王鐸清順治九年(公元1652年)就去世了,顯然王鐸的字在前,康熙的封在后,匾額上有王鐸印章,應該不是集字,還有一種可能,原來就稱為“林”,康熙的加封是正式承認。按照“帝”的規制,戲樓南面應該有甬道,就像我們今天看到一些皇帝陵寢那樣,甬道兩邊還有石翁仲,有些老人說戲樓南面曾經有過這些,并說翁仲就埋在戲樓南面。這次申遺,戲樓南面列為緩沖區,應該不是巧合,說不定哪一天這些翁仲會從地下出來,給我們講述一段歷史。</p><p>我一直想把關林所有的片子調成一種色調,目前還力所不能及。我看到一個橙黃色低飽和調色教程,色調古樸莊重,很喜歡,教程說,此色調適用于古建筑或人文類,我覺得我這既是古建筑又是人文,就把這些年拍的關林片子都拿出來調,工作量很大,結果喜憂參半,有的效果不錯,有些過去淘汰的片子,調成低飽和,感覺起死回生了,但也有些過去認為不錯的,調得非貓非虎。我到現在也沒有弄清什么片子適合調成低飽和。日出前半小時和日落后半小時,攝影界稱為藍光時刻,藍色的天空、絢麗的霞光配以地面燈光,是攝影黃金時段。在廟里拍不到藍光,古柏遮擋了大部分天空,能拍到的很小一部分天空,由于城市燈光,顯出充斥著雜色的紅色,我拍的一些夜景因此成了廢片。后來又看到一個城市夜景的調色教程,把城市夜景調成主要是青色和紅色,簡潔漂亮,很有現代感。我用來調整廟里夜景片子,成功了一些,初步感覺適合的片子是,逆光、有大面積陰影用來做青色、有大面積紅色燈光。我的拍攝和后期都有很多短板,理科教師缺乏藝術修養,上學時沒有學過電腦,自學的一點,不系統,也不深入。這些都亟需改進。這一稿是不是有點進步,大家看一下吧。我將根據各位老師的意見,爭取挑出100張色調接近的,再組成一個美篇。看視覺沖擊力是不是提高一點。</p> <p>大門,建于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p> <p>戲樓,建于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被稱為建筑藝術的奇葩。</p> <p>從大門看戲樓,每一扇門的門釘都是九九八十一個,這是“帝”的規制,清朝時關公享受了帝的待遇。</p> <p>大門外的漢白玉獅子是明代的。</p> <p>戲樓的早晨</p> <p>東牌坊</p> <p>西牌坊</p> <p>戲樓雪夜</p> <p>如今戲樓是文物,戲曲在廣場演出。</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宁海县|
灵璧县|
申扎县|
合阳县|
开封市|
牙克石市|
惠东县|
漯河市|
大关县|
柘荣县|
攀枝花市|
时尚|
巴林左旗|
夏津县|
名山县|
正阳县|
石门县|
兴仁县|
陆丰市|
内江市|
马龙县|
北流市|
三台县|
奉节县|
珠海市|
深圳市|
鱼台县|
绥江县|
周口市|
福鼎市|
新昌县|
徐汇区|
高碑店市|
普兰县|
南部县|
进贤县|
榆社县|
裕民县|
泰宁县|
朔州市|
古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