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大型紅色題材龍巖山歌戲《紅嫲》是向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獻禮劇目,是2020年福建省舞臺藝術精品工程重點劇目,也是福建省地方戲曲扶持專項資金資助項目。《紅嫲》由龍巖山歌戲傳習中心演出。</p> <p>一曲曲清新質樸的龍巖山歌,融合著豐富民情風俗的表演,講述著閩西兒女不屈不撓感人肺腑的斗爭故事,抒發了閩西兒女“誰為百姓謀幸福,百姓敢把命報償”革命英雄主義情懷。</p> <p>《紅嫲》緊緊扎根在閩西大地,向人們講述了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以“紅嫲”為代表的閩西兒女在黨的領導下,打土豪分田地,建立蘇維埃政權,送兒踴躍當紅軍,紅軍長征后反動勢力瘋狂反撲,閩西人民以各種方式堅持斗爭,保衛土地革命果實,創造了閩西老區“二十年紅旗不倒”的革命奇跡。</p> <p>劇本以“分田—奪田—保田”為主線,全面展現了閩西兒女聽黨的話、跟黨走,任何困難都摧不倒、壓不垮的堅定信念和意志品質。</p> <p>《紅嫲》是革命真實到藝術真實的提煉,以全國著名女英烈陳客嫲為主創原型,她為紅軍送鹽送糧送藥送情報等被敵人抓捕嚴刑拷打決不屈服而被槍決,因子彈未及要害而獲生,繼續堅持革命再次被敵人抓捕并被活活燒死,兩次慘遭敵人殺害。該戲還融入張龍地、張溪兜、陳三姑等一大批閩西革命婦女感天動地的英勇事跡。</p> <p>1934年10月,中央主力紅軍長征后,閩西蘇區轉入艱苦卓絕的三年游擊戰爭。鄧子恢、張鼎丞成立閩西南軍政委員會,領導蘇區百姓開展保田斗爭。勤勞勇敢的蘇區婦女以堅定的革命信念和堅強的革命意志,與反動勢力進行不屈不撓的斗爭,譜寫了一曲感天動地的英雄贊歌,成功地保存了革命的勝利果實,直到全國解放,龍巖全縣有四分之三的土地還掌握在農民手里,創造了閩西二十年紅旗不倒的奇跡。</p> <p>龍月娥攝影制作 謝謝瀏覽</p> <p>文字資料來源于劇目介紹</p>
主站蜘蛛池模板:
从化市|
蒲江县|
贵港市|
靖西县|
东丰县|
酒泉市|
新野县|
九龙县|
麟游县|
大厂|
如东县|
荣成市|
土默特右旗|
杂多县|
东光县|
突泉县|
肇州县|
南安市|
新昌县|
池州市|
松江区|
磐安县|
香港
|
彰化市|
达拉特旗|
鄯善县|
延安市|
麟游县|
茶陵县|
安丘市|
滁州市|
枣强县|
玛纳斯县|
府谷县|
县级市|
林芝县|
潼南县|
平原县|
四子王旗|
台江县|
青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