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次第花開》有感</p><p>因緣不可思議,花終于開始次第開放,在浮躁的年代靜靜等待次第花~</p><p>樊登老師在抖音里推廣:有的人居無定所地過著安寧的日子,有的人卻在豪華住宅里一輩子逃亡,驚動了我的大腦細胞,秒拍回來,次第花開確實值得一輩子當枕邊心靈雞湯~</p><p>讀了三遍國學書籍,懂得了忍的境界,生活和工作得到德性發展,小成靠謀,大成靠德,一個有情懷的人,才能成就一番事業~</p><p>這本藏傳佛學,值得企業家提升修練內功,值得反復去悟道……</p><p>《次第花開》是希阿榮博堪布寫的心靈隨筆集,以現代人的思維和表達方式,為我們娓娓道來心靈世界應有的美好境界。我們從中選擇九個最重要、最能給我們帶來感悟和啟示的部分進行分享。</p><p>放下執著就會安樂。安樂,說到底,是一種心的感受。</p><p>堪布說,有時候人們并非不快樂,只是以為自己不快樂而已。其實,痛苦消失就是快樂。如果人們能夠像觀察自己的皺紋一樣去熟悉自己心念的活動,就不難發現每一個單純而直接的當下都帶著淡淡的喜悅。如果不把快樂寄托于瞬息萬變的外部世界帶給人的刺激,那么快樂的感受是可以延長、擴大的。</p><p>為什么我們常常會覺得恐懼?書中這句話告訴我們原因:焦慮和恐懼的核心是我們拒絕無常的發生。</p><p>世界上的萬事萬物都是不斷變化的,并不會永遠存在和永遠保持不變。當我們明知道是必然發生的事情,內心卻拒絕接受,比如,我們必然會衰老、會長皺紋、身體會越來越差、會走不動路,那么我們就會覺得焦慮。</p><p>佛陀說,一切痛苦的根源在于我們長期以來對自身以及外部世界存在著一個根深蒂固的誤解:執幻為實。我們往往把幻化的東西當成是實際的東西。萬事萬物都是依賴內在和外在的條件而生滅,因此不具固有性和恒常性。不具固有性是無我,不具恒常性就是無常。</p><p>人們往往誤認為是無常帶來了痛苦,而實際上造成痛苦的不是無常,而是對無常的恐懼。克服這種恐懼有兩個辦法,一是熟悉無常,二是了解恐懼無常的原因。面對無常,觀察它、熟悉它,你會發現不是只有自己在失去、在衰老、會生病、經歷挫折、沒有安全感……所有人都是一樣的,因為整個世界都是無常的。熟悉無常能令我們內心真正放松和開闊,另一個好處是我們因此而更加珍惜人生,懂得修行佛法的意義。</p><p>有一個特別好的修煉方法是把每一天都當成是最后一天,這樣你會發現只有平安、喜樂、發自內心的開心才是最為重要的。</p><p>無常的發生對于所有人都是平等的,當一個人能夠不對自我過于執著,不去糾結為什么偏偏針對我,真正做到相信無常、認識無常、面對無常的時候,恐懼感才能夠逐漸消失。</p><p>放下執著就會安樂。安樂,說到底,是一種心的感受。</p><p>我們常常認為自己只有得到了什么、擁有了什么才會快樂,其實所有的東西都是瞬息萬變的,每分每秒都可能會不一樣。如果不把快樂建立在外部的東西上,那么你此刻無論是坐著,站著,走著……都能體會到淡淡的喜悅,這種感覺就是清安,這是所有修行人都追求的一種境界。</p><p>痛苦源自我執和法執。我執是對自己的執著,認為自己很重要,自己很強大,自己不能被侵犯;法執則是對周遭事物的執著。其實,沒有一個絕對存在的“我”。我們耗費一生精力企圖在自己與外界之間砌一道圍墻的做法是徒勞的,而這種徒勞帶來的挫敗感讓我們很不快樂。注意觀察你的各種情緒,能夠幫你安住在負面情緒中,而不是壓制它,這能幫我們培養菩提心。把快樂寄托在向外馳求上,就像喝鹽水解渴一樣,得到的越多越不滿足。</p><p>沒有自律,無論對自己還是對大家,都沒有好處。自律不是壓抑情感,而是考慮他人的感受。我們的目的是:不傷害。</p><p>………</p><p><br></p> <p>有時老天讓你結束一段關系,并不是沒收你的幸福,而是連老天都心疼你,覺得他不配,所以讓你解脫 ……</p> <p>《次第花開》告訴我們,修行對我們來說,是次第而行,平凡而具體、每天都在做的一件事,都可以是修行,就像吃飯、睡覺那樣。</p><p>書中有很多非常優美、極具智慧和哲理的語言,如:"承認痛苦的普遍性,看起來是一件消極悲觀的事,實則不然。對痛苦的逃避反而會加重我們的焦慮和恐懼。”</p><p>“有的人居無定所地過著安寧的日子,有的人卻在豪華住宅里一輩子逃亡。”</p><p>“有時候人們并非不快樂,只是以為自己不快樂而已。其實,痛苦消失就是快樂”……</p><p>本書從正面深入淺出地闡述了佛教的基本概念,如果能深入閱讀和感悟,必然會使得我們收獲更多,內心也更加平靜和喜樂。</p> <p>分享《次第花開》幾段句子:</p><p>次第花開,花開見佛:意思是指 “花依次開”,在佛學大概意思是:不斷的重塑心靈,成佛的過程。</p><p>我們只關心自己,以及周圍極其有限的空間里的幾個人、幾件事。在這個小圈子以外發生的事情,不過是又一條新聞而已。</p><p>佛陀說:一切痛苦的根源在于我們長期以來對自身及外部世界根深蒂固的誤解,執幻為實。欲知前世因,今生果便是;預知后世果,今生做便是。</p><p>有時候,人們并非不快樂,只是以為自己不快樂而已。如果你試著去觀察自己的情緒變化,會發現情緒就像天空的浮云,多變而易散,遠看一朵一朵,但走近一看,才發現根本沒有立足之地。</p><p>佛經中把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稱為娑婆世界,意思是能忍受缺憾的世界。若造下惡業后要立即念誦金剛薩埵百字明108遍。</p><p>無常像一個面貌丑陋,內心溫柔的怪人,如果你不熟悉他,會害怕看見他的臉;一旦你了解他,就能與他愉快的相處。</p><p>我們喜歡夸大內心的感受,尤其是負面的感受,雖然這樣做會加重自己的痛苦,但我們因為不想把心打開,不想原諒某個人,或者不想面對真相,而寧愿相信自己深受傷害。有時讓自己心碎比寬恕要容易,痛快得多。</p><p>妒忌表面上是對別人不滿,實際上反映的是對自己不滿。我們在哪些方面意識到自己的不足,就會在哪些方面表現出對別人的妒忌。</p><p>當你放下成見、偽裝和打算,不再牽掛、焦慮和希求,你的心才真正敞開。 </p><p>物質的確能給人們帶來滿足感,但僅限于感官上的滿足,也就是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而人之所以有別于動物,卻在于他不僅需要感官上的滿足,還需要精神上的滿足。 </p><p>人生苦樂參半,有足夠的痛苦讓我們生起對解脫的向往,又不至于太過痛苦而無力無暇朝解脫的方向努力。生老病死、悲歡離合,幸福的、悲慘的、成功的、潦倒的,人生的種種經歷,無一不在啟發我們覺悟。 </p><p>痛苦普遍存在,生活不可能完美無缺或總是稱心如意。由于這個見地,我們終于可以放松下來,不再急于逃避和指責,甚至不再想盡辦法化解,因為我們知道:只要有這個身體在,我們就必定經歷衰老、病痛、死亡;只要心里還有貪執、嗔恨、困惑、傲慢,我們就必定感受痛苦。</p><p>《次第花開》告訴我們學會懂得,放下,離開,人生一世借肉身而來,除了生死,所有的一切都是擦傷罷了!</p><p>……</p><p>愿天下蒼生,永遠平安喜樂~~</p> <p>秋天很好,小菊花會開,空氣會香甜,我們會變好,一切充滿希望,美好又安靜,更喜歡獨一無二的自己~</p> <p>人生的三重境界: </p><p> 最低境界: 嚴肅的面孔、僵硬的身體,精神世界一片荒涼;</p><p> 稍高一點: “有分別之心”的低境界,如一時拼命工作、一時盡情玩樂,一年到頭總在盼著節假日;</p><p> 最高境界: 以游戲之心做大事,做事先做人,快樂是做人的最高境界……</p> <p>努力把自己活出一道光,溫暖自己的同時,照耀他人,人們因相信而看見,因看見而擁有。你覺得世界不公平,你的世界就會出現無數不公平,你覺得努力會有回報,就會發現努力真的有回報,你相信生活是美好的,你就會看到生活處處有美好。人生之路變得狹窄難走,原因是你太聰明了,你選擇不再相信,從而避免了一切美好的開始。停止抱怨,善待這個世界就是善待自己,多一份付出,少一份計較,多一份雅量,少一份狹隘。</p><p>生命之樹,人生之路,起起落落,致簡,致樂……</p> <p>生命是自己的,不必用別人的標準來衡量自己的人生。試圖讓所有人都喜歡自己,是徒勞無功的,也是對自己的不負責任。我們不可能讓所有人滿意,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不同的標準。終有一天,你會靜心下來,像個局外人一樣看自己的故事,笑著搖搖頭。趁著陽光剛剛好,你說多多關照,我說三生有幸。往后余生,風雪是你,平淡是你,清貧也是你,榮華是你,心底柔軟也是你;若要快樂,就要像太陽花一樣:面朝陽光,努力生長,保持本色,不卑不亢~</p> <p>心態決定了苦與樂,觀念決定了成與敗,做人越簡單,生活就越寧靜。快樂就在生活之中,但卻需要我們去發現,去挖掘,去開發,去創造。我們要當好自己的導演,演繹好自己的生活。愿快樂與我們同行,使自己活得更瀟灑,更超凡,更快樂!</p> <p>人生就是這樣,有些事,簡了繁了、有些情,濃了淡了;有些人,近了遠了;有些緣,聚了散了。隨緣自適,明心見性,不為感情所困;不為物欲所迷;不為瑣事所擾,相信,些人、些事,經過一段時間,就能看清。</p> <p>你不是被別人丟下的,</p><p>也不是為別人準備的。</p><p>一切自由生長,自己種花自己開,</p><p>自己開錯自己敗。</p><p>時間吹落的,交給時間撿起來。</p><p>……</p> <p class="ql-block">把自己還給自己, 把別人還給別人。讓花成花 ,讓樹成樹。從此山水一程,愿來生,不見,不欠,不念……</p> <p class="ql-block">一禪筆記 · 善良</p><p class="ql-block">師父說,</p><p class="ql-block">你總被人欺負,</p><p class="ql-block">是因為錯把軟弱當成了善良。</p><p class="ql-block">在經濟困難時遇到借錢的朋友,</p><p class="ql-block">你不好意思拒絕所以慷慨解囊,</p><p class="ql-block">結果那人遲遲不肯還錢;</p><p class="ql-block">別人讓你幫忙帶班工作,</p><p class="ql-block">你礙于情面每次都答應下來,</p><p class="ql-block">結果拒絕一次就被人認為“小氣”。</p><p class="ql-block">你不斷地被別人用道德綁架,</p><p class="ql-block">你所以為的善良,</p><p class="ql-block">卻不知不覺讓你過得越來越累。</p><p class="ql-block">不是每個人都有感恩之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所以我們在施加善意時要明辨對象。</p><p class="ql-block">幫助一個沒有感恩之心的人,</p><p class="ql-block">就像用干草救火,</p><p class="ql-block">火勢只會越來越大,</p><p class="ql-block">最后甚至會危及自己。</p><p class="ql-block">真正理性的善良,</p><p class="ql-block">是知道自己在做什么,</p><p class="ql-block">明白自己為什么要善良。</p><p class="ql-block">不考慮自身情況和具體情形,</p><p class="ql-block">一味地軟弱和忍讓,</p><p class="ql-block">只會助長別人驕縱傲慢的個性,</p><p class="ql-block">還會讓別人覺得你好欺負。</p><p class="ql-block">所以幫助他人之前不妨先問問自己:</p><p class="ql-block">這件事情真的值得幫忙嗎?</p><p class="ql-block">對人對己的影響都是正向的嗎?</p><p class="ql-block">如果答案都是肯定的,</p><p class="ql-block">就去放心大膽地做吧!</p><p class="ql-block">生活不會虧待每一個善良的人,</p><p class="ql-block">你將善意贈給世界,</p><p class="ql-block">世界也終會用善意回饋你。</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闽清县|
大渡口区|
普洱|
吉林省|
新沂市|
泗洪县|
吉木萨尔县|
新闻|
上虞市|
南宫市|
泽普县|
分宜县|
大荔县|
于都县|
留坝县|
育儿|
楚雄市|
合阳县|
余姚市|
涟源市|
安国市|
许昌县|
蓝田县|
正蓝旗|
涡阳县|
浦北县|
玛纳斯县|
阜新市|
常山县|
阿尔山市|
泽州县|
抚宁县|
尖扎县|
佛坪县|
北流市|
获嘉县|
岳阳县|
耒阳市|
博罗县|
五华县|
亳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