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 1, 1);">前言</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 1, 1);">大寨作為中國農業戰線的一面旗幟。以政治掛帥,思想領先的原則。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精神。愛國家愛集體的共產主義風格形成大寨精神而馳名中外。</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 1, 1);">大寨濃縮了社會主義建設過程當中的起落沉浮。時代賦予他榮耀,也賦予他沉思。作為一種精神,他激勵著今人;作為歷史,他啟迪著后人。大寨的步履,留下許多可歌可泣的壯舉和可借鑒的思考,隨著時間的推移,堆積成的大寨文化現象,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給人們以新的啟迪。</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0px;">李建偉先生創辦的“農業學大寨博物館”展示的大寨文化系列收藏,用大量詳實的大寨文物,多側面地反映了大寨歷史風貌。借用大寨文化的展現重新拉開在歷史舞臺上匿跡的大寨帷幕,泛起大寨文化,延續大寨精神。給人們以新的思考和對歷史的沉思。</span></p> <p>1964年5月毛譯東主席在參加討論第三個五年計劃時講:農業主要靠大寨精神,自力更生!</p> <p>(毛體著名書法家李營先生題寫及館名)</p> <p>1964年12月26號毛澤東主席71歲生日,宴請了全國勞動模范陳永貴,邢燕子,董稼耕等…</p> <p>1965年5月21日周恩來總理第一次來大寨陪同阿爾巴尼亞政府代表團到大寨訪問</p> <p>1965年周恩來總理在大寨社員家里做客</p> <p>1973年,周恩來總理第三次到大寨,</p> <p>1975年9月15日鄧小平在昔陽參加第一次“全國農業學大寨會議”期間在虎頭山上留影</p> <p>1975年9月15日大寨村黨支部書記郭鳳蓮陪同鄧小平在大寨訪問</p> <p>習近平同志強調:“重視歷史、研究歷史、借鑒歷史,可以給人類帶來很多了解昨天、把握今天、開創明天的智慧。</p> <p class="ql-block">中國美術館原館長楊力舟題寫館名</p> <p class="ql-block">山西省委原書記胡富國題寫館名</p> <p class="ql-block">山西省政協原副主席呂日周題寫館名</p> <p>原全國人大常委,大寨村黨支部書記郭鳳蓮為“農業學大寨博物館”題寫館名</p> <p>著名畫家,人民藝術家趙梅生先生題寫館名。</p> <p>老革命,著名攝影家顧棣題寫館名</p> <p>昔陽籍著名書法家晉中文聯主席張建民先生題寫館名</p> <p>農民著名書法家王寬老先生題寫館名</p> <p>老革命,原山西省委宣傳部部長劉江先生題寫館名</p> <p class="ql-block">昔陽縣委原副書記賈懷柱同志為昔陽縣委領導講述“大寨之路”的精髓</p> <p>昔陽縣委書記許利偉同志在“農業學大寨博物館”指導工作</p> <p>昔陽縣侯縣長在“農業學大寨博物館”考察。</p> <p>昔陽縣文旅局翟局長給客人介紹大寨</p> <p>昔陽縣文物局長史永紅陪同,原市文化局局長鞏海堪,山西博物院原院長石金嗚先生在“農業學大寨博物館”考察。</p> <p>昔陽縣原人大主任,著名作家,孔令先同志在“農業學大寨博物館”</p> <p>山西省人大常委會農村工作委員會副主任耿懷英,原昔陽縣付縣長呂鵬鳴,原昔陽縣委副書記賈懷柱,在“農業學大寨博物館”找到了自己當年參加勞動的老照片很開心??</p> <p>山西省報業集團秘書長張海生率隊,一行參觀“農業學大寨博物館”。</p> <p>十八年前著名書法家李琳文先生為“農業學大寨博物館”抄寫的書法版“大寨之路”</p><p>今天八十五高齡的李老攜夫人參觀農業學大寨博物館!</p> <p>昔陽農民畫“三不要”(水粉作品)</p><p><br></p><p>1963年8月的特大暴雨災害。大雨連下七天七夜,泥石流沖下山溝,大寨合作化以來十多年整修的田地被沖垮了,全村七成多的房屋被沖塌了,莊稼被大水沖倒了……面對此情此景,有人認為沒有十年八年難以恢復,有人主張伸手多向國家要點援助,但陳永貴卻喊出了“三不要三不少”的口號,即不要救濟糧、不要救濟款、不要救濟物資,和社員口糧不少,勞動日分值不少、賣給國家的愛國糧食不少。</p> <p>瞧羅老師他們參觀的多細致</p> <p>”</p><p>1973年周總理在大寨“淘銀腦”與兩位積肥的老社員親切交談,并親手抓起一把拮桿肥,語重心長地說“要多施農家肥”畫家根據這一背景創作下這幅水粉作品記錄下了那個珍貴的畫面,</p> <p>1973年3月大慶代表團到大寨參觀訪問,并贈送大寨錦旗。</p> <p>1964年,毛主席發出指示“工業學大慶,農業學大寨,工業戰線英雄人物王進喜和農業戰線英雄人物陳永貴,在當時大慶大寨兩面紅旗被全國人民所熟知,</p><p>昔陽農民畫,作者根據大慶英雄訪問大寨而作(英雄匯聚虎頭山1974年作)</p> <p>木雕床上裝飾。作品(農業學大寨)</p> <p>館長李建偉經歷三十年的收藏,以郵票郵戳為線索精心編制一部郵集“大寨”,講述大寨人在黨的領導下“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英雄事跡,并且在南京舉辦的2001年全國集郵聯合會郵展上榮獲了開放類一等獎!</p><p><br></p> <p>參觀的人們聚精會神地凝視著“大寨”郵集</p> <p>昔陽農民畫水粉畫作品“豐收場上找差距”</p> <p>大寨大隊領頭人黨支部書記“陳永貴雕像”</p> <p>大寨人災后重建家園,彩色雕塑瓷“大寨山河重安排”</p> <p>景德鎮雕塑磁廠生產的彩色雕塑瓷</p> <p>憨態可掬的永貴大叔</p> <p>昔陽農民畫水粉作品“婚禮賽詩會”</p> <p>昔陽農民畫水粉畫作品“引漳入松”</p> <p>昔陽農民畫水粉畫作品“搶險”</p> <p>參觀“農業學大寨博物館”的人們絡繹不絕,在學大寨時期趙壁公社各個生產隊的支部書記們來啦??</p> <p>中國電信陽泉分公司黨委一班人在“農業學大寨博物館”黨員參觀學習</p> <p>昔陽縣紀委檢委主題活動</p> <p>原昔陽縣委副書記賈懷柱同志為來賓講述大寨的奮斗歷程。</p> <p>社會各界人士紛紛對“農業學大寨博物館”表示贊揚,并合影留念。</p> <p>旅游公司經理郭田慶為游客講解大寨奮斗史</p> <p>曾多次到大寨參觀訪問的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周恩來。鄧小平,葉劍英,華國鋒,李先念雕像!</p> <p class="ql-block">前來參觀的人們向周總理,鄧小平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雕像致鞠躬禮!</p> <p>“農業學大寨博物館”落成典禮紀念封</p> <p>著名篆刻家陳乃強先生創作</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本館長期征集“農業學大寨”時期各種文物資料,請聯系我們!電話;18635336877</span></p>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乳山市|
阳曲县|
芜湖县|
土默特左旗|
射洪县|
开远市|
栖霞市|
武清区|
铜鼓县|
平果县|
秦皇岛市|
长乐市|
瑞安市|
陆河县|
澄江县|
东港市|
海南省|
临安市|
元阳县|
营山县|
堆龙德庆县|
商水县|
南通市|
曲靖市|
卢湾区|
北流市|
托克逊县|
田东县|
宣汉县|
博客|
营口市|
永吉县|
垫江县|
金沙县|
印江|
清原|
邮箱|
金川县|
佛坪县|
洪洞县|
江西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