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序</b></h3><h3>我在國防科委第22基地“六一”小學上小學的時候,每天上學和放學都要路過基地辦公大樓和通信站之間的一條小路,小路有一段緊挨著通信站的一排機房,機房上空架設了很多天線,機房內不時的傳出“滴滴答答”的電報聲,有時也能看到身背電臺在野外訓練的戰士。從那時起對無線電通訊產生了好奇和興趣,能成為解放軍一名通信兵戰士也是我的夢想。在學校和下鄉沒有遇到參軍的機會,到工廠參加了工作后也放棄了這個念頭,安心的工作和學習電氣維修技術。</h3><div><b>一、報名參軍。</b><br><div>在參加工作的一年多,也就是1978年2月份的一天,我在食堂吃完晚飯到開水房去打開水,發現身后來了一位身材魁梧的解放軍干部提著暖水瓶也來打開水,出于禮貌我謙讓這位解放軍先打,同時寒暄了幾句后得知他是來廠內征兵的,住在廠招待所,是陸軍第21軍某部特務連的連長姓王,部隊駐地在甘肅天水市。第二天廠里發出了征兵通知,希望適齡青年踴躍報名參軍。這又喚起了我參軍的念頭,也許是命運注定我要去參軍,給了我這么個唯一機會,78年以后全軍停止了在企事業單位征兵,我算是趕上了末班車。能否被批準入伍和當通信兵心里沒有底,所以就到招待所找王連長咨詢,他告訴我部隊有通信連,需要懂無線電知識的人員,如能批準入伍他愿意向部隊推薦。我沒和家里以及任何人商量,毫不猶豫的到廠武裝部報了名。到體檢這天才知道,報名的非常踴躍,有100多人參加體檢,廠里出了兩臺大客車還有不少人站著。從參加體檢的人群看出,我的身體條件處于劣勢,當時非常的瘦,體重只有50多公斤,這時心里沒有底,只能憑天由命了。等待了幾天,廠武裝部來電話通知我來領取入伍登記表,當時還以為是參加體檢的都要領取,到了武裝部才知道軋鋼車間60多名報名者只有2名領取了表格,全廠總共8名。填好表只能焦急的等待了,2月底終于等來《入伍通知書》,這也就標志著我將要成為一名光榮的解放軍戰士。<div>說來也巧,廠里8名被批準入伍的我們基地的子弟就有3名,廠里都在議論我們是部隊子弟肯定是走“后門”了。他們兩位我不知道是否走了“后門”,我肯定是沒有走“后門”,家里壓根就不知道我報名參軍這件事,還埋怨我主意正,這么大的事也和家里不商量一下。</div><div>辦理完工作交接手續,廠里給我們放了一周假,專門派車把我們3個送到家和家人團聚幾天,我們也邀請到了接兵的王連長到基地大院玩幾天。</div></div></div> <h3><font color="#9b9b9b">▲接兵的特務連王連長在基地山坡上的松樹林留影。</font></h3> <h3><font color="#9b9b9b">▲我們即將入伍的3人劉青河(中)、孫彥(左一)在基地原馬步芳公館院內合影。此時公館是基地的幼兒園,院墻是公館的原始院墻,后上方的屋頂是賈司令居住的將軍樓的房頂。</font></h3> <h3><font color="#9b9b9b">▲在山坡給劉青河拍一張基地大院為背景的照片留念。現在看來也極其珍貴,聽說左側的10棟尉官樓已全部拆除。右后方看不清楚的是5棟校官樓和4棟將軍樓。右下方是院墻和軍需庫。65年取消軍銜制后,除了將軍樓外,其它樓房不在按級別居住,以人口多少分配住房。</font></h3> <font color="#9b9b9b">▲為歡送我入伍,我們一家人在基地大院家里的樓前留影。背景是紅樓1號樓,此時是警衛營的營部。(很遺憾,這張底片沒有找到,只能用照片掃描。膠卷和照片是我沖洗的,照片沒有處理好,清晰度很差。)</font> <font color="#9b9b9b">▲我與后勤部通信員小谷在紅樓前合影,背景是機關二食堂。</font> <div><font color="#9b9b9b">▲將要告別工作一年多的軋鋼車間電工班,換上工作服在軋機輥道控制臺留念。</font></div> <font color="#9b9b9b">▲在廠里的上海轎車旁也拍個照留念。</font> <font color="#9b9b9b">▲歡送會結束后,部分朋友乘車來到西寧拍照留念。</font> <font color="#9b9b9b">▲在西寧火車站留影,肩上背的是當時流行的背包,俗稱“馬桶包”。</font> <div><font color="#9b9b9b">▲與電工班的摯友馮勁在西寧火車站合影。</font></div> <font color="#9b9b9b">▲從西寧站返回路過西寧鐵路分局大門,恰逢分局的女職工為迎接“三八婦女節”在分局大院舉辦會操比賽,我們爬上墻頭在觀看,王建青抓拍了這張照片。</font><div>3月9日下午由廠武裝部的盧干事帶著我們8人乘坐廠的大客車前往湟中縣集中。集中的地點是縣委招待所,前來集中的人員大約有400多人。快吃晚飯的時候開始發放被服,按大小個排隊領取,服裝大小是按隊列順序安排,前面的大越往后越小,輪到我是二號的,略顯著有些肥大。<font color="#9b9b9b"><br></font></div> <h3><font color="#9b9b9b">▲3月10日上午盧干事同我們8人在湟中縣照相館拍照留念。(后排左起:軋鋼車間:汪建國、孫彥 、機修車間:史田發、 高爐車間:韓秀明、供銷科:劉青河。前排左起:汽車隊:韓占林、武裝部:盧干事、鐵路車間:王志忠、廠工會:鄒軍。)</font></h3><div>3月10日下午,我們滿懷著喜悅的心情,乘坐省汽車一場的10余輛大客車前往西寧站東貨場集結候車。到達東貨場后列車還沒有到,西寧兵站準備好了晚飯用保溫桶送了過來,主食是饅頭,副食是炒白菜,里面放了些好像是紅燒肉罐頭,感覺味道還不錯,比湟中縣招待所的飯好吃多了,這也是第一次吃到軍糧。接近傍晚由20余節貨車組成的一列軍列開進站臺,貨車是60噸的封閉車廂(俗稱悶罐子),兩側各有一個拉門和十幾個關閉的小窗戶,地面鋪的竹席。每個車廂配了一個梯子和一個煤油馬燈分別用于登車、下車和晚間照明用。登車后不久軍列就徐徐開出,貨車箱減震和隔音效果差,行駛起來來自車廂下面鐵軌的噪音很大,左右擺動的幅度也很大。每個車廂大約60多人,背包分別放置在車廂兩側,人員坐在背包上。睡覺時感到很擁擠,只能相互交叉勉強躺下,沒有褥子,只能打開背包,一半當褥子一半當被子。要是到門口去方便,回來就找不到地方了。當時的隴海鐵路寶雞以西是單線,列車基本都是蒸汽機車牽引,列車行駛的速度很慢,我們的軍列基本是逢站必停,有的車站停一、兩個小時是常事。第二天中午到達了隴西車站,400公里的路程行駛了十五、六個小時。后面的一節車廂人員開始下車,列隊出站,后來才知道這是我們61師182團的一批新兵。在隴西兵站吃完午飯繼續登車前行。<br></div><div><b>二、走進軍營。</b></div><div>列車在隴東大地上行駛,我在手提袋里拿出一些書在閱讀,由于車廂晃動大,看一會就感覺到頭暈眼花。在金屬車廂里收音機接收不到信號,無聊的時候只能打撲克或走到拉開一道門縫的拉門處看看風景。天黑后只能打開背包開始睡覺,在晃晃悠悠的狀態下很快進入夢鄉。突然一聲哨音把我從睡夢中驚醒,發現列車已經停了下來,“哐當”一聲,拉門被全部打開,車廂外面有人在喊:“打好背包,準備下車”。趕緊打好背包拿著手提袋小心翼翼蹬著梯子下車,下了車發現也沒有站臺,黑天瞎火一片漆黑,心里納悶,天水站怎么是這樣的?這時恰好有一名鐵路工作人員打著手電經過我面前,我趕緊問“同志,這是天水站嗎?”他回答我“這是洛門站,距離天水還有100公里呢。”這時我驚呆了,只能自己問自己,奇了怪了,王連長不是說部隊在天水嗎,怎么到了沒有聽說過的洛門了?不容多想,只能跟著隊伍走出車站一看究竟。隊伍在列車尾部跨過鐵路走進了一個院子,終于看到了燈光,燈光下擺放的桌椅前坐著一名干部,接兵人員分別把檔案和花名冊遞給這名干部,都在不停的推薦新兵的去向,這時王連長也在不停的介紹,我也聽見了介紹我去通信連,此時這名干部的面部已經顯示出很不耐煩的表情了。等了一會,就開始點名并宣布去向,當宣布通信連的人員就有1人而不是我時,我的心用現在的話形容是降到了冰點“拔涼拔涼的”。一是說部隊在天水,現在怎么到了洛門這個沒有聽說的小地方,有被騙的感覺。二是當通信兵的愿望徹底破滅了。此時眼淚不由自主的流了出來,打道回府當逃兵的心都有了。點到我的名字和分到什么連隊我都沒有注意聽,各營和各團直連隊的接兵人員都陸續把分配的新兵接走,此時院子里就剩下我一個人,那名干部過來問了我的姓名,看了一眼分配表說我分到了團直八二無后坐力炮連,問另外的一名干部:“八二炮連接兵的怎么沒有來,趕緊打電話問問,”這名干部打完電話說“已經出發了一會就到,這樣吧,正好我要回家,先送他一段,在路上能碰上接兵的人。”說著就把我的背包放到他自行車的行李架上,我提著手提袋跟著這名干部走出了院子。我們沿著隴海鐵路往東走,在路上這名干部介紹說負責分配的是團軍務股的股長,他是軍務股的參謀,剛才那個院子是團木工隊的院子。經過一個路燈時發現我眼淚汪汪的就問“怎么剛到就想家了?”他那里知道此時我的心情。這位參謀也不停和我聊天,我也只能敷衍回答著。大約走了一公里就上了一座鐵路橋,快到橋中間時看到對面有手電的亮光,這位參謀說估計是接我的人到了,碰到一起果然是接我的人,這位參謀對來人說:“你們怎么回事,也不過來接兵?”答曰:“剛接到通知。”到底什么原因現在我也沒有搞明白。來人接過背包和檔案帶著我繼續沿鐵路往東走并且自我介紹他的名字叫吳學光,陜西禮泉人,75年入伍,在四班任班長,負責帶我們這批新兵。</div> <p><span style="color: rgb(155, 155, 155);">▲時隔32年后的2010年7月6日我駕車來到這座橋前,當時的情景清晰的一幕幕浮現在眼前。疊加到照片上的黑白照片就是當時在橋上接我的新兵班長吳學光。照片左側的山腳下就是我們的連隊。</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受情緒影響我在路上的話很少,只能被動的問一句答一句。過了橋大約又沿鐵路走了500米左右向右進入了一條大約3米寬的砂石路,在路的右前方有一個工廠,班長介紹這個廠是天水氮肥廠。我不解問了句:“這里是洛門,怎么叫天水氮肥廠?”班長回答說:“洛門屬于天水地區管轄,所以叫天水氮肥廠。”這時才隱約的明白了王連長所說部隊駐地在天水市的含義。心里在想:這明顯是在拉大旗作虎皮,這玩笑開的有些大了。大約又走了七、八百米就看到了山腳下一排平房,過了一個小橋就走進了連隊的大門。</span>班長<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和大門的一個哨兵打了招呼就把我帶進了宿舍,宿舍大約有40平米左右,靠后墻是一組大通鋪,能容納7-8人,已有幾個新兵在休息了,此時我看了一下手表已經是晚上10點多了。班長看見我在看手表就對我說:“部隊規定戰士不能戴手表和穿戴部隊配發以外的衣物。”讓我把手表、的確良襯衣和尼龍襪子等打到包袱皮里,由連隊統一保管。接著就帶著我去伙房吃飯,伙房的案板上放著已經搟好的面條,告訴我是他自己搟的面條,說著就開始下面條,里面還放了些白菜。面條好了后盛了一大碗,面條搟的很厚,寬窄也不一致,吃了一口感覺沒有味道,黏糊糊的,實在是吃不下去,只能借口說不餓吃不了了,這碗面條幾乎沒有吃,全都剩下了,還不能說難吃。這是我走進連隊吃的第一頓飯也是最難吃的一頓飯。從伙房回到房間簡單的洗漱了一下,按分配的床位打開背包開始休息。由于心情極度不好,加之在悶罐車廂也沒有休息好,感覺很疲憊,躺下一會就睡著了。我醒來后發現房間一個人也沒有,過了一會人全部回來了,都上床整理內務。這時我也趕緊起來仿照他們疊被子,整內務。這時有個新兵過來告訴我被子疊的不對,教我怎樣疊和如何整理并告訴我他們去出早操了,因為我剛來班長不讓叫醒我。</span>班長也過來說:“今天你不用訓練,好好的休息一天,給家里寫封信,報個平安。”我<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感覺每人都很熱情和友好,低落的情緒稍有好轉。值日的新兵把每個人的臉盆倒上水,毛巾搭在臉盆的邊沿,缸子也倒好水并把牙膏都擠到牙刷上,按床鋪位置整齊的排列在對面的墻根下。洗漱完畢,值日的新兵也把早飯打了回來,主食是饅頭,一盆玉米面糊糊和一盤子蘿卜絲咸菜。昨晚的晚飯幾乎沒有吃,確實感覺餓了,就著咸菜喝了一大碗糊糊吃了兩個大饅頭,感覺比班長做的面條要好吃多了。吃完早飯,班長過來遞給我一個信封和一本信紙,第一頁用流利的鋼筆字寫了部隊的地址:甘肅省武山縣洛門鎮84867部隊67分隊。這筆字寫的很漂亮,比做面條可強多了。同時告訴我這是對外的通信地址,部隊的內部番號是:步兵第183團直屬八二無后坐力炮連(簡稱八二炮連),隸屬陸軍第21軍第61師,軍部在寶雞市,師部在天水市。心里在想,王連長把部隊駐地說成在天水沒說成在寶雞還算客氣了。</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班長帶著新兵出去訓練了。我拿起筆給家里寫信,也沒有多寫什么,只是告訴家里安全到部隊,一切都很好,請放心等也沒敢說傷心的事。寫好信走出房間看看,昨晚天黑還沒有看到過連隊是什么樣的。連隊坐落在一個山坡前,朝山的方向并列著兩排平房,平房之間有個大門,前面是一個不大的操場,山坡下有一排山洞,每個山洞都有一個很厚重的大門。班長正帶著大約有十多名新兵在操場訓練隊列,操場右側整齊停放著5輛軍綠色汽車。班長看見我出來了,先讓訓練的新兵休息,走過來向我介紹說:這些山洞是團的彈藥和裝具庫,汽車是連隊用于摩托化行進用的,之前行軍是用</span>騾馬馱運<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裝備。走近汽車可以看出是剛裝備不久的新車,汽車玻璃全部用報紙貼著,輪胎也用方木在前后軸處支撐起來,處于封存狀態,是南京汽車制造廠生產的躍進牌雙驅輕型卡車。班長接著告訴我:今年全團搞營建施工,連隊全體人員都到山里采石去了,連隊的老兵就有他和一名炊事員,昨晚我來的太晚,就沒有讓炊事員做飯。難怪營房里靜悄悄的,連軍號聲都沒有聽到。說著帶我走到了大門外,大門兩側白底紅字分別書寫著“提高警惕、保衛祖國”的醒目大字,門前不遠處有一條水渠,渠兩側種植著樹木,渠上有一座小橋,過了小橋的右側有一排平房,房頭就是伙房,伙房白色山墻上臨摹著毛主席和周恩來總理給雷鋒的題詞的黑色手跡。小橋左側有一處四合院的平房,再往左有個村莊。站在小橋上就可以看到洛門火車站,前方一公里左右就是</span>隴海鐵路<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不時的能看到</span>行駛的<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列車。班長給我介紹說:右側平房是炊事班、司機班的宿舍,最右側是原來的馬廄,有個馭手班,飼養著十幾匹馬匹和騾子,現在基本閑置著,裝備汽車后馬匹和騾子都淘汰給各營屬炮連和機槍連;左側的四合院是三排的宿舍,三排是76年新組建的一個排,前身是高射機槍排,高射機槍排擴編組建了團直屬高射機槍連;連隊距離洛門鎮2公里左右,距離團部有4公里左右;是全團距離洛門鎮最近的一個連隊;四合院左側的村莊叫冶扶村;大門內是</span>連部和一、二排的宿舍。經班長介紹對連隊有了初步的了解,給我的初步感覺是連隊雖然條件簡陋,但很干凈整潔,既簡樸而不失莊嚴。</p> <font color="#9b9b9b">▲再次來老連隊的營房,院內的兩排營房已經拆除,只剩下身后高處的司務長和給養員(上士)的宿舍(當時大家戲稱為小炮樓)和連里的小倉庫。(2010年7月6日拍攝)</font> <font color="#9b9b9b">▲這里就是當時宿舍前的操場和團彈藥庫。這次來時已成了一個糧食經營戶的倉庫。新兵訓練和到三班在這里住過3個月,1979年我所在的九班又輪流為彈藥庫執勤住了1個月,在老營房共住過個4個月時間。山上有個很大的土圍子,據當地村民介紹,是很早以前村里用于防土匪修建的。(2010年7月6日拍攝)</font><div>吃過午飯,班長安排早上幫助我疊被子和整內務的新兵帶我到洛門鎮轉一圈,購置些生活用品。在路上聊天得知,這位新兵比我早到5天,來自四川省廣元市,名字叫周嘉學,入伍前是下鄉知青。目前到連隊的新兵有12人,陸續還要來10多人。由于我倆都來自城市和有下鄉的經歷,彼此很聊得來,最后成為最要好的戰友之一。<br>步行十幾分鐘來到鎮上,鎮子由三條街道呈工字型連接,基本都是以小店鋪為主,商品還算豐富。聽說每周二逢集,就會人山人海。這時的口袋里大約有一百多元錢,是我的工資剩余和家里朋友等給的,在當時看還算挺多的。轉了幾家店鋪,洗衣粉和肥皂都缺貨,只買到了香皂和牙膏。另外,花3.8元買了支“敦煌”牌口琴。<br>洛門鎮雖然不大,但駐軍很多,除了我們一個步兵團外,還有蘭州軍區的測繪大隊和坦克修理營。周日鎮子里基本都是軍人的身影。<font color="#9b9b9b"><br></font><div><font color="#333333">(轉下篇)</font></div><div><font color="#9b9b9b"><b><br></b></font></div><h5><font color="#9b9b9b"><b>本人簡介:</b>老兵BG9WH;真實姓名:汪建國,BG9WH是本人的業余無線電臺呼號;籍貫:黑龍江省海倫市、出生地:廣東省廣州市;1978年3月-1980年12月曾在步兵183團82無后坐力炮連服役,到地方工作后從事企業的生產經營管理工作,現已退休。業余愛好:無線電和電臺通聯以及短波電臺收藏;固定翼和直升機航空模型飛行;音響發燒友,喜歡聽古典交響樂;用相機記錄社會變革,領略大自然的精彩瞬間。</font></h5></div> <p><b>相關文章鏈接:</b></p><p><a href="http://www.xsjgww.com/385h3w5p?share_from=self" rel="noopener noreferrer" target="_blank" style="background-color: rgb(255, 255, 255);"><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i> </i>膠片相機的記憶-我的青春在軍營(下)</a></p><p><a href="http://www.xsjgww.com/32yz0u8h?share_from=self" rel="noopener noreferrer" target="_blank" style="background-color: rgb(255, 255, 255);"><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膠片相機的記憶-八十年代之一(我的1981-1984)</a></p><p><a href="http://www.xsjgww.com/33lv4v7n?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 style="background-color: rgb(255, 255, 255);"><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我眷戀著綠色的軍營</a></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邑县|
南平市|
阿鲁科尔沁旗|
连州市|
新龙县|
鸡泽县|
锦屏县|
修水县|
玉龙|
湟源县|
罗源县|
当雄县|
余干县|
聂荣县|
彭水|
桐乡市|
广州市|
阿克|
讷河市|
浠水县|
元阳县|
和硕县|
石家庄市|
包头市|
宝应县|
河南省|
龙门县|
敦煌市|
花莲市|
藁城市|
博野县|
西城区|
务川|
儋州市|
富宁县|
申扎县|
高州市|
茂名市|
克东县|
额敏县|
改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