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 他建立了一個國家前所未有的尊嚴,他給了一個族群挺立千秋的自信,他的國號成了一個民族永遠的名字。-</b><b style="font-size: 15px;">-題記</b></p> <p> <b style="font-size: 20px;">《西極天馬歌》</b></p><p><b> 漢武帝劉徹</b></p><p> 天馬徠從西極。經萬里兮歸有德。</p><p> 承靈威兮降外國。涉流沙兮四夷服。</p> <p> 漢武帝劉徹(前156年—前87年),西漢第七位皇帝(含前后少帝) 戰略家、軍事家、 政治家、文學家。</p><p>漢武帝是中國封建王朝中最杰出的君主之一,奠定了漢王朝強盛的局面,成為中國封建王朝第一個發展高峰,開辟了遼闊的疆域,奠定了漢地的基本范圍。</p> <p> 漢武帝劉徹是我國古代一位非常杰出的重要歷史人物,在位長達五十四年,占西漢統治時間的四分之一,漢武帝的雄才大略使漢朝成為世界文明無可爭議的中心。而漢武帝的時代,也成為中華民族歷史上最值得自豪和展示的偉大時代之一。</p> <p> <b>毛澤東主席對漢武帝的評價</b>:</p><p> 漢武帝雄才大略,開拓劉邦的業績,晚年自知奢侈、黷武、方士之弊,下了罪己詔,不失為鼎盛之世。</p><p> 《漢書》評敘劉徹“雄才大略”,《謚法》說“威強睿德曰武”,就是說威嚴,堅強,明智,仁德叫武。在中國歷史書內,“秦皇漢武”經常互相銜接。他的功業,對中國歷史進程和后來西漢王朝的發展影響深遠。</p> <p><b style="font-size: 20px;"> “犯我大漢天威者,雖遠必誅!”</b></p> <p> 其實,評價一個歷史人物,一定要放在當時的環境中,擺脫歷史去評價人物就是不負責任的行為。漢武帝一生功過都不小,可以說有多大功就有多大過,但沒有漢武帝這個雄才大略的皇帝,絕對是中華民族歷史的巨大遺憾!</p> <p>漢武帝劉徹茂陵</p> <p> 漢武帝劉徹,漢景帝之子,原名劉彘,立為太子時改名為徹,漢武帝是漢景帝劉啟的第十子,漢文帝劉恒的孫子,劉邦的曾孫,其母是王娡,皇后先后為陳阿嬌和衛子夫,“金屋藏嬌“這個典故講的就是漢武帝劉徹。漢武帝七歲時被立為太子,16歲登基,七十歲駕崩。(景帝后三年(前141)正月即帝位,后元二年(前87)二月去世,在位五十四年零一個月)54年的統治歷程。</p> <p> 漢武帝劉徹,中國古代的第二個封建王朝漢的皇帝,他的雄才大略、文治武功使漢朝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他也因此成為了中國歷史上偉大的皇帝之一。 漢武帝是中國第一個使用年號的皇帝。其在位期間,曾用年號有:建元、元光、元朔、元狩、元鼎、元封、太初、天漢、太始、征和、后元。謚號孝武皇帝,廟號世宗,葬于茂陵。</p> <p> <b>茂陵:</b>位于陜西省咸陽、興平市(東約15公里),是漢武帝劉徹的陵寢,是漢代帝王陵墓中規模最大、修造時間最長、陪葬最厚之陵。漢武帝茂陵名揚海內外,并非曠世規模與群量寶物,眾陪葬墓陵才是其獨一無二的無價珍寶之一。正所謂“武帝遺寢畤荒墟,佳人左右扶名將",茂陵陪葬墓共二十余座,除武帝寵李夫人墓在茂陵西北外,余葬墓均在茂陵東。文獻記,陪葬茂陵有衛青、霍去病、金日磾、公孫弘、安、桀、敬夫人、董仲舒、李延年、霍光等。</p> <p>漢茂陵博物館</p> <p> 茂陵承載的不僅僅是漢武帝的靈柩,更是我大漢民族的生生不息的精神。茂陵的布局就是我大漢王朝追求“大一統”中央集權理想的完美象征。我們華夏民族稱之為"漢人",我們語言稱之為“漢語",漢朝服裝為"漢服",漢朝代表文體為“漢賦",都始于漢朝。這足以說明漢朝強大、強盛、實力和自信。</p><p><br></p> <p> 漢武帝之前,西漢一直奉行“無為而治”,并以屈辱的“和親政策”換來與兇奴的短暫和平!是漢武帝劉徹,北拒兇奴,南逐百越,內興禮樂,外開邊境,一舉奠定了中華版圖的雛形。同樣是漢武帝劉徹,總攬英雄,駕馭豪杰,罷黜百家,大興儒學,奠定了中華民族鼎立千秋的文化自信及前所未有的民族尊嚴!</p> <p>漢衛青墓冢</p> <p> 衛青(無-前106年),本姓鄭,冒用母姓衛,字仲卿,河東平陽(今山西臨汾西南)人,漢朝著名的將領、漢大將軍、軍事家 ,偉大的民族英雄。漢武帝皇后衛子夫之弟,名將霍去病的舅舅。衛子夫得寵時,衛青被封為建章宮監加侍中官銜,后來姐姐做了武帝的夫人,衛青也升為大中大夫。以征伐匈奴官至大將軍。</p> <p>漢衛青墓冢</p> <p> 后人提到衛青時,習慣性地稱呼衛青為“大將軍衛青”。衛青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他從馬夫成為西漢名將,最后又娶了漢武帝胞姐平陽公主為妻。正所謂一榮俱榮,衛青的三個兒子也被封為列侯,馮唐易老李廣難封,對比李廣的難封,后世文人常借此抑衛揚李以抒發懷才不遇之情,衛青一生功勛和榮譽皆是通過南征北戰浴血沙場換來的,衛青率領漢軍七擊匈奴,為國家做出巨大貢獻,才得以加官封侯,元封五年(前106年) 衛青病故,起冢如廬山,葬于茂陵東北1000米處,謚號為“烈”。</p> <p>漢霍去病墓</p> <p> 霍去病(公元前140年—公元前117年),河東平陽(今山西省臨汾西南)人,西漢中期著名將領、軍事家、民族英雄,官至大司馬驃騎將軍,封冠軍侯。漢武帝皇后衛子夫以及名將衛青的外甥,權臣霍光同父異母兄長。 霍去病和衛青的墓極具象征意義。霍去病的墓像祁連山,衛青的則“起冢象廬山”,廬山也就是陰山。無論是祁連山,還是陰山,都代表了二人的一生榮耀所能達到的頂點。</p> <p>漢霍去病墓</p> <p> 霍去病出生在一個傳奇性的家庭。他是平陽公主府女奴衛少兒與平陽縣小吏霍仲孺的兒子。元朔年十七歲的霍去病被漢武帝任命為驃姚校尉(故霍去病又稱霍驃姚),元狩二年漢武帝任命十九歲的霍去病為驃騎將軍。元狩四年漢武帝設置大司馬位,大將軍衛青、驃騎將軍霍去病皆加官為大司馬。同時封霍去病為冠軍侯,與衛青被合稱為帝國雙壁。</p> <p>漢霍去病墓</p> <p> 霍去病是中國歷史上罕見的軍事奇才,每戰皆勝,封狼居胥山,并留下了“匈奴未滅,何以家為”的千古名句。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年),年僅虛24歲的霍去病英年早逝,追謚為“景桓侯"。對于整部世界軍事史和中國史來說,霍去病是彪炳千秋的傳奇。霍去病和他的“封狼居胥”,從此成為中國歷代兵家人生的最高追求,終生奮斗的夢想。</p><p>千載之后,世人仍然遙想少年大將霍去病的絕世風采,為他的精神和智勇而傾倒,為他那不戀奢華保家衛國的壯志而熱血沸騰。</p> <p>漢董仲舒墓</p> <p> 董仲舒(公元前179-前104年), 西漢廣川(德州)人。漢代政治家、思想家、哲學家、 漢景帝時任博士。受齊魯儒家文化的熏陶,以自己的哲學論著,不僅組成了西漢前期的一個地域文化圈,而且他還成為當時的群儒之首。董仲舒精通《五經》,熟諳陰陽五行及法、道、濡、墨各家理論,系一代鴻儒。</p> <p> 所著《春秋繁露》廣為流傳,終使他成了一代名儒。《史記》和《漢書》都對其立傳贊頌。《漢書》中說,他“有王佐之才”,稱他為“群儒首”、“儒者宗”。王充在《論衡》中說:“文王之文在孔子,孔子之文在仲舒”。</p> <p>漢李夫人墓(莢陵)</p> <p> 孝武李夫人,本名不詳,為西漢著名音樂家李延年、貳師將軍李廣利之妹,其兄李延年擅音律,曉歌舞,著名的“北方有佳人”應是李夫人所寫,李夫人是漢武帝女人中最為幸運的一位,生前得寵,死后還能以后禮陪在這位帝王最近的地方,據《漢書》記載:及衛思后廢后四年,武帝崩,大將軍霍光緣上雅意,以李夫人配食,追上尊號曰孝武皇后。</p> <p>匈奴休屠部太子金日磾墓</p> <p> 金日磾(Jin mi di) (前134-~前86年) ,本姓金天氏,字翁叔,涼州武威(今甘肅省武威市)人,匈奴族。西漢時期政治家、托孤大臣,漢昭帝劉弗陵四大輔臣之一。金日磾是西漢歷史上一位有遠見卓識的游牧民族政治家,其子孫后代忠孝顯名,七世不衰,在維護民族團結和社會安定方面,作出重要貢獻。</p> <p>茂陵號稱是漢帝陵中陪葬珍寶最多的王陵,但茂陵之中最珍貴的卻并不是這些財寶,而是茂陵石雕。今存茂陵石雕共16件,其中人和動物造型的石雕為、馬踏匈奴、躍馬、臥牛、臥馬、伏虎、野豬、怪獸吃羊、人與熊、等。這些石刻對我們了解漢代雕刻藝術有著不容忽視的作用,漢代霍去病墓石雕也是中國雕塑藝術高峰的典型代表,從中我們可以感受到漢代文化特色。</p> <p>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為漢土一漢武帝劉徹</p> <p> 寇可為,我復亦為,寇可往,我復亦往。——漢武帝劉徹</p> <p>秋風起兮白云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漢武帝劉徹</p> <p>蓋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漢武帝劉徹</p> <p> 務必使四方夷狄不敢小視中國,亂臣賊子不敢窺測神器。-漢武帝劉徹</p> <p> 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漢武帝劉徹</p> <p> 天下雖安,忘戰必危!-漢武帝劉徹</p> <p> 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 漢武帝劉徹</p> <p> 夫泛駕之馬,跅馳之士,亦在御之而已。---漢武帝劉徹</p> <p> 君者心也,民猶支體,支體傷則心憯怛。----漢武帝劉徹</p> <p> 天地不變,不成施化,陰陽不變,物不暢茂。--漢武帝劉徹</p> <p> 十室之邑,必有忠信,三人并行,厥有我師。--漢武帝劉徹</p> <p> 古之立孝,鄉里以齒,朝廷以爵,扶世導民,莫善于德。--漢武帝劉徹</p> <p> 有 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漢武帝劉徹</p> <p> 若得阿嬌作婦,當作金屋貯之。--漢武帝劉徹</p> <p> 仁不異遠,義不辭難。--漢武帝劉徹</p> <p>郡國士馬羽林材。總領天下誠難治。漢武帝劉徹</p> <p>體容與,迣萬里,今安匹,龍為友。漢武帝劉徹</p> <p>是邪非邪。立而望之。偏何姍姍其來遲。漢武帝劉徹</p> <p>天路遠兮無期。不覺涕下兮沾裳。漢武帝劉徹</p> <p>河湯湯兮激潺湲。北渡回兮迅流難。漢武帝劉徹</p> <p>《華曄曄一》漢武帝劉徹</p><p>神之斿,過天門,車千乘,敦昆侖。</p><p>神之出,排玉房,周流雜,拔蘭堂。</p><p>神之行,旌容容,騎沓沓,般縱縱。</p><p>神之徠,泛翊翊,甘露降,慶云集。</p><p>神之揄,臨壇宇,九疑賓,夔龍舞。</p> <p>《華曄曄二》漢武帝劉徹</p><p>神安坐,翔吉時,共翊翊,合所思。</p><p>神嘉虞,申貳觴,福滂洋,邁延長。</p><p>沛施佑,汾之阿,揚金光,橫泰河,莽若云,增陽波。</p><p>遍臚歡,騰天歌。</p> <p>《瓠子歌》漢武帝劉徹</p><p>河湯湯兮激潺湲。北渡回兮迅流難。搴長筊兮湛美玉。河公許兮薪不屬。薪不屬兮衛人罪。燒蕭條兮噫乎何以御水。隤林竹兮揵石菑。宣防塞兮萬福來。</p> <p>《思奉車子侯歌》漢武帝劉徹</p><p>嘉幽蘭兮延秀。蕈妖淫兮中溏。華斐斐兮麗景。風徘徊兮流芳。皇天兮無慧。至人逝兮仙鄉。天路遠兮無期。不覺涕下兮沾裳。</p> <p>《武帝求茂才異等詔》漢武帝劉徹</p><p>蓋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故馬或奔踶而致千里,士或有負俗之累而立功名。夫泛駕之馬,跅弛之士,亦在御之而已。其令州郡察吏民有茂材異等可為將相及使絕國者。</p> <p>《秋風辭》漢武帝劉徹</p><p>秋風起兮白云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p><p>蘭有秀兮菊有芳,懷佳人兮不能忘。</p><p>泛樓船兮濟汾河,橫中流兮揚素波。</p><p>簫鼓鳴兮發棹歌,歡樂極兮哀情多。</p><p>少壯幾時兮奈老何!</p> <p> 歷史總是給人以厚重感,因為它承載了太多的是非成敗,興衰榮辱,留下了太多的萬古流芳,千古罵名。用(漢武大帝)中的臺詞來結束這次的追淵。<b style="font-size: 20px;">"你我是一代人,有些事是必須要在我們這一代做完。即使留下千古罵名,成為千古罪人,就讓我一個人來背!--漢武帝劉徹)。</b></p> <p>攝影、圖文、編輯、--極影。未經授權,盜圖與商業文宣,將追究。</p>
主站蜘蛛池模板:
佛坪县|
四子王旗|
大足县|
衡阳市|
定陶县|
怀远县|
江川县|
天台县|
遂平县|
和田市|
商城县|
咸阳市|
天祝|
南汇区|
锦屏县|
承德县|
乌审旗|
琼中|
临海市|
云霄县|
泽普县|
任丘市|
普兰店市|
同心县|
丹凤县|
黄骅市|
福贡县|
四会市|
建始县|
舟山市|
永平县|
曲阜市|
南丰县|
扎赉特旗|
太白县|
昆山市|
福海县|
江陵县|
镶黄旗|
无棣县|
屏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