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indent-1">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新洲區問津第一小學的教師團隊以年輕教師為主,對教學工作滿懷激情,樂學上進。為了進一步提高這批年輕教師的專業素養,幫助她們在各自的崗位上快速成長,達到以優促教、以優促學、以優促精、以優促新的目的,共創“結友問津,攜手并進,我與問津共成長”的教師成長平臺。我校于9月15日下午聘請了武漢市教育科學研究院王一凡博士開展了主題為《溫暖下一程——今天我們做什么樣的教師》講座。為了加強校際友好交流,互相學習,我校也邀請了新洲區邾城三小的老師到會一起學習。街教育總支領導也全程參與了此次活動。</p><p><br></p> <p class="ql-indent-1">王一凡,教育博士,副研究員,武漢市教育科學研究院教育質量監測與評價中心主任、德育研究室主任,華中師范大學道德教育研究所研究員,湖北大學兼職碩士生導師,湖北省教育學會中小學德育專業委員會副理事長,武漢市教育學會中小學德育專業委員會理事長,武漢市人民政府督學,武漢市十三五教育科學規劃學術委員。</p><p><br></p> <p class="ql-indent-1">帶著“今天我們做什么樣的老師?”這個問題,王一凡博士開始了今天的講座。他首先講了五祖傳六祖的故事,引出“欲渡人者必先自渡”這個道理。佛語說:一念超生,渡人自渡。作為老師,我們要清楚的認識自己,改變自己,完善自己,才能救渡別人——改變學生從改變老師自己開始。</p><p class="ql-indent-1">之后王博士用他的親身經歷講述了學生和愛的關系就像魚兒和水的關系一樣。教師應該用愛喚醒學生,喚醒他們內在的成長力。他講到國外的教育,是關注遲緩教育,而我們國內的教育,是精英教育,他建議我們要關注遲緩兒童,給那些顯得不夠優秀的孩子多一點陽光,讓他們感受到老師的溫暖。</p><p><br></p> <p class="ql-indent-1">王博士把他幾十年的人生經歷濃縮成兩個多小時的講座,語言幽默生動,干貨滿滿,他踏秋寒而來,卻送予我們春風細雨。他的講座風格親切,金句連連,無一不是對我們老師心靈的一場滲透式的教育。在場老師都收獲良多,那些收獲不是在冰冷的筆記本上,而是與窗外漸亮的星光一同照進了老師們的心底。</p> <p class="ql-indent-1">最后,王博士用一張看似簡單,實則寓意深刻的思維導圖作為結尾,給老師們以啟發。既開拓了老師們的視野,也更新了老師們的教育觀念。今天我們做什么樣的老師?雖然博士沒有告訴我們明確的答案,但是他的句句良言都在指向答案。答案在我們每個人的心中,如將要破土而出的嫩芽,需要用愛與成長的力量澆灌。相信今后各位老師都將更好的提升自己,養成良好的師德,最終成為我們自己,我們的學生的——“渡人者”。</p> <p>附王一凡博士金句:</p><ol><li>要用愛喚醒學生,喚醒他們內在的成長力。</li><li>教育不可弄成形式主義。</li><li>不可把學生當敵人,不要謀算你的學生。</li><li>人生之路有寬有窄,每天的生活要多一點詩意,多一點色彩,多一點溫暖。</li><li>無論在任何時候,都不要放棄自己。</li><li>做人不必太聰明,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音稀聲。</li><li>互相補臺,好戲連臺;互相拆臺,一起垮臺。</li><li>教育無大事,只有小事。任何一件小事經過歲月的沉淀,都會有撼動人心的力量。</li><li>教育最基本的要求,是培養合格的公民。</li><li>沒有最好的教育,只有合適的教育,合適的教育,就是最好的教育。</li><li>請創造你自己。</li><li>沒有傘的孩子會奔跑。</li><li>無我則有我,小我即大我。</li><li>人生就像走蹺蹺板,找到人生的平衡點才是最高處。</li><li>愛你所做的事,不要活在別人的評價里。</li><li>無論來自何方,不要停止成長。</li><li>教育無法攀比。</li><li>不要給孩子貼標簽,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孩子。</li><li>魚不能沒有水,教育不能沒有愛。</li><li>大樹底下不長草。</li></ol> <p style="text-align: right;">撰稿人:李燦</p><p style="text-align: right;">審核人:吏笛</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宁市|
盈江县|
三门县|
左云县|
石棉县|
马边|
湖南省|
泽普县|
舒兰市|
襄城县|
仪陇县|
吐鲁番市|
根河市|
涡阳县|
韶山市|
博乐市|
农安县|
天津市|
新闻|
昌黎县|
米脂县|
青海省|
辛集市|
中卫市|
措美县|
平谷区|
桦甸市|
盐池县|
河源市|
建始县|
平安县|
化州市|
潞西市|
天台县|
小金县|
开封市|
安新县|
潜江市|
泰和县|
台北县|
玉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