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波多野结衣结婚了吗,JAPANESE50MATURE亂倫,美女视频黄网站免费观看

我的軍旅生涯

范晉和

<p class="ql-block"><b>  入伍時間:1969年3月</b></p><p class="ql-block"><b> 所在部隊:38軍113師338團衛生隊</b></p><p class="ql-block"><b> 退伍時間:1973年3月</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滿懷革命豪情走進軍營,開始了光榮的軍旅生涯。將厚實的腳印留在軍營,把青春年華獻給部隊,是我一生無悔的選擇。半個世紀一晃而過,每當回想起那段激情燃燒的歲月,依然心潮澎湃、深情向往……</b></p> <p class="ql-block">  聽說朋友的孩子到河北保定當兵去了,在祝賀的同時,也勾起了我的一些回憶。</p><p class="ql-block"> 我曾經是個軍人,在保定待了4年。</p><p class="ql-block"> 這話還得從頭說起,從小時候說起。</p><p class="ql-block"> 小時候我就有了當兵的夢想,夢想著成為一名軍人。之所以產生這樣的念頭,可能出于以下幾方面的原因:一是受“一人參軍、全家光榮”宣傳口號的影響,看著村里有的人家梢門腦上懸掛的“光榮軍屬”的牌匾,心里很是羨慕,真想以實際行動讓自己家里的人也光榮光榮;二是偶爾在大街上或馬路上看到穿著一身綠軍裝的軍人很是闊氣,也很神氣,總想多看人家幾眼,也常??吹揭恍┡尥抟姷疆敱难垧挼貌坏昧?,那個熱情勁讓人嫉妒;三是聽說部隊上的人不光能吃飽,而且吃得好,這對于當時連窩窩頭都不能敞開吃的我來說恐怕是個最大的誘惑,滿足食欲,這個要求很單純,也很樸實。現在說來,我覺得也不是什么丟人的事吧。</p><p class="ql-block"> 在那個物質極度匱乏的年代,生活在貧苦的農民家庭,日子過得很拮據,也很艱難,尤其像我們這樣多子女的家庭,貧困前面還得加個“更”字。值得慶幸的是,我們哥們幾個的身體都還不錯。1965年,二哥當了兵,還是空軍領航員哩,可謂空軍中的空軍。這一年的年末,當時還在萬榮中學上學的我,經過組織嚴格體檢和政審,層層選拔,被確定為“滑翔員”,說得直白點,就是航空學校的學員,也就是飛行員的后備軍。當時萬榮中學初一、初二數百名男生中就驗上我和43班的賈彥良同學兩個人,整個萬榮縣所有中學生也就7個人夠格。我們幾個理所當然地就成了“寶貝”,成了重點保護對象,學校有王才群老師專門進行管理,家里時常有公社武裝部的人上門造訪。當時著實讓好多人羨慕得不行,走在路上,或是到了哪里,總覺得人家會議論我,會看著我,這讓本來就有些靦腆的我害羞得連路都走不直了。</p><p class="ql-block"> 有人說了,窮漢家娃娃吃不飽、穿不暖的,想不到還有這樣的好身體,肯定是人家的“根(jin)種”(萬榮土話,醫學上叫做基因)好。這話或許有一定的道理,但他們壓根不知道,父母在子女們的身上受的累中累,吃的苦中苦。</p><p class="ql-block"> 后來,去航校上學的事被一推再推,最終我還是沒有去成,其原因,是由于第二年開始的文化大革命,文革開始了,各行各業都亂了,航校也停止招生了。我信心滿滿的第一次當兵夢徹底破滅了。</p> <p class="ql-block">  1968年年底,征兵工作又在我們縣展開了。在父母和大哥的支持下,我積極地報了名,順利地通過了體檢和政審關,收到了盼望已久的“應征公民入伍通知書”。通知書的左上角是毛主席頭戴軍帽身著軍裝的頭像,右側是毛主席語錄:“沒有一個人民的軍隊,便沒有人民的一切?!蓖ㄖ獣恼氖牵骸啊荆耗阋詫嶋H行動,為保衛偉大領袖毛主席,保衛偉大的毛澤東思想,保衛毛主席的無產階級革命路線,保衛偉大的社會主義祖國,而積極地響應祖國的征召,踴躍參軍,這是很光榮的?,F批準你入伍服現役。望接通知后,務于X月X日前到達解店集中。”批準機關是:中國人民解放軍萬榮縣武裝部。落款時間:一九六九年元月三十日。上面還用紅戳子蓋著鮮亮的“正式”二字。</p> <p class="ql-block">  一張入伍通知書,似乎改變了我的命運,它是我離開農村、走向軍營的通行證,是我參加工作走上革命道路的憑證;一身綠軍裝,讓我實現了從百姓到軍人的華麗轉身。這一年,我18歲。</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176, 79, 187);">  當兵不光是家人的光榮,也是全村人的榮耀。這是入伍前的1969年2月10日,當時在任的漢薛大隊部分干部歡送我們時的合影。</b></p><p class="ql-block"><b> 三排左起:范行權、張循啟、范積善、劉西梅、楊創家、鄭令義、王引才</b></p><p class="ql-block"><b> 二排左起:范三功、范惠存、張元亨、范金聲、楊長林、鄭金聲</b></p><p class="ql-block"><b> 前排左起:張生考、鄭作梁、范天生、鄭五奎、范晉和</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176, 79, 187);">  這是入伍前的1969年2月17日,村里幾個要好的朋友歡送我們時的合影。</b></p><p class="ql-block"><b> 后排左起:楊長江、鄭自強、鄭立業、鄭養勛</b></p><p class="ql-block"><b> 前排左起:鄭作梁、鄭五奎、范晉和</b></p> <p class="ql-block">  這批兵員,說是來自萬榮縣,準確地說是分別來自縣東的6個公社和部分縣直單位的。他們中,有的還正在上學,有的已經走上了工作崗位,更多的則是輟學在家的農村青年。</p><p class="ql-block"> 那是一個難忘的日子,陽光明媚,乍暖還寒。2月26日,也就是正月初10,我們這120名準軍人換上了暫新的綠軍裝,胸前戴著大紅花,冒著嚴寒,喘著粗氣,精神抖擻地集中到了萬榮中學。</p><p class="ql-block"> 集訓2天后,2月28日,天還未放亮,我們就乘車出發,告別了父老鄉親,離開了故土家園。3月1日,天剛蒙蒙亮,火車??吭诹撕颖笔⊥伎h車站,這里是解放軍338團(為了保密的需要,當時對外番號是4888部隊)團部的駐地。部隊的作風就是這樣的雷厲風行。早上吃過“散伙”飯后,團里就開始分兵,我們120人悉數被分配到所屬的各營和團直單位(后來,陸陸續續還有調配到軍、師有關單位去工作的)。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來不及寒暄,來不及告別,大家就各自奔向了一個全新的環境,面對的是一群更加陌生的面孔,真是聚也匆匆,散也匆匆。</p> <p class="ql-block">  我被分配到二營五連。對于新兵們的到來,連首長和老兵們給予了熱烈的歡迎,除懸掛標語,舉行簡短的歡迎儀式外,最讓人期待和興奮的就是大會餐了。迎客餃子送客面。官兵們一齊動手,張羅著包好了餃子,幾個“老炊”也大顯身手,弄了幾道膾炙人口的好菜,有葷有素。無酒不成席,豪飲可盡歡,大塊朵頤的同時,美酒是不能缺席的。部隊是一個有高度組織紀律性的戰斗群體,官大一級壓死人,就連當兵的,早一年都是驕傲的資本,雖然互相還都對不上號,但面對首長和老兵們伸過來的酒杯,“新兵蛋子”們哪能不喝,哪敢不喝?這一次,不勝酒力的我真的醉了,邊嘔吐還邊感謝著老班長,之后便呼呼睡去了……來到連隊第一天的情景讓我記憶猶新。</p><p class="ql-block"> 沒有想到的二次分配。十幾天后的一天,我們連奉命執行挖排水溝渠的任務,當時我正站在深達一米多的溝里用鐵锨挖土,這時一個人走到溝邊,指著我說:你上來。上來之后,他告訴我說:你被調到衛生隊了,走,跟我到團部報到去。乘車同去的還有幾個不認識的新兵。</p><p class="ql-block"> 從此,我就在團衛生隊扎下根來。當時的隊長叫雷聲濤(湖南祁東縣人),指導員叫薄洪久(黑龍江泰來縣人)。來到衛生隊,心中竊喜,想到能當一個衛生兵還真是不賴,學點技術,將來能端個鐵飯碗,可萬萬沒料到,領導決定讓我到隊部當文書,這一干就是三年。當時隊部就兩個小兵,除我之外,還有一個通訊員,叫張常興,河南襄城縣人。</p><p class="ql-block"> 光榮入黨。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所從事的工作,雖然和自己的想法有出入,但能在領導眼皮子底下工作,也是領導對咱的信任,我暗下決心,一定要好好干。由于自己積極要求進步,注重品德修養,學習努力,工作踏實,老實厚道,團結同志,入伍半年,即1969年9月就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介紹人是指導員薄洪久和四川老兵鄒柱友。</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在當文書期間,常常利用能抽身的機會,到衛生班聽隊里的醫生們給學員們授課。這是當時做的一則學習筆記。</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1971年3月,部隊領導抽調我到江蘇溧陽、宜興一帶搞選飛政審外調工作。這是期間在“南京長江大橋”“中山陵園”等景點的留影。</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1970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21周年紀念日。我參加了由38軍113師領命組建的前衛隊紅旗方隊,邁著整齊劃一、鏗鏘有力的步伐,通過了天安門廣場檢閱臺。方隊設為30個排面,每個排面100人,3000人人手高舉一面紅旗,匯成了一片紅色的海洋。中央是“毛主席揮手我前進”的巨幅塑像。</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幾個月的艱苦訓練,磨練的是意志,強健的是體魄,提升的是素養,完善的是自我。能夠受到毛主席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檢閱,這是我一生的幸福和榮耀。</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在部隊服役期間,與萬榮的老鄉們也常有互動,這是其中的幾幅照片。</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1970年,54歲的母親來到部隊看我,這是和她老人家留下的珍貴合照。</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22, 126, 251);">  那些年,由于種種原因,照相的機會很有限。這是僅有的兩張個人照,一夏裝、一冬裝。</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下面的這些照片,是我在衛生隊服役期間,衛生隊的官兵們工作、學習、生活的部分記實。</b></p> <p class="ql-block">  當兵前,打聽到我們是去河北保定4800部隊,這支部隊所屬的某師衛生科曾成功地為河北滿城縣農民張秋菊摘除了一個幾十斤重的卵巢囊腫,1968年8月1日,被中央軍委授予“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先進衛生科”,聲名通過報紙和電臺遠播全國,成為家喻戶曉的熱點話題,能去這樣的部隊鍛煉,我的心里挺美的。</p><p class="ql-block"> 分配到團衛生隊當文書后,才知道這個先進衛生科就是主管我們衛生隊業務的上級部門,由于工作的關系,每月要向衛生科報送規定的報表,一來二往,就有幸認識了當時的科長徐道義和車利義等領導,他們平易近人、和藹可親的工作作風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p><p class="ql-block"> 入伍后,又知道這支部隊就是著名的38軍,是一支有著光榮革命傳統和赫赫戰功的英雄部隊,抗美援朝時被命名為“萬歲軍”,但到底是怎么回事,并不是很清楚,一直到四年后離開部隊。</p> <p class="ql-block">  北京電視臺于2011年6月17日晚10時31分播出的《檔案》欄目,講述了“戰將梁興初和他的萬歲軍”。故事講的是抗美援朝中的38軍,看后讓我豁然開朗,又讓我十分振奮。我被講述深深地吸引,不只是感興趣,不只是感到親切,而是充滿著敬意和自豪,這是因為,我曾經也是38軍中的一名普通戰士。</p><p class="ql-block"> 另外,過去在部隊時,也聽說過我們338團團長郭忠田參加過抗美援朝戰爭,立過戰功,是位戰斗英雄,還被毛主席接見過,心中佩服得不得了,但也只是知道這么一點點,講述節目又讓我重讀了這個人。</p><p class="ql-block"> 郭忠田,生于1926年1月,吉林公主嶺人,1946年入伍。1950年,郭忠田隨中國人民志愿軍赴朝參戰。11月30日,時任112師337團1營1連2排排長的郭忠田,帶領全排戰士打退了美軍10多次進攻,殲敵200余人,繳獲滿載軍用物資的汽車58輛及槍炮子彈等,創造了激戰一整天,全排無一傷亡的奇跡,圓滿地完成了阻擊任務。為此,中國人民志愿軍總部為郭忠田記特等功一次,授予“一級戰斗英雄”稱號,二排則被命名為“郭忠田排”。</p><p class="ql-block"> 1951年,他作為中國青年代表團成員之一赴柏林參加了和平聯歡節。在慶祝抗美援朝一周年紀念大會上,向毛澤東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匯報了在朝鮮作戰的情況。</p><p class="ql-block"> 抗美援朝戰爭結束后,他隨部隊回國,先后擔任營長、團長、副師長等職,1993年2月8日因病逝世,終年67歲。一個白白凈凈、不茍言笑,中等個子,體態略有點發福的老團長形象永遠沉淀在我的心中。</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  郭忠田團長與萬榮戰友賈國棟在一起學習毛主席語錄。</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  1970年,郭忠田團長和萬榮戰友王振民在河北唐縣訓練途中。</b></p> <p class="ql-block">  在人民軍隊這所大熔爐里,不到半年,我就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各方面都得到了一定的成長和進步。幾年的磨練,堅定了我的理想信念;增強了我的組織紀律性;養成了尊重上級、服從革命需要的優良品質;進一步強健了我的體魄,提高了軍人素養;和天南地北的戰友走到了一起,讓我懂得了團結和友誼的重要性;通過軍事化訓練和完成急難險重任務的過程,培養出了一種不怕困難、吃苦耐勞、勇往直前、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革命軍人氣質……至今讓我受益,讓我的朋友和家人受益。</p><p class="ql-block"> 有人這樣說,男人這輩子要是不當兵,就不是一個真正的男人,就不算有個完美的人生。這話雖然有失偏頗,但卻道出了一個當兵人的榮耀。如今,退伍已經快50年了,這一份榮耀仍然被深深地珍藏在心中,每當想起這特殊的歲月,每當提起38軍,我的心里便洋溢著幸福!</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  附一、</b>2014年8月,在紀念120名萬榮戰友從軍45周年的日子里,由黃全安、王端福二位老戰友策劃、主編并出資的《三十八軍萬榮戰友情》大型畫冊出版發行了!</p><p class="ql-block"> 這本畫冊收錄了盡可能多的戰友們當兵時以及復轉之后不同時期、不同環境下的工作照、生活照,以及相互之間往來的友情照,并附有簡明扼要的說明,更有意義的是提供了戰友們當時所在連隊和本人的手機號、電話號碼以及家庭住址等聯系方式。畫冊內容豐富、編排巧妙、圖片精美、紙質堅挺,具有永久的保存價值。</p><p class="ql-block"> 該畫冊把萬榮戰友們重新集結在了一起,為戰友們互相之間取得聯系,彼此溝通了解和交往提供了極大的便利,為進一步鞏固和增進萬榮戰友情做出了重要貢獻!戰友們在拿到這本畫冊后喜出望外、如獲至寶,心情非常激動。尤其是黃全安、王端福二位慷慨解囊,斥資數萬元,為戰友們奉獻了如此珍貴的精神食糧,著實讓戰友們贊賞有加!</p><p class="ql-block"> 出書不容易,成果費周折。由于大家居住分散,有在城市有在農村,還有不少在省外的,且很多同志多年聯系甚少,情況不明,給收集資料工作帶來很多困難,在黃全安、王端福及其他有關人員的不懈努力和頑強堅持下,終于如愿以償。讓我們對他們的無私奉獻精神,為他們身上體現出來的至高無上的戰友情誼,表示衷心的感謝,并致以崇高的敬意!</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  附二、</b>我所在的338團衛生隊的老戰友們,在闊別了四、五十年之后,終于于2018年4月13日——4月15日重新團聚在了一起。37名老戰友們(和部分家屬)懷著相見恨晚的激情,從祖國的四面八方會聚到了美麗的泉城濟南,開始了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圓夢之旅!</p><p class="ql-block"> 當年我們一起參軍的萬榮老戰友中,分配到團衛生隊的共有五人,分別是史益民、張大德、薛創仁、趙漢忠、范晉和。</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這是參加聚會的山西五名老戰友的一張照片。右起:張大德、史益民、范晉和、趙福民(絳縣人)、李小訓(聞喜人)。</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下面是聚會期間老戰友們參加活動的部分視頻和照片。</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主持人唐向東:聚會籌委會副主任,先在團衛生隊工作,后調入師醫院,曾任院長。</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b><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全體起立,高唱《三十八軍軍歌》。</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本次聚會籌委會主任、衛生隊原任隊長魯統英同志致歡迎詞。</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聚會籌委會副主任、衛生隊原任隊長姜鵬欣同志逐一介紹參會人員。</b></p> <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聚會場景之一</b></p> <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聚會場景之二</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本次聚會籌委會辦公室主任劉樹巖熱情滿滿、高度負責,每次出行他都要認真清點人員。是聚會操心最多、最忙的人。</b></p> <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這是聚會的大合照。</b></p> <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這是與萬榮戰友們的聊天記錄</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這是與衛生隊部分戰友的聊天記錄</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這是與親友們的聊天記錄</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這是與家人們的聊天記錄</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  ??同事和朋友留言選登: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 馮裕軍:</b>范院長您好:回首往事,部隊的生活歷歷在目,點點滴滴,戰友情是永遠抹不掉,感恩感謝一路的支持和鼓勵,開開心心快快樂樂每一天,我們有這么一段軍旅生涯,是多大的榮譽感,自豪感!</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  胡富蘭:</b>范院長,看了你行云流水的文章,使我很激動,思緒不知不覺就回到了那個年代,你寫的太好了,真實無華反映了當時的現狀以及你的真實思想。從這篇文章中我才真正認識到你的文筆那樣好的原因,原來你是受過大熔爐專業培訓的,我們簡直不能與你相提並論,尤其是我在初中時,各門功課都優于語文,大學又沒學過語文,所以寫文章就較困難。佩服你的細心周到,這么多年的資料都保存的這樣好,向你學習!向你致敬!</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  王香林:</b>范院長,你腦子很聰明,記錄的很詳細,你的回憶滿滿的,保存著,等你家孫子長大后是珍貴的范家資本。很好,點贊!</p>
主站蜘蛛池模板: 灵武市| 灵丘县| 云霄县| 鄯善县| 玉山县| 图片| 韶关市| 辽宁省| 驻马店市| 蒲城县| 汝州市| 贵阳市| 武山县| 拉孜县| 观塘区| 寿阳县| 射阳县| 石门县| 平昌县| 班戈县| 民勤县| 黔江区| 什邡市| 钟山县| 德庆县| 石门县| 沛县| 阿拉善右旗| 精河县| 大荔县| 高州市| 威海市| 太白县| 罗江县| 桐城市| 泰州市| 通辽市| 合作市| 大竹县| 瑞金市| 太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