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天平路,北起淮海中路,南至肇嘉浜路,長1090米。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筑。1908年,2路有軌電車通車,終點站設在此。1943年改今名。</p> 先來看單號。<div>天平路35號-41號,其中41號為老吉士餐廳頗為有名,梁朝偉、劉嘉玲等都來此就餐過。</div> 天平路43弄、51弄(國泰新村),建于1939年的新式里弄,共44幢。<div>天平路43弄弄口,弄內4號為著名音樂家黎錦光舊居。</div> 天平路51弄弄口 天平路51弄1-15號 天平路51弄16-29號 天平路53號、55號的老虎窗 天平路69號 天平路71弄、75弄(月華新村),建于1941年的花園里弄,共7幢。<div>天平路75弄街面房。<br></div> 天平路75弄弄內 <p class="ql-block">天平路91弄(大同坊,又名愛棠村),建于1931年的新式里弄,共39幢。一幢幢連體的三層樓房子內,有前后天井,有典型的亭子間、客堂間。</p> 天平路91弄弄內 天平路91弄弄內 天平路91弄弄內 天平路99號 天平路101號 天平路129號(花園住宅) 天平路135號(松社),原為徽商王效山于清宣統元年(1909年)建造的私家園林“余村園”。民國7年(1920年),梁啟超等籌款購得“余村園”,成立“松社”,設“松坡圖書館”,以紀念剛剛病逝的蔡鍔(字松坡)。 天平路179弄(文德新村),建于1949年的新式里弄,共9幢。 天平路179弄6號,正在修繕。 天平路179弄14號 天平路245號(巾幗園),成立于1992年6月。德高望重的鄧穎超大姐親自為巾幗園題名,康克清大姐親自審閱了巾幗園的效果圖,倪天增副市長親自為巾幗園奠基。 再來看雙號。天平路36弄街面。 天平路38號,上海滬劇院。 天平路46號,建于1934年的地中海式花園住宅,原為中國近代古錢幣大王、上海灘房地產巨商張叔馴(南潯張石銘的第七子),后為國民黨上海市市長機要秘書的私人住宅,解放后成為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員會的所在地。1961年改為上海文藝醫院至今。 天平路120弄、130弄(茂齡新村),建于1941年的新式里弄,共14幢,以建造人名字命名。<div>天平路120弄弄口<br></div> 天平路120弄弄內 天平路130弄弄內 天平路200號(南洋公學附屬小學舊址),上海市南洋模范中學,其前身是創建于1901年的南洋公學附屬小學(校址在交通大學內),為中國“公立小學之始”。 1927年改為私立南洋模范中小學,1938年遷入現址,目前尚保留了歷史建筑叔逹樓和同一樓。 天平路208弄、212弄、216弄(怡邨),建于1939年的新式里弄,共39幢。 天平路208弄 天平路208弄街面 天平路212弄、216弄 天平路222弄(茅館),建于1925年的新式里弄,共19幢。房屋內有衛浴設備,有制式管道煤氣,有盤管鍋爐可供熱水,會客室還有壁爐。因離交通大學很近,入住的很多是留學回國的學者專家、交大教授。 天平路222弄17號 天平路238號 天平路240弄 天平路242號 天平路276號-320弄(樹德坊),建于1934年的新式里弄,共87幢。<div>天平路276號-286號<br></div> 天平路288弄弄口 天平路288弄弄內 天平路290號-308號 天平路310弄弄口 天平路310弄弄內 天平路310弄弄內 天平路310弄弄內 天平路310弄弄內 2010年對天平路320弄與衡山路890弄(衡山村,建于1948年)進行改造,改名為衡山坊,保留了很多近現代不同樣式的海派民居,由11幢獨立花園洋房及兩排典型上海新式里弄住宅組成。 衡山坊(天平路320弄) 衡山坊 衡山坊 衡山坊 衡山坊 衡山坊 衡山坊(天平路326號) 徐家匯公園,原址為大中華橡膠廠、中國唱片上海公司和部分民宅,園內保留了高煙囪和唱片公司的小紅樓。 徐家匯公園,唱片公司的小紅樓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丹凤县|
三江|
安岳县|
大埔区|
泽州县|
金华市|
张家港市|
延安市|
南木林县|
营山县|
乐清市|
安仁县|
祁连县|
清新县|
阳泉市|
桑植县|
平潭县|
太仆寺旗|
筠连县|
湘乡市|
江山市|
婺源县|
西乌珠穆沁旗|
霍林郭勒市|
峨边|
广饶县|
通化县|
大余县|
徐州市|
贵港市|
方城县|
南溪县|
北流市|
万荣县|
汶川县|
平陆县|
扎赉特旗|
绥德县|
洱源县|
淮阳县|
岳池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