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波多野结衣结婚了吗,JAPANESE50MATURE亂倫,美女视频黄网站免费观看

我的大西安

半知齋主

<p><b>我出生在西安以西不足百公里的眉縣,是百分之百的陜西人,我爺我老爺和老老爺都在這塊土地上扒土疙瘩,西安是陜西的歷朝歷代的省會,毫無疑問應該是我這個陜西人的故鄉。可是在17歲之前,我對西安認識僅僅停留在中學歷史課上,并未到過西安城。十八歲那年,村上辦階級斗爭展覽,派我購買攝影膠卷,我第一次到了西安城。可因為農民的身份和破衣爛衫的行裝,公交車售票員和飯店服務員讓我受盡了白眼,我發現西安原來是西安城里人的西安,它的歷史輝煌與現代繁華,與我這個鄉下陜西人毫無關聯。也就是在哪一刻,我知道了世間是沒有平等的,農村人和城里人中間有一道跨不過的鴻溝,不蛻掉農民這身皮,你永遠將低人一等,即便在故鄉的城市,你也只能活在卑微和猥瑣之中。</b></p><p><br></p> <p><b>當年底,我當兵離開陜西到寧夏,在寧夏有了城里人的身份,七年后,在甘肅蘭州城里安了家,生兒育女,并且一呆就是30多年。蘭州沒有西安繁華,也沒有西安那么厚重的歷史,但對我而言,她給了我做人的尊嚴,給了我有品質的生活,給了我恣情歡樂的朋友,讓我有了強烈的精神歸屬感。其間,我因探親和出差,多次到過西安,我卻和它如同同床異夢的夫妻,人離的很近,心卻離的很遠。以至退休后因兒女原因不得不回到西安,我卻象個遺棄孩子,無法找到凝結感情的契合點,對西安懶得了解,甚至心理上無限放大這座城市的缺點,感覺它霧霾太重,賊娃太多,人氣暴戾等等,以致退休幾年,我大多數時間呆在外地。</b></p> <p><b>2019年7月初,在老婆60歲生日即將到來之際,我們登上世界上最豪華的維多利亞女王號游輪,環繞大不列顛島,在大西洋和愛爾蘭海上游蕩了20天。當旅游的新鮮感過去,生冷的西餐和意大利面吃得人想嘔吐的時候,便異常地思念東方的故園,思念家鄉的親人朋友,思念家鄉的羊肉泡饃丶肉夾饃和稍子面。甲板上遇到各色人等問我來自何方,我都語速極快地回答:中國,西安!懂漢語到過西安的人會說,挺象,陶俑臉,陜西話!原來生你養你的故鄉,從你降生的第一天起,就打上了許多生命的印記,不管承認與否,身在何處,它都亳不做假地證明你的人生歸屬。它是流淌在血液中的信碼,長在骨頭上的標簽,任誰也改變不了!</b></p> <p><b>再回到西安,看天藍了。看樓高了。看人是那樣的可親可愛。真是萬里送行舟,方憐故鄉水啊。剛歸來的那段時間,因為倒時差,我成了白天混沌丶夜不能寐的夜游神。老婆勸我白天多走路,保證晚上睡眠。可我既便白天不睡,晚上還是精神抖擻。于是,干脆順其自然,日夜游走在西安的大街小巷,并且越看越愛自己的這座故鄉城市。原來西安有這么多景點和歷史遺跡。</b></p><p><b>對西安的了解自然是從鐘鼓樓開始的,因為它是西安的地標。鐘鼓樓對于十三朝古都來說,歷史并不久遠,兩座樓都建在大明王朝,距今僅六百多年。可晨鐘暮鼓,過去鈡鼓樓遙控著西安人的作息。現在,它是中國保留最大最完整最壯觀鐘鼓樓歷史遺跡。尤其是鐘樓位于西安中心點。樓上雕梁畫棟金壁輝煌不說,站在鐘樓上,西安城內東西南北四條大街盡收眼底。許多人找不到路了,看到鐘樓,等于找到方位。鼓樓在鐘樓西邊數百米處,抬腳即至。中間夾著世紀金花購物廣場,既能逛,又能購物。</b></p> <p><b>接下來,順著南大街,我首先到了書院門,看了關中書院和碑林博物館。這里是西安最著名的文化景區。進了書院門,就是一條半里長古色古香丶散發著文化醇香的步行街,現在據說有8千陜西書畫家在此活動,從迎春對聯到各類書畫作品應有盡有,西安人筆墨紙硯基本來自這里。步行街東頭就是歷史悠久的西安孔廟,碑林就建在孔廟里。碑林始建于1087年,是中國獨樹一幟的藝術博物館,分碑林丶石刻藝術和其它文物三部分,館藏文物11000多件,其中國寶級文物134件,一級文物535件。一個博物館,可以窺探中國2000年的歷史。</b></p> <p><b>逛完書院門,退回南大街,向西從粉巷進入,就到了南院門。據歷史記載,這里曾經是西安最繁華的地方。唐時為太常寺所在地,即唐朝掌握禮樂的最高機關。傳唐太宗李隆基喜愛音樂,常光顧此處。明代為王府重地,駐有鎮國將軍府,重修了正學書院。清代為陜西總督行署,節制西北諸省,并且修建了許多古剎,如太陽廟丶五岳廟丶湘子廟等,商人們修建了江西會舘丶安微會館丶四川會館等。解放后,這里是西安黨政軍機關所在地,是西安歷朝歷代盛極一時的政治丶文化丶經濟丶商業中心。可惜經過數次拆建改造,很多有價值的建筑不見了蹤影,現在的建筑呈碎片化拼貼狀態,廟宇完整的只剩下湘孑廟,可以說繁華己逝,只能做咖啡廳丶茶室之類寂靜生意。如果評西安城市改造最失敗的地方,我認為就是這里。即便如此,站在南院門街上,仍然可以感受到盛世古風的吹拂。</b></p> <p><b>逛了南院門,自然要到北院門。從寒光路穿過西大街,就到了回民坊上。西安最大清真寺在此,現在網上最火的西安回民街也在此處。當然,網絡上對此爭議較大,有人叫好,有人埋怨吃食太貴。我的感覺是,真正老字號都不錯。如小酥肉丶粉蒸肉丶劉家臘牛羊肉米家羊肉泡饃等,其它羊肉泡饃貴且份量少,有些烤肉存疑,鮮榨果汁貴且有假,10元買了一杯石榴汁就沒石榴味。總體印象是北邊比南邊好。但坊上是原汁原味西安話最純正地方,喜歡人文的可細細品味一下。回民街北出口就是北院門。這里也曾是清朝官署區,陜西巡撫衙門的所在地。慈禧太后丶光緒皇帝的行宮也在此處。慈禧當年西逃到此,王公大臣隨行都住在這里,各省進貢都送到這里,商賈跟風而至,這里也成了和南院相對應的繁華商業區。現在只留下一個牌坊,其它有名古跡已不見蹤影。坊上因為前幾年城市改造推不動,反而保留了許多老民居,成就了現在的回民美食街。</b></p> <p><b>這里還有幾處可看的地方。一個是蓮湖公園。此處是唐朝長安城承天門遺址。明代朱元璋次子朱樉依低洼地勢引水成池,廣種蓮花,故稱蓮花池。1916年辟為公園,稱蓮湖公園。解放戰爭時期,園內茶館為中共秘密聯絡站。《紅巖》中小蘿卜頭的雕像也屹立于此。</b></p> <p><b>一個是芷園。這是抗戰時期八路軍西安辦事處所在地。楊虎城公館所在地,因楊虎城公館叫芷園而得名。老一輩革命家周恩來丶朱德丶劉少奇丶葉劍英等都在此留有故事。現在,是西安重要的革命歷史教育基地。</b></p> <p><b>還有一個就是西安城墻西北角的廣仁寺。這是中國唯一的綠度母主道場,陜西唯一的一座藏傳格魯派寺院。是康熙皇帝巡視陜西時拔專款敕建,康熙丶乾隆丶慈禧都為此題字。如今依舊香火旺盛,據說是西安城內最靈驗祈福寺廟。</b></p> <p><b>從蓮湖公園出來,沿蓮湖路向東,過北大街不遠處,就是西安革命公園。1926年春,河南軍閥劉鎮華在東北軍閥張作霖支持下,糾集10萬鎮嵩軍圍困西安,為北洋軍閥擴大地盤。國民軍將領楊虎城丶李虎臣率西安軍民堅守西安城八個月之久,后馮玉祥將軍率大軍入陜解圍。期間,西安軍民死難者達5萬之多,占當時城內人口四分之一。次年,馮玉祥將軍率眾公祭,筑東西二冢,建立忠烈祠和革命亭,占地150畝,修建了革命公園。解放后,西安市人民政府屢次撥專款進行整修,建了花壇丶亭臺丶曲橋丶蓮花池等,每年在此舉辦菊花展。如今,這里是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市級黨史教育基地和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b></p> <p><b>從革命公園岀來,直行到朝陽門內,再順著城墻向南數公里,至小東門內,就是西安著名永興坊。這里曾經是唐著名諫臣魏征的襯邸舊址,2007年在此仿照唐108坊意境,修建了永興坊。坊內不僅可感受唐街區文化,還可品嘗50余家陜西各地名小吃,好吃不貴。還可以觀嘗秦腔和貴妃皮影。網絡上紅極一時的喝酒摔碗,就說的這地方。有人說,西安城內東西相對應的兩個小吃街區,回民坊商業化太過,永興坊則更有文化意味,更有本土特色。</b></p> <p><b>永興坊向南不遠,就是張學良紀念館,也稱西安事變紀念館。張學良丶趙一狄及兒子張閭琳曾在這里生活。西安事變的醞釀及談判解決,基本發生在這里。現在是全國文物保護單位,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b></p> <p><b>西安城內這一圈轉下來,我整整用了六天時間。基本把晝夜顛倒的時差倒過來了。接著,我又倒回鈡樓原點,用三天時間感受了一下東西南北四條大街。</b></p><p><b>南大街是我國現存最古老街道之一。"長安大道連狹斜,青牛白馬七香車"的詩句,就說的南大街。南大街建于公元582年,古稱安上街,從宋朝起就一直是西安最繁華的街道。現在是西安為高檔商品街。世界著名品牌高檔消費品在此基本都能找到,最有名的當屬中大國際,能來此消費的都是腰纏萬貫的人。</b></p> <p><b>北大街明清是城內主干道,解放前夕還是石子路,是四條街中最破落的一條。建國后有了現代化公路,兩旁才開始有了城市建筑。改革開放以后成了商業大街,現在以銀行業為主,中國和世界各國銀行在此立腳,建起了一座座高樓大廈,因而北大街是這幾十年發展最快的街道。</b></p> <p><b>西大街和南大街歷史一樣悠久。唐朝最高行政機關尚書省和六部在西大街,主管外交的機關利接待驛站也在西大街,唐至南宋稱城廂正街或指揮街,明神宗萬歷十年改叫西大街,它的華貴可想而知。現在,它是西安城最有名旅游街區,也是最有活力商業旅游圈。</b></p> <p><b>東大街建于隋開皇二年,因歷史變遷多次更名。早先叫景風門街,明改稱東門大街。清改為八旗駐防城,俗稱滿城,民初因紀念新軍攻被滿城改名中山街。1953年改稱東大街。1966年又改為東風路,1972年又改為東大街。每一次改名都附有歷史故事。民國時期,東大街是西安城最整齊最有建筑特色一條大街,尤以磚雕藝術裝飾為甚。解放后,以至改革開放前20年,是西安最繁華商業大街,那時候到了西安不來解放路,不吃解放路餃子,等于沒到西安。這幾年因為修地鐵和街道改造圍擋,東大街商氣人氣己大不如從前。</b></p> <p><b>西安城內還有數十個名街巷,街街有歷史,巷巷有故事。可惜因時間關系,未能一一走到。有些順路的進去看了,也覺得挺有意思。如,大小學習巷是因為西域數萬胡人在此學習禮儀和漢語而得名。粉巷是因為這里是皇上選妃子地方,后演變成青樓,脂粉氣重而得名。撒金橋是因為曾經有個叫花子在這里老關廟把磚塊當金子,后拋擲橋下而得名,秦腔巜拾黃金》的故事就發生這里。五味十字則是因為這里藥材鋪密集而順然而成。等等。有興趣的可細細游覽品味。</b></p> <p><b>該到高處看看西安城了。我從東門登上西安城墻。聽了介紹才知道,西安有唐城墻和明城之分,我登上的是明城墻,修建于明太祖洪武三年(1370年),歷時八年竣工(1378年),墻高12米,寬14米,周長約14公里,全國保存最完整的城墻之一,國家第一批文物保護單位,5A級景區。我從南到北逆時針行走,邊走也欣賞城墻內外的景色。18座城門,我重點留意了長樂丶安遠丶安定丶永寧四座正門。到西門剛好趕上午飯,下去在路邊吃了碗水盆羊肉,又上城向南行走。在南門下來吃了晚飯,天黑后在南門甕城觀看了文藝表演(這里是2018年春晚分會場),上城墻繼續東行,觀看西安夜景,心靈確確實實實到震撼一一西安太美了!</b></p> <p><b>因為余興未盡,第二早晨,我又從朝陽門開始,環繞城外護城河,向南順時針走了大半圈,從玉祥門進城。對城墻公園丶護城河保護丶兩岸綠色裝點贊不絕口。城墻根廣場上丶綠地間戲曲舞蹈表演丶體育鍛煉場景,讓我留連忘返。而吹糖人丶5元理發的吆喝,讓我體味到了西安的市井文化。我想,深秋葉黃的某個下午,坐在這里,背倚斑駁的古城墻,俯視清凌凌的河水,沐浴著夕陽的余暉,思考一下人生,該是多么愜意。</b></p> <p><b>有高人指點我,現在西安城是隋唐皇城的地基,唐朝長安城是明城墻的10倍還大。因此,很多有歷史價值的景點在城外,不妨多走出去看看,對你了解西安過往和今昔肯定有幫助。于是,我采取乘座公共交通和自駕相結合方式,繼續開展大西安的探索。</b></p><p><b>我首先出南門,經小雁塔丶大興善寺丶小寨,先參觀了陜西歷史博物館,后到了西安最有名大雁塔景區。曲江池的偉闊丶大唐芙蓉園的富麗堂皇讓我驚嘆,秦二世丶王寶釧的遭遇讓我唏噓,而唐太子李治思母修慈恩寺,高僧玄奘大師西域取經的傳奇故事,讓人為之動容丶頂禮膜拜。千年的古塔,歷史的見證!</b></p> <p><b>與大雁塔南廣場相連的大唐不夜城,真實再現了大唐王朝的輝煌,紅透網絡,驚艷世界。</b></p> <p><b>再向南到了秦嶺腳下野生動物園,據說這是曾經的皇家獵場。但筆者因興趣不大沒有進去,而是順著秦嶺沿山公路一路向西,到了周至樓觀臺。這里是老子寫《道德經》的地方,據說還是財神爺趙公明的故鄉。景區經過改造停車丶游覽都非常方便,可不知為什么,喜歡求財養福的中國人卻不多。可聽說任發融道長的書法生意不錯,點墨成金。</b></p> <p><b>回程順道參觀了鉄佛寺千年銀杏。又參觀了西安高新開發區,讓思維在歷史和現實之間跳躍。</b></p> <p><b>出東門首先到了興慶公園。這里是唐三大內之一的興慶宮,是唐玄宗居住辦公之地。園內保存完整的沉香亭花萼樓和親勤政務樓,有數不盡傳說。李白醉酒丶力士脫靴的故事就發生在這里。如今是中國最古老的文化遺址公園。對面就是聞名遐邇的西安交大。</b></p> <p><b>興慶公園向南,就到了青龍寺。這座建于隋文帝開皇二年(582)的古剎,原名靈感寺,是佛家八大宗派之一密宗祖庭,唐朝佛教真言宗祖庭,有名的皇家護國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b></p> <p><b>從西長樂路直往東就是西安半坡博物館。這里不僅是探索人類生存發展歷史的園地,也是藝術的殿堂和學習中華優秀歷史文化的好場所。值得一看。</b></p> <p><b>半坡博物館出來,從浐河東坡向北而下,不遠就是西安浐灞生態區。這里不僅有前些年紅極一時的西安世博園,還有領事館區和華南城及無數高檔住宅區。我認為,浐灞二河流域治理和建設,堪稱西安這些年建設發展的縮影和典范。據說,這里將是下一屆全國運動會舉辦地,未來更加可期。</b></p> <p><b>再往東沿伸就是臨潼華清池和兵馬俑了。華清池在臨潼區最南邊的驪山腳下,是唐代帝王游幸的別宮。唐玄宗楊貴妃在此演繹了許多恩愛故事,夜晚有情景劇真實再現這一幕。張學良楊虎城在此發動兵諫,蔣介石驚魂一夜,華清池再添新景"捉蔣亭"。</b></p> <p><b>兵馬俑在臨潼城北大王鎮。1974年農民打井,挖出了這些后來稱之為世界第八大奇跡的墓葬陶俑,驚動世界。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準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先后有二百多個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到此游覽。而更牛的是,研究發現,這個所謂世界第八大奇跡,僅僅是中國第一個皇帝秦始皇陵的陪葬坑而已。秦始皇陵方圓56平方公里,贏政用40年修建,動用勞工72萬,這個陵墓有多恢宏,將來挖掘開來對世界震驚有多大,完全可以想象。</b></p><p><br></p> <p><b>出北門不遠就是聲名赫赫的大明宮。曾經大唐帝國大朝正宮,唐朝政治中心和國家象征。原名永安宮,是唐長安城“三大內”規模最大一座,史稱其是"中國宮殿建筑巔峰之作",日本韓國等宮殿建筑多仿照于此。唐朝先后有17位皇帝在此處理朝政,歷時200余年。可惜因戰亂這里三次遭火焚,如今除了少數磚石遺跡,其余己蕩然無存。大明宮內曾有叫梨園旳游園,是唐玄宗教演藝人地方,如今成了戲曲的代名詞。真可謂,九重天闕喧嘩去,太液池邊荒草丘。</b></p> <p><b>出西門不遠往南拐,就是大唐西市。1300年前,這里是世界最大的國際市場,是全球業態最發達丶輻射面最廣的貿易中心丶娛樂中心和文化交流中心,也是絲綢之路真正意義上的起點,支撐著整個絲綢之路貿易體系,因而也稱“金市”。現在,這里在原址上重建了大唐西市,是國家5A級旅游景區,也是新絲綢之路經濟帶上重要的貿易丶購物中心。</b></p> <p><b>從大唐西市出來,往西北方向行進,就是漢長安城遺址。這里曾是漢朝長安政治中心,所謂十三朝古都,有十個王朝在此建都,歷時700余年。是西安遺跡最豐富,研究價值最高,保護最充分的古代都城遺址。1961年就被國家列入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4年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由于面積達75平方公里,需要國家力量才能開發,所以一直處于嚴格保護狀態,連通水通電都受到限制。遺址公園東南角開發旳漢城湖公園可供游覽。一經列入國家項目,這里將是大西安又一個引起世界轟動的景區。</b></p> <p><b>從漢長安城遺址往西北走,北塬上百十里范圍內乃是皇家墓冢。如茂陵丶昭陵丶乾陵等等,那一個都是史冊留名,墳冢如山。有的墓區橫跨三個縣,方園數十公里。大唐開國皇帝李隆基丶第一個女皇帝武則天,漢武帝劉徹等中國歷史上聞名遐邇的人物都躺在里邊,那個"回頭一笑百媚生"的楊貴妃墓也在其中。這些墓陵是老祖先留給中華民族寶貴的遺產,目前多數的旅游是外在保護性開發旳一部分。墓中的秘密,要待科學發展后留給后人去探究。</b></p> <p><b>再往西,很有必要去一下扶風法門寺。法門寺素有"關中塔廟始祖”之稱,己有1700多年歷史。這里周魏以前稱"阿育王寺",隋文帝改稱"現實道場",唐高宗改名"法門寺“,是最名符其實的皇家寺廟,因安置釋迦牟尼指骨舍利而成為舉國仰望的佛家圣地。法門寺地宮珍藏的2000余件大唐國寶重器為世界之最。現在是西北著名的5A級旅游景點之一。</b></p> <p><b>古人云,春風得意馬蹄疾,一夜看盡長安花。筆者馬不停蹄,用了整整23天,才將西安著名景點粗略走了一遍,至今尚不敢言己知曉西安。就這個浮光掠影,我還是對西安有了一些初步感覺。一是西安的歷史值得驕傲。建都十三朝,通史半部書。老祖宗給西安留下的財富取之不竭,發展旅游業得天獨厚。二是新西安發展令人自豪。幾十年改革開放,西安城市建設突飛猛進,尤以曲江文化區丶高新開發區丶浐灞生態區為甚。己經基本具備了西北中心城市的規模和條件。三是西安的未來前程光明。有國家開發大西北和建設絲調之路經濟帶的大戰略,西安末來發展更有了動力,只要大膽解放思想,發揮優勢,實現恢復漢唐盛世的西安夢并不遙遠。關鍵是建設好足以支撐城市良性運轉的科技丶工業體系。作為新西安人,我對西安未來充滿信心。</b></p><p><b>我愛大西安,我的故鄉!</b></p> <p><b>李志勇,陜西省眉縣人,西部邊疆從戎40余載,現為西安市軍休干部,喜歡攝影和文學,偶有作品見諸報刋。</b></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广水市| 饶平县| 合阳县| 湟中县| 万源市| 靖宇县| 武陟县| 柳林县| 寿光市| 库伦旗| 通州市| 宜章县| 满城县| 兴城市| 泰州市| 菏泽市| 石嘴山市| 蕲春县| 荥经县| 邵阳市| 澄迈县| 五大连池市| 泸州市| 武鸣县| 安义县| 濉溪县| 桦南县| 安平县| 马边| 临夏市| 玛纳斯县| 冀州市| 青铜峡市| 双峰县| 万载县| 武义县| 河曲县| 鄯善县| 垦利县| 化德县| 长寿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