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1998 年,最后一支魚雷快艇大隊撤消建制,從而結束了魚雷快艇在人民海軍將近半個世紀的波谷浪尖上搏擊的苦澀與榮耀并存的服役史。</p><p><br></p><p>人民海軍魚雷快艇部隊, 曾擊沉過國民黨海軍 “太平”號護衛艦、 “洞庭”號和“永昌”號炮艦、 “劍門”號獵潛艦。20 世紀 50 年代,我國成批建造雙管魚雷艇,在保衛東南沿海安全作戰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有著輝煌的戰績。</p><p><br></p><p>60 年代建成水翼魚雷艇,70 年代又建成四管魚雷艇。隨著現代化探測和作戰手段的日益發展,魚雷艇隱蔽突擊的作戰優勢日益降低,導彈艇的出現使魚雷艇的地位不斷下降,80 年代后各國已不再發展魚雷艇。</p><p><br></p> <p>魚雷快艇是以魚雷為主要作戰武器的小型高速戰斗艇。在其他兵力協同下,主要在近岸海區以編隊形式對敵大、中型水面艦船實施魚雷攻擊,也可用于反潛、布雷等。有滑行艇、半滑行艇、水翼艇三種類型。艇體采用鋁合金、合金鋼、木質、木殼板和金屬骨架混合等材料結構。</p><p><br></p><p>魚雷艇推進裝置多數采用高速柴油機,少數采用燃氣輪機或柴-燃聯合動力裝置。一般滿載排水量 40~350 噸,最大航速 38~50 節,續航力 400~1000 海里,自給力 2~5 晝夜,能在 3~5 級海況下有效地使用武器,4~6 級海況下安全航行。</p><p><br></p><p>一般裝備 2~4 枚魚雷,單管或雙管 12.7~25 毫米炮 1~2 座,有的還裝備有魚雷、火炮射擊指揮系統。有的還裝有深水炸彈、水雷發射(布放)裝置和射擊指揮系統。艇上裝有通信、導航、雷達、紅外探測、夜視等設備。</p><p><br></p> <p>其主要特點是:體積小,航速高,機動性強,攻擊威力大,但耐波性差,活動半徑小,自衛能力弱。</p><p><br></p><p>1950 年 8 月,剛剛成立不久的海軍領導機關在北京召開了建軍會議,制定了海軍建設針:“從長期建設著眼,由當前情況出發,建設一支現代化的、富有攻防能力的、近海的、輕型的海上戰斗力量”?!俺跗谟忠钥铡摗⒖鞛橹鳌薄?lt;/p><p><br></p> <p>魚雷艇是當時最現代化戰斗力最強的艦艇了。首先在近海防御中,行動快速,機動靈活,即可巡邏守衛,又可攻擊敵人。其次在培訓快艇部隊的特點是短(時間)、少(投入)、快(掌握)。這在新中國建立初期是很適宜的。</p><p><br></p><p>首先建立培養魚雷艇部隊的快艇學校是人民海軍創建初期一所重點學校,是建軍的重點之一。</p><p><br></p><p>1950 年 8 月 24 日,中央軍委命令以原安東海軍學校干部訓練隊為基礎組建海軍快艇學校。任命原“重慶”艦艦長鄧兆祥為該校校長,原安東海校政委朱軍為該校政委。地址在青島萊陽路 8 號 (現在的青島海軍展覽館)。</p><p><br></p> <p>1950 年8月,魚雷快艇學校成立,在前蘇聯專家幫助下,經過1年零2個月培訓,魚雷艇學校首批培訓出了897人。至 1956 年,海軍快艇學校共培養了 3800 名快艇指戰員,形成了一支很強的海上戰斗力。因此,可以說海軍快艇學校是魚雷艇部隊名符其實的搖籃。</p><p><br></p><p>1950 年 2 月 14 日,中蘇兩國政府在莫斯科簽定了價值 3 億美元的《關于貸款給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協定》。2 月 16 日、我國向蘇方提出購買包括魚雷快艇在內的武器及其它器材等一纜子清單。4 月 19日,兩國正式簽定海軍定購武器裝備貿易協定。</p><p><br></p><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人民海軍魚雷快艇“五大家族” </b></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123 型 魚雷艇 </b></p><p><br></p><p>據《簡氏戰艦年鑒》的記載,人民海軍魚雷快艇部隊從 1950 年到 1955 年,中國從蘇聯一共購買了 123B 型和 123K 型兩種型號魚雷艇 70 余艘。是人民海軍最早裝備的型號。</p> <p>開辦學校培養人員、簽訂購買協議的同時,為了接受裝備,海軍開始籌備落實籌建魚雷快艇基地。以保障快艇的進駐。分別是:</p><p><br></p><p>1951 年 4 月 30 日,在上海吳淞組建了華東軍區海軍魚雷快艇基地。10 月 16 日改稱為海軍第 1 快艇大隊兼快艇基地。</p><p><br></p><p>1951 年 6 月 16 日,成立的塘沽海岸指揮所及快艇部隊為基礎組建了華北軍區海軍第 21 快艇大隊。</p><p><br></p><p>1951 年 6 月,在青島基地組建了海軍第 31 快艇大隊。</p><p><br></p><p>1951 年 7 月,中南軍區組建了海軍第 11 快艇大隊,快艇基地選址在新灣。</p><p><br></p><p>1951 年 9 月 17 日,海軍正式下達命令,在上述基地各組建一個快艇大隊。</p><p><br></p> <p>海軍第一批 4 個魚雷快艇大隊,作為 20 世紀 50、60 年代海軍的主要突擊力量,是人民海軍建設的重點之一,登上了歷史舞臺,在當時的海上作戰中出動頻繁,戰果輝煌,扮演著重要角色。</p><p><br></p><p>因 P4型魚雷快艇,是前蘇聯支援我國的第一批鋁質艇體魚雷艇,該型我國估計最少前后引進了有81艘。</p><p><br></p><p>先期交付的多為1949年生產的123B型,均使用過的舊艇,主機為美國發動機,剩余壽命較有限。這是人民海軍裝備的首批魚雷快艇。</p><p><br></p><p>后期交貨的123K型多為1950年以后生產的。</p><p><br></p><p>海軍總部對 123 型魚雷快艇在交貨時間、使用和保養等狀況上存在的問題,進行過研究,多次對四個魚雷艇大隊進行過調整和再部署。</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6602 型 魚雷艇 簡稱“02 型”</b></p><p><br></p><p>在向蘇聯購買魚雷艇的期間,同時也吸收和改進裝備,開始對魚雷艇仿制研制工作。1953 年 6 月 4 日,中蘇兩國政府簽訂了《關于供應海軍裝備及在軍艦制造方面對中國予以技術援助的規定》(簡稱“六四協定”),中國有 5 種型號的艦艇由 6 家船廠建造。這 5 種型號艦艇中有 1 種是魚雷快艇,它是 6602 型木質魚雷快艇。</p> <p>6602 型魚雷快艇屬木制殼滑行艇,是仿制前蘇聯 K183 型魚雷快艇,首艇是 1955 年 5 月在安徽蕪湖造船廠完成。后有多條木殼艇換鋼殼艇,到 1966 年為止,蕪湖造船廠和廣州黃埔造船廠前后建造了63 艘。</p><p><br></p><p>該型號魚雷快艇的攻擊威力和自衛能力比 123 型艇有大大增強。 </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025(6625)型 魚雷艇北約稱“湖川級” </b></p><p><br></p><p>1959 年,蘇聯根據第二次海軍技術援助協定,向中國提供了 184型鋁質單水翼雙管魚雷艇的技術設計與施工圖紙。</p><p><br></p> <p>1962 年,滬東造船廠開始仿制,但因缺乏大功率柴油機,只得修改設計先制滑行艇,后造水翼艇。</p><p><br></p><p>1963 年,制成滑行艇,1964 年,制成水翼艇,1966 年,又造出收放式水翼艇,代號 025 型。這種收放式水翼艇既保持了蘇聯原型艇速度快,隱蔽性好,可鐵路運輸的優點,又解決了固定式水翼使用不便的問題。</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026 型和 R704 型統稱“湖川級” </b></p><p><br></p><p>026 鋼質滑行水翼魚雷艇是在 025(6625)型基礎上發展改變的。</p><p><br></p><p>上海求新船廠 1968 年建造。1969 年,交付首艇時是滑行艇,至1971 年,以前交付多條艇都以滑行艇交付。</p><p><br></p><p>為援外需要,并改型號為 R704 型。1973 年首艇完成, 1977 年鑒定,添加新水翼,艇身加長 1 米,1984 年加指揮儀試驗。</p> <p>70 年代后期,江新造船廠又將艇體改為鋼質結構,也生產出滑行和水翼兩種型號,代號 026 型。70 年代中期后開始批量生產,前后共建造了一百五十多艘,有 6625、026、R704 等型號, 曾出口阿爾巴尼亞、巴基斯坦、羅馬尼亞和坦桑尼亞等國約五十艘。</p><p><br></p><p>70年代中后期,海軍在劉公島組建快艇 206 大隊,開始裝備國產 26 型鋼質單水翼魚雷快艇,這是人民海軍組建最晚的魚雷快艇大隊。</p><p><br></p><p>025(6625)型、026 型兩款型號魚雷艇是國產化程度最高,產量最多、性能可靠,是我軍魚雷艇部隊裝備最多的一款,在保衛祖國萬里海江中起到了重要作用。</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027IIB 型 魚雷艇 “湖州級”</b></p><p><br></p><p>中國自行研制的第一代大型鋼質魚雷快艇,代號 027IIB 型。</p><p><br></p><p>1966 年,海軍決定研制新型魚雷快艇,由艦艇研究院 701 研究所承擔整體設計任務。</p><p><br></p><p>1971 年桂江造船廠開始試制首艇,1974 年下水試航,1976 年試驗成功交船。</p><p><br></p> <p>兩年后,艦艇研究院又修改了設計,再由蕪湖造船廠建造,1983年,首艇下水試航,第二年完成試驗交付部隊訓練試用。</p><p><br></p><p>這種被外界稱為湖州級魚雷快艇,配備有四具魚雷發射管,一次齊射可形成扇面的攻擊,命中公算率較高,攻擊時只需少量快艇即可;同時由于快艇的噸位增大,耐波性提高,再配合新型的魚雷攻擊射控系統,作戰威力提高了不少。不過,因導彈快艇的發展,這種魚雷快艇并沒有投入批量生產。</p><p><br></p><p>引進仿制 6602 型魚雷快艇及以后國產化的 6625;026 和 027 型五種型號的魚雷艇。是我人民海軍魚雷快艇部隊的“五大家族”。</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span class="ql-cursor">?</span>魚雷快艇部隊戰果輝煌 </b></p><p><br></p><p>自祖國的萬里海疆上,首次出現了“海上尖兵”--- 魚雷快艇矯健的身影。在這支種子部隊的基礎上,分別擴編為北海艦隊青島基地快艇 1 支隊;北海艦隊旅順基地快艇 16 支隊;東海艦隊快艇 6 支隊;南海艦隊快艇 11 支隊。這些“拳頭”支隊對國民黨海軍是一個很大的威懾力量,海戰中起到了突擊手的作用,創造了海戰史上光輝的一頁。</p><p><br></p> <p>隨后東海艦隊 1968 年 8 月,在福建三都澳組建快艇第 21 支隊;南海艦隊 1976 年,在廣東臺山元山頭組建成立了快艇 26 支隊等快艇支隊和快艇基地。</p><p><br></p><p>在人民海軍戰斗序列中,特別是 123 型魚雷艇是人民海軍裝備最早、魚雷快艇家族中退役最晚、并且是唯一參加過多次海戰,屢立戰功。是名副其實的海上老功臣。</p><p><br></p><p>魚雷快艇除了具有體積小,速度快,威力大,造價低,機動、靈活、隱蔽等特點,特別適用于近海海岸線曲折,島嶼密布,水深較淺,為魚雷快艇的隱蔽、突擊作戰和撤離提供了極佳的作戰環境。</p><p><br></p> <p>1954 年至 1965 年的十一年間,海軍魚雷快艇部隊共參加了十余次海戰,其中東海艦隊參戰 9 次,南海艦隊參戰 1 次,共擊沉敵艦 5艘(總噸 8160 噸),擊傷 2 艘,比較著名的戰斗有: </p><p><br></p><p>1954 年 11 月 14 日,魚雷艇 31 大隊 1 中隊,在浙江大陳至魚山之間海域,擊沉國民黨海軍“太平”號護衛艦。</p><p><br></p><p>1955 年 1 月 10 日,魚雷艇 1 大隊 102 號魚雷艇在浙江大陳島附近海面以單艇獨雷超近距離在 6 級海況下出擊,擊沉國民黨海軍“洞庭”號炮艦。在世界海軍史上絕無僅有過的戰史。</p><p><br></p><p>1958 年 8 月 24 日,金門炮戰中,東海艦隊快艇 1 大隊突襲金門料羅灣錨地,擊沉國民黨海軍“臺生”號運輸船;擊傷 “中海”號大型登陸艦;重創“沱江”號炮艦。</p><p><br></p><p>1965 年 8 月 6 日,南海艦隊魚雷快艇 11 大隊與汕頭水警區共同配合,在福建東山東南海域,擊沉國民黨海軍大型獵潛艦“劍門”號和小型獵潛艦“章江”號。</p><p><br></p><p>1965 年 11 月 14 日,東海艦隊在崇武以東海海域擊沉國民黨海軍護航炮艦“永昌”號,擊傷大型獵潛艦“永泰”號。這次海戰是護衛艇與魚雷艇相互協同下取得的勝利,也是魚雷艇部隊的最后一次海戰。</p><p><br></p> <p>人民海軍從“6602”到“6625”(鋁質魚雷艇),再從“026”(鋼質魚雷艇)到“R704”,從有償幫助到自主研制,從確保穩定到追求性能。這一個個看似簡單的裝備型號代碼,見證的卻是魚雷艇研發人員在科技征程上的一次次沖鋒。</p><p><br></p><p>人民海軍魚雷艇部隊官兵在解放和保衛東南沿海中所立下的輝煌戰功,是為祖國統一而戰中所作出的犧牲奉獻,在保衛國防,為海軍培養輸送了大量人才,從海軍基層部隊指揮員到軍隊院校、海軍機關等單位有很多從快艇部隊走出的人才;在魚雷艇進口、建造計劃的拉動下,海軍軍工艦船科研單位的技術人員、學者和專家也為我人民海軍艦船設計研發、各類艦船建造奠定了堅實基礎。</p><p><br></p> <p>到 1958 年底,海軍的魚雷快艇部隊已發展至四個支隊,13 個大隊,其中半數以上裝備國產 6602 型木質魚雷艇。</p><p><br></p><p>1966 年,國產 25 型鋁質水翼魚雷快艇入役;海軍新組建了三個新型水翼魚雷快艇大隊,并將兩個原裝備 6602 型木質艇的快艇大隊換裝 25 型水翼魚雷艇。</p> <p>從 70 年代開始,陸續有多支魚雷快艇大隊被改編為導彈快艇大隊。</p><p><br></p><p>80 年代初期,大多數魚雷艇部隊進行了合并、精簡;1985 年之后,還保留有六個魚雷艇大隊。</p><p><br></p><p>如今我人民海軍在發生著巨變,但有一樣東西始終沒變、始終在傳承,那就是魚雷艇部隊“忠誠驍勇、靈活機動、敢打必勝”的戰斗精神。人民海軍在戰火中誕生,在艱苦中創業,在戰斗中成長,在創新中發展,從沿岸近海到遠海大洋,人民海軍赤膽忠誠。始終以黨的旗幟為旗幟、以黨的方向為方向、以黨的意志為意志,做到“人民海軍忠于黨,艦行萬里不迷航”。</p><p><br></p><p>本篇信息來自互聯網、《海軍史》</p><p>本篇部分圖片來自互聯網</p><p>本篇背景音樂《勝利》</p><p><br></p> <p><a href="http://www.xsjgww.com/328lensb?share_from=self&user_id=85635449&uuid=6959d86feeeea4ef0e9f370bad53ada3&share_depth=1&first_share_uid=85635449&utm_medium=meipian_android&share_user_mpuuid=c0fd2678f55d2e5e972800abfbd02d49" target="_blank">蓮花峰下的海上輕騎兵記“八六”海戰55周年</a></p> <p><a href="http://www.xsjgww.com/342zer39?share_from=self&user_id=85635449&uuid=6959d86feeeea4ef0e9f370bad53ada3&share_depth=1&first_share_uid=85635449&utm_medium=meipian_android&share_user_mpuuid=c0fd2678f55d2e5e972800abfbd02d49" target="_blank">援柬排雷---勇當“開路先鋒”</a></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河北省|
雷州市|
霸州市|
芒康县|
清远市|
故城县|
儋州市|
洱源县|
安西县|
嘉兴市|
新干县|
南靖县|
镇平县|
固始县|
滨州市|
东阿县|
栾川县|
射洪县|
越西县|
陕西省|
都兰县|
湟源县|
华池县|
湘潭市|
监利县|
新巴尔虎左旗|
洪湖市|
昌图县|
原平市|
阳曲县|
贵州省|
南陵县|
临汾市|
万山特区|
上饶县|
扎鲁特旗|
称多县|
卢氏县|
合江县|
灯塔市|
陇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