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展會標題</p> <p>展會《前言》</p> <p>展會橫幅</p> <p>《青島市嶗山綠石研究會成立三十周年慶國慶大型書畫展暨古代銅壺展》將在2020年9月26日上午9時28分在青島出版藝術館隆重舉行。當日同時舉辦《嶗山綠石網展》活動。</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br></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關于舉辦青島市嶗山綠石研究會成立三十周年慶國慶書畫展暨古代銅壺展的通知</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br></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2020年9月26日至9月30日在青島市出版局藝術館(徐州路77號)舉辦《青島市嶗山綠石研究會成立三十周年慶國慶書畫展暨古代銅壺展》,開幕式時間為26日上午9時28分。敬請書畫、古董愛好者及廣大市民蒞臨參觀指導。</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為了防范疫情,請參觀者戴好口罩,保持間距,確保安全。</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特此通知</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br></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青島市嶗山綠石研究會</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展會籌展組</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2020年9月16日</p><p><br></p> <p>刊頭題字:《綠石文化 》 作者:尹清深</p> <p>八版畫冊</p> <p>2020年9月10日,孫嘉顯會長與島城六家書畫院等院長一起共商國慶系列活動籌展事宜。</p> <p> 關于舉辦嶗山綠石網展的通知</p><p>青島市嶗山綠石研究會各分會及愛好嶗山綠石的石友們:</p><p>在2020年青島市嶗山綠石研究會成立三十周年之際,本會經研究決定,在國慶節前期,將舉辦系列紀念慶祝活動。</p><p>除已經安排在9月26日舉辦“青島市嶗山綠石研究會成立三十周年慶國慶大型書畫展暨古代銅壺展”之外,同時舉辦嶗山綠石網展。</p><p>屆時,由本研究會嶗山分會、市北分會、李滄分會分別對石友參加網展的綠石作品進行拍照,并將圖片集中至本部。由專門人員編輯后,除少量綠石作品刊登在畫冊上外,大部綠石作品利用網絡進行展覽。</p><p>網展要求綠石作品拍照清晰,附有作品名稱、收藏者姓名。網展中亦需附上關于嶗山綠石的簡介及嶗山綠石研究會的簡介等。為使版面生動活潑,涉及嶗山綠石的詩文、楹聯、書畫、篆刻及攝影作品穿插在綠石網展的頁面中。</p><p>請本會會員及熱愛嶗山綠石的朋友們踴躍投稿,使這次嶗山綠石網展活動取得圓滿成功!</p><p> 特此通知</p><p> </p><p> 青島市嶗山綠石研究會</p><p> 2020年9月</p> <p>篆刻 作者:潘文慶</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嶗山綠石——島城的一張靚麗名片</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br></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常用名:嶗山綠石、別名:海底玉</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出生地:嶗山仰口峰山海灘延伸至海底</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出生時間:在六億年前的元古界</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主要成分:是鈣鎂硅酸鹽的巖石,主要成分蛇紋石,綠泥石、葉臘石、云母、石英、鐵礦物與石棉等組成,其硬度為莫氏3~6度不等。</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由于生成年代久遠,礦物組成復雜,結構變化多樣,構成了礦脈生成過程中的多節理發育。產出在一個強大的剪切變質帶上,隨著地殼不斷變動,由定向高壓錯位產生扭曲變型。亦生成蛇紋石、葉蠟石化,重結晶成線紋狀,出現以墨綠色為主的多樣組合。其色澤靚麗、華貴高雅,自宋元清以來,時有賞石者及文人墨客徜徉其間、流連忘返,并留下了諸多膾炙人口的詩文佳話。</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物以稀為貴”,隨著近代人們對嶗山綠石的青睞有加,不斷開采挖掘,使裸露在海平面以上及較淺海底的綠石已開采殆盡。為了保護自然環境,防止過濫采集造成地域生態破壞,政府已采取了保護措施、嚴格加強了管控。</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人們將采集的綠石略作雕琢修飾,使之形成盆景,或如高山流水、或如平原梯田、或似山巒起伏、或像人物動物。置于案頭欣賞把玩、愛不釋手。</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亦有采集后不經雕琢,這種天然形成的造型紋理,在神似與形象之間,任由遐想、樂在其中。由這種自然的紋理形成的“盆景”造型雖然比較少見,如果收集到可稱之為“神品”。可謂是“自然的,就是最真的、最美的”。</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青島嶗山綠石研究會成立三十年來,在孫嘉顯會長的帶領下,以嶗山綠石(文化)為載體,曾舉辦多次以嶗山綠石(文化)為主體的展覽。為推介、傳承家鄉地理文化、自然文化、歷史文化、民俗文化進行了不懈地探索,亦得到了主管部門及熱愛嶗山綠石(文化)的朋友的大力支持與充分肯定。</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在二零零八年由青島根石協會會長崔周村主編的《中國嶗山綠石》一書出版了,書中由北海艦隊副司令員朱鴻禧中將(青島市嶗山綠石研究會名譽會長)題寫了書名、由中國觀賞石協會會長壽嘉華題詞、由中國收藏家協會會長閆振堂作序,書中刊登了青島石友精美的嶗山綠石。</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該書的出版,亮出了嶗山綠石這張靚麗的名片,使人們進一步增加了對嶗山綠石新的認識和了解,更增加了對美麗島城與嶗山的憧憬和熱愛。</p><p>我市其它的相關賞石團體或個人也為宣傳嶗山綠石(文化)做出了大量的工作,如山東省觀賞石協會嶗山綠石專業委員會與青島市嶗山區文化新聞出版局在2013年合著出版的《嶗山綠石賞石文化叢書》卷一(石聯雙璧)、卷二(石詩共韻)、卷三(石文同雅)“三部曲”,分別從楹聯、詩詞、散文方面介紹、贊頌了嶗山綠石。</p><p>征稿面向全國,并將綠石展品與書法、繪畫有機地融合在一起,可謂是珠聯璧合、璀璨奪目。</p><p>在2019年9月由郭泰利先生主編出版的《石緣大千》為慶祝國慶70周年應運而生,書中除了國內征稿外,還有一帶一路沿線20多個國家的賞石文化愛好者發來了題詞。其影響之大,令人贊嘆不已!</p><p>他們為宣傳嶗山綠石、為宣傳島城風光做了大量的工作,結出了可喜的成果。使美麗的島城更加生機盎然、錦上添花。</p><p>讓我們島城熱愛嶗山綠石的朋友們繼續共同努力,讓嶗山綠石——這顆島城璀璨明珠更加炫麗多彩,讓嶗山綠石文化更加發揚光大吧!</p><p> </p><p> 文/山川</p><p> 2020年9月26日</p><p><br></p><p><br></p><p><br></p> <p>書法:嶗山綠石海底之玉 作者:尹清深</p> <p>作品名稱:峰翠疊影(該石重六噸)收藏者:孫嘉顯</p> <p>作品:書法對聯 作者:潘文慶</p> <p>作品名稱:一峰獨秀 收藏者:孫嘉顯</p> <p>篆刻作品:綠石情長 作者:潘文慶</p> <p>作品名稱:山高路險 收藏者:孫嘉顯</p> <p>2020年9月3日,孫嘉顯會長一行到訪申請加入青島市嶗山綠石研究會的膠州朱洪巖根雕奇石藝術館。并向其贈送由韓淑清、胡保勝、王寶利三位老師的書畫作品。</p> <p>作品名稱:湖光山色 收藏者:郭泰利</p> <p>篆刻作品 作者:潘文慶</p> <p>作品名稱:巉巖天籟 收藏者 : 郭泰利</p> <p>青島市嶗山綠石研究會副會長、珠寶鑒定師李昕紅女士與青島廣播電視臺主持人一起主持“大家來收藏”節目。</p> <p>作品名稱:出浴 雕塑作者:劉春弟</p> <p> 嶗山綠石吟</p><p> 李洪博</p><p> </p><p>嶗山綠石世聞名,海底巖層隨處生。</p><p>精美絕倫人所愛,收藏界里競相爭。</p><p> </p><p><br></p><p><br></p><p><br></p><p><br></p><p> </p><p> </p> <p>作品名稱:出浴 雕塑作者:劉春弟</p> <p> 嶗山綠石</p><p> 珠峰</p><p><br></p><p>晶瑩七彩繽,奇石萬年珍。</p><p>駭浪千錘骨,驚濤百煉鱗。</p><p>傾心如月潔,著意似星新。</p><p>靈玉尋風雅,相逢濁酒純。 </p><p><br></p><p>作品名稱:險峰絕壁 收藏者:陳兵</p> <p>書法 作者:胡保勝</p> <p>作品名稱:游哉悠哉 收藏者:陳兵</p> <p>為申請加入青島市嶗山綠石研究會的朱洪巖根雕奇石藝術館撰并書嵌名聯:</p><p>朱門洪福巖雕秀;</p><p>綠石良緣根藝奇。</p><p>作者:王寶利</p><p><br></p> <p>作品名稱:五月的風 收藏者:陳兵</p> <p>油畫:岸邊激浪 作者:周天鵬</p> <p> 嶗山綠石頌</p><p> 李洪博</p><p><br></p><p>如今寶石有名聲,</p><p>價值連城撼玉琤。</p><p>日子翻新出花樣,</p><p>玩家多是勵精英。</p><p><br></p><p>作品名稱:令旗峰 收藏者:陳兵</p><p><br></p><p> </p><p> </p> <p>國畫:嶗山雨后 作者:呂穎虹</p><p>附詩:嶗山雨后 作者:呂穎虹</p><p> 《嶗山雨后》</p><p>雨后嶗山爽意濃,清音吐翠樹搖蟲。</p><p>煙嵐笑看微風起,萬壑泉歌百里重。</p> <p>作品名稱:春韻 收藏者:陳兵</p> <p>作品名稱:油畫高原春光 作者:周天鵬</p> <p>作品名稱:鴻運當頭 收藏者:陳兵</p> <p>書法作品:觀海聽濤 作者:尹清深</p> <p>作品名稱:歷盡滄桑 收藏者:李允平</p> <p>國畫:金秋交響曲 作者:呂思成</p> <p>作品名稱:頤養千年 作者:李允平</p> <p>攝影作品:大氣磅礴 作者:山川</p> <p>作品名稱:峰巒疊嶂 收藏者:王緒輝</p> <p>書法 作者:胡保勝</p> <p> 嶗山綠石</p><p> 孫可華</p><p>青峰翠谷掩仙家,玉徑通幽一襲裟。</p><p>羞澀誰知三十載,嶗山綠石譽中華。</p><p><br></p><p>作品名稱:家畜興旺 收藏者:李允平</p> <p>國畫作者:辛華</p> <p><br></p><p>作品名稱:獅身人面 收藏者:王緒輝</p> <p>書法 作者:王呈建</p> <p>作品名稱:自然和諧 收藏者:王緒輝</p> <p>書法 作者:王呈建</p> <p>作品名稱:揚鞭催馬 收藏者:侯中松</p> <p>國畫 作者:房世占</p> <p>作品名稱:贊一個! 收藏者:侯中松</p> <p>書法 作者:潘文慶</p> <p>作品名稱:攀登者 收藏者:李文疆</p> <p>泥塑名稱:法顯 作者:劉春弟</p> <p>作品名稱:群山起伏 收藏者:李文疆</p> <p>國畫 作者:方和亮</p> <p>作品名稱:山勢崚嶒 收藏者:李文疆</p> <p>國畫 作者:李建國</p> <p>作品名稱:草原春光 收藏者:李文疆</p> <p>國畫 作者:劉春弟</p> <p>作品名稱:天使再現 收藏者:汪淑燕</p> <p>國畫作者:張慧</p> <p>作品名稱:吉祥鳥 收藏者:汪淑燕</p> <p>國畫 作者:呂穎虹</p> <p>作品名稱:岱岳云海 收藏者:郝立群</p> <p>國畫 作者:呂穎虹</p> <p>作品名稱:擎天柱 收藏者:郝立群</p> <p>國畫 作者:呂穎虹</p> <p>作品名稱:揚帆遠航 收藏者:宋澤凱</p> <p>國畫 作者:呂穎虹</p> <p>作品名稱:翠玉掛青臺 收藏者:宋澤凱</p> <p>國畫 作者:呂穎虹</p> <p>作品名稱:明修棧道 收藏者:宋澤凱</p> <p>國畫 作者:呂穎虹</p> <p>作品名稱:吉鼠登平臺 收藏者:宋澤凱</p> <p>國畫 作者:呂穎虹</p> <p>作品名稱:嶗海劍鋒 收藏者:宋澤凱</p> <p>國畫 作者:呂穎虹</p> <p>作品名稱:獨占鰲頭 收藏者:宋澤凱</p> <p>國畫 作者:呂穎虹</p> <p>作品名稱:牛魔王 收藏者:李允平</p> <p>國畫 作者:張國慶</p> <p>作品名稱:黑貓警長 收藏者:李允平</p> <p>國畫 作者:張國慶</p> <p>作品名稱:懷素 收藏者:喬忠東</p> <p>國畫 作者:李鎮云</p> <p>作品名稱:遠古的呼喚 收藏者:王緒輝</p> <p>楹聯:修改書中對聯并書 王寶利</p> <p>作品名稱:壽比南山 收藏者:臧文宜</p> <p>圖片來自:青島天奇緣奇石館</p> <p>作品名稱:孔子 收藏者:張洪泰</p> <p>國畫 供稿:玲兒</p> <p>作品名稱:走馬昆侖 收藏者:趙炳記</p> <p>龍骨體書法 作者:慧勇</p> <p>作品名稱:雪域高山 收藏者:秦思義</p> <p>篆刻 作者:王燭顯</p> <p>作品名稱:深山掛月 收藏者:趙炳記</p> <p>書法 作者:尹清深</p> <p>作品名稱:云遮碧山收藏者:秦思義</p> <p>國畫 作者:李鎮云</p> <p>作品名稱:天茶頂 收藏者:秦思義</p> <p>龍骨體書法 作者:慧勇</p> <p>作品名稱:一指峰 收藏者:秦思義</p> <p>作品名稱:峰嵐疊翠 收藏者:秦思義</p> <p>篆刻 王燭顯</p> <p>作品名稱:云繞岱峰 收藏者:秦思義</p> <p>書法 作者:清風</p> <p>作品名稱:龍騰 收藏者:喬忠東</p> <p>書法 作者:尹清深</p> <p>作品名稱:菩薩像 收藏者:喬忠東</p> <p>國畫 牡丹圖 作者:薛素珍</p> <p>作品名稱:鐘馗捉鬼 收藏者:喬忠東</p> <p>作品名稱:大肚佛 收藏者:喬忠東</p> <p>作品名稱:聚寶盆 收藏者:喬忠東</p> <p>作品名稱:鐘馗 收藏者:喬忠東</p> <p>作品名稱:儲錢罐 收藏者:喬忠東</p> <p>篆刻 劉霄鷗</p> <p>作品名稱:九龍柱 收藏者:喬忠東</p> <p>攝影 石老人 作者:褚美華</p> <p>作品名稱:”石老人 ” 收藏者:尹清深</p> <p>臨毛體長征詩 : 敬臨作者:玉禾</p> <p>結束語:</p><p>青島市嶗山綠石研究會成立三十周年慶國慶系列活動(大型書畫展、古代銅壺展、嶗山綠石網展)將在2020年9月26日上午9時28分同時拉開帷幕。在短短的一個月的籌備中,研究會的會員們及協辦單位的同好們做了大量艱辛細致的工作。</p><p>從落實展會時間、地點,到征集150幅書畫作品、再到多次到膠州銜接發成銅壺博物館拉運銅壺展品,還有抓緊在會前編輯完成八版畫冊。以及定制、購買展會用品等等,無不凝聚著大家的心血。</p><p>在時間緊、任務重的情況下 ,大家不計報酬,加班加點、爭分奪秒地奉獻著。</p><p>借此機會,向為展會付出辛勤勞動的會員們及協辦單位的同好們表示衷心的感謝!</p><p>讓我們預祝更相信展會一定會取得圓滿成功!</p><p>”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在這里我們引用毛主席的長征詩作為結束語,期盼”三軍過后盡開顏"的早日到來吧!</p><p>歡迎大家的參觀,由于籌展時間短,加上水平有限,難免存在不足或缺點,懇請對展會(包括綠石網展)留下寶貴意見!</p><p><br></p><p> 展會籌展組</p><p> 2020年9月26日</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附展會文件:</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br></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青島嶗山綠石研究會簡介</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br></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青島市嶗山綠石研究會于一九九零年六月十六日在青島大學路原青島博物館成立。是經青島市文化局、民政局批準的青島市首家觀賞石法人社團組織。是中國觀賞石協會的團體會員。現有六個分會(嶗山分會、李滄分會、市北分會、書畫篆刻分會、珠寶藝術品分會、旅游健身分會),歷屆會員多達數百人。</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研究會成立三十年來,弘揚、傳承我們優秀的民族傳統文化,為宣傳嶗山綠石文化、宣傳島城風光做了大量正能量的工作,受到了市相關部門及廣大賞石愛好者的充分肯定。</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會長孫嘉顯酷愛嶗山綠石,數十年來樂此不疲地宣傳、推介嶗山綠石這張島城的名片,并頗有研究心得。他現為中國觀賞石協會理事、中國寶玉石協會理事、山東省盆景奇石藝術家協會副主席、青島市嶗山綠石鑒定師。</p><p><br></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在青島市嶗山綠石研究會成立三十周年舉辦慶國慶大型書畫展暨古代銅壺展開幕式上的祝辭</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br></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青島市嶗山綠石研究會會長孫嘉顯</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2020年9月26日</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br></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各位領導、各位朋友,女士們、先生們大家上午好!</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首先對各位嘉賓、朋友們在百忙之中趕來參加青島市嶗山綠石研究會成立三十周年慶國慶大型書畫展暨古代銅壺開幕式的活動表示熱烈歡迎。</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海上名山嶗山是鑲嵌在祖國海岸線上的一顆璀璨的明珠,千百年來多少名人留下了膾炙人口的詩篇:“泰山雖云高,不如東海嶗”、“我昔東海上,嶗山餐紫霞”。</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這些由古到今大量的謳歌嶗山的詩文,給祖國傳統文化寶庫增光添彩,亦給宣傳青島和嶗山書寫了濃重的一筆。</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三十年前,在市主管部門的大力支持下,于一九九零年六月十六日,在大學路原博物館我們發起成立了首個由市民政局批準的賞石文化團體——“青島市嶗山綠石研究會”,這在全國也是較早成立的賞石文化團體。</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我們和島城愛好嶗山綠石的朋友一起,為宣傳嶗山,豐富島城的文化產業,以嶗山綠石這張島城靚麗的名片,廣交朋友,傳播文化,并結出了豐碩的成果。</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嶗山綠石的研究專家郭泰利先生等為傳播島城的綠石文化,編著出版了《綠石大千》等書籍,得到了海內外讀者廣泛的好評。這也是人們對青島、對中國的熱愛與好評。</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借此機會,讓我們對熱愛綠石文化的朋友為宣傳家鄉所做出的努力和奉獻表示誠摯的敬意!</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讓我們繼續和島城廣大熱愛嶗山綠石文化的朋友們一起,為傳承和發揚祖國的優秀傳統文化,為把我們祖國建設的更加美好而增磚添瓦,不斷做出自己的努力和貢獻吧!</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最后,向始終關心支持我們的祝賀單位、向為這次展覽付出艱辛勞動的協辦單位、向嶗山綠石研究會的會員們以及孜孜以求熱愛、鉆研綠石文化的各位嘉賓、朋友們表示衷心地感謝!</p><p><br></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青島市嶗山綠石研究會成立三十周年舉辦慶國慶大型書畫展暨古代銅壺展開幕式上的祝</p><p><br></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青島市嶗山綠石研究會關于發展會員的通知</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青島市嶗山綠石研究會成立三十年來,在孫嘉顯會長的帶領下,不斷發展壯大(現在已有六個分會),為推介、宣傳嶗山綠石文化,做了大量的正能量的工作,受到了社團主管部門及廣大愛好嶗山綠石(文化)的朋友們的好評與肯定。</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此間,亦有不少愛好嶗山綠石(文化)的團體及個人提出加入本會的要求,為此,可先向本會提出口頭申請,經本會審核同意后,填寫入會申請表,同時需一次性繳納200元會費(用于會員活動費用)辦理入會手續。</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聯系人:王先生</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聯系電話:13808990663</p><p>聯系人:張先生</p><p>聯系電話:13608979611</p> <p>附:青島市嶗山綠石研究會微信群二維碼。掃描即可進入。</p>
主站蜘蛛池模板:
玛多县|
洪泽县|
茶陵县|
慈利县|
卢龙县|
政和县|
翼城县|
安龙县|
武城县|
香河县|
阜南县|
西畴县|
肇源县|
揭阳市|
清水县|
兰州市|
北川|
四平市|
东台市|
四子王旗|
平邑县|
内黄县|
乳山市|
乐陵市|
安新县|
麻阳|
丹凤县|
内黄县|
三江|
兴安县|
凤城市|
时尚|
湘潭县|
手游|
沙田区|
安宁市|
广宁县|
枣庄市|
富锦市|
基隆市|
马尔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