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0px;"> 謝 鴻 機 先 生 略 傳</b></p><p><br></p><p> 五修族譜(1993年)在“近現代精英與族賢″中記載“四修元老鴻機公傳略"如下:</p><p><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鴻機公,字遵度,派名承守,締世房裔壽四子。清光緒附生(實為增生),宣統辛亥,選舉議事會議長,入民國,歷任本團團長,本區區長。公明廉潔,兩袖清風,事功才識,為時推服,比之包拯、海瑞云。我族宗祠幸公任主修,始得竣工。四修族譜,亦幸公與玉芝公,合力經營,始得完成。新(化)邑謝氏六戶通譜,今則無法繼輝前業矣。</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贊曰:</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北斗才高心恕慈 堪教后秀仰宗支</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光明似鏡前撐鎮 廉潔如冰后建祠</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課子傳家勤儉寶 待人處事圣賢師</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巍巍祠宇翁千古 百世流芳玉不疵</span></p><p><br></p><p> 謝鴻機(遵度)先生(公元1867年7月~1942年2月),享年75歲。上世紀前半葉,在謝鐸山地區,乃至大同鎮,是個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風云人物。他是晚清時期的秀才(增生),人長得高高大大,孔武有力,他在湘西的辰溪州當過西席(舊時對幕友或家中請的教師的稱呼[古時主位在東,賓位在西]),在新化縣大同鎮高小當過老師,在大同鎮警察署當過署長,在大同鎮(1910年建立,1929年12月撤銷,1930年元月改為新化縣第三區)鎮長(后為區長)的位置上坐鎮二十多年,還兼任區保衛團團長。由于他為人正直,廉潔勤政,方法得體,深得人心,所以才在位置上呆得這么久。尤其是,當他六十多歲退休回家安享晚年后,他的小兒子謝翰藩在湖南大學畢業后工作不久,因患急性淋巴癌,英年早逝,給了他一個致命的打擊,全部希望落在這個兒子身上的,哪想晴天霹靂,白發人送了黑發人。從此,哀聲嘆氣,老淚縱橫,沉浸在萬分悲痛之中,一時無法自拔。恰在此時,接任的區長,由于能力有限,管理水平太差,匪患橫行,老百姓怨聲載道,各鄉的鄉長及族老反對聲鵲起,紛紛懷念他在任上的所做所為。于是聯合起來一方面向新化縣衙門請愿,希望仍由老區長繼續任職,另一方面驅趕新區長。縣令派人來征求他的意見,他想再去工作一段時間也行,一是在家無時無刻不在想念著小兒子,心情悲傷,無法解脫,換個環境,讓繁忙的工作來充實自己,忘卻痛苦。二是自己回家之后,經濟開支增加,再去賺份薪水也好。三是身體尚好,還吃得消,因為他懂醫,再干幾年也無妨。于是他再度出山,那些手下們歡呼雀躍,土匪們卻聞風喪膽,匪患都銷聲匿跡了。第三區的各項工作逐步又恢復了正常,后來還評上了新化縣的模范區。</p><p> 他在任時,廉潔自律,兩袖清風,當了多年的鎮長、區長,依然還是住著香火堂坐式左邊四間老式土磚木架房子,他的薪水除了生活開支外,有時還要接濟貧苦之人,另外就是送子女讀書,三女兩兒都送了中學或以上的書,其中大女兒翔霄與冰瑩一起在長沙讀了師范,然后一同參加武漢黃埔軍校分校學習再參加北伐戰爭;小兒子讀了湖南大學。生活中,時常捉襟見肘,遇到大事時,與幾個好友來場“起會″,即互相幫助,今年甲要做大事了,大家調錢攏來支援甲,明年乙要做大事了就支援乙,這樣度過難關。</p><p> 堂堂區長,身居幾間這樣的土磚房子,有失大同鎮的體面。于是有人趁他還在任上滿七十大壽,各鄉族老自愿捐款作為壽禮,讓他起幾間像樣的房子。這樣他在離香火堂約百米的地方砌了幾間房子,房子起好之后,遵循父親忠告“士先品行而后文藝″,取名為“詠德堂″,兩邊門上擬對聯“詠絮才高 道韞當年評白雪 德馨望重,淵明有宅近青山″①,搬家之后,他把香火堂的四間房子無償捐給族上做小學。解放后,詠德堂被政府沒收,做合作社(供銷社),他大兒子一家仍住香火堂,直至八十年代初,合作社搬至老公社,由他兩個孫子謝鐵城、謝根新贖回。由于年久失修,成了搖搖欲墜的危房,今年按照上面的政策已被全部拆除。</p><p> 由于過去了八十多年,知道他一些事跡的老人早已紛紛過世,流傳下來的故事或軼事不多了。</p><p> 在家鄉,還流傳著有關他的一些故事或軼事:</p><p> 一、年老之后,需顧人抬轎,不論是去任上還是回家,都要在青潭橋前上轎或下轎。有人問他,青潭橋離家還有四五里路,怎么就要下轎了呢?他回答道:“沿途到家,有輩份比我高、年齡比我大的人,路旁墳山里還埋著列祖列宗,我豈敢在他們面前放肆?向玉芝老爺(既是族叔,又是老師)學習,走走路也是強身健體吧。″</p><p> 二、一次回家中,見院子里一族兄愁眉苦臉,唉聲嘆氣,他連忙詢問是怎么回事?反復詢問之下,族兄告知實情:“我在豈山沖的一丘水田受旱嚴重,本來是有水救田的,可是別人不準我放水。″</p><p> “為什么?″遵度先生問。</p><p> “我這丘田在某老爺田的下面,他的田有水灌溉,想要我低價賣給他,寧可將水放去溝坑浪費,也不愿讓我救禾苗,我又奈何不了他,這可怎么辦?禾苗只能像倒干死了,唉!″</p><p> 他聽完之后,安慰族兄幾句,后面親自找到某老爺說:“你餐餐呷飯,讓別人連粥都沒有喝,你就心里舒服了嗎?我們大家做事都要講良心,別個是丘救命田,賣給了你,讓他家去呷西北風嗎?″懾于老鎮長的威望,那老爺再也不敢刁難那個族兄了。</p><p> 三、一次,院子里一個房侄擔上些紅雞蛋、幾只雞、一壇甜酒等東西去女兒家打“三斗″,他走得快,過了青潭橋,把一同前去的家人甩在后面很遠了。忽然,內急,他放下擔子尋茅房,找到茅房卻離擔子有點遠了,也顧不得那么多,先解決緊急問題再說,等他蹲了好久,出來一看,傻了眼了,擔子不見了,這可怎么辦?他前后找一會,又喊一會,無濟于事,倒是把附近的村民喊了攏來,紛紛詢問是怎么回事?哪里人?此人也有點小聰明,他說我是謝鐸山遵度叔叔的親侄兒子,沒想到你們院子里風氣這么差,簡直是活打搶了,過幾天,我叔叔要回來了的,我告訴他去。恰好這些話被一個族老聽到了,他怕被遵度老爺批評,于是安撫他,他去想辦法。等了一會兒,族老來了,喊他去拿東西,他以為族老抓到了那個偷東西的人。不是的,原來族老鄰居也準備了不久去打三斗的東西,甜酒是另一個鄰居有,暫時借來解決救急問題,然后再每家每戶出點錢來解決。族老只是對房侄交代,此事千萬別跟遵度老爺講了,免得他們受批評。房侄千恩萬謝感激族老,果真多年后才說出此事。</p><p> 四、修建祠堂費了力,盡了心。1938年,遵度先生與族老、賢達商議決定:舉全族之力,修建鐸山謝氏宗祠(祠堂),集祭祀祖宗、學生讀書、文娛場所于一體,所需木材從各公山砍伐,所需勞力由族人義務投工,不能投工者則出錢折工;較為富裕的家庭還要捐款開支工匠報酬。他家只有三丘水田,約三畝多,他捐出兩丘,其中一丘(一畝多)用于制作磚瓦。開工一年后,建好神堂(禮堂),因捐款難以催收,不能按時支付匠人酬資,具體負責修建工作掌管賬目的謝楚藩先生無力應付,被迫外出謀生。修建工作只能停擺,在這種情況下,遵度先生覺得這樣半途而廢,現在怎能對得起子孫后代,百年后有何面目去見列祖列宗?也會被別人恥笑謝鐸山無有能人。他家離祠堂百余米,于是他不顧年邁(73歲)體弱,接過主修這副沉重的擔子,全力以赴,籌款催捐,催工督工,族人也被他的誠意所打動,踴躍出錢出力,再歷時兩年,把剩余工程完成,于1941年底祠堂竣工,第二年二月典禮不久,由于心力交瘁,積勞成疾,溘然而逝。去世前,他招呼后人,就安葬在墳山嶺(離祠堂不足50米),他死后也要永遠做祠堂的守護人。</p><p><br></p><p> ①解釋對聯:詠絮才高 道韞當年評白雪</p><p> 德馨望重 淵明有宅近青山 </p><p> 詠絮:指東晉謝安的侄女謝道韞以“柳絮因風起"的詩句比擬雪花飛舞。謝安大為贊賞,后以“詠絮"為贊揚女子能詩善文之典。</p><p> 一天,謝安與兒女及侄輩在家講詩論文,忽然天下大雪,說:“大雪紛飛,如何比擬?″大家面面相覷,不知怎么回答,侄兒謝胡答曰:“撒鹽空中差不多″,此時謝道韞說道:“未若柳絮因風起″。后世以為女子有詩才之典。</p><p> 德馨:來源于唐朝著名詩人劉禹錫《陋室銘》“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這是一間簡陋的居室,因美德使它芳名遠揚)。也是以德自勵的表現。</p><p> 淵明:即陶淵明,又名陶潛(352或365~427年),東晉末至南朝詩人,辭官不做,歸隱田園。</p><p> 宅近青山:來自唐朝李白《題東珝(xǔ)公幽居》:“宅近青山同謝朓(tⅰǎo),門垂碧柳似陶潛″。青山:謝脁(464~499年,南齊詩人)為宣城太守時,曾筑室于當塗青山之南。</p><p> </p> <p>香火堂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祠堂修建之前,族里在這里祭祀祖先、辦學堂的地方,1921年過“北兵″時,遭到焚燒。圖為被燒毀后再建的香火堂,頂上的紅瓦是幾年前族上出錢換的。</p> <p>這根門柱見證了“北兵"焚燒香火堂的罪惡行徑,它是唯一沒被燒毀的木頭,1921年重修香火堂時仍安在此處,它已有300余年的歷史了。</p> <p>圖為1937年遵度先生滿七十歲生日后所起房子前棟的后墻,現已拆除。</p> <p>房子的前墻右邊。</p> <p>房子的前墻左邊,</p> <p>2006年復修的宗祠碑頭。</p> <p>遵度先生主持修建的兩棟教學樓及戲臺(戲臺在文革中被拆除),現戲臺為1987年龍潭村所重建。</p> <p>鐸山宗祠外觀。</p> <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圖為謝遵度先生 </span></p><p><br></p><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府 君 介 眉 公 傳</b></p><p><br></p><p> 府君(父親)諱裔壽,字萬疆;介眉,別號也。祖考,惟學,祖妣,李孺人,生府君一人,承歡膝下,昏定晨省①,年近七旬,祖妣猶健在而孝敬益虔。性情慷慨,恒以不學為恥,見吾族讀書之士多有掇泮(duō pàn,掇,摘取;泮是考中秀才),芹(謙詞)登賢書②者,踴躍鼓舞。命小子鴻機負笈從師,發憤為士子業。</p><p> 清光緒二十年(公元1894年)甲午二月,府君為祖母治八旬壽筵,時小子往寶邑應童子試③獲補邑庠(清時稱縣學為邑庠),府君乃率小子拜跪捧觴(shāng,捧著美酒),為祖母壽。父老頌祝者謂府君教子就學,辛苦殷勤,為足以慰親(此指父親的母親,即祖母)心也。府君以小子學識寡陋,戒且勵曰:“士先品行而后文藝。鄉儒陋俗,幸而獲一青衿(舊時讀書人穿的一種衣服,借指讀書人),往往志得意滿,逐濫入于是非之場,饕貨(饕餮 tāo tⅰè,一種兇惡貪食的野獸,饕貨指貪婪之徒)賄而飽私囊,時書束之高閣,人品心術之敗,無所不至,為里黨笑,誠無可自解也。今而后鄉鄰曲直(是非,矛盾),吾中剖(分辨;分析)之;合族公事,吾強任(擔當)之,小子可不與聞。″府君之言如此。</p><p> 二世祖瑛伯公墓夫婦合冢(zhǒng,墳墓),葬鄧家屋后。府君謀于父老,修砌石圍。鄧姓控府君在案,合族同心御侮,鄧姓始畏而求和俯寢(停息)。</p><p> 老炭山為石鼓沖墳山來脈,同族老戮力禁封,力爭公廷,憑縣立判,人始無敢侵犯先人丘墓,俾(bǐ,使[達到某種效果])獲保寧,此孝子仁人之用心也。</p><p> 他如排難解紛、補修橋路,量力之所能,任者無不與焉。小子得專力為童子師,無外事之煩擾,及懔然(危懼貌)于敗行之可羞者,皆賴有府君在也。</p><p> 配肖孺人,事其姑④李太孺人,先意承志⑤惟謹,李太孺人性嚴厲,稍忤旨則譴訶(責備,怒罵)隨之,孺人下氣柔聲,事之數十年而不倦,見者,嘆以為難待。子媳恩誼必均,孫曾數十人,未嘗加以重語,故生而皆服其仁,歿而哀思之不置。孺人精力素強,雖年逾七十而作苦(耕作辛苦),如平時家人揮涕止之,弗之顧。方冀其來日方長,乃當《家乘》(指三修族譜)將竣(完成),孺人竟溘然長逝矣,此尤其可為流涕而太息(出聲嘆氣)者也。</p><p> 茲特就苫(shān)塊⑥中,并府君行事泣述一二,為一已朂(xù,同′勖′,勉勵)并為后嗣勖(xù)云。</p><p><br></p><p> 民國二年(公元1913年)歲次癸丑春月吉旦</p><p> 男 鴻機 謹述</p><p><br></p><p> 注釋:</p><p> ①昏定晨省 昏:天剛黑;省:探望,問候。晚間服侍就寢,早上探望問安。舊時侍奉父母的日常禮節。</p><p> ②登賢書 科舉時代稱鄉試中式為登賢書。登賢,舉用有道德有才干的人。</p><p> ③童子試 清代科舉制度包括四部分,分別是童(子)試、鄉試、會試、殿試。童試是第一部分,也是科舉必走的一步。縣試在各縣進行,由知縣主持,清朝時一般在每年二月舉行,連考五場。通過后進行由府的官員主持府試,在四月進行。通過縣、府試的便可以稱為“童生",參加由各省學政或學道主持的院試。清朝的院試是每三年舉行兩次,由皇帝任命的學政到各地主考,辰、戌、丑、未年的稱為歲試;寅、申、巳、亥年的稱為科試。院試得到第一名的稱為“案首"。通過院試的童生都被稱為“生員",俗稱“秀才″,算是有了“功名″,進入士大夫階層;有免除差役徭役,見知縣不跪,不能隨便用刑等特權。秀才分三等,成績最好的稱“廩(lǐn)生″,由公家按月發給糧食;其次稱“增生″,不供給糧食,“廩生"和“增生″是有一定名額的;三是“附生",即才入學的附學生員。 </p><p> ④事其姑 指童養媳服侍未來的婆婆。《二十四孝》故事之一:明朝,山西山陰地方,楊家一童養媳,名劉蘭姐,年僅十二,即見理透徹,事姑殷勤。其姑王氏好犯上,經常罵其祖母老而不死,是為厭物,言詞極其不敬。一日深夜,蘭姐進入姑房,跪泣不起,姑驚問何故?蘭姐答以:“兒擔憂婆母不敬太婆母,媳婦如引以為榜樣,日后婆母年老,亦被視為厭物,則何以堪?太婆母長壽,誠吾家之幸,請三思之。"王氏聞諫,頓然悔悟,含淚嘆曰:“良言教我多矣!″遂痛改前非,溫柔卑順,極為孝順。而蘭姐事其姑王氏,亦克盡孝道。</p><p> ⑤先意承志 指不待父母明白說出就能迎合父母的心意做事。也指揣摩人意,極力奉迎。</p><p> ⑥苫(shān)塊 寢苫枕塊的略語。苫:草席;塊:土塊。古禮,居父母之喪,孝子以干草為席,土塊為枕。</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江川县|
渭源县|
治多县|
关岭|
宣威市|
乌拉特前旗|
鹿泉市|
滨州市|
钟祥市|
平昌县|
陇川县|
潼关县|
温泉县|
专栏|
临漳县|
宁强县|
玉环县|
原平市|
海伦市|
锡林郭勒盟|
抚宁县|
房产|
卓尼县|
霍州市|
惠州市|
牡丹江市|
永济市|
平南县|
永嘉县|
孝感市|
遵义县|
武陟县|
将乐县|
磐石市|
天祝|
永善县|
明光市|
安新县|
和田市|
富源县|
阿拉善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