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東臺吉奈爾湖,今年的網紅打卡地,譽為中國的馬爾代夫,深藏在柴達木盆地無人區的一角,讓人享受到望不到邊際的靜謐之美,美就美吧,它還不收門票,湖水中的礦物質給這里的一切帶來生機。</h3> <h3>當你在海拔3000多米,荒無人煙、寸草不生的大漠戈壁中,忽然眼前出現這一片藍,會是怎樣的心情?!——</h3> <h3>不知道用什么詞描述它的美,“驚艷”?</h3> <h3>遠看湛藍色,近看透明的,沒幾個人去過馬爾代夫,但東臺吉奈爾湖現場那種既視感比想象中的要美。</h3> <h3>西行幾十公里,西臺吉乃爾湖,被帶有鹽土G315國道一分為二,一面幽藍一面碧綠,因為鹽度不同使得兩邊的湖水顏色完全不同,原本跟東臺吉乃爾是一個湖泊,因為干旱,逐漸分離成兩個單獨的湖。</h3> <h3>這兒的美是隨著自然的變化而變化的,不同天氣就會看到不一樣的水色,如果航拍,平視無奇的湖面俯瞰卻看到完全不一樣的景色……</h3> <h3>天藍、地藍,天地無垠連接一片滿目碧藍的天幕。</h3> <h3><br></h3> <h3>水中長有苔蘚,有很多叫不上名的鳥兒,在路邊的停車位上,即使不用長焦鏡頭你也能拍得到。</h3> <h3>鹽土和泥的G315西臺路面。</h3> <h3>一路西行,大柴旦至茫崖,從幾百人的城鎮再到萬人的縣級市,從迎著朝陽出發,再到追隨太陽到達目的地,風景永遠是在旅途當中。</h3> <h3>老茫崖路邊的房子——發生在這里的一個故事:2010年泰安幾位資深影友李軍,喬云生,孟憲弟驅車到此采風,那時這里只有一個破落的小院子,傍晚他們想去找一個野營搭帳篷的安全地點,剛進入院子,猛然就從屋里沖出一只藏獒,徑直繞到三人身后把住院門,堵住了他們的退路。對峙中差一點傷到肉肉最多的喬大哥,幸虧狗主人及時趕到化解了危機。從此老茫崖破院子成了泰安攝影界久傳的經典故事。如今故地重游,早已物是人非。小土院早已不見了蹤影,蓋起了漂亮的大廠房。但這里在心中仍是不滅的記憶。<br></h3> <h3>補一張當年的留念照,第二張是當年的破小院子(李軍大哥(右)看到美篇后友情提供)</h3> <h3>一路上我們除了會看到很壯觀的自然景色,另外還會看到有些許的建筑,工程設施,包括我開始拍的電線桿,即便是荒涼漫長的無人區,高架線連接著祖國遼闊的大地,沒有他們的存在,也許這里至今都不會通路,正是因為有他們這些做工程的人,我們才有機會一睹海西的風采,而隨著一些基礎建設的繼續,也會有一些人跟進,繼而能有水的補給,青藏高原寶藏豐富,希望以后越變越好,將會是更加美麗的風景!</h3> <h3>壯闊的大西北,擁有著眾多不為人知的神秘美景,青海的茫崖(ai)就是其中的一個秘境。這里是茫崖翡翠湖,鹽池里高濃度的鹽水在這里被稱作鹵水,豐富的礦物質造就出顏色跟形態不一夢幻般的場景,一路走來見到過大大小小的鹽湖,而這個,真真切切算得上的翡翠湖了,絕對第一!</h3> <h3>10元一次的透明小船,沒有時間界定,無論多老的大媽都無法抵擋夢幻般體驗的,船主人告訴我們,昨天茫崖還是大風天氣,沙土飛揚,刮的人站不住,今天我們來的是好時候,幸運!</h3> <h3>由于行程不定,我們提前沒有網絡定房,趕到花土溝時得知房間不好定了,在翡翠湖時遇到在茫崖做天然氣輸出勞務的肥城老鄉看我們的車號主動跟我們打招呼,談起住宿他也很為難,他說茫崖過于偏遠接待能力有限,住宿一直是這樣的,緊張的時候搶定700到2000不等,他們那里倒是有木床,但是沒有任何鋪蓋,就算這樣想留我們的話也得請示遠在格爾木的公司領導,我們無意打攪他給他添麻煩,大不了再帳篷地鋪,我們兩輛車分頭滿大街每條街打聽賓館或者民宿,老天不負我們,被告知N次沒房后,終于找到一家條件不錯并且價位不算高的星級賓館,謝天謝地,我們當天到竟然還能訂到,還是幸運!今夜已入住青海與新疆接壤的石油小鎮花土溝——現在的茫崖市,明天要與魔鬼之眼來個對視。喝酒,吃肉,補能量!</h3> <h3>奔向艾肯泉。</h3> <h3>D7. 茫崖前往艾肯泉,傳奇的惡魔之眼,由于含硫酸過高,周圍的土地寸草不生,大自然總是以你想象不到的方式引導你去發現這個世界的無窮可能,傳說的惡魔之眼,也有人叫天使之眼,不管稱呼如何,它都代表著神奇二字。在離茫崖市沒多遠的地方,目前也是出于待開發狀態,從市區出發,全程砂石搓板路,至少駕駛硬派SUV以上的車開大約二個多小時,沿途有不少采油的油井,也出現了一片沼澤草地,還有人放牧,這是近兩天行程里難得一見的綠洲。</h3> <h3>慕名而來的人多了,近期剛搭起來了供人高處觀望塔臺(不到一個月)。</h3> <h3>10元,視覺就高了些。</h3> <h3>神奇吧!壯觀吧!據說艾肯泉有兩千多米深,晝夜不停往外噴涌,泉水和周邊的紅土形成了色彩上的差異,從高空看,就像是一只眼睛,泉水就是那深邃的眸子。這里地方不大其實無需過多逗留,能攜帶一個小飛行器航拍才能見到它的美,否則你會有白來一趟的感覺。(我們 有飛行員建亮)</h3> <h3>一路驅車向魔鬼城方向去,聽說有風的時候魔鬼城會發出鬼魅般的狂吼聲,更不用說沙塵撲面,而遇到雨天的時候又是陰森凄涼的,我們是幸運兒,我們到達魔鬼城的時間天氣晴好沒有一絲風,我們幾個是激動的,置身荒涼,孤寂的魔鬼城雅丹,它有著奇妙的感覺,能感覺它是有生命的,它曾經繁華,它看似偉岸,但在大自然中,一切又是如此渺小。</h3> <h3>如果你膽子夠大,車子越野性能強悍,可以試著在戈壁上撒個野放肆一把,兔哥的牧馬人,把沒有過的第一次戈壁越野體驗,與跟主人一樣遠征過高原有著豐富經驗體驗的建亮的大普霸一起在柴達木的魔鬼城,撒歡了。。。</h3> <h3>沒有約束,只為自己心靈那種想飛的欲望,我們這群工作中賣過力的半百中年人,在這里,我們也會像孩子一樣的隨心所欲,沒有了疲憊,只有忘我的開心,我們懂得生活,也體會到偶爾的戶外撒野給我們帶來的樂趣,我們也重新定義了瀟灑跟自由!</h3> <h3>我們熱愛生活,我們探享自然!我們感嘆滄海桑田,生態惡劣,我們也敬畏法力無邊的大自然。。。感恩遇見,我們是幸運兒!</h3> <h3>坐在越野上,就如同靠在男人寬大的肩膀,安全,放心。</h3> <h3>是的,我們的車開的很歡很爽很颯,我們的山東大煎餅就花生米豆腐皮,在這里吃的也格外香!同時我們的臉也被高原的太陽曬得面目全非了。</h3> <h3>越過漫長一望無際的戈壁荒漠,冷湖,在柴達木盆地腹地,海拔2700多的的一個小鎮,1954年,地質勘探隊在這里發現了石油,這片荒漠一下子熱鬧起來,天南地北的開拓者,為同一個目的來到這里,鼎盛時期,有近10萬人在這里奮斗,10萬人什么概念?只有親身經歷無人區的人感受得到10萬人在無人區意味著什么。</h3> <h3>冷湖石油小鎮遺址---中國石油企業精神教育基地,冷湖愛國主義教育基地。</h3> <h3>我們想不出來當年每有新職工到來時大家開心的時刻,我們看到的是寂靜殘桓斷臂的“廢墟”,隨著石油儲備的枯竭,石油工人逐漸搬離了這里,距離最近的幾十公里冷湖鎮現在也只有不到千人在此了。</h3> <h3>紅色墻體的建筑上涂鴉密布,當年的粉刷工工作時有沒有高唱著那首“石油工人之歌”?</h3> <h3>遠處的阿爾金山,只有它見證了石油小鎮的繁華與沉寂。</h3> <h3>曾經的輝煌不復存在,冒出過縷縷炊煙的房屋如今破舊不堪,這些斷壁,也曾為一個個家庭提供過溫馨的庇護,那些激情歲月會讓遷走的石油工人一生無法忘卻。</h3> <h3>沒有經歷過那么艱苦的工作生活環境,沒有見過那么荒涼孤寂的地方,怎么知道現在好日子的來之不易,向那些勘探開發者致敬,向那些犧牲在艱苦卓絕環境中的工作者們哀悼致敬!</h3> <h3>翻越了3680米海拔40公里長下坡的當金山埡口,我們瞬間回落到1000米海拔地區,在美好的夕陽余暉下,我們來到了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絲綢之路的節點城市---敦煌。</h3> <h3>莫高窟景區數字中心的電影播放紀錄片畫面還在腦海---公元366年,僧人樂僔西行,清瘦的他一身緇衣芒鞋裝束,手持錫頭禪杖。和尚獨自走在空寂的大漠中,風不遺余力的狂打著沙,沙不停歇地在他身邊旋舞。太陽就要落山的時候,和尚停下了腳步,許是身心俱疲了,和尚在沙地中盤膝而坐,大泉河畔的清流從身后嘩然流過,不經意間一抬頭,和尚驚呆了,一道耀眼的金光從三危山上撲面而來,佛光普照,眩暈中,一身勞累的樂僔和尚似乎看到了東方琉璃世界和西方極樂世界,飛舞著的樂舞伎就在身邊助興,或天女散花,或彈撥樂器……這或許是來自佛陀的意愿,也或許早已是命中注定。</h3> <h3>敦煌是隔絕千年時光的文明腹地,也是讓永恒靈魂存在的傳承,敦煌,一片沙丘,天地闊然!</h3> <h3>都說,有機會,一定要去一次敦煌,用心去看去讀的地方,看莫高窟的信仰,看壁畫上飛天散花,看月牙泉堅強的水與彎月,回望,那里有著曾經的盛唐,那里如今又將是笑靨如花。</h3> <h3>D8: 敦煌,鳴沙山,絡繹不絕的游客駝隊,,,我腦海中浮現出來一個畫面,身穿絲綢的人牽著一群駱駝,孤獨的走在無垠大漠之中。。。</h3> <h3>無人機不能帶進景區,為拍個全景也是想足的法子。</h3> <h3>月牙泉下起了細小的雨,沒拍到落日余暉不遺憾,舌尖上的美食不可缺。</h3> <h3>感謝友人藺先生盛情招待,果然是敦煌第一美食,感謝葉子美女贈送的杏李干,回味無窮啊。</h3> <h3>D9:大地之子趴在地上,就像在母親的懷抱,安詳可愛,寓意深遠,在廣袤的戈壁,給人強烈的視覺沖擊,讓瓜州戈壁上多了一條靚麗風景線。</h3> <h3> 如果你問,張掖七彩丹霞為什么這么美?不為什么,它就是神奇自然的美,天生的鬼斧神工。</h3> <h3>只有到了大西北,才能感受到她的神奇壯麗。</h3> <h3>這就是老天繪制的美景,神圣而靜謐,云隙光投射著奇異光彩。</h3> <h3>祁連山,連著戈壁與草原,這里溪流清澈,黑色的牦牛白色的羊成群的駿馬點綴在如碧毯的大草原上,一望無際,美不勝收。</h3> <h3>與草原約會,與鮮花共舞。</h3> <h3>我們沿祁連大草原到達祁連縣,阿米東索(牛心山)被云霧繚繞,沿山路而上,雨中,我們眺望風云變幻的山巒,阿米東索---眾山之神,它會保佑我們的!</h3> <h3>D10: 早上推開窗,驚喜!雨后的阿米東索露出了山峰,山間的云霧像綢帶般環繞著山神,山腳下的大麥田像極了油畫,我們趕緊收拾行囊,卓爾山走起,我們真是太幸運了,感恩!</h3> <h3>卓爾山其實是祁連山中不起眼的一座小山包,論高大雄偉,不及對面的阿米東索,可站在它的最高處可以一覽在阿米東索擁抱下的祁連縣,如果是一個月前來,那金黃色的油菜花,白雪皚皚的阿米東索,綠油油的青稞田,蒼翠的森林交相輝映色彩豐富,難怪國內很多人把祁連縣比作東方瑞士,可是在我門的眼里,她比瑞士更親切,這里是我的祖國!</h3> <h3>我們去的時間錯過了祁連連片的油菜花,金燦燦的大麥在微風下輕輕起伏,馬上要到收獲的季節了,匯天下好糧,釀世間好酒,此時,那首“在遙遠的地方”,不禁在耳邊響起,旅游在路上,就得放開心靈與人交流,與大自然對話,否則,只能算是走馬觀花。</h3> <h3>色彩斑斕,風景如畫,流連忘返,如癡如醉!美不美看圖說話!</h3> <h3>祁連縣卓爾山風景區</h3> <h3>祁連縣卓爾山風景區</h3> <h3>祁連縣卓爾山風景區</h3> <h3>到了烽火臺,展望整個祁連美景,大好河山一覽無遺,心曠神怡!</h3> <h3>卓爾山海拔2930米,屬丹霞地貌,背面是連綿起伏的祁連山,卓爾山景區對山東身份證持有者免收門票,卓爾山,對我們很友好,我們也深愛這里的秀美山川和物華!</h3> <h3>帶著對卓爾山風景的留戀,我們沿g227行走在阿柔大草原,風景依舊很美路況也不錯,有好的心情,翻越達板山沒人高反,一路平安到達西寧。</h3> <h3>路途的辛勞并快樂著</h3> <h3>達坂山</h3> <h3>常年積雪的崗什卡雪峰。</h3> <h3>悠遠,神秘,蒼涼,廣闊,陽剛,柔情,每一次的遇見,都是幸運的,我們心存感恩!</h3> <h3>蘭州,回程途中,我們得知李軍、張健琪又在奔赴西藏的路上,于是特意在蘭州與兩位老大哥會面。</h3> <h3> 壯美又美味的大西北,如果有條件,一定要去一次祖國的大西北,去感受那里的荒涼與繁華,那是一種無法用言語形容的美,粗狂與柔美相擠,那種壯觀和歷史感會讓你感動,你會覺得這里曾經有過無數的故事,身處當中,會覺得心胸開闊了許多,會讓你釋懷困擾你的一些小情緒,唯一的不便就是它的每個景點都相隔很遠,有很大一部分區域沒有通訊保障,但是很值得,誰叫咱們祖國幅員遼闊,地大物博呢。我們六個人自駕游大西北7400公里,比較深刻的一點就是,大西北的建設非常好,一路上公路迅速通達,看得到的路兩邊的環境綠化以及防護林種植都很棒,超乎想象,各項配套設施都跟上了,祖國竟然發展的如此之快之好,我們的鏡頭不能一概而全,你不出去,永遠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是多美多妙!</h3> <h3>一路風景,一路關懷,一路溫暖,感謝!</h3> <h3>青海之行還在腦海,兩篇游記記錄這一路的美好,將余味一生!(文中部分圖片由同行好友情提供 @翟健 @孫巖 @劉國慶 @朱桂蓮 @肖建亮)愛你們!</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龙州县|
顺昌县|
西乌珠穆沁旗|
南汇区|
中宁县|
汶川县|
深州市|
井研县|
云阳县|
锡林郭勒盟|
桃江县|
固安县|
长乐市|
正阳县|
石棉县|
聂拉木县|
漳州市|
肇州县|
潢川县|
射洪县|
柳州市|
海丰县|
安康市|
定边县|
剑河县|
永平县|
日喀则市|
望奎县|
邵武市|
五峰|
河间市|
锡林浩特市|
穆棱市|
台北县|
夏河县|
腾冲县|
花垣县|
周宁县|
丰镇市|
甘孜|
盐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