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根據教研處科學安排,歷史教研組在崇學樓今天早晨學科組規定時間召開了高考歷史組教研活動。歷史組全體人員參會,由張崇文組長主持全議。重點研討近三年以來的高考真題命題方向和民樂一中歷史復習備考得與失,提出2021年復習備考的策略和科學有效的應對措施!</p> <p>首先由高三特部王志丹老師分析2020年全國②卷</p> <p>精心準備,認真講解,切中要害,明確方向!</p> <p>認真聽講</p> <p>聚精會神</p> <p> 王志丹</p><p>一、總體評析2020全國高考Ⅱ卷文綜歷史試題</p><p> 凸顯“穩”字當頭,試卷結構、題型題量、考試難度均相對穩定。本次命題堅持以立德樹人為宗旨,以服務選拔為導向,重點考查必備知識、關鍵能力、學科素養和核心價值。全卷具備區分效果,突出歷史學科在“五育并舉”中的獨特功能,符合新時代中國高考改革的發展要求。</p><p>二、試卷結構分析試卷由12道選擇題和5道非選擇題組成,其中選修材料題三選一作答即可。從試卷的模塊分布來看,中國古代、中國近現代、世界史基本呈現三分天下的格局,都囊括了以具體問題為抓手的中外綜合或古今貫通。傾向于滲透歷史學科的本質特征,從史料類型、史料價值等角度對考生進行引領。從試卷的板塊分布來看,政治和經濟板塊的考查稍多,這符合中國古代歷史書寫的一貫傳統。打通板塊的綜合型題目占有比較大的比重,這啟發我們要從多角度思考問題,對歷史現象進行多元解釋。從試卷的考查能力來看,對史實前因后果的闡釋占有很大的比重,往往要求先進行概括,再進行原因追溯或意義評價。觀點提煉地精準深刻,論證起來才會事半功倍。</p><p>三、試題評析</p><p>1、落實五育并舉,實現全面發展。2020年的歷史試題在繼承了2019年試題五育并舉風格基礎上,獲得了進一步發展。</p><p>2、踐行立德樹人核心,服務高等人才選拔第一、縱觀2020年高考歷史試題,立德樹人的時代氣息濃厚。第二、通過科學設計試題,選拔符合國家和高等教育需要的優秀人才。</p><p>3、明確“四層”考查內容:核心價值、學科素養、關鍵能力、必備知識第一,對核心價值的考查。高考命題應該聚焦于能夠使學生表現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問題情境,體現高考的教育功能和價值引領作用。第二,對學科素養的考查。高考命題應該結合《歷史課程標準》提出的核心素養要求,同時考慮這些要求在紙筆考試中可測量的程度。第三,對關鍵能力的考查。獲取和解讀歷史信息的能力、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和歷史探究能力,都具有鮮明的歷史學科特點。</p><p>4、明確“四翼”考查標準,科學設計考試難度根據國家需要的人才特征和素質教育的培養目標,高考評價體系確定了“四翼”的考查標準,即基礎性、綜合性、應用性、創新性5、穩字當頭,改革求變。</p><p> 縱觀2020年的高考歷史試題,不難發現兩個特點,一是疫情下的常態化高考。二是高考改革深入推進形勢下高考??傮w來看,2020年的高考歷史試題,在新舊高考銜接、疫情影響巨大和高考改革深化的特殊時期, 堅持一核四層四翼評價體系,凸顯“立德樹人、服務選才、引導教學”的核心功能,強化高考命題引領素質教育的功能。</p><p>四、備考建議應試中進一步規范思考問題的思維路徑和書寫表達的格式。既要清楚題目里史實的前因后果,更要知道得出這個史實所經歷的史學方法,進而思考對自己學習的啟示。</p><p> 復習中以教材的綱要標題為素材,不斷排列組合梳理知識之間的邏輯關系,有意識地搭建自己的知識圖譜。學習中養成從材料中提取信息、歸納角度、思考背景和作者主張的閱讀習慣。</p><p>1、關注頂層設計,轉變學習觀念;</p><p>2、聚焦課標理念,凝練學科素養;</p><p>3、把握課標、考綱、核心素養、真題的關系,引領高考備考;</p><p>4、精研高考試題,把握命題方向;</p><p>5、聚焦課堂教學,精準備考分析。 </p> <p>其次:由張崇文向歷史組匯報分析2020年高考試卷的命題特證與近三年來高考命題的方向!</p> <p>反思總結民樂一中歷史學科近幾年歷史復習的得與失,提出歷史學科面對新高考的應對策略及措施:</p> <p>評析2020年高考試題的命題特征與方向,回望歷史復習的得與失 </p><p> 張崇文 </p><p> 2020年的高考已落下帷幕,我們看到今年高考命題在試卷結構、題型題量、考試難度的相對穩定,可能也是降低疫情影響,體現高考的公平公正。體現了今年高考命題總體思路是立德樹人、落實改革、穩中有變。</p><p> 為此,我們在今后要認真做到以下幾個方面的要求:</p><p>第一:思想上高度重視教育部考試中心編寫的《中國高考評價體系》和《中國高考評價體系說明書》。</p><p>第二:體會和領悟高考歷史變化新動向。2020年高考文科綜合剛考完,國家考試中心就發表了《2020年高考歷史試題評析》,從過去四層考查目標,改為“突出關鍵能力考查”,我們也看到了新的從三個宏觀角度進行的高屋建瓴的闡釋:體現了“以史育人”開始,以“人文關懷”終了</p><p>1、以史育人,增強立德樹人時代氣息</p><p>2、深化改革,聚焦關鍵能力考查途徑</p><p>3、穩定預期,彰顯特殊時期人文關懷 </p><p> 考試中心明確提出“命題不拘泥于教科書,運用新材料,創設新情境,古今貫通,中外關聯,把握歷史發展的基本脈絡?!?。而這句話中,“把握歷史發展的基本脈絡”,在今年的高考試題中淋漓盡致的得到了體現。它是指引中學歷史教學的靈魂,多年來 一以貫之,我們要最大限度的盡力把握住歷史的脈絡,關注歷史和時代發展的階段特征。用歷史的敬意與溫情去丈量歷史本身,考試本身。今年我們為學生提供的歷史階段特征要求學生背熟,取得了不俗的成績,因此在今后的教學工作中,這一條要堅持。</p><p>第三:研究近三年或者近五年的高考真題,了解命題者出題的思路和出題意圖,掌握試題背后體現的學科素養和知識,關鍵能力的考察之間內在的聯系和邏輯關系。根據考什么,教什么,學什么的一般規律,在高二的的第二學期讓學生有意識的去接觸高考試題,一方面是是時間有保證,另一方面是心態上有適應。高三再讓做,高度上有提高。高考歷史命題人劉芃曾對中學歷史老師和學生寄語:與其大量做題不如抽時間認真研究往年的高考試題。往年的試題是精雕細磨的產物,它反映了對考試內容的深思熟慮對設問和答案的準確拿捏、對學生水平的客觀判斷。研究這些試題就如同和試題的制作者對話。</p><p>第四:在高三的三輪復習中,一輪復習要上好通史,二輪復習要上好專題史,三輪復習要抓住熱點復習。歷史的發展是合力的產物,是你、我、他紛紛參與其中,共同推進歷史前進的,政治經濟思想文化相互影響的結果。一輪復習應以通史為主,現行歷史教科書的必修一二三,按照政治經濟和思想文化,按專題對歷史知識進行組織,使很多考生很難在時空框架下構建一個比較完整的知識體系,許多學生在專題式模塊體系下,容易割裂歷史的時序性,無法清晰地反映歷史的發展脈絡。我們都知道,歷史學科的最大特點是持續性,連貫性和不可分割性,歷史的發展有其自身的規律。同時代的不同事物,單獨存在又相互關聯,通過通史復習,不僅能夠將歷史核心素養的時空觀緊密相連,提高學生的時空觀,而且能夠使學生按照時間順序和空間要素建構歷史事件,歷史人物,歷史現象之間的相互關聯,做到古今貫通、中外關聯,從而提升解題的能力。在通史復習的過程中,要適當拓展教材的寬度,延展知識的長度,轉換思維的角度,挖掘認識的深度</p><p>第四:加強和濃厚教研氛圍,對一些學術問題和熱點問題,老師們要相互交流,共同進步和提高。學習歷史的一個重要作用就是以史為簽。歷史學科的重要功能之就是歷史與現實結合的思考,對未來社會的一種前瞻。多年來全國卷文綜歷史題一直堅持“時代性“原則,將學習知識與社會現實、熱點問題有機聯系,落實”學以致用”、“以史為鑒”的學科功能,引導學生放眼社會現實,以歷史的規律闡釋社會熱點,以歷史的原理折射社會發展。這充分體現了“歷史問題現實思考、現實問題歷史聯系、將來問題立足現實”的命題特點。有人說:人文學科的學術成果是喝咖啡喝出來的更是吵出來的。因此,要關注學術問題和熱點問題,同時注意價值取向的引導。 </p><p>第五:落實五大核心素養,精選試題加強對學生學法和考法的指導 2020年歷史試題,在深化高考改革中,穩中求變的突出表現就是加大了對必備能力的考查。關鍵能力就是能運用科學的史學理論和方法來認識和解釋歷史的能力。因此,加強對學生學法和考法的指導就顯得非常有必要。這一學期歷史組安排的曹紅德老師解題方法指導公開教學和樊有杲主任對全體高三文科學子解題方法與指導就是一種有益的嘗試,希望這樣的活動應該要堅持下去,并不斷的加大力度。</p><p>第六:關注學生的心靈成長,做好三科一盤棋的思想,努力提升自己的業務水平,為民樂一中的明天寫好奮進之筆。 </p> <p>最后:全組認真學習歷史組印刷的專家學者,一線名校教師對高考命題分析,2021年高考考向預測,我校復習備考策略與切合我校實際的教學模式,全組展開熱烈討論!</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公主岭市|
那坡县|
盱眙县|
鄯善县|
天镇县|
本溪市|
包头市|
平乐县|
凤山市|
麻城市|
南靖县|
应用必备|
睢宁县|
肇源县|
合作市|
辽阳县|
宁明县|
深泽县|
清徐县|
西林县|
湟源县|
达日县|
同仁县|
镇康县|
阳曲县|
柯坪县|
湘西|
沙河市|
朝阳县|
瓦房店市|
青冈县|
固镇县|
崇仁县|
文成县|
东乌珠穆沁旗|
吉木萨尔县|
龙胜|
万盛区|
弥渡县|
铁岭市|
万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