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8月24日至25日,我們好友四人一起慕名前往神農架宋洛鄉廻龍坪旅游。感覺這是一次發現世外桃源寧靜之美的旅行,切實感受到了神農架荒野之美和古村落民風敦厚樸實之美!</p> <p> 宋洛鄉盤龍村地處神農架的腹地,距松柏鎮30公里,由白巖村、蛇草村、前進村和大樹村四個村合并而成,下轄六個村民小組,471戶、1557人,國土面積達175平方公里,為神農架林區第一大行政村。盤龍村入選第一批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第一批國家森林鄉村和中國美麗鄉村百佳范例。</p><p> </p><p> </p><p> </p><p> </p><p><br></p><p> </p><p> </p> <p> 廻龍坪為盤龍村第一村民小組所在地,距松柏鎮僅13公里,全組52戶197人,是我們這次旅游的目的地。據當地專家考證:乾隆八年(1743年),潘開榮夫婦最先來到蛇草坪墾殖開發,隨后劉氏家族等陸續進入,漸成聚落。蛇草坪是乾隆八年以來逐漸形成的古村落。因為發現了清朝咸豐年間“廻龍坪”石碑,經神農架林區人民政府批準,蛇草坪更名為廻龍坪。</p> <p> 一,感受世外桃源寧靜之美</p><p> 24日中午一點,我們從木魚鎮出發,兩個多小時后到達廻龍客棧,客棧劉老板熱情接待我們。</p><p> 廻龍客棧位于小山村的半山腰,全組民居盡收眼底。一眼望去,廻龍坪群山環繞,山巒疊翠,白云浮動,阡陌田疇,民居散落,風景如畫,美不勝收。離晚飯還有些時間,我們從客棧出發,沿著剛剛黑化的環村公路漫步。路兩邊古樹虬枝,昂首云天;農戶玉米地一片一片,綠色中飄浮著五顏六色的苞谷穗子;梨樹掛滿密密麻麻的果子,不堪重負被迫彎腰,好似要與大地親吻;別致的民居散落在路邊、在莊稼包圍之中、在溪流之畔,一戶一景,風采各異。徜徉廻龍坪,遠離鬧市,沒有車水馬龍摩肩接踵的喧囂,滿眼皆是青山翠綠,白云擦肩,花香樸鼻,山風拂面,好生愜意!</p><p> 兩處古民居是我們打卡之地。古民居距今有近三百年的歷史,屬湖北省文物保護單位。古民居分為坎上、坎下兩棟民居建筑,形制基本形同,均坐南朝北,四合院式布局,磚木結構,硬山布瓦頂。相傳古民居為明末清初時劉六爺所修,劉六爺(弟兄7人、排行第六)大名叫劉繼沖,祖籍荊州人,因犯事,為躲避官府揖拿,弟兄7人逃進神農架大山里避難。當逃到廻龍坪時,劉繼沖無意間撿到一石豬槽銀子,他就在撿銀子的地方修房造屋安居下來。廻龍坪古民居是神農架林區現存時代最早、最完整的民居之一,是研究當地傳統建筑的實物范例。</p><p> 逛了個把小時我們回到客棧,客棧劉老板已經把小餐桌擺在門前場院。近觀門前花爛漫、遠眺山巒白云飄、看到餐桌上的土豆片、煎豆腐和黨參燉土雞,讓我們食欲大開!土豆片入口綿軟、風味獨特;煎豆腐讓味蕊感受手工制作的媽媽味道;最為點贊的當屬黨參燉土雞,大家一碗接一碗喝不停息,贊不絕口而又妙不可言!不知不覺中,太陽的余暉躲進山背后,藍色的夜幕已為星星的登場搭好舞臺。劉老板的兒子在盤龍村委當會計,忙碌之余也加入聊天。小劉曾在長江大學進修學習,對我們來自荊州的客人又多了些親近感。講家鄉巨變小劉喜不自禁娓娓娓道來。盤龍村過去僅有一條鄉道與外界聯系,從他爸爸上學到他上學都是穿越五公里原始的廻龍溪(馮家溝)出山上學。省中行和林區發改委等單位對口扶貧五年以來,盤龍村的變化翻天覆地,全村道路硬化入戶率100%、通電率100%、安全飲水工程覆蓋率100%,人均純收入由2015年不足3000元提升到現在的近萬元。路修好了,游客多了,村集體經濟壯大了,鄉親們錢袋子變厚實了!</p><p> 晚上八點多了,我興致不減,登上二樓平臺。在這萬籟俱寂之夜,我靜靜地仰望星空,只見明月高掛,星星眨眼,流星墜落,仿佛回到兒時時光!腦海里忽然迸出南北朝詩人吳均的《山中雜詩》:“山際見來煙,竹中窺落日。鳥向檐上飛,云從窗里出?!彪y道1500多年前他來過廻龍坪?不然怎會寫出同樣的此情此景!回到房間,我想挑燈夜讀,在古村落體會“吹滅讀書燈、一身都是月”的詩畫意境!</p><p> 第二天早上六點不到,我背上相機再次漫步環村公路。東方的魚肚白漸漸抹去昨夜星辰的余暉,三兩聲雞鳴犬吠劃破曠野的寧靜,裊裊炊煙緩緩展開世外桃源的山水畫卷,早起的老人開始了新的一天勞作,我像尋寶人一樣從蛛絲馬跡中挖掘,用相機的瞬間留下山鄉美麗晨光的永恒!</p><p><br></p><p><br></p><p><br></p><p><br></p> <p> 二,感受原生態溪流的荒野之美</p><p> 廻龍溪(曾用名馮家溝)長約五公里、上下落差435米。八點四十我們從廻龍溪古橋出發,徒步順流而下穿越廻龍溪,十一點半到達出口,耗時近三個小時。廻龍溪寬不過百米,夾岸高山,古樹參天,橫柯上蔽,在晝猶昏,泉水激石,潺潺作響,蝶飛蜂舞,偶有鳥鳴,桃花流水窅然去,別有天地非人間。</p><p> 穿行廻龍溪,我驚嘆溪流野性的力量。前幾天的暴雨,在溪溝留下了它“暴力”的證據:人行道被沖毀,巨石被推入溝中,沖入溝中的林木被沖刷成了“裸體”。廻龍溪恰如山路一樣也有陡坡、緩坡和平坡。陡坡時溪流落差近二十米,溪水奔流,泡哮回蕩,浪花飛濺,它們像沖鋒的戰士奔跑在總攻的陣地前沿。緩坡時溪流落差五米左右,它們像一個個小有成就的青年,泉水叮咚吹著口哨,邁著輕快的舞步,朝氣蓬勃奔向遠方。平坡幾乎沒有落差,溪流低語,銀光閃爍,它們像哲學家,告訴你大起大落之后終歸平靜的人生哲理;它們又像含羞的少女,從深閨中款款而來,匯入新家,開啟明天的美好生活!</p><p> 穿越廻龍溪,參天古樹的生命力給我巨大的震撼。這里壑深幽靜,崖傾壁立,按理說極不利于林木生長。我看到,有的樹其根緊貼絕壁負勢向上,有的樹硬是把根扎進石頭形成樹包石的奇觀,有的樹把五六根十多米長的根須扎向附近的絕壁,有的樹根長滿苔蘚像一棵新樹。在惡劣的生存條件下,不放棄不拋棄,不怨天不怨地,只有把根深深扎下去,小苗照樣長成參天大樹!</p> <p> 三,感受古村落民風敦厚樸實之美</p><p> 廻龍坪之行從聯系到順利返程,劉老板一家人為我們提供了周到服務和熱情幫助。劉老板在安排好我們生活的同時充分考慮節約不浪費,第一天我們沒吃完的黨參燉雞湯他細心保存,第二天煮面條時我們又體會到黨參燉雞的美味。劉老板擔任過多年村干部,向我們介紹廻龍坪人文掌故,鼓勵我們一定要走完廻龍溪全程。他兒子小劉熱心快腸,在我徒步廻龍溪時,他主動打來電話詢問我們的安排。我們原計劃原路返回廻龍坪,因體力不支無法實現,小劉幫我們聯系跑運輸的朋友小蘇,十一點半在出處接我們,送我們回到客棧。25日早晨,為了拍一炊煙裊裊美景,需上一民居家三樓平臺,我向主人講了想法,這家主人爽快地說:沒問題,想怎么拍就怎么拍。</p><p> 海明威說過,當你在一個地方呆得覺得很舒服,這個地方就是你的故鄉。 在廻龍坪有一種家的感覺……那是我們遠方的故鄉!</p> <p> 說明:一、在本文寫作過程中得到了我的楊同學安同學的具體幫助,得到了我的好友胡兄丁兄的大力支持,得到了小劉的無私幫助,在此深表感謝!二,神農架文聯的龔御波秘書長還在百忙之中給我們推薦了神農架宣傳部退休但漢民老部長有關廻龍坪的考證文章,特此致謝!三,文中個別照片來自網絡,向原作者致謝,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双流县|
湟中县|
贞丰县|
嘉荫县|
曲松县|
乐至县|
保德县|
乌兰察布市|
临汾市|
泗洪县|
阜康市|
茶陵县|
清涧县|
务川|
和顺县|
清丰县|
彭州市|
韶关市|
阳新县|
罗田县|
武定县|
江永县|
津南区|
凉山|
乐东|
苗栗县|
西安市|
望谟县|
莱州市|
屯留县|
策勒县|
乐业县|
临清市|
云和县|
会昌县|
闻喜县|
都匀市|
南陵县|
汉阴县|
中江县|
新巴尔虎左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