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前年,我侄兒搬遷到青島居住,曾多次來電話讓我回去看看。我想,快退休了,葉落歸根,是該回去理料一下自己的晚年生活了。于是,我帶著這樣一個目的踏上了返鄉的旅途。其實我老家離青島很近,環海公路修通后,坐車不到半小時。在承建青銀路即墨岙藍路的那兩年,我們指揮部就駐扎在那里。可捫心自問,面對這個我熟悉的城市,我做過深刻的解讀,深情的注視嗎……</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是的,就青島這個城市的體積而言,和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相比,實在是滄海一粟,小巫見大巫。至于她的年齡,相對幾千年來講,也只能算是轉瞬揮手間而已。但正是這靜靜獨處山海一隅,從未想過去爭尊奪冕的彈丸之地,竟引了古今多少英雄豪杰,文人墨客的駐足留守?又吸引了多少盜搶掠奪者貪婪的目光?隨著潮起潮落,仿佛沿著滾滾波濤傳來那異鄉海岸的呼喚:“大海呀,大海,就像那媽媽一樣......”站在渤海的海岸分明聽到了,那遠離大海母親的游子的真誠思念!</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如果把北京比作一個珠光寶氣的華麗貴婦,那么青島這個城市,就是一個清新淡雅的清純美少女。她沒有太多的裝飾, 不加一絲矯揉造作。就連那純純的色彩,都是采自天然的蔚藍和碧綠,偶爾點綴上一些漂浮的白色云朵,更讓她增了一份嬌羞,多了一份含蓄。從奧帆基地沿八大關向前走,一路的木棧道,迤邐不斷,放眼望去,白帆點點,點綴著一望無際的湛藍。這汪湛藍又如鑲嵌在蜿蜒里,偶爾泛起拍打海岸的浪花,如同少女裙裾的花邊,飄舞著,飄舞著,舞起了一群潔白的海鷗......和藍白兩色相輝映的,是對面海岸之上那一簇簇碧綠襯托著瓦紅......讓人不得不為這幅美麗景色的簡潔和純凈而驚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和很多浮華張揚的大都市相比,青島是沉默和內斂的。但這種沉默并不代表沒有主見,這種內斂也不是故作清高的表現。我回家后的一個閑暇周末,我刻意徒步沿信號山路一直走下去,想從這里,尋找關于青島這個城市一些昔日的影子。信號山路,實在是躲在繁華之中的一處世外桃源。一橦橦端莊古樸的石砌獨院小樓,被一簇簇青竹或梧桐樹半掩著,格外安靜!特殊的梯狀地勢展示出了別樣風景。視線也總會被突如其來的風景誘惑住,眼睛還沒來的及看夠低處小院里的姹紫嫣紅,又被高處伸出墻外掛滿果實的梨枝搶走。正欲溯源大片牽牛花的根系,卻發現在花開最茂盛處,它和百年紫玉蘭相遇了,忘我地緊緊擁抱在了一起。夏末的午后,一襲白色印花旗袍的女子,撐著一把碎花傘,懷著一種茉莉般的心情,漫步于這條幽雅寂靜的青石小路,一切都是那么幽然淡雅!遠離了塵囂浮華,體驗一種悠然豁達。正如這個城市質樸淡雅的氣質,和超然豁朗的風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青島是文化底蘊濃厚的城市。一路走下來,黃縣路,魚山路 ,還有觀象山路,雖然相隔咫尺,同樣的靜謐,只是與信號山路有所不同的是,這里多了一種肅穆一種深沉。我的心情亦隨著這種沉重的氛圍而沉重起來。途徑幾堵斑駁陸離的老墻,我久久地凝視著它們,因為我感受到它們有一種強烈的欲望,似乎想要對每一位造訪者傾訴,尤其是想對我這樣,渴望了解它們,渴望了解它們目睹過的一切的人。它們等待的時間太久了,以至于有些悲愴的感動!我的靈魂能感覺到,曾被濃濃文化氣息包裹著的這些老巷,時至今日仍散發著淡淡墨香,那些狹長巷子里的居所大多已變成了紀念館。有老舍的故居-----駱駝祥子的發源地,有梁實秋,沈從文 ,王統照等著名文人的故居。每一扇上著鎖或緊掩的門都關著一部歷史,或遠或近,或高亢激昂或鮮為人知。時間隨著長長重重的腳步聲走來又走遠,一切似乎都在模糊,只有歷史的回聲越來越響,越來越清晰。透過一扇塵封許久的老窗,我依稀看到了掩映于書卷后的一臉正氣,聽到了澎湃在胸腔內的呼喊和抗議......最終,這里的一切終于在吶喊聲中歸附于和平和寧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小樓依舊,石階依舊,故人已隨著那些歷史的榮辱遠去了......卻留下了被文化浸入骨髓的幽幽小巷,留下了通往光明大道的青石小路。我小心翼翼地踩著它,居然有些舍不得。我多么希望,將來我的兒子,我的兒子的兒子也能從這條青石小路上悠然走過,像我一樣,站在這里輕松地回顧青島的歷史,充滿憧憬地展望青島的未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作者:林培森,山東青島人,1976年2月應征入伍,鐵五師二十四團服役。1984年轉工,履職中鐵建。曾在多家媒體,大路文學發表詩歌、散文。并獲得“新緒杯”全國文學大賽, “魅力詩人”榮譽稱號。2020年參賽的第五屆《才子杯》全國文學大賽作品《初冬黃山別樣美》被評為一等獎。2020年在《愛心祈福 匯愛前行》攝影大賽中獲得金獎。2021年被鐵道兵文學創作中心評為優秀作者,有多件作品入書入集。</span></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青海省|
泸溪县|
丹东市|
运城市|
昌邑市|
泽普县|
鹤壁市|
樟树市|
北川|
永福县|
得荣县|
罗源县|
来凤县|
留坝县|
深圳市|
栾川县|
林西县|
长治市|
白银市|
渭南市|
吴川市|
平安县|
华安县|
黑水县|
伊川县|
江西省|
思茅市|
莱阳市|
武功县|
乌拉特前旗|
新密市|
浏阳市|
芮城县|
环江|
达拉特旗|
涟水县|
个旧市|
宁城县|
姜堰市|
武清区|
鄂伦春自治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