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王維隱居輞川,較之長安城正南方的各峪,輞峪僻靜,遠離皇親國戚,達官貴胄。</h3> <h3>"素產玄灞",當年灞河水十分豐沛,這與當年橫嶺/白鹿原/王順山植被好有很大關系。灞水就成唐時的西藍高速,小舟就是王維的奧迪A8。</h3> <h3>唐時藍田縣城就位于輞灞交匯處之北岸,當年因防洪需要,河堤多植楊柳,又南向峣嶺(青泥嶺),遂又稱峣柳城。</h3> <h3>南北朝時北周建德二年(公元573年),縣治從白鹿原遷移到峣柳城,<br></h3> 縣城初建,城周8里,明清縮水一半余,城周3里80步,位于原址東南隅。王維見的城北墻最少應在北環路一線,西城墻基現在西寨小學附近就有。 <h3>744年夏,44歲的王維行至輞灞交匯口,除城墻外,看到什么?又想到什么呢?</h3> 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城外的灞水環繞藍田縣城,南去西來都需擺渡過河。 南去峣關渡口,是藍田縣最大渡口,是藍武道上的重要節點,南來北去擺渡很是繁忙。 商賈、軍旅、仕宦出南關、過大寨、小寨,走青泥驛(今營上村)、火燒寨、坡底,上青泥嶺(藍關古道),直下商洛、南陽。 那年(737年)四月,王維37歲,他的伯樂宰相張九齡為李林甫所陷,貶為荊州長史,59歲的他途經藍田,上七盤山賦詩,那時是多么沮喪。 王維深感沮喪,有詩寄之,題為《寄荊州張丞相》,3年后(740),張九齡死于荊州任上,大唐帝國這一年走到歷史的巔峰(開元盛世的頂峰)。 張九齡罷相,借口是其舉薦長安尉周子諒擔任監察御史,周子諒進諫被杖于殿庭未死,流放至藍田被追殺。 那年(737年)夏,同樣因張九齡推薦緣故,王維以正八品下的監察御史身份被派往河西勞軍,在節度副使崔希逸賬下任幕府(文職參謀),塞外涼州過了把從軍癮,738年秋返回長安降為從七品上左補闕,幸運地躲過那一劫。 現在,城南渡口附近已建2座公路橋,渡口早已化做塵煙。 渡口正南是天鵝湖小區,其后為峣嶺(藍關)。 <h3>渡口,時有山人放排/運木柴,以應京城對木料與柴火之需。</h3> <h3>東眺藍田山(王順山,當時尚無王順故事,叫藍田山/玉山/覆車山)。</h3> <h3>藍田山下(玉山鎮區域),當時采玉很火,唐朝廷熱捧藍玉,河上時有運玉船來往。</h3> 藍田山下藍谷,那里有王的母親鐘愛的佛寺化感寺(后世訛傳為感化寺、感配寺,現為蓮花山景區) 也有竹林寺(悟真寺) 還有氣象萬千的水陸殿(水陸庵) 受母親崔縣君影響,王氏兄弟均是虔誠的佛教徒,這與玄宗倡導的道教不合(敕令建道觀、親道士、開道教科目取士),對于體制內的官員,王維不敢明目張膽哦,好在玄宗也不排斥佛教。 竹林寺(悟真寺),建于隋,興于唐,盛時僧侶逾千人。上寺修行,下寺布施。外國人也在此修習佛學,創造日文片假名的日本人吉備真備就曾在上寺修行。 購置別墅于輞川,是個人避世、處仕、情趣的需要,也是孝敬老人的需要。在藍田為母親建一個頤養禮佛之所,遠離塵囂,靜養息心,與母親棲居山水,不亦快哉。 藍谷口水陸殿(水陸庵)附近,那里還有王的舅家娃兼妻弟崔興宗(崔九)的別墅——東山草堂(玉山草堂)。 崔氏、王氏是當朝五大氏族之一,崔家本是相門,妻弟興宗小伙積極向上,但李林甫當道,入仕艱難,便按照流行套路,隱居以求仕進。 藍田山水俱佳,京城長安不遠,崔與王維母子臨近,相互走動,悠悠快哉。 那年(731年),王維31歲,辭職在家,本與表妹崔氏青梅竹馬,天作之合,伉儷諧和,卻因難產亡故,喪妻之痛何其痛哉,從彼時起王終生未娶。 王維生命中另一有影響的女子,就是大其近10歲的大姐姐玉真公主,緋聞女主難以言痛。 20歲時(720年)落第,王與玄宗眾兄弟交好,常在岐王府與李龜年等文藝界宴飲聚會,經岐王李范牽線設局,以一曲《郁輪袍》打動玉真公主,皇帝的親妹能量還是大,21歲的王維在第二年(721年)就高中狀元。 王的“姐弟戀”,讓與王同歲的李白也想復制一把,結果是李白與王成為“情敵”。玉真也只與李談情論道,并沒在政治上給其一臂之力。 44歲李白在744年3月,被賜金放還,做了2年翰林學士就灰頭土臉的走藍關,經商洛、洛陽,回山東任城的家。可王維還是高興不起來。 近處,灞水北岸,藍田縣城東坡上的“燕子冢”高高隆起。 冢的主人就是漢武帝的哥哥劉榮,一個屈死在宮廷內斗的冤魂,遠離漢家陵園游蕩在藍田縣城邊上。 21歲(721年)春,王維中狀元,為太樂丞。是年,年輕懵懂,不講政治,私自讓岐王李范觀看了太樂署中伶人演練黃獅子舞,觸犯皇權之爭的忌諱,王維受牽累,被貶往濟州任“濟州司庫參軍”。剛出仕就踩雷,抱憾抱憾,教訓教訓。 燕子冢現址于陳家巖村,處于白馬坡上楊家巖與新莊村之間,統歸茍家村。 縣城西去白鹿塬的渡口 上塬坡的路,唐時走現在的余家坡上白村南去,或走余家坡--申家坡-賀家堡-孟村 新中國建立后,上塬路線南移陳家坡-張坡(白鹿民俗村)為大車路,后修建南河橋和西河橋走新公路上塬。 現在城西為西寨村、南寨村,藍田新城小區,白鹿廣場。 城北里許有一集市(今三里鎮三里頭村),有一河流(今馬河)隔開集市與縣城。當時河流水量很大,有船可通往灞水。 臨水條件優越,故冶煉作坊在此有名。 開元年間,敕令錢幣不得私鑄。 朝廷在此地設有錢監,鑄造銅錢。 錢監址現為羅馬假日酒店對岸友誼醫院西片,此處制錢直到宋代。 集市北去山嶺,最高處(南疙瘩)有一金山神廟,其北坡有蕭何疑冢。 集市北,官道路西有蔡琰(蔡文姬)墓冢,旁有王姓守墓人。 遙思蔡琰《胡笳十八拍》,令人唏噓不已。 感念曹操過藍田,能念老友蔡邕舊情,贖回蔡氏女,使其終老蔡邕食邑藍田,可謂功德一件,可贊可贊。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兖州市|
离岛区|
久治县|
玉屏|
桐柏县|
搜索|
渑池县|
理塘县|
清水河县|
乐清市|
正安县|
高邮市|
乌审旗|
廊坊市|
察雅县|
奉化市|
吉安市|
临颍县|
青岛市|
从化市|
上林县|
醴陵市|
长海县|
盐城市|
牡丹江市|
北流市|
峨山|
灵丘县|
水城县|
日土县|
巴里|
五常市|
顺平县|
巧家县|
衡阳市|
定襄县|
工布江达县|
高唐县|
乌兰浩特市|
佛学|
林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