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維多利亞國家美術館始建于1861年,是澳大利亞最大、最古老的美術館,它收藏著來自澳大利亞、歐洲、亞洲等地方的7萬多件世界級的藝術珍品。這些歷史的、當代的藝術珍寶能讓人們領略到澳大利亞人的精神風貌。</p> <p>美術館大門別具匠心,它用玻璃制成幕墻,清水不斷從上沿著玻璃幕墻傾瀉而下,好像形成了一幕瀑布。</p> <p>萊恩·唐納利是當代美國最具代表性的藝術家和限量版服裝、玩具的設計師。業界稱呼他為KAWS。他喜歡復制,也喜歡顛覆,他的顛覆超越了國界,被全世界的人們廣泛接受。</p><p>KAWS因其超越現實的雕塑和色彩豐富的繪畫而備受人們的贊賞,他融合了幾代人熟知的流行文化動畫中的卡通人物和角色,形成了獨特的藝術語言。</p><p>大廳里正展示著KAWS的作品。</p> <p>在KAWS作品前留影的可愛女孩。</p> <p>美術館的大會堂有世界上最大的彩色玻璃天花板,這個巨大的彩色玻璃天花板由澳大利亞藝術家Leonard French設計,它已成為美術館的一大亮點。</p> <p>極富創意的各類藝術雕塑。</p> <p>精致考究的貴族服裝。</p> <p>雍容華貴的貴夫人服裝。</p> <p>安迪·沃霍爾(1928—1987年)是20世紀藝術界最有名的人物之一,是波普藝術的倡導者和領袖,也是對波普藝術影響最大的藝術家。他大膽嘗試凸版印刷、木料拓印、金箔技術、照片投影等各種復制技法。沃霍爾除了是波普藝術的領袖人物以外,他還是電影制片人、作家、搖滾樂作曲者、出版商,是紐約社交界、藝術界大紅大紫的明星式藝術家。</p><p>2014年,他的作品毛澤東畫像在英國以760萬英鎊的高價被拍賣。沃霍爾創作的這幅自畫像后幾個月于1987年2月去世。</p> <p>油畫和雕塑大廳藏品豐富,精品薈萃,目不暇接。</p> <p>巴勃羅·畢加索(1881-1973年)西班牙著名畫家、雕塑家,是現代藝術的創始人,西方現代派繪畫的主要代表,是當代西方最有創造性和最有影響力的藝術家之一。作品《哭泣的女人》。</p> <p>奧斯卡·多明格斯(1906-1957年)20世紀西班牙超現實主義畫家,作品《裁縫》。</p> <p>印象派產生于19世紀下半葉的法國,以馬奈為中心的一批畫家如莫奈、雷諾阿、塞尚、德加、畢沙羅等人,在反對學院藝術的口號下,以創新的姿態進行藝術革新,并登上法國畫壇。1874年他們在巴黎舉行第一次展覽,社會反響很大,莫奈的一幅《印象·日出》油畫遭到學院派的攻擊,評論家們戲稱這些畫家們是“印象派”,這樣印象派繪畫便由此得名了。</p> <p>居斯塔夫·卡耶博特是19世紀法國印象主義畫家,在他的作品中重視寫實造型和嚴謹的結構,畫面形象整體概括,重光感,以單純的色塊描繪對象,有的單純得類似版畫效果。畫中藝術形象明暗對比強烈,很少使用過渡色。</p> <p>法國印象派大師卡米耶·畢沙羅(1830-1903年)的作品《巴黎蒙馬特大街傍晚》。</p> <p>呂西安·畢沙羅(1863-1944年)丹麥/英格蘭畫家。1924年,畢沙羅搬到了萊茵河畔的小鎮弗萊特,這個時期,畫家的風格變得更加的平淡和簡潔。作品《弗萊特和薩爾特魯維爾》。</p> <p>保羅·塞尚(1839-1906年)法國畫家。經過 X 光線的分析,這幅《上山之路》畫里包含著化學元素銅和砷(即砒霜),以此來表現出寶石綠。這種綠色的顏料最早是19世紀早期研制出來的。</p> <p>印象派大師莫奈(1840-1926年)的作品《埃特爾塔的惡劣天氣》。</p> <p>保羅·西涅克(1863-1935年), 法國新印象派-點彩派創始人之一。他主要繪畫風景,且經常使用點彩派技法作畫 。1886年的作品《克里希的煤氣廠》。</p> <p>埃德溫·朗英國著名畫家。在他創作的大量以《圣經》為題材的油畫中,《瓦實提》是其中著名的一幅。這個故事記述在《舊約·以斯帖記》中,講的是波斯國王亞哈隨魯在宴會席間,命人召見王后瓦實提,以供賓客欣賞她的美貌。但王后拒絕了國王的無理要求,這使國王覺得有損了自己的尊嚴,甚至擔心有可能形成妻子不尊重丈夫的社會風氣,從而種下家庭矛盾的禍根。因此,事后國王廢掉了王后,并寫入波斯律法。</p><p>這幅作品的背景是一座波斯式的大殿,畫家精心繪制了其中的銘文和浮雕。王后充滿異國情調的美貌、華美的服飾及珠寶,與她哀傷而失望的表情形成了鮮明的對照。作品具有強烈的象征性含義,因為當時英國普通民眾的生活也和王后所面臨的一樣,是異常困窘的。</p> <p>藝術家瓦克拉夫·布羅西克(1889-1890年)的這幅油畫描繪了捷克歷史上引發三十年戰爭的事件。波希米亞貴族以當地新教徒占多數的名義,對神圣羅馬皇帝、奧地利哈布斯堡議院院長馬蒂亞斯二世的天主教統治采取了行動。1618年5月23日,新教徒激進分子不顧禁止他們集會的命令,在赫拉德卡尼城堡與天主教攝政者對峙,并將他們推出窗外。</p> <p>愛德華·伯恩·瓊斯(1833-1898年)是英國浪漫主義畫家、圖書插畫家、彩色玻璃和馬賽克設計師,他的作品是當時統治英格蘭的浪漫主義流派的代表,作品《潘神的花園》。</p> <p>瓊斯的作品《纖細靜謐的世界》。</p> <p>意大利矯飾主義畫家奧拉齊奧·真蒂萊斯基(1563-1639年)的作品《嘲笑基督》。</p> <p><span style="color: rgb(85, 85, 85);">英國畫家埃德溫·蘭德瑟爵士以繪畫動物作品著稱并得到維多利亞女王的青睞。這幅畫(1848-1851年)描繪了莎士比亞著名喜劇《仲夏夜之夢》中的一幕。我們看到仙子女王泰坦妮亞,她被神奇地變成了一頭驢的工匠Bottom迷住了。</span></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background-color: rgb(255, 255, 255); color: rgb(0, 0, 0);">畫面上灰暗的天空有許多烏鴉低空盤旋著,正中一只母羊仰天悲鳴,目光哀傷,腳下的雪地上躺著一只奄奄一息的小羊,周圍已經密密麻麻的站滿了躍躍欲試的烏鴉,畫作透露出一種令人窒息的張力,仿佛下一秒那群惡鳥就要對小羊發起攻擊,仿佛只需那一眨眼的功夫,小羊就變成了一堆白骨了。</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85, 85, 85);">英國著名的女性軍事題材畫家伊麗莎白·湯普森(1846-1933年)于1875年創作的戰爭題材的油畫《1815年第28團在卡特勒不拉斯》。</span></p> <p>19世紀法國雕塑家伊曼紐爾的作品《卷走女孩的猩猩》。</p> <p>法國動物雕塑家<span style="color: rgb(85, 85, 85);">安托萬·路易·巴里(</span>1795-1875年<span style="color: rgb(85, 85, 85);">)的作品《獅獵野豬》。</span></p> <p>19世紀法國雕塑家奧古斯特·羅丁的作品《鼻子骨折的男人頭像》。</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background-color: rgb(255, 255, 255); color: rgb(85, 85, 85);">法國最著名的鄉村風俗畫家和肖像畫家朱爾斯·巴斯蒂安·勒帕熱于1878年創作的《收獲土豆》。</span></p><p>勒帕熱對農民的生活和形象有著深刻的認識和體驗,他那敏銳的感覺和細微的觀察,把握住人物的動作表情,揭示人物的個性和心理。</p><p>畫中一位農婦正躬腰收獲土豆,廣闊的土地與遠處的地平線顯得富于田園鄉土氣息。畫面并不復雜,卻被畫家處理得極富抒情意味。空間深遠遼闊,空氣清新,土地肥沃,收獲者洋溢著滿足的喜悅。畫中人物和環境給人以真實和生動之感。</p> <p><span style="color: rgb(85, 85, 85);">天主教畫家雅各布·胡伊斯曼1674年的作品《利希菲爾德伯爵愛德華·亨利·李和妻子夏洛特·菲茨羅伊》。</span></p> <p>二樓美術大廳。</p> <p>英國畫家舒亞·雷諾茲的這幅畫可以說是維館的鎮館之寶。畫中女孩兒名叫蘇珊娜·蓋爾,來自牙買加的白富美。她的父親靠種甘蔗發家,但非常重視女兒的教育,很小就送她去倫敦學習,迷人的外表讓她不費吹灰之力就擠進了英國的貴族圈。畫里的她只有十四歲,穿著巴黎最新款式的禮服,白色和粉紅色的絲綢襯托著她白皙嬌嫩的肌膚,她優雅的站立在偌大又空曠的展廳里,仿佛和游客靜靜的對視著。</p> <p>喬治·羅姆尼(1734-1802年)與庚斯博羅、雷諾茲,被并稱為英國肖像畫三大師。作品《大家族》。</p> <p>栩栩如生的紳士頭像。</p> <p>畫中的女士們各個舉止嫻雅,端莊秀美。</p> <p>倫勃朗·哈門斯1640年的作品《女士肖像》。</p> <p>畫中的紳士們各個英俊瀟灑,風流倜儻。</p> <p>尼古拉斯·普桑是17世紀法國巴洛克時期重要畫家、17世紀法國古典主義繪畫的奠基人。1634年的作品《穿越紅海》。</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background-color: rgb(255, 255, 255); color: rgb(85, 85, 85);">西班牙畫家巴托洛梅·埃斯特萬·牟利羅1665年的作品《圣母像》。</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background-color: rgb(255, 255, 255); color: rgb(85, 85, 85);">這是一幅深藏著一片至誠和宗教情懷的畫作,它描繪了圣母在天國中的景象。該畫筆法輕柔,色彩明亮,浴于和煦的光亮,使得整個畫面放射出溫柔的氣氛;嬉戲的裸童環繞著圣母,好像一道光暈。構圖追隨17世紀西班牙藝術理論的指引,用色則彰顯著牟利羅獨有的精神奉獻的印記。</span></p> <p>提埃波羅(1696-1770年)意大利著名畫家。他畫了好幾幅同樣主題的畫作,這幅《安東尼與克利奧帕特拉的宴會》是其中最大最精彩的一件。畫面上的埃及艷后身著16世紀的華服,高高地舉起珍珠,正欲拋向濃醋中,傲慢的神態極為夸張。</p><p>作為洛可可風格的領袖人物,提埃波羅的作品以輕快、歡愉和優雅的色彩為特色,構圖富于想像力。提埃波羅還是威尼斯畫派的最后一位畫家,他為教堂穹頂創作的繪畫作品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p> <p>荷蘭動物畫家梅爾基奧·德洪德科特的17世紀的作品《家禽飼養場》。</p> <p><span style="color: rgb(85, 85, 85);">英國動物和風景畫家理查德·巴雷特·戴維斯的作品《馬術組》。</span></p> <p>除了油畫和雕塑展廳以外,維多利亞國家美術館還有陳列其他奇珍異寶的展廳,如瓷器廳、玻璃制品廳,服飾廳等等。</p> <p>在玻璃器皿上鑲嵌琺瑯彩,構思精妙,工藝精湛,堪稱藝術珍品。</p> <p>胎質細膩,色彩光澤,圖案精美的瓷器。</p> <p>銀器制品精雕細琢,工藝繁雜,精美絕倫。</p> <p>玻璃器皿晶瑩剔透,造型獨特 ,色彩明亮,工藝精美,堪稱完美。</p> <p>亞洲展廳展品也相當豐富,有中國、日本、印度等國的藝術品。其中一幅山水畫是中國明朝畫家董其昌1619年的作品,為現存董氏最好的一幅畫,是該館1973年從紐約高價購得的。</p><p>精美的中國千手觀音像和佛像。</p> <p>華麗精美的日本和服。</p> <p>維多利亞國家美術館既是一座藝術殿堂,也是墨爾本人文歷史的標志和市民的驕傲。</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兴山县|
洛川县|
麻栗坡县|
兰考县|
工布江达县|
乐都县|
武汉市|
荥经县|
澜沧|
营口市|
茂名市|
云南省|
邢台县|
神池县|
北安市|
襄樊市|
呼玛县|
丹阳市|
金乡县|
灵山县|
百色市|
启东市|
商洛市|
金阳县|
会东县|
北安市|
拉萨市|
宁都县|
泰顺县|
繁峙县|
景洪市|
姜堰市|
平安县|
盐城市|
武川县|
阿克陶县|
噶尔县|
炎陵县|
永泰县|
屯留县|
富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