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位于靈石縣的王家大院,被稱為“民間的紫禁城”,"中華第一大院”,是王家從明未至清嘉慶年間先后建成。據說總面積達25萬平方米以上(紫禁城19萬平方米)。現在開放的有8萬多平方米,大小院落二百多座,房屋二千多間。入口處門庭高闊,氣勢非凡,真是一入王門深似海呀!</h3> <h3> 庭院深深深幾許,雕欄畫檐,精而不麗,古樸典雅。當初憑欄而立的翩翩少年,倚窗弄梅的巧笑佳人,可否心事付瑤琴呢?</h3> <h3> 院舍依山而建,登高望去,一眼無邊。入內則庭院深巷,曲幽多變,巧連妙綴,有如迷宮。</h3> <h3> 四周筑有高高的城墻,墻上有瞭望塔,垛口,寬厚堅固,屯兵守家,不在話下。正所謂“家是一個院,院是半座城。”</h3> <h3> 詩書怡情,讀書興家,做豆腐和醋起家的王家人曾深諳此道,考取功名做官和經商有道的大有人在。</h3> <h3> “德高望重”,總能養身修德,方能獲此美譽。富貴與厚德,二者可兼得矣。</h3> <h3> 藍天之下,庭院靜立,只是迎來送往,不見主人賓客仆從的身影,俱是慕名而來的遠方游客。有誰料到,興盛了七代,富甲天下的靜升太原王家,竟自第八代吸食鴉片后漸至衰落消匿?</h3> <h3> "王家歸來不看院”,實至名歸。當時盛極一時的王家,紅塵中只留下一段傳奇故事,任人言說。</h3> <h3>平遙古城</h3> <h3> 平遙古城是中國目前保存最完整的的古代縣城。由縱橫交錯的四大街,八小街,七十二條蚰蜒巷構成。走在這座有2700多年歷史的古城里,瀏覽著這些基本上是金,明,清時代的街道,店鋪,深深地吮吸著其散發出的濃厚的歷史氣息,猶疑自己成了一枚穿越女,游走在歷史的邊緣。</h3> <h3> 街上鱗次櫛比的店鋪,從名字到裝飾無不復古,幾百年的老店比比皆是。酒肆糕房,散發出誘人的香氣。一些跑堂的著瓜皮帽對襟短褂,殷勤招呼游客;一個穿大紅繡衣,化大紅粉餅臉,似媒婆又似老鴇的站在門口招攬食客。這就是傳說中的店小二與老板娘?我們聞香食動,進一雅堂,三菜一湯一羊肉面,甚是美味,而價格相較我們這里則低得多。民風淳樸,古景凈雅,閑街信步,好不盡興。</h3> <h3>次日早上,才看清我們一行人是住在一個三進兩層的四合院里,大廳房梁是很粗古舊的木頭,雕廊畫坊亦是陳舊滄桑。主人一家三口,經營的是祖傳房產,有四百多年了。這壯黑樸實的一家三口無疑是一戶大土豪啊!</h3> <h3> 晉商曾經風云天下。瞧,這家成立于清道光年間的"日升昌記”,一度操縱著十九世紀整個清王朝的經濟命脈,分號遍及全國,甚至世界各地。現代銀行的運行軌跡與之近似,大概脫胎于此吧。導游講了其中的許多故事,讓人驚嘆,述之太瑣。</h3> <h3> 蜘蛛網一般的商號,真個是“匯通天下”。</h3> <h3>商業的繁榮,也促進了鏢局的發展。武功高強的俠客鏢師,押上一隊鏢車,鏢旗凜冽昭昭,走南闖北,鏢行天下。刀口上討營生,彼時又有多少驚心動魄的故事呢?</h3> <h3>這家行會館乃是晉商聚集交流之場所,商界名流,大亨巨賈匯集,平遙當時應是繁盛得很啊。</h3> <h3>保存完整的平遙縣衙,有六百多年的歷史。衙門兩側立著“廉生威”,“公生明”六個醒目大字。看來清廉和公平是人民從古至今對當官的美好愿望和追求呀。</h3> <h3>高高的城墻,一條條古老的的街市,一座座久經風雨的樓閣,其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游客匆匆的腳步豈能一一踏足,又豈會細細領會呢?遺憾中又慶幸,這座西北的古城,文革中竟因為是無錢拆除而留存下來,真是因禍得福。想到我們省份罕見完整古跡,豈不知多少千年古跡,文化瑰寶,僅在幾十年前,一場運動,便灰飛煙滅了呢?</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成武县|
麻阳|
武功县|
开封市|
桂阳县|
玛纳斯县|
溆浦县|
浑源县|
同仁县|
苍南县|
扶沟县|
筠连县|
延边|
托克托县|
元谋县|
斗六市|
建湖县|
广德县|
商城县|
龙口市|
团风县|
辰溪县|
旌德县|
天镇县|
阿巴嘎旗|
肇州县|
滨海县|
阿坝|
文安县|
山西省|
子长县|
晋宁县|
什邡市|
乐昌市|
南康市|
湖口县|
龙井市|
垦利县|
上饶县|
长丰县|
张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