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波多野结衣结婚了吗,JAPANESE50MATURE亂倫,美女视频黄网站免费观看

第一次離開家(原創)

李峰

<p> 第一次離開家</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第一次離開家。那天傍晚媽媽目送我離開了家,我看著媽媽心里一陣心酸眼淚流了出來,心里默默念到"再見了媽媽,我要去很遠很遠的新疆去了不會回來了。那年我十八周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那是1966年文革中大串聯期間。由于父親的原因我不能參加紅衛兵,只是個消遙派吧。同學們都到祖國各地去串聯了,班里紅衛兵們討論了不允許我去串聯??吹酱蟛糠滞瑢W都走了,我也想走,我要借這個機會去新疆一一我一直向往的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我在校園問了幾個和我一樣因為家庭當不上紅衛兵的同學,有一個初三的同學很堅決表示和我一起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就這樣我不敢和家里說只說要去蘭州,媽媽說那邊很冷,一個女孩子從沒離開過家,很不放心。媽請了假特意給我趕做了一個小棉襖,千叮萬囑。11月5日傍晚我拿著媽做的小棉襖提著簡單的小包流著眼淚離開了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們是傍晚的火車,來到火車站等車時不巧碰到學校同年級的同學。里面有我的好朋友,我偷偷問她去哪兒?她說去新疆。這下可壞了,事情發生了。她們發現了我倆,開始阻止我們不讓我們上車。她們人多,是進口都有人把著,我倆無法進站。這時有玉田的一車紅衛兵下汽車進站,我倆混到他們隊伍中進了站上了火車。當火車開動時我們看到阻止我們的同學在站臺沒上了車。我倆松了一口長氣,難過的心里有一種勝利的感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到了北京要倒車,我倆先到了天安門。坐在天安門前我流下眼淚,不知是什么滋味的淚,也許是沖破重重阻力終于自由了。但心里還是很害怕,怕她們追上來。這時我們知道主席要接見紅衛兵。我們多想看見毛主席呀!可是等著主席接見再碰到她們咋辦!不行不能等還是忍痛離開北京西行吧!就這樣我們不敢中間停留一直奔赴去新疆?,F在回想那時多幼稚,外面世界這么大怕什么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到了新疆在住處我們碰到了無錫來的黃明明,廣州的李鷹,河南的張繼鋒加上我倆五個人一起去了新疆軍區司令部。門口值勤的警衛員問找誰?我們說;"找王震,我們要當軍墾戰士!“在司令部門口磨蹭好長時間,(肯定不會讓我們進去呀?。┬∈勘次覀兒軋远?,就給我們指引了怎么去報名的途經。</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報名也不是順利的,是兵團司令部一姓周的解放軍科長管。他不輕易答應我們的,幸好我們遇到了一位南京的小伙子,他己早分配到了兵團農八師。我/‘小伙子給我們出了主意,告訴我們怎樣取到報名表格添好,他用了調虎離山計讓我們找到報名表添上了??崎L回來看到后揺搖頭笑了,看到我們堅定的決心同意了。</span></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們被分配到了農六師106團(馬橋農場)來到農六師招待所,一進門就看到墻上掛著寫有"命令"二字的布告。布告內容就是命令當年南泥灣的三五九旅改編為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六師。從烏魯木齊出發我們就唱著"坐上大卡車,戴上大紅花,年青朋友塔里木來家……。“奔赴了106團一一馬橋農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兵團生活可艱苦了,新疆的11月份是最寒冷的時期,遍地白白的全是雪。我們全國各地的學生匯集在一起。開始叫紅衛連,我還是個班長。早上一個班只用一盆水洗臉,住的是地窩子,鋪的是稻草,枕的是大木頭。早上我們拿著一把鐵鍬唱著"迊著晨風迊著陽光,跨山過水到邊疆,偉大祖國天高地廣,中華兒女志在四方,,,,"去修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中午食堂趕著小驢車送飯,我們用雪擦擦鐵鍬當碗,扭個枝條當筷子,就這樣吃午飯。傍晚太陽落下回來時仍唱著"日落西山紅霞飛,,,,"回到駐地。紅衛連利用大概1個月時間修了一條路叫"紅衛路"。路的兩旁種了鉆天楊樹,樹上掛上我們的名字。只可惜后來到67年中央下令學生都打回老家去復課鬧革命。兵團不敢收留我們動員我們回了家,從那離開了新疆在沒有機會在回去,沒機會去看看我們親手種下的鉆天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暫短的紅衛連生活結束了,我們要被分到連隊去。那天晚上宣布會上,我的同學分到了七連,好朋友無錫的黃明明分到衛生連,我分到了機耕連。當時我還哭鼻子了不愿去,想到艱苦的連隊去。小號兵管紅喜(上海人)和我們成了好朋友,說:多少人都夢想去機耕連呢!哭是哭也得服從分配呀!我和沈陽的王兵分到機耕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開始我分到翻砂組,班長是唐山藉人是老鄉。我和一上海男青年是他的徒弟,班長重男輕女不愿教我。但我很努力慢慢就喜歡我了。由于翻砂不大適合女孩子,之后又分我到鉗工班。班長也是師傅河南人叫李全忠。師傅對我特別好,無論從技術生活上對我都特別照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兵團戰士居住的是地窩子,地窩子門前有兩個垛,一垛子冰塊,一垛子柴。冰塊是從渠道的水凍成冰砸來的,用來化水飲用。柴是從沙包里撿來的干枯的樹用來取暖用。現在我才知道那些干枯的樹就是沙漠中生存多年而干枯了的胡揚。師傅告訴我胡楊有個持點,每次去沙包拾干枯的胡揚時,休息時點著它取暖,走后過幾天在來把積雪撥開,干胡揚的火種仍著著,不會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暫短的在兵團的日子,也留下了許多有趣的故事。我們偷偷把小號兵的鬧表調的比起床時間早。弄得大家都提前起了床。有一次吃完午飯我吃了一勺雪結果把我的舌頭嘴全沾到勺子上,好不容易拿下來,我的舌頭和嘴弄得全是血,,,,,。連隊派我去場部學唱歌,去早了,天很冷我因人生不熟悉,就躲到廁所去避風,在廁所站著呆著可不行,一樣凍得不得了,無奈一個人在廁所里跑步,直到時間到了開了會場門才出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那段時光我們非常開心??杉抑械陌謰尶刹婚_心的,每次見到我的信,爸都哭著說我是因為他離家出走的。媽很堅強從不掉淚,她拿著信去學校找解放軍讓他們叫我回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后來1967年4月份場部經過幾天的動員,讓我們回學校復課鬧革命。是中央有指示各地紅衛兵都要回學校。記不清是4月幾號了,我們農場的各地來的紅衛兵坐上了大卡車回返了。這回可不是來時唱著"坐上大卡車,戴上大紅花,,,,”的歌了,個個淚流滿面,哭著離開了農場!兵團派人坐專列一直護送我們到北京,天南地北的兵團的戰友在北京分了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雖然暫短的兵團生活很艱苦,但那段生活卻是留在我心中的刻骨銘心的記憶!至今不能忘懷!</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一起離家出走的同學,戰友劉仲懿(左)。</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同學,戰友一一劉仲懿。</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李鷹(廣州人,紅衛連戰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張麗昌(安徽合肥人)紅衛連戰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黃明明(無錫人,紅衛連戰友好朋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劉菁(撫順人,紅衛連戰友好朋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966年12月5日剛到兵團馬橋農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67年拍攝于兵團,兵團農場的士豆牛肉吃得我們胖胖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67年3月于兵團。左起,何正梅(湖北人)中,王兵(沈陽人)李峰(河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何正梅(湖北人,機耕連戰友好朋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程振方(河南許昌人,紅衛連戰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王以貴(河南焦作人,紅衛連戰友。)</span></p> <p class="ql-block">趙為民(內蒙赤峰人,紅衛連戰友。)</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孫恒善(河南洛陽人,紅衛連戰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王以貴和趙為民合影于馬橋農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傅運昭(四川人,兵團老戰士。)</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龍道發(湖北人,兵團老戰士。)</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劉錦平(湖北人,兵團老戰士。)</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田梅珍(八一農學院的大姐姐去新疆途中結識的,初到新疆人生地不熟,田姐姐給了我們很大的幫助。)</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新疆兵團六師106團六四年上海支邊青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農場的渠道,戰士喝的水就是渠道的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兵團戰士住的地窩子。</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地窩子</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966年11月5日離家。1967年4月返回家鄉。時光己過去半個世紀了,那時的情景仍留在腦海里。李全忠(河南人,班長、師傅。)小號兵,管紅喜,季林(上海支邊青年),機耕連鄭華慧(北京轉業軍人)高三根(上海支邊青年)同宿舍的李榮鳳,鄧姐姐,喻明慧(江蘇人,機耕連戰友),李兵(沈陽紅連戰友)王毅(四川人,紅衛連戰友),路軍(南京人,紅衛連戰友),何闖(湖南長沙人,紅衛連戰友),鮑立鶴(沈陽,紅衛連戰友),李俊峰(河南鄭州,紅衛連戰友),孫恒善(河南,洛陽),尤月鳳(紅衛連排長上海支邊青年),趙為民(內蒙赤峰),黃明明(江蘇無錫)劉菁(遼寧撫順),,,,,,他(她)有復轉軍人,有上海的支邊青年,有我們好多從祖國各地匯集在一起的紅衛兵學生,帶著夢想借大串聯奔赴了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我很想念他(她)們!</span></p> <p class="ql-block">照片來源:劉仲懿 李峰</p><p class="ql-block">編輯:李峰</p><p class="ql-block">??????????????????????????</p>
主站蜘蛛池模板: 伊通| 定陶县| 方城县| 井研县| 托克逊县| 石景山区| 托克托县| 潮安县| 永丰县| 毕节市| 大厂| 视频| 南宫市| 包头市| 龙游县| 南召县| 明溪县| 岱山县| 吴堡县| 拉萨市| 安顺市| 天等县| 霍山县| 黑龙江省| 庆阳市| 贺兰县| 华坪县| 蓝山县| 长兴县| 敦化市| 富锦市| 潼南县| 安庆市| 临漳县| 建阳市| 迁安市| 昭觉县| 常宁市| 岢岚县| 牟定县| 武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