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8月3日,我們計劃在進藏之前,先離開川藏線G318國道,拐彎去稻城亞丁一游,除了因為那里的景色絕美之外,主要目的還是要在那里先適應一下高海拔缺氧的環境,避免進藏后發生嚴重的高原反應。</p><p> 誰知道到了稻城之后,當天晚上12歲的小外孫真的發生了高原反應,脈搏達到136/分,結果只好遵照醫生的意見,放棄這次進藏的計劃,改道南下前往云南旅游。這就是我們敗走稻城亞丁的原因。</p><p> 從新都橋到稻城路程不算遠,只有344公里而已。但是因為當時高爾寺隧道還未貫通,我們走的有一段是G318舊道,舊道將近30公里的路段年久失修,一路上被大貨車壓得坑坑洼洼,十分難走。再加上要翻越多座海拔超過4000米的山口,其中有高爾寺山、剪子彎山、卡子拉山和兔兒山等。所以花了整整一天的時間才走完了這一段難忘的路程。</p> 清晨的新都橋還籠罩在淡藍色的薄霧之中。 向窗外望去,馬路對面的藏家院子悄無聲息,借宿的游客們似乎還沉浸在睡夢之中。 附近的扎西家客棧的房子看上去有點像城墻上的箭樓。 我們在早上8點左右離開客棧,出新都橋鎮后沿G318國道向西約6公里就到了翻越高爾寺山的路口,向左是G318國道的舊路,直行是通往高爾寺隧道的新路。 當時高爾寺隧道正在修建之中還未開通,只能向左走G318國道舊路,舊路是沙石路面,顛簸不堪,非常難走。 進藏的車輛特別多,跟著長長的車隊,沿著盤山公路慢慢爬升,轉過一道又一道的180度的彎道。 盤山公路就在我們腳下的云霧之中,回頭俯瞰,那可是真正的天路啊! 8點50分,我們終于到達高爾寺山埡口,埡口正處于濃霧之中,非常遺憾,無法欣賞到遠處的貢嘎美景。 路牌上標記“高爾寺山海拔4412米”,這是今天翻越的第一座海拔超過4000米的大山。 只能在濃霧之中留下我們的身影。 這是高爾寺山埡口衛星鳥瞰圖,右側的高爾寺山隧道的東出入口已經在我們的腳下。 天氣晴朗時的高爾寺山埡口。(以下四張照片系網上下載) 厚厚的云層之下的高爾寺山埡口。 回頭俯瞰剛剛通過的G318國道盤山公路。 在高爾寺山埡口遠望貢嘎群峰的美麗景色。(以上四張照片系網上下載) 由于濃霧籠罩,加上天氣寒冷,我們在高爾寺山埡口只停留了10分鐘左右,就開始下山。 下面是位于呷以拿托的高爾寺警務站。 過高爾寺警務站,有一段相對比較平直的路段。 G318國道幾乎是沿著山脊向西緩緩下降。 隨后又開始盤旋下山。 盤山公路的下面是狹窄的峽谷。 長長的車隊一輛接著一輛顛簸著下山。 其中進藏的自駕游車輛占了很大的比例。 在陡峭的山坡上開鑿出來的公路猶如長蛇般地蜿蜒向前。 上午9點35分左右,我們花了1個半小時的時間終于走完了這近30公里的翻越高爾寺山的G318國道(舊路),來到谷底的高爾寺隧道西出口工地。 狹長的谷底布滿了隧道施工隊伍的工棚。 從高爾寺隧道西出口一路向西的道路基本上已經改建完工,新鋪的水泥路面十分平整好走。 進入中古隆巴路段,新改建的G318國道在狹窄的谷底伴著河溝蜿蜒起伏。 有的路段為了降低坡度,公路設計師們巧妙地利用高架盤旋360度之后才繼續向前延伸。 一路上我們連續過了加魯隆巴、中古隆巴、青果隆巴等山。根據我們的猜測,“隆巴”可能就是山峰或村落的意思吧? 山谷中散布著一個一個藏族小村落。 <p> 在城里人看起來,那可都是一棟棟的別墅啊!</p> 上午10點正,前方出現一座非常漂亮整齊的小村落,叫帕姆林村。 帕姆林村似乎比其他村落更加富裕一點,因為這里的民居一座座都像宮殿一般,蓋著大屋蓋。 過帕姆林村、八角樓鄉就進入雅江縣路段。 G318國道在雅江縣的北面跨過雅礱江而沒有進入縣城,所以我們也就沒能欣賞雅江縣城的風貌,有點可惜! 從雅江縣向西大約25公里到達香格宗鄉,我們在上午11點30分從這里開始翻越有天路十八彎美景之稱的剪子彎山。 <p> 剪子彎山位于雅江縣香格宗鄉西側,為雅礱江與吉珠溝的分水嶺,因翻越它的驛道傍山成剪刀形而得名。剪子彎山的山脊在海拔4000米以上,主峰為奪阿拉錯。</p><p> 東坡森林茂密,以云杉、冷杉、高山松和麻礫為主,西接卡子拉山,牧草豐盛綿延至理塘。</p><p> 川藏公路盤山翻越的剪子彎山埡口是318國道在康巴地區的最高山口之一,海拔為4659米。</p><p> 那是我們今天要翻越的第二座海拔超過4000米的大山。</p> 從香格宗鄉到天路十八彎觀景點只有大約8公里的路程,海拔由3600米上升到4000米,提高了400米左右。 由于已經鋪設了柏油路面,所以雖然180度的彎道一個接著一個,但是開車上去是一點不費勁的。 僅用了10分鐘的時間就順利通過天路十八彎路段,來到上方的平直路段。 因為連續爬坡車子發動機有點發熱,該讓它停下來歇口氣了。 趁此機會,也可欣賞一下天路十八彎的美景,順便拍照留念。 腳下就是剛剛走過的天路十八彎。 在彎道之間的草坪上有“國道G318”和“天路十八彎”的白色大字。 <p> 小外孫趁著休息的機會在路邊壘起了被藏族叫做“朶幫”或瑪尼堆的小石塔。</p> <p> 休息之后,繼續盤山而上。由于剪子彎山隧道已經開通,所以我們從隧道穿山而過,沒有上到剪子彎山的埡口。</p> <p> 這是剪子彎山埡口的風景,路牌上標記“海拔4659米”。(網上下載)</p> <p> 剪子彎山天路十八彎、剪子彎隧道、剪子彎埡口的相對位置。</p> <p> 穿過剪子彎隧道之后,前面的路牌上標記此處離理塘只有95公里,離拉薩只有1719公里了。</p> <p> 再往前不遠就將翻越卡子拉山了。</p> 路牌上標示卡子拉山海拔為4718米,這是我們今天要翻越的第三座海拔超過4000米的大山了。 從剪子彎山隧道口到卡子拉山埡口大約有40多公里的路程,一路上G318國道沿山脊而行,海拔在4200-4300左右,起伏不大,柏油路面十分平整,非常好走。 從剪子彎山隧道口向西北方向行6公里就到了熊宗卡觀景臺。 熊宗卡觀景臺海拔4281米,是拍攝草原和周圍山脈的最佳位置。 這里視野開闊,向北眺望是尼瑪貢神山門之哈的高山森林和草甸的美麗景色。 向西眺望是俄拉東果、牛西卡一帶的盤山公路。 中午12點40分,我們來到俄拉東果119道班路段,對面是通往牛西溝的之字形的村道。 俄拉東果路段依然是高山草甸的風貌。 與我們在新疆那拉提看到的景色頗為相似。 過俄拉東果不遠就到了埡口,兩側山坡上有巨大的藏文,我們不懂它的意思,猜想是祈福之類的詞語吧? 這里有尼瑪貢神山的觀景平臺,那些騎行俠到此都會停下來歇一口氣,休整一下。 當地藏民也都在此設攤向游客售賣一些土特產。 我們也停下車來觀賞遠處的美景。 順便拍幾張照留念。 這是卡子拉山觀景臺上的石碑。 石碑下方標注了“海拔4718米”的字樣,這是今天翻越的第三座海拔超過4000米的高山。 附近有平坦的草甸,是游客們休息和騎馬娛樂的地方。 我們在此休整吃飯,早晨煮的米飯被一掃而空。 下午1點半離開卡子拉山觀景臺,一路向西直奔理塘。 沿途還是以高山草甸為主的景色。 <div> 從卡子拉山觀景臺到理塘縣城大約有60公里的路程,下午3點,我們進入理塘縣城。</div><div> 理塘縣在唐朝屬吐蕃,元朝初置李塘城,民國三年置理化縣,解放后更名為理塘縣。</div> 因為晚上要趕到稻城住宿,所以決定直接繞城而過,沒有到縣城中心去游覽。計劃從稻城返來時,再游覽理塘縣城,誰知道后來小外孫發生高原反應,我們南逃香格里拉,這一計劃泡湯了。 <p> 理塘縣位于青藏高原東南部,地貌以丘狀高原和山原為主,兼有部分高山峽谷。</p><p> 出理塘縣城沿S217省道一路向南,在海拔3600到4000米的高原和山谷中奔駛,由于公路都已鋪上了瀝青路面,所以非常好走。</p> <p> 下午4點30分,我們翻過海拔4666米的達登納埡口。</p> <p> 這里有著名的兔兒山景點,在兩座山峰的中間,露出一只兔子的頭部。</p> <p> 兔兒山海拔4696米,雙石聳立猶如兔耳,故名。山峰寸草不生,周圍是陡峭的冰蝕峰林地貌,古冰川遺址的冰川消融,形成了幾十公里黑森森的石灘,石縫中長滿干枯黑褐的灌木,常有野兔出沒其中,景致奇特。</p> <p> 這是兔兒山觀景臺,景點標志牌上寫著“兔兒山海拔4696米”。這是今天翻越的又一座海拔超過4000米的山峰。</p> <div> 過達登納埡口之后,就到了稻城縣北部的海子山古冰帽地帶,我們看到了青藏高原古冰體遺跡。一邊是由于冰蝕的作用形成的石礫堆積,一邊是由于冰川融化形成的大小湖泊,這里就是以“稻城古冰帽”著稱于世的海子山自然保護區。 <br></div><div> 海子山自然保護區位于稻城縣北部高原區,總面積3723平方公里,平均海拔4300-4700米,是青藏高原上最大、最典型的古冰體遺跡。</div><div> 這些地質遺跡分布在海拔4500-4700米的山原面上,有角峰、古冰斗、U形槽谷、冰蝕洼地、冰斗湖等類型豐富、形態完整的冰蝕地貌,也有終磧堤、側磧堤、冰川基磧、蛇形丘、羊背石、冰川漂礫等完整的冰川堆積地貌。而海子山的得名,正是由于那1145個冰蝕巖盆(湖泊)鋪滿了整個山原面。<b></b><i></i><u></u><sub></sub><sup></sup><strike></strike><br></div> <p> 過海子山自然保護區就到了進入稻城縣的門戶桑堆鎮。</p><p> 桑堆鎮有許多著名的寺廟,照片中的建筑群為奔波寺(蚌普寺),海拔3943米,依山傍水,在美麗的桑堆河谷中蔚然聳立。</p><p> 奔波寺建于公元1179年,創建人是佛學大師嘎瑪巴·都松欽巴,為擴大自身影響建此寺講經說法,并自作自身佛像供世人朝奉,該佛像在此廟保存至今,為稻城縣文物古跡。</p><p> </p> 過桑堆鎮向東南方向進入S216省道,再行26公里就到稻城縣所在地金珠鎮。在進入金珠鎮之前,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座高達37米的潔白的白塔,四周環繞一百零七座四米高的小白塔。這就是著名的“稻城白塔”,又名“尊勝塔林”。據說,當年釋迦牟尼涅槃之時,眾多眷屬祈求世尊法身長駐,佛陀便囑修尊勝塔,并親自加持開光,以此代表法身。 離開“尊勝塔林”,跨過稻城大橋,沿亞丁路向南進入稻城縣城中心區尋找旅館。但是因為沒有預定,正規旅館酒店基本上都已客滿。通過酒店柜臺服務員的介紹,我們找了一家本地居民的家住宿。 該居民的家非常干凈整潔,給我們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 這是客廳里的沙發和茶幾。 <p> 這是我們住宿的臥室。</p><p> 可是到了睡覺的時候,小外孫突然說他的心臟跳得很快有點不舒服。幫他量了一下脈搏,果然每分鐘達到136下。我女婿連夜開車把小外孫送去稻城縣人民醫院,經醫生診斷屬于中度缺氧,輸了六個小時的氧氣,到早上六點已經恢復正常。遵照醫囑,我們只好放棄進藏的計劃,決定南下海拔比較低的云南,去騰沖、德宏、瑞麗和西雙版納、磨憨等地游覽。</p><p> 請繼續觀看《云貴川自駕游(第六集 南逃香格里拉)》。</p><p><br></p>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西林县|
门头沟区|
罗平县|
遂宁市|
晋江市|
行唐县|
许昌市|
华阴市|
巴彦淖尔市|
泰和县|
本溪|
临洮县|
明水县|
万源市|
河西区|
容城县|
望奎县|
都昌县|
武汉市|
泾阳县|
凤山市|
新绛县|
弋阳县|
楚雄市|
沈阳市|
广德县|
崇左市|
开阳县|
鲁甸县|
曲水县|
贺州市|
利川市|
普宁市|
宁乡县|
中方县|
潮州市|
永丰县|
渑池县|
西丰县|
体育|
哈巴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