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5px;">袁利華在刻瓷</b></p> <p> 在晶瑩光潔的瓷盤上,飛筆走刀,鏤書刻畫,制成一件精美絕倫巧奪天功的工藝品,是為“瓷刻”。</p><p> 袁利華在瓷刻藝術上,傳承祖藝,潛心學研,浸潤其間二十余年,遂成技藝精湛,成就斐然的一代江南民間高手。</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5px;">外國游客特別鐘情中國傳統文化</b></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百年傳承源自古鎮</b></p> <p> 湖州長興泗安鎮歷來是浙西北名鎮,打從隋朝起,便筑有城池,東南西北置長安、廣安、吉安、宜安四門,故舊名“四安”。鎮里有水路連通太湖、運河,小火輪直抵湖州、杭州、蘇州。好事者在“四”字上加上三點水為“泗”,即稱“泗安”。</p> <p> 蘇、杭、湖皆富庶之地,泗安鎮得水路碼頭之利,一度十分繁榮,舟楫來往,貨運繁忙。</p><p> 街上有片瓷器店,掌柜姓袁。早先,瓷器可是稀罕貨。普通人家有幾只瓷碗,當成寶貝,不小心碰破個口子舍不得扔找人補一補再用。稍微富裕一點的人家,會把碗、盤,或者瓷瓶拿來刻上花卉什么的,既有實用性又有觀賞性。由于碗盤少,誰家要是辦酒席,就得從鄰家借,用好再歸還。所以,各家的碗底都刻上名字,歸還的時候不會弄錯。</p><p> 袁掌柜除了賣瓷器,還會鋦碗、雕花、刻字。</p> <p> 袁家到袁利華這輩,他能數上去有名有姓的是五代。自清朝光緒年間,太祖爺袁石頭便師承瓷刻工藝,一路傳下來到袁利華手里。</p><p> 雖然,袁利華自幼便是在瓷刻手藝的氛圍中成長的,但是如果沒有對藝術與生俱來一往情深不舍不棄的愛好,也很難成就一番事業。</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藝術之樹長在心里</b></p> <p> 袁利華說他從小就特別喜歡畫畫。讀書的時候,他別的課成績都不好,唯獨美術課成績總是名列前茅。班主任老師常常把他的畫作為范本在全班同學面前點評。</p><p> 初中畢業之前,校長和他聊天,坦率地說,你讀書悟性不高,要是考高中比較難,但是你美術天賦很好,考美術職高勝算很高。校長建議他去考美術專科學校。</p> <p> 袁利華最終沒有去考美專,而是輟學回家了。如今回想起來,袁利華還非常懊悔,不過當時主要還是因為家里經濟條件不好,父親希望他子承父業學瓷刻,盡快掌握一門謀生的手藝,早一點掙錢。</p> <p> 袁利華的另一位“老師”是他的親舅舅。舅舅是做油漆活的,在方圓幾十里算是頗有名氣的民間手藝人。在給家具上漆的時候,常常需要即興作畫,什么山水、花鳥之類。小時候,袁利華經常看舅舅作畫,不時地冒出一些問題,舅舅每次都耐心地回答,還會手把手地教他一些畫畫技法。</p> <p> 袁利華初中畢業后,就被父親“關”在家中學瓷刻,每天一只手拿金鋼石刻刀一只手握小鋼錘,叮叮當當敲個不停。他一日不輟,學得非常認真練得十分刻苦,因為他把對美術的喜愛與追求全部傾注在瓷刻里面。</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5px;">為客戶特別定制的巨型瓷刻作品(直徑80厘米)</b></p> <p> 袁家瓷刻經過百年傳承,從最初的線條構圖原始簡單,手法以平刻為主,逐漸發展為點面結合刻出虛實、遠近、濃淡、深淺的立體效果,運刀手法日趨豐富復雜。</p><p> 到了袁利華手里,他汲取國畫、素描、寫生、油畫、水粉等不同風格的繪畫技藝,以及篆書、甲骨文、金石文等書法技藝的養分,冶于一爐,融為一體,創作的作品古樸典雅,別具神韻。正所謂:青出于藍而勝于藍。</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瓷刻之花絢麗綻放</b></p> <p> 隨著時代變遷,刻瓷手藝的價值觀發生了顛覆性的轉化,逐漸從實用的生活品,變成了純粹的觀賞品。</p> <p> 即使在偏僻的農村,補碗、在碗底刻字之類的現象早已不復存在。刻瓷匠人沒有活干了。這個時代的變化實實在在地發生在袁利華的身上。 </p><p> 十幾年前,瓷刻生意蕭索,袁利華在鎮上開了一個賣蔬菜果品的小店賴以謀生,銷路也不太好。就在茫然無措的時候,袁利華姐姐給他指了條“生路”:在杭州河坊街編手鏈的姐姐對他說,那里人氣旺生意不錯。于是,袁利華就來到河坊街做回刻瓷生意。這一年,正是他”而立之年“。如今,他正好43歲。</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5px;">看清楚,劉天王手扶的瓷盤!</b></p> <p> 袁家瓷刻在袁利華手里,才真正發生了華麗蛻變,以純粹的藝術品身份登堂入室。</p><p> 他的作品參加了釣魚臺國賓館的民間工藝品展出;參加了在國家會議中心舉辦的全國美術工藝展;作為高規格禮品贈送給大牌明星;深受國際友人的青睞……</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5px;">夜市上的攤位,除了瓷刻還賣小飾件</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5px;">親戚做的,也是獨一無二的工藝品</b></p> <p> 在袁利華的努力下,袁家瓷刻已經進入“文玩”領域,收藏者趨之若騖。</p><p> </p><p> 不久前,袁利華向長興縣泗安鎮文化部門申報的“泗安刻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留項目,已經獲得通過。他十八歲的兒子袁志立也加入了家族手工藝行列,成為袁家瓷刻的第七代傳人。</p><p> 三個月前,袁家瓷刻入駐武林夜市,一朵絢麗的藝術之花閃爍耀眼奪目的光彩!</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5px;">指導兒子學習手藝</b></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昭平县|
梅州市|
孝义市|
甘南县|
浦东新区|
广丰县|
湘潭市|
沐川县|
鹤山市|
进贤县|
阿拉善左旗|
宁强县|
象山县|
黄龙县|
乌拉特前旗|
唐山市|
鄂尔多斯市|
湖州市|
舞钢市|
高密市|
汾西县|
井冈山市|
封丘县|
宾阳县|
兴安盟|
年辖:市辖区|
临澧县|
陆川县|
文登市|
锡林郭勒盟|
罗田县|
枞阳县|
阿勒泰市|
湘乡市|
台中县|
武功县|
石首市|
大名县|
浠水县|
措美县|
北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