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01</b></p><p><br></p><p>“老了就住在一起吧”</p><p><br></p><p>最近被一張動圖給刷屏了:</p><p><br></p><p>兩位老奶奶坐在秋千長椅上,一邊晃秋千,一邊喝著奶茶,時不時的說著悄悄話,無比快活。</p><p><br></p> <h3>把圖發(fā)給閨蜜的時候,說:<strong>似乎看到了我們老了時候的樣子。</strong></h3></br><h3>是啊,雖然彼此都沒有家財萬貫,但是待到白發(fā)蒼蒼彼此一起吃火鍋,一起旅游,一起拍照...也是一種幸福啊。</h3></br><h3> <h3>就像電影《陽光姐妹淘》里說的那樣:</h3></br><h3>“有一些人,他們赤腳在你生命中走過,眉眼帶笑,不短暫,也不漫長。卻足以讓你體會幸福,領(lǐng)略痛楚,回憶一生?!?lt;/h3></br><h3> <h3>突然想起了去年刷爆朋友圈的那廣州7個閨蜜。<br></br></h3></br><h3>她們7個人,湊了<strong>400萬</strong>,提前20年造房養(yǎng)老!最開始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還覺得太不靠譜了...<br></br></h3></br><h3> <h3>湊了400萬就為了提前養(yǎng)老?有點杞人憂天,有點浪費錢吧...但是聽完她們的故事后,覺得這個決定能帶給人幸福。<br></br></h3></br><h3>她們造的房子位于廣州的郊野。<br></br></h3></br><h3> <h3>跟廣州市區(qū)相比,這里沒有高樓大廈,沒有燈紅酒綠,沒有夜夜笙歌,只有青瓦白墻,只有回歸田園的那份恬然。</h3></br><h3> <h3>這棟白色的小別墅建在了山野田間,春夏季節(jié)這里就被綠色所圍繞,清新治愈;秋冬,這里就被金色的稻谷環(huán)繞,溫暖動人...</h3></br><h3>在這里什么都不用干,只是看著這四季變換,就賞心悅目。</h3></br><h3> <h3>這番景象到不由得讓人想起了海子的那句:面朝大海,春暖花開。<br></br></h3></br><h3>雖然窗外看到的不是海,但同樣是讓人向往的詩意生活。</h3></br><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02</b></p><p><br></p><p>“有朋友的地方,就是家”</p><p><br></p><p>其實這棟房子最初只是沒有任何修飾的毛坯房。</p><p><br></p> <h3>后來是一位叫做金杜的女生和她的6個閨蜜一起動手改造的。<br></br></h3></br><h3>她們7個人相遇在繁華的<strong>廣州</strong>,7個人來自全國各地,雖然之前互不相識,但緣分就這么奇妙,相遇了,就相識了。</h3></br><h3> <h3>大家不僅三觀合得來,喜歡的東西又很相似,就這樣她們不知不覺間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誼。<br></br></h3></br><h3> <h3>10年前,她們許下了一個30年之約:</h3></br><h3>待我們老時,近郊山下,擇一良田,建3、2個房屋,種2畝菜、挖一魚塘。</h3></br><h3>瓜果飄香、微風拂面,皓月當空,繁星可鑒。</h3></br><h3>水可漱、花可餐、云可邀。</h3></br><h3> <h3>都覺得年少時的承諾既浪漫,又不可靠,可是沒想到的是這句話被所有人都記在了心里。</h3></br><h3><strong>那10年間,她們7人各自奔忙,結(jié)婚、生子、創(chuàng)業(yè)。</strong></h3></br><h3>有的也離開了廣州,開始了自己的新生活,可是姐妹間的情誼并沒有隨著距離而斷掉。</h3></br><h3> <h3>10年后的一個聚會,大家再次相聚,提起10年前的那個約定,所有人都依然贊同。<br></br></h3></br><h3>就這樣7個人開始籌備未來的養(yǎng)老計劃。</h3></br><h3> <h3>首先就是找房子,她們踏破了100多個村莊,趟過10多河流,最后在廣州附近的郊野找到了夢可以棲息的地方。</h3></br><h3>而且巧的是,<strong>廣州也是她們故事的開始</strong>。</h3></br><h3> <h3>它距離繁華的市區(qū)只需要60分鐘的車程,但是這里的夜晚能看到璀璨的星空,能呼吸到最新鮮的空氣,能讓人的心靜下來。<br></br></h3></br><h3>改造前她們就說要把這里裝的很有人情味和煙火氣,既不是鄉(xiāng)村土房子,更不是酒店。</h3></br><h3> <h3>于是她們就把房子刷成了純白色,還在稻田里做了一條竹棧道,沒事兒的時候就躲到田野中喝茶、聊天,偷得浮生半日閑。</h3></br><h3>她們把原來房屋的“羅馬柱”改成了一個能夠承載稻田、星空和蛙鳴的玻璃盒子。</h3></br><h3> <h3>站在里面,你可以眺望遠方的山,也可以做最美的夢。</h3></br><h3> <h3>至于其他的房間,因為7個人的想法多少還是有所出入,所以干脆大家就放飛自我,做了幾個風格各異的空間。</h3></br><h3>▼</h3></br><h3>有的擁有270°的觀景玻璃</h3></br><h3>可以縱觀晨曦與日落</h3></br><h3> <h3>▼</h3></br><h3>有的擁有絕美大露臺</h3></br><h3>屋前的稻田和屋旁的鄉(xiāng)村小路盡收眼底</h3></br><h3> <p>▼</p><p><br></p><p>有的房子直接伸入稻田</p><p><br></p><p>可夜觀繁星</p><p><br></p><p>聽取蛙聲一片</p><p><br></p> <h3>而且她們還建了一個游泳池,盛夏的時候,就在泳池旁大家一起燒烤,開派對,秋冬的時候,就在這里喝酒看星空,閑話家常...<br></br></h3></br><h3> <br></br></h3></br><h3>整棟房子雖然是重新裝修的,但是里面充滿了她們的回憶。</h3></br><h3>房子里隨處可見的小擺件,很多都是她們一起旅行時買的紀念品。</h3></br><h3>她們說:這樣才有家的味道啊。</h3></br><h3> <h3>有人會好奇的問,7個人住在一起真的不會鬧矛盾么?</h3></br><h3>她們也意識到了這一點,所以定了一個規(guī)矩!</h3></br><h3>那就是每個人都必須學會一項“技能”:比如烹飪,比如種菜,比如中醫(yī)……</h3></br><h3><strong>這樣,既能打發(fā)時間,以后又能相互照顧,可以說是一舉多得。</strong></h3></br><h3> <h3>如今的她們還都正值青春年華,各自有各自的生活,所以住在這里的時間并不多。<br></br></h3></br><h3>于是這里就成了一個<strong>“開放空間”</strong>。<br></br></h3></br><h3>大家可以帶著家人來這里居住,而且每年7個人都約定好了要來這里小住幾天,提前感受養(yǎng)老生活。</h3></br><h3> <h3>她們也給這棟房子起了一個詩意的名字叫做:<strong>宛若故里</strong>。<br></br></h3></br><h3>就是不管走到哪里,最后都會回到這個家里來。<br></br></h3></br><h3><strong>因為,有朋友的地方,就是家啊。</strong></h3></br><h3> <h3>看著7個人幸福的臉龐,真的感慨這種“同居式養(yǎng)老”的生活模式真是太爽了。</h3></br><h3>尤其現(xiàn)在很多的80、90后都是獨生子女,老了之后,若沒有可以相濡以沫的人,和朋友住在一起,也是不錯的選擇啊。</h3></br><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03</b></p><p><br></p><p>“同居式養(yǎng)老,真爽”</p><p><br></p><p>之前日本電視臺做了個特別節(jié)目,名為<b>《七位一起生活的單身女人》</b>。</p><p><br></p><p>這7個人就是由于各種原因處在單身狀態(tài),平均年齡近80歲。</p><p><br></p> <h3>十幾年前,7人各自買下了同一棟公寓的不同單間,開始了同居式養(yǎng)老。</h3></br><h3>平時的時候,有各自獨處的空間,保證了私密性,但有事的時候就會相互照料。<br></br></h3></br><h3> <h3>比如有急事了,就通過傳呼機緊急呼叫(每個人的房間里都安裝了緊急呼叫器)。</h3></br><h3>平時有人不在家,其他的人就會幫她照料家里的花,幫忙打理其他的家事。</h3></br><h3> <h3>在一起的時間久了,這7個人雖然不是親人,卻勝似親人。</h3></br><h3>雖然他們沒有老伴兒,但有彼此的相伴,生活也過得津津有味。<br></br></h3></br><h3> <h3>這倒讓人想起了《老友記》里的那句話:<strong>生命里戀人們來來去去,但朋友永遠是朋友。</strong></h3></br><h3> <h3>▼</h3></br><h3>希望等到老了</h3></br><h3>依舊有人能陪你去吃最辣的火鍋</h3></br><h3> <h3>▼</h3></br><h3>希望等到老了</h3></br><h3>依舊有人能給你拍最美的照片<br></br></h3></br><h3> <h3>▼</h3></br><h3>希望等到老了</h3></br><h3>依舊有人能騎車帶你去兜風<br></br></h3></br><h3> <h3>▼</h3></br><h3>希望等到老了</h3></br><h3>依舊有人每天和你去健身鍛煉</h3></br><h3> <h3>▼</h3></br><h3>希望等到老了</h3></br><h3>依舊有人能陪你一起逛街</h3></br><h3>為你挑選衣服</h3></br><h3> <h3>▼</h3></br><h3>希望等到老了</h3></br><h3>依舊有人記得你喜歡吃什么</h3></br><h3> <h3>▼</h3></br><h3>希望等到老了</h3></br><h3>依舊有人能陪你跳舞</h3></br><h3> <h3>▼</h3></br><h3>希望等到老了</h3></br><h3>依舊有人能和你一起制造</h3></br><h3>很多浪漫的故事</h3></br><h3> <h3>有人也會覺得,這樣會不會很麻煩別人,但其實<strong>“同居式養(yǎng)老”</strong>這個模式在國外的一些國家已經(jīng)開始流行起來。<br></br></h3></br><h3>大家覺得相互幫助和照顧,不是什么麻煩事,而是一件讓人幸福的事情。</h3></br><h3> <h3>比如在新西蘭,孩子成年后大多都會搬出去,不再跟老人生活在一起,所以很多新西蘭的老人會選擇去住“老年村”。</h3></br><h3>這里與其說是養(yǎng)老院,倒不如說是一個大的社區(qū),大家相約在這里,一起生活。<br></br></h3></br><h3>社區(qū)里為他們提供生活的方方面面,還有專車載他們出門購物,很方便。</h3></br><h3> <h3>在美國,有4對夫妻甚至也開始了“同居式養(yǎng)老”。</h3></br><h3>他們是認識超過20年以上的好朋友。孩子長大后,這4家人就買了一塊地,建了4座小房子,生活在一起。</h3></br><h3>既有獨立的空間又能隨時見面聊天,不僅打發(fā)了時間,還鞏固了友誼,真的很難不讓人羨慕。</h3></br><h3> <p>都希望年紀大的時候都能<b>“老有所依、老有所伴”</b>...因為有了陪伴,老,也就變得沒有那么可怕。</p><p><br></p><p>養(yǎng)老是我們每個人都必須要面臨的問題。</p><p><br></p><p>雖然我們不能選擇出生,但是我們能選擇老去的方式啊。</p><p><br></p><p><br></p><p>幸福的老年生活并非“兒孫滿堂”這一種,它還可以變得“琴棋書畫詩酒茶”。</p><p><br></p><p><b>愿你老了,有人相陪;愿你老了,歡聲笑語;愿你老了,從容不迫;愿你老了,依舊瀟灑快活...</b></p><p><br></p> <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CDko5J6-_NMAJZEQA5vqsg" >查看原文</a> 原文轉(zhuǎn)載自微信公眾號,著作權(quán)歸作者所有
主站蜘蛛池模板:
聂拉木县|
陵川县|
汶上县|
筠连县|
莱州市|
中西区|
定州市|
三台县|
平昌县|
保康县|
青川县|
宜丰县|
临泽县|
临城县|
德清县|
胶州市|
神农架林区|
连州市|
简阳市|
桐庐县|
武平县|
祁阳县|
安乡县|
宜都市|
邹城市|
抚松县|
涿鹿县|
常州市|
临海市|
宜昌市|
麻城市|
长武县|
清流县|
高安市|
长岛县|
灯塔市|
涡阳县|
磐石市|
镇坪县|
上思县|
麻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