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波多野结衣结婚了吗,JAPANESE50MATURE亂倫,美女视频黄网站免费观看

軍營酬勤汲墨香

北山羊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當年我是基層部隊新聞干事</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74年我調到團政治處新聞報道組。從此,開始了我在部隊的新聞工作生涯。調我到政治處從事新聞報道工作,領導是瞎眼選對了人。我14歲多入伍,初二沒畢業,小學4年級文化大革命開始,一年升一級,我就是小學文化水平。入伍4年來除了施工就訓練,哪有自學時間,我除了家信是自己寫的外,入團、入黨申請書全是老兵給我幫忙寫的。選我搞新聞報道你說領導不是瞎了眼嗎 ? 后來608團報道成績又證明領導選對了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說來好笑。1974年團黨委定我們連為批林批孔運動先行連,派工作組到我連搞批林批孔試點,帶隊的是梅古文副政委,后來是涂明洋副主任。工作組到我們連隊的前一天是周日,晚上開完班務會后洗腳,戰士洗腳是腳洗腳,左右兩腳在水盆來回搓,不會動手,這是雙人床下鋪彎腰角度不夠形成的士兵洗腳一景。兩手閑著的我順手抓了張報紙看了起來,報紙上一篇社論引起了我注意。當中有這么一段,好像是說:批林批孔運動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勞苦大眾與國民黨反動派斗爭的繼續,是以毛主席為首的無產階級司令部同劉少奇林彪為首的反黨集團資產階級司令部路線斗爭的繼續,是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的繼續,后邊好像還有好幾個什么繼續等等。當時看到這,我感到奇怪,這死了2000多年的孔老二與國民黨反動派、與黨的路線斗爭有什么關系?這都哪跟哪亂聯系的事?那時年青記憶力好,由于好奇,神差鬼使地多看了幾遍,記住了這段。沒想到就因為這次洗腳,決定了我在部隊的發展命運。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第二天全連開林批批孔動員大會,團工作組全體人員參加坐在前排。指導員在動員宣講中提問:“大家知道不知道這場斗爭的性質?”全連坐在下邊沒人吭聲,誰也不知道什么性質,指導員連續問了幾遍無人回應。實際指導員也知道沒人能回答上來,多問幾聲是為了顯示這個問題重要性,也有點顯擺下自己政治水平高的味道。這時我想到了昨天看報紙的幾個“繼續”,靈機一閃就聯系上了,于是就舉了手。指導員一看有人舉手,讓我站起來回答,我就把幾個“繼續”一說,嘿!真讓我蒙對了!當時全連戰友傻了!指導員呆了!工作組驚了!戰友傻了,是因為大家覺得這一班長什么時候懂大政治了?朝夕相處沒看出來他有這本事;指導員呆了,是因為他自己還是昨天在工作組幫助下才弄明白斗爭性質問題,今天想在全連面前顯擺一下。就這,還得照稿子念才能說全,沒想到自己連還有人張口就能回答出來的,太出乎意料;工作組震驚了,6連竟有這樣的人才?因為他們到軍師批林批孔學習班集訓學習前,誰也不知道這場斗爭的性質。連隊一個小班長輕而易舉張口就一下子給說出來了,這不是“人才”是什么?難得的“人才”!就這樣工作組回去推薦我到政治處報道組,說我“水平高”。其實那時我這個“人才”在連隊連決心書也懶得寫,凡動筆的事全讓副班長陳篤水寫,讓我向報社寫稿子,我寫的出來嗎?全團2000人,我文化水平在1800人以后。你說就這樣選人,領導不是胡鬧怎么的。別人不知道,我自己心中與明鏡一樣,當時自己是塊什么料。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就這樣,“高水平”的我到了政治處,大家可想而知我當時那種一張白紙朝藍天,寫不出文章好可憐的處境。那滋味真不好受,我好幾次要求回到連隊,全被首長拒絕了。車到山前必有路,既來之則安之,反正政治處伙食比連隊強多了,先混一段再說吧。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這一混還真讓我混出來了。剛到政治處對寫作是一竅不通,但好歹不濟咱也是一個要臉面的人,丟人也不能丟到家,人家能見報,我為什么不能?人家是人,老子就不是人了?人家見報多,我少見一點也行呀!幾年連隊生活養成的施工和訓練中不服輸勁頭在我身上發力了。幾年的士兵生活使我能盡快抓住戰士們喜聞樂見的素材,勤奮練筆,文字語言一句句提煉,加工寫成文章。寫完后還請政治處領導和干事們提修改意見。有時大家給稿子提了許多修改意見,可是有時一修改改不下去,一改就四不像了,我干脆改不了的就不改了,原樣寄出去。說實話寫文章光靠刻苦不行,過分謙虛也不行,得有點靈性加自信才能掌握其規律。經過一段的摸索,我竟然報紙上見稿了!而且這稿子還是被領導說的一無是處的稿子。當年整個203師新聞報道工作在68軍墊底,軍宣傳處報道組長高友寶專門給203師辦了一期特殊的新聞骨干培訓班,我與政治處書記陳祥榮和609團排長徐新民三人在軍宣傳處報道組實習培訓半年,由高干事,董干事,孫干事,楊干事輪流帶我們下各師和軍直采訪寫稿。新聞干事是所在部隊的文膽,他們4人是當年68軍頂尖筆桿子和臉面,在他們幫助指導下我們三人進步很快。部隊換防吉林后,軍宣傳處派我與09團徐新民去吉林省電臺實習,不到一個月,我倆就由實習變師傅了,幫省電臺政教部帶新記者了。1977年我正式任新聞干事的第一年,因為見報成績顯著還立了三等功。608團從組建到解散,在我任新聞干事期間是見報最多時期,我都沒想到隨手寫的稿子竟然上了解放軍報,人民日報,中央臺,新華社中央級報刊,別的團很忌妒608團,說08虛。各團全干一樣的事,可我們團政治軍事經驗隔三差五就能上報,團首長的名字也常在報紙電臺上出現,別的團的首長看了干著急。那時08團在68軍團級單位也名列前茅。 08團的政委和政治處主任參加上級政工會議時,經常受表揚,臉上很有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從事新聞報道工作的優點一是以勤補拙,笨鳥先飛,比別人能吃苦,有時通宵達旦熬夜趕寫稿件。二是敬業踏實,每篇稿子用心血去寫,當成工藝品去精雕細刻,有時一句用詞都反復推敲好幾遍。寫東西不墨守成規,也就是不太守規距,別說這風格和特色挺管用。其實08團組建后搞過報道的張怡山干事和許中棠排長文筆都很棒。我團還真出人才,有兩個戰友后來都在新聞界小有名氣,一個曾是北京晚報領導人,一個是濟南軍區前衛報領導。另外還有一個戰友成了吉林省的大作家和詩人,炮連文書唐永生是我看中的新聞報道好苗子,很可惜不願在部隊干復員了,后在省級雜志社當社長。是金子總會發光,是人才總會有用武之地。我不是基層部隊最棒的新聞干事,但我算是那年頭最盡力的基層新聞干事中的一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寫報道還需要自信。1979年我們部隊拉到了中蘇邊界執行緊急戰備任務。一天團政治處主任看到報紙上一個政治笑話,禁不住大笑了起來,對我說道:“這個作者水平高,我們團就沒有這樣的人!”主任實際上是想剎剎我的傲氣,我對主任說:“有什么了不起,不就是笑話嗎?”主任說:“有本事你就寫一個上報紙看看?”他是想你能寫新聞,不一定編政治笑話。我拿起筆十五分鐘搞定送給他看,他一看笑了起來,忘記了他的本意,對我說:“快!快給報社發去,肯定能上報!”我給報社發了后,一周就在沈陽軍區前進報登了出來。那個政治笑話我至今記得,題目是《連長是怎么死的》,大體內容是:“中國人民勒緊褲腰帶支援越南抗擊美帝國主義侵略。越南軍隊穿的衣服,用的武器,吃的糧食全是中國援助的,藜筍集團上臺后,忘恩負義,不準士兵說這些東西是中國支援的,只能說是蘇聯給的,誰要不小心說出中國兩個字,就要受嚴厲處罰。搞得越南士兵人心惶惶,誰也不敢提中國二字。一天越軍一個連長帶部下到中國境內搞破壞,讓中國邊防軍擊斃。連長妻子哭哭啼啼來到越軍部隊,問其丈夫是怎么死的?一個越南士兵剛想說是讓中國人打死的,突然想到禁令,馬上改口說連長是讓蘇聯人打死的。”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新聞報道也要運用下小智慧。1975年,我們所在的軍從濟南軍區換防到沈陽軍區,沈陽軍區新聞工作在全軍是有名的。我們68軍換防沈陽軍區后新聞工作在全軍區是屬于落后單位,每年軍區開新聞報道工作會議,我們軍參加會議的新聞干事壓力很大。帶我們開會的軍政治部新聞干事給軍區前進報提意見,說用我們軍的稿子太少,人家回答說你投稿量小,一個軍連人家一個團的投稿量也不到。事實上我們是外來戶,軍區報社沒有一個我們軍的人,但人家拿投稿量少說話我們也沒辦法,只能憋氣。終于在一年的新聞報道工作會議上,我讓我們軍的新聞干事揚眉吐氣了一次。這一年會議上前進報社總編到我們軍征求意見,軍新聞干事提意見也是老生常談,人家又說到我們投稿量少。聽到這,我一下站了起來。口氣堅決,一臉不服氣地說道:“為什么軍報登了我們團的報道,軍區報紙不用?難道你們比軍報水平高?”接著我又說道:“我要求把我們團上月給前進報社投稿量統計一下!”統計就統計,人家才不怕。但統計的結果出乎所有人意料,一個月我們團的投稿量竟多達500多篇。一個月500多篇稿子呀!平均一天就16篇 ,竟然一篇沒給用,這簡直無視新聞干事的辛勤勞動,另外加上解放軍報用了我一篇稿子,軍區前進報沒用。這下好了,不用我們急眼了。軍區宣傳部急了,報社也急了,投稿量全軍區第一的團,竟然沒有見報一篇,這不明擺著欺負外來戶是什么?前進報社這回全身是嘴也說不清了,報社有通聯科,來了稿子登記題目,按類分給各編輯科,選不上的稿子早賣造紙廠了,想彌補也沒有了。報社心虛了,他們低下了平時見面時那種總是高高仰起的頭,再也不跟我這種基層新聞干事念什么"有血有肉,活蹦亂跳"的經了,找到我一再道歉,并問我來開會身上帶稿子了沒有,我從挎包中拿出4份稿子,結果是全給我采用了。事后軍師上級新聞干事冷靜下來細細一想,覺得不可思議,問我:“你團怎么會有這么大的投稿量?”我笑著回答:“一靠革命加拼命,二靠發動群眾”。實際情況是在開會前一個多月,我在團里舉辦了二期寫作學習班,每個連每期三個人,每人寫10篇黑板報表揚稿,我只管改題目,不管內容,全給報社發去,你想黑板報的水平還想上軍區報紙,門都沒有!但報社通聯科只登記題目,我們黑板報的題目棒著呢!全是老劉我本人親手改的能差嗎,至于內容是什么我連看也沒看。實際上那段時間我只寫了4篇新聞稿,目的就是這4篇能上1到2篇,我也沒想到的結果是全給上了。有時見報跟運氣也有點關聯,記得一次軍報道組專門約我寫一組春節前擁政愛民稿件,每年春節部隊擁政愛民稿件中救火稿子太多,軍報明確說不再登救火之類稿件了,但當時我手頭別的擁政愛民素材只有兩篇,還是把那篇救火稿子湊個數。軍報道組按軍報要求把救火稿抽了出來。我想反正稿子也寫了,順手裝個信封給新華社發去了。沒想到東方不亮西方亮,新華社給發了通稿。新華社通稿人民日報和中央臺都要用的,一下子三篇中央級重要稿件到手了,宣傳處的干事都讓我這運氣逗樂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新聞干事是政治機關中的筆桿子,會經常被抽去寫與新聞報道無關的各種經驗材料,但主要時間由自已支配,有很大自由度。新聞干事任務是實打實的硬指標,軍內外省以上報刊電臺見報用稿量。你一年可以玩死,但年底統計時無見報量就會讓你難堪死。當年203師的團一級新聞報道工作還是很不錯的,除609團外都能獨立見報,609團新聞干事是個大學生,文化水平在我們幾個中最高,就是不見報。有經驗的新聞干事也會調控著見報數量,如收不住韁繩見報太多,第二年壓力就大了,因見報任務指標每年是遞增的。在77年初政治處開會討論全年政治工作計劃時,我表態全年新聞報道見報20篇。以前團里每年見報沒超過10篇,20篇是一個量和質的突破。曹主任說完成計劃給立三等功,他當時可能認為我口氣有點大,出于激勵拋出了餡餅。結果77年上半年就超額完成了這個目標,下半年壓著勁,全年控制在30多篇,給來年留點寬松余地。78年比77年成績還好,給了個團嘉獎,不可能年年立功。1979年前3個月08團見報量超過全師總和,這時政治處調整我負責宣傳工作,后在準備讓我下特務連當指導員時,被調師政治部宣傳科任新聞干事,負責全師的新聞報道工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基層部隊新聞干事很辛苦,但非常鍛煉人,我就是在那時扎實了自己的文字功底。是我一生中最難忘的一段經歷。</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0px;">筆熟文自香</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0px;">文/老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0px;">字落紙上句成章,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0px;">詞在腹中意境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0px;">佳句細酌妙筆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0px;">雅文精斟報媒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0px;">少壯筑基求知旺,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0px;">軍營酬勤汲墨香。</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0px;">一路發奮筆鋒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0px;">文海暢游任翱翔。</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2019年老連長王世華與許中棠,譚立志,小李夫婦來京峨眉酒家小聚,后送許中棠夫婦去西客站,想起我們先后從6連走出到團政治處師政治部搞新聞報道往事,不僅感摡萬千,填詞一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0px;">水調歌頭·與友話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0px;">文/老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0px;">沽酒峨嵋店,送友客站西。樽前談笑,當年羈旅墨沾衣。曾記揮筆關外,難忘詞潤軍旗,重與故人憶。從戎苦寒地,文留芳菲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0px;">今回首,無虛了,風華時。青春不負,冰雪為伴筆耕疾。墨載軍營千趣,字繪鐵血萬里,見報不曾欺。馳騁雪原上,筆飛彩云低。</span></p> <p class="ql-block">1974年楊友茹帶我與陳祥榮到守備一師采訪時合影。</p> <p>從事新聞報道工作一年后部隊換防東北</p> <p>1974年回北京送稿</p> <p>下團采訪</p> <p>608團黨委三等功臣登記表</p> <p>203師政治部三等功臣登記表</p> <p>立功證書</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广东省| 望谟县| 平原县| 临潭县| 项城市| 会理县| 通渭县| 新闻| 南漳县| 银川市| 白城市| 莱西市| 鄂州市| 隆昌县| 綦江县| 泸定县| 大理市| 遂宁市| 芦山县| 洪雅县| 深圳市| 洞头县| 江安县| 乐安县| 鄢陵县| 乐陵市| 余江县| 巴彦县| 二连浩特市| 平阴县| 靖宇县| 榆社县| 杂多县| 陇川县| 定南县| 阳原县| 台东市| 宜宾县| 赣榆县| 翁牛特旗| 平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