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7月28日)我們踏上了去青海這座美麗的…映入眼簾的是美不甚美的山巒盡收眼底,真正看到了大西北的黃土高原是如此的容顏及神奇…</b></p> <p><b style="font-size: 20px;">第一天;呼和—包頭—臨河—烏海—蘭州—西寧</b></p><p><b style="font-size: 20px;">第二天;蘭州—西寧</b></p><p><b style="font-size: 20px;">第三天;西寧—茶卡鹽湖—青海湖</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一路暢通無阻,司機開足馬力一路狂奔。窗外漫山遍野的油菜花一直在延伸—延伸看不到盡頭。偶然也看到一片片的藍色花十分顯目、讓我們聯想到前方許更加精采~~</b></p> <p><b style="font-size: 20px;">終于到了目的地——鹽湖,鹽湖之大這是令我們沒有想到的!幸虧有小火車幫忙。青海鹽湖大大小小的鹽湖100多個,其中一個大一點的兒的鹽湖的鹽就夠全世界使用數十年,上百年,因而鹽湖資源是青海一大資源,位居全國第一。</b></p> <p><b style="font-size: 20px;">到處都是鹽可以說這是鹽的世界,一眼望不到盡頭都是白茫茫的、就連腳下踩的厚厚的也都是鹽卻沒有一粒沙子和塵埃。真的太奇特了…</b></p> <p><b style="font-size: 20px;">鹽湖有300年的開采史,湖邊錯落的鹽雕采用的都是優質食用鹽和天然婁水精心雕制而成,形象巨大,被中外游客稱為“奢侈的大地藝術”。</b></p> <p><b style="font-size: 20px;">遠望積鹽似海、近看白云到影,純凈的天空和整齊的鹽塊構成湖面一道美麗的風景。沿著火車軌道往往湖心走,鹽湖水域寬廣,銀波耀眼金銀閃爍。</b></p> <p><b style="font-size: 20px;">…低頭看到了天空,仿佛觸碰到了另一個世界的自己鑲嵌在雪山草地間,藍天白云悠悠,遠處雪山屹立,如詩如畫…</b></p> <p><b style="font-size: 20px;">仿佛觸碰到了另一個世界的自己,鑲嵌在雪山草地間…</b></p> <p class="ql-block">這真是山連鹽湖、鹽湖連天混為一體…我們腳底下踩著鹽塊呵呵??非常刺激的痛。此時此刻悔恨排隊再多等一會就能拿到雨鞋了…</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偌大的鹽基地全靠小火車幫忙、臨走時與小火車合上個影吧~</b></p> <p><b style="font-size: 20px;">我們在鹽河水池度過半天的娛樂活動,最終還是戀戀不舍地離開了這美麗動人的圣地,再見了銀色的鹽湖…</b></p> <p><b style="font-size: 20px;">我們在鹽河水池度過半天的娛樂活動,最終還是戀戀不舍地離開了這美麗動人的圣地,再見了銀色的鹽湖…</b></p><p><b style="font-size: 20px;">…</b></p> <p><b style="font-size: 20px;">在這里讓我們親眼目睹了當地人為超度亡靈舉行現場儀式;辦的很是隆重!在火勢蔓延之際我們不忍直視便悄然離去…</b></p> <p><b style="font-size: 20px;">清澈見底的湖水近在咫尺的小魚群清晰可見。這里要說明一下;當地人是把魚當作圖騰來敬仰所以他們絕不會吃魚的。這些小精靈好像是在感恩人們對它們的厚愛紛紛游到岸邊示意回報人類對它們的尊重和厚愛吧,真的這些魚好可愛,真想捧起倆條撫摸一下</b></p> <p><b style="font-size: 20px;">第二天跟誰導游來到西寧至青海湖。一望無際遼闊的青海湖清澈見底,岸邊密密麻麻有小魚在自在徘徊我們的身邊似乎想和我們施舍一點什么,天上的海鷗忽高忽低的飛在尋求目標~</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老廣是我們的領隊、他熱心幫人是出了名的好人,他還有一套拍照攝影全能技術。虧了他還年輕不然的話非累跨了??</b></p> <p><b style="font-size: 20px;">夜幕低垂我們愉快結束了這次的青海湖的旅行 …</b></p> <p><b style="font-size: 20px;">離開了美麗的青海湖。經數小時的顛簸終于進入了這美麗的城市——蘭州市</b></p> <p><b style="font-size: 20px;">在這里親眼目睹了非常之著名壯觀的母親河——黃河。</b></p><p><b style="font-size: 20px;">…雄偉壯觀大橋的建筑及周邊的綠色環境,自然是我們的首選。因此我們在這逗留了好長時間盡情享受這里這優美的環境…</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蘭州市的黃河鐵橋,是1909年由德國泰來公司建造的。到2009年鐵橋建成一百周年時,該橋的德國設計師家族后人,給蘭州市政府寫了封信,提醒該橋的設計使用年限已到,并寄來了部分維修配件的樣品。</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128, 128, 128);">要知道這100年內,德國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戰,泰來家族也經歷了五代人的繁衍成長 并且二戰后,泰來公司還被原“東德”充公了。如此坎坷、曲折的變故<i><u>,</u></i></b><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i>其后代仍不忘承諾,不忘責任。評:這就是西方的契約精神,</i></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22px;">更詳細的情況是;蘭州黃河鐵橋是由美國一家橋梁建筑公司設計、德國泰來洋行承建、中國工匠參與施工完成的。于1908年2月動工,1909年6月告竣,成為黃河上游第一橋,結束了甘陜寧青新交通大河梗阻的歷史。</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時逾百年,鐵橋至今仍巍然屹立在白塔山下。雄偉的英姿,優美的造型,悠久的歷史,已成為蘭州的標志性建筑,吸引國內外游人前來觀瞻。</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修建鐵橋的一整套檔案,至今完整無損地保存在甘肅省檔案館,成為今天研究鐵橋歷史的最原始最權威的資料。</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披閱檔案,猶如面對一幅工筆重彩的歷史畫卷,決策、設計、運輸、管理、施工……當時情景歷歷浮現眼前,而且能夠看到許多建橋背后發生的故事。</b></p> <p class="ql-block">一</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黃河蘭州段俗稱金城河。流經白塔山下的一段,水流最深處達二十多米。來往行旅,平時主要靠一座浮橋渡河,冬天則在河面上結成的“冰橋”上行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浮橋冬拆春建,勞民傷財。如遇夏日暴雨河漲,或在河冰初結將泮之時,往往有人畜墜河淹斃,百姓苦不堪言。在黃河上建一座永固性大橋,自然是功德莫大的好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左宗棠任陜甘總督的時候,就深感渡河的艱難,曾考慮建一座大橋。當時與一位名叫福克的洋人商量,其報價竟高達60萬兩白銀。這對當時到處舉債興辦實業的左宗棠來說,實在是一筆不堪承受的重負,建橋一事因此作罷。</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1905年,滿人升允任陜甘總督后,目睹了渡河的艱難情形,遂又產生了修建大橋的念頭。他著手調查情況,并率有關部門人員親自察看地形,商議建橋之計。在當時條件下,在水流湍急的黃河上建造一座大橋,無論在設計技術還是材料上,都近乎是天方夜譚。大家都感到有心無力,困難重重,無從著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正在這時,德國駐天津泰來商行經理喀佑斯游歷來到了蘭州。他得知甘肅方面要建設大橋的意向后,十分高興。立即進見升允。商談之后,他向升允表示,他的公司愿意承建此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升允一聽,大喜過望,立即飭令當時的蘭州道兼甘肅洋務總局會辦彭英甲具體負責,與喀佑斯詳細談判建橋事宜。</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彭英甲曾在北洋時期辦過洋務,經驗豐富,精明干練,很受升允的賞識。他領受升允的飭命后,與喀佑斯幾經商談,擬定了一份建橋合同,于1906年5月進行了草簽。</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合同剛剛草簽沒有幾天,升允便收到代理蘭州知府傅秉鑒對合同草案提出異議的報告。</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升允仔細閱讀了這份報告之后,認為這份報告所提問題切中要害,至為重要,在幾天之內,連續給甘肅布政使司等部門下了二道批示,要求他們慎重行事,對傅秉鑒提出的問題以及其他有關問題進一步與喀佑斯詳細商談,務必做到安全穩妥,萬無一失。</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甘肅布政使司接到升允批示后,立即照辦,當即下文給蘭州道等,要求他們按升允批示,從速辦理,并要求傅秉鑒將他的報告向布政使司呈送一份備案。</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對于傅秉鑒的這一做法,今天的研究者中不乏微詞,認為傅秉鑒是阻撓大橋修建的守舊派的代表。</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其實,這是不公正的。事實證明,傅秉鑒的擔心不是多余的。</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彭英甲接到升允和布政使司的批示后,又仔細研究了傅秉鑒的陳文。以他多年職業的經驗,他感到傅秉鑒提出的問題非常重要,立即會同有關人員與喀佑斯進行商談。</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喀佑斯看了傅秉鑒提出的一些具體技術問題后,也覺得自己心里沒底,無法回答。他承諾盡快調請工程師來蘭實地測量后再作答復。</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過了一段時間,喀佑斯調請的工程師來到蘭州,對黃河水流、河床地質等進行了詳細的實地測量,對傅秉鑒所提問題給予了明確答復。</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彭英甲與喀佑斯再次對合同文本進行反復推敲修改,主要是添加了解決傅秉鑒提出的幾個問題的內容,最后形成了定稿,報請升允審閱</b>同意后,于1906年9月11日正式簽定了合同。</p><p class="ql-block">二:</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二;彭英甲在與喀佑斯的談判中,充分運用了他辦洋務的豐富經驗,展示了卓越</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彭英甲在與喀佑斯的談判中,充分運用了他辦洋務的豐富經驗,展示了卓越的商務才華。</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商簽合同是整個工程建設的最關鍵的環節。從合同內容來看,彭英甲在這件事上頗費心思,從各個方面為甘肅方面爭取了主動。</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首先,是為甘肅方面爭取了時間上的主動權。</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合同規定:鐵橋料件,必須于1907年5月全部運到天津。而甘肅方面從天津運料,則不具體限定時間……。不難看出,這一規定,是對喀佑斯嚴,而對甘肅方寬。而之所以提出對甘肅運料不限定具體時間,彭英甲也是有他的實際顧慮的。</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按照當時的交通狀況,從天津運料,雖然有火車,但只能運到鄭州。從鄭州運到蘭州,路程有一千多 公里,而且需要翻山越嶺,涉水渡河,道路狀況也十分惡劣。</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而且根據日程,甘肅運料,正當夏日雨季。一遇下雨,道路積水,坑洼不平,泥濘濕滑,其艱難程度可想而知。</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傅秉鑒在給升允的報告中就曾提到此事,說六盤山一帶的道路坡陡溝深,彎曲險峻,潼關以東的道路則促狹逼窄,會對運輸材料帶來很大困難。彭英甲不得不考慮這些因素。</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如果對甘方運料時限作出明確規定,那無疑作繭自縛。一旦路途耽擱,不能按期將材料運抵工地,則工期延誤以及由此而產生的一切后果勢必由甘方承擔。而不限定時間的規定,就使得甘方掌握了主動權,可以立于不敗之地。足見彭英甲在這個問題上的良苦用心。</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其次,是爭取了運料難度上的主動權。合同規定:凡是沉重龐大、難于運輸的料件,全由泰來商行自行負責運輸,甘肅方面不負責運輸此類料件。如果運輸途中材料受到損傷,應由泰來商行負責進行修復。</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這一規定,按照合同的公平合理互益原則來看,幾乎可以說是中方對外方的“不平等條約”。按理說,既然規定甘肅方面負責從天津運輸材料,那就不應拈輕怕重,避難就易。另外,如果途中損壞了材料,應當由運料者來負責,這是不言而喻的,哪有你破壞,我負責的道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不知道商定合同當時,彭英甲是如何施展他的談判技能說服對方,讓喀佑斯接受了這一“不平等條約”,但合同條文白紙黑字,就是這樣規定的。這顯然是對甘肅方面有利的。</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三;</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工程建設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就是資金管理。在黃河鐵橋建設中,資金管理的嚴格程度是出乎想像的。</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在檔案中存有大量帳單,詳細地反映了每一筆開支的項目、價格、數量、用途等。大項開支,如購買建橋材料用款、運輸費用,小筆開支如購燈油、麻繩等細小用物,筆筆在帳,秋毫歷歷。各項帳單匯總起來便是建橋總開支程中,頗經歷了一番曲折。但在各方努力下,最終由清廷民政部同意支付,建橋工程劃上了圓滿的句號。</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蘭州市的黃河鐵橋,是1909年由德國泰來公司建造的。到2009年鐵橋建成一百周年時,該橋的德國設計師家族后人,給蘭州市政府寫了封信,提醒該橋的設計使用年限已到,并寄來了部分維修配件的樣品。</b></p> <p class="ql-block"><b>要知道這100年內,德國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戰,泰來家族也經歷了五代人的繁衍成長 并且二戰后,泰來公司還被原“東德”充公了。如此坎坷、曲折的變故,其后代仍不忘承諾,不忘責任。評:這就是西方的契約精神,</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我們盡享這橋上的風采不舍的離開~</b></p> <p class="ql-block"><b>領隊的老馬除了熱心幫人還有一門拍照的技術、所以一路走來他太辛苦啦~~</b></p> <p><b style="font-size: 20px;">一路向東行駛,行駛在往返途回家的途中,一路風景依舊優美、心情甚佳~</b></p> <p><b style="font-size: 20px;">放眼望去,青海湖的水比大海要藍,比藍天還要藍,靜靜的湖面像一匹天邊無際藍色錦緞,藍的純凈、藍的醉人 再見了青海…</b></p> <p><b style="font-size: 20px;">一路住的是五星酒店飯菜極佳。感恩老天開眼,天氣很是不錯????????</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就要離開這美麗的城市——蘭州</b></p> <p>出發在東站進站在西站。(全程只收過在鹽城2次往返小火車費用,</p><p>合計100元)您可以選擇自行徒步呵呵????鹽湖太大了~</p><p>399元+100元=499元(八天)</p><p><br></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当涂县|
呼和浩特市|
常德市|
芷江|
根河市|
屯留县|
香格里拉县|
阜康市|
土默特右旗|
牡丹江市|
惠州市|
横山县|
濮阳县|
昆明市|
嘉荫县|
新乡县|
永福县|
西盟|
阿拉善右旗|
平阴县|
钟山县|
修武县|
德州市|
怀化市|
嘉禾县|
新密市|
钟祥市|
禹州市|
同江市|
前郭尔|
丹凤县|
贞丰县|
甘洛县|
古丈县|
将乐县|
新巴尔虎左旗|
建始县|
宜丰县|
安庆市|
疏附县|
那曲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