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甘肅,簡稱“甘”或“隴”,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省會蘭州市。位于中國西北地區,東通陜西,西達新疆,南瞰四川、青海,北扼寧夏、內蒙古,西北端與蒙古接壤。總面積42.58萬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甘肅省常住人口2647.43萬人。</p><p> 甘肅,是取甘州(今張掖)、肅州(今酒泉)二地的首字而成。由于西夏曾置甘肅軍司,元代設甘肅省,簡稱甘;又因省境大部分在隴山(六盤山)以西,而唐代曾在此設置過隴右道,故又簡稱為隴。</p><p> 甘肅地形呈狹長狀,地貌復雜多樣,山地、高原、平川、河谷、沙漠、戈壁,四周為群山峻嶺所環抱,地勢自西南向東北傾斜。甘肅地處黃土高原、青藏高原和內蒙古高原三大高原的交匯地帶,氣候類型從南向北包括亞熱帶季風氣候、溫帶季風氣候、溫帶大陸性干旱氣候和高原山地氣候四大類型。</p> <p>蘭州黃河母親雕像</p> <p>蘭州黃河中山橋</p> <p> 蘭州黃河鐵橋,位于甘肅省蘭州市濱河路中段,白塔山下,為紀念孫中山先生而改為“中山橋”。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5月9日,開工建設,清宣統元年(1909年)8月19日竣工通行。該橋由美國橋梁公司設計、德國泰來洋行承建、中國工匠施工的合作模式建造。 </p><p> 蘭州黃河鐵橋是中國近代史上蘭州市、甘肅省乃至整個西北地區第一座引進外國技術建造的橋梁,這一特殊的建設背景及建設年代使蘭州黃河鐵橋變成了研究近代歷史的鑰匙,在中國的建筑歷史上占有獨特的地位。</p> <p>蘭州黃河中山橋</p> <p>蘭州黃河中山橋</p> <p>蘭州冬季冰封的黃河</p> <p>蘭州黃河水車公園</p> <p>從白塔山俯瞰黃河</p> <p>蘭州白塔山公園</p> <p>從白塔山俯瞰黃河</p> <p>蘭州五泉山公園</p> <p>蘭州五泉山上的三臺閣</p> <p> 景泰黃河石林國家地質公園總面積約50平方千米,其中古石林群10平方公里,景泰黃河石林國家地質公園位于甘肅省白銀市景泰縣境內,距離蘭州市135公里,是國家AAAA級風景區。</p> <p>黃河石林地質公園</p> <p>黃河石林地質公園</p> <p>黃河石林地質公園</p> <p> 在黃河石林地質公園拍攝的電視連續劇《天下糧倉》、《西部熱土》、《汗血寶馬》、《驚天傳奇》、《大敦煌》等播出后,更使黃河石林名揚天下。</p> <p>黃河石林地質公園</p> <p>黃河石林地質公園</p> <p>黃河石林地質公園</p> <p>黃河石林地質公園</p> <p> 炳靈寺石窟,位于中國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永靖縣西南約四十公里處的積石山的大寺溝西側的崖壁上,在劉家峽水庫的上游,距離蘭州市區130公里。石窟上下四層。最早稱為唐述窟,是羌語“鬼窟”之意,唐代稱龍興寺,宋代稱靈巖寺,明朝永樂年后稱炳靈寺,“炳靈”為藏語“仙巴炳靈”的簡化,是“千佛”“十萬彌勒佛洲”之意。</p> <p>劉家峽水庫中的碼頭,乘船去炳靈寺</p> <p>炳靈寺</p> <p>炳靈寺石窟</p> <p>炳靈寺石窟</p> <p> 甘南藏族自治州隸屬于甘肅省,是甘肅省轄自治州,地處青藏高原與黃土高原過渡的甘、青、川三省結合部。</p><p> 拉卜楞寺,位于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縣,藏語全稱為:“噶丹夏珠達爾吉扎西益蘇奇具瑯”,意思為具喜講修興吉祥右旋寺。簡稱扎西奇寺,一般稱為拉卜楞寺。拉卜楞寺是藏語“拉章”的變音,意思為活佛大師的府邸。是藏傳佛教格魯派六大寺院之一,被世界譽為“世界藏學府”。</p><p> 甘南也被譽為“中國的小西藏,甘肅的后花園”。</p> <p>夏河景色</p> <p>拉卜楞寺</p> <p>正在做法事的喇嘛</p> <p>酥油花</p> <p>磕長頭的僧人</p> <p>夏河景色</p> <p> 甘南郎木寺位于甘肅碌曲縣城南90公里處的郎木寺鄉,西傾山支脈郭爾莽梁北麓的白龍江畔,地處甘、青、川三省邊界。郎木寺為藏傳佛教寺院。創建于公元1748年。</p><p> 一條小溪從鎮中流過,雖寬不足2米,名“白龍江”。溪北是甘肅的“賽赤寺”,南岸屬四川若爾蓋縣的安多達倉郎木寺,中間夾著回族的清真寺,兩個藏傳佛教的寺廟在這里隔“江”相望。</p> <p> 郎木寺處地空靈,山水相依,景色十分秀美。寺前山色,形似僧帽,寺東紅色砂礫巖壁高峙,寺西石峰高峻挺拔,嶙峋嵯峨。金碧輝煌的寺院建筑群和錯落有致的塔板民居,掩映在郁郁蔥蔥的古柏蒼松間。</p> <p> 盡管郎木寺的名氣與日俱增,不過它目前仍然是一個安靜而風格獨特的小鎮。</p> <p>甘南瑪曲黃河第一灣彩虹</p> <p> 河西走廊,因位于黃河以西,為兩山夾峙,故名河西走廊。是甘肅西北部祁連山以北,合黎山以南,烏鞘嶺以西,甘肅新疆邊界以東,長約1000公里,寬數公里至近200公里不等,西北東南走向的長條堆積平原。是中國內地通往西域的要道,古涼州、雍州的屬地、治所所在地,古西北首府所在地,佛教東傳的要道與第一站,絲路西去的咽喉,經略西北的軍事重鎮,中原名士躲避北方戰火的棲息場所。自古以來就是富足之地、兵家必爭之地。</p><p> 河西走廊歷史悠久,文化厚重。前涼、后涼、南涼、北涼、西涼、大涼在此建都;公元前1年已有了經貿和宗教往來的古道;先秦時期的馬家窯文化,齊家文化;大小乘佛教通過河西走廊傳入洛陽,佛教古代四大譯經家有三位與河西走廊有著深厚淵源;20世紀中國四大文獻考古奇觀中的兩大奇觀敦煌遺書、居延漢簡與河西走廊有關,被定為中國旅游標志的馬踏飛燕從河西走廊出土,西藏正式納入中國版圖的歷史見證地涼州白塔寺在這里屹立,舉世聞名的佛教藝術寶庫、1600余年歷史的敦煌莫高窟在這里留存;華夏族的農耕文明在河西走廊保留。</p><p> 河西走廊如今多指甘肅省14個地州市中的河西五市(武威、張掖、金昌、酒泉、嘉峪關)。2017年8月甘肅省人民政府明確,武威市為河西走廊中心城市。</p><p><br></p><p><br></p> <p> 莫高窟,俗稱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它始建于十六國的前秦時期,后歷經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歷代的興建,形成巨大的規模,有洞窟735個,壁畫4.5萬平方米、泥質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的佛教藝術地。</p><p> 莫高窟與河南洛陽龍門石窟、山西大同云岡石窟并稱中國三大石窟,后加甘肅天水麥積山石窟稱四大石窟。</p> <p> 月牙泉位于月牙泉風景區,古稱沙井,俗名藥泉,位于甘肅省敦煌市西南5公里鳴沙山北麓。</p><p> 月牙泉南北長近100米,東西寬約25米,泉水東深西淺,最深處約5米,彎曲如新月,因而得名,有“沙漠第一泉”之稱。</p> <p> 嘉峪關,號稱“天下第一雄關”,位于甘肅省嘉峪關市西5千米處最狹窄的山谷中部,城關兩側的城墻橫穿沙漠戈壁,北連黑山懸壁長城,南接天下第一墩,是明長城最西端的關口,歷史上曾被稱為河西咽喉,因地勢險要,建筑雄偉,有連陲鎖鑰之稱。嘉峪關是古代“絲綢之路”的交通要塞,中國長城三大奇觀之一(東有山海關、中有鎮北臺、西有嘉峪關)。</p> <p>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又稱“東風航天城”,是中國科學衛星、技術試驗衛星和運載火箭的發射試驗基地之一,衛星城的主體部分位置甘肅省酒泉市境內。</p> <p>去酒泉途中景色</p> <p>戈壁公路</p> <p>戈壁公路</p> <p>盛開的菊花</p> <p>酒泉衛星發射塔</p> <p>酒泉衛星發射塔</p> <p>酒泉戈壁晚霞</p> <p> 張掖丹霞地質公園地處祁連山北麓,位于甘肅省張掖市臨澤縣城以南30公里,是中國丹霞地貌發育最大最好、地貌造型最豐富的地區之—,是中國彩色丹霞和窗欞狀宮殿式丹霞的典型代表,具有很高的科考和旅游觀賞價值。</p> <p> 武威,簡稱“雍涼”、“涼”、“雍”,甘肅省轄地級市。古稱涼州、雍州、姑臧、西北首府、涼國故地。</p><p> 馬踏飛燕是中國旅游標志,又名“馬超龍雀”、“銅奔馬”,為東漢青銅器,1969年出土于甘肅省武威雷臺漢墓。藏甘肅省博物館。奔馬身高34.5厘米,身長45厘米,寬13厘米。1985年銅奔馬以“馬超龍雀”這個名稱被國家旅游局確定為中國旅游標志。</p> <p>武威古涼州城門</p> <p>武威白塔寺</p> <p>中國旅游標志“馬踏飛燕”在武威出土。</p> <p>武威雷臺漢墓</p> <p>雷臺漢墓</p> <p>雷臺漢墓</p> <p> 麥積山石窟是世界文化遺產,國家AAAAA旅游景區,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森林公園,國家地質公園,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國四大石窟之一。</p><p> 麥積山位于甘肅省天水市麥積區,是小隴山中的一座孤峰,高142米,因山形酷似麥垛而得名。麥積山石窟始建于384-417年,存有221座洞窟、10632身泥塑石雕、1300余平方米壁畫,以其精美的泥塑藝術聞名世界,被譽為東方雕塑藝術陳列館。</p> <p> 崆峒山,位于甘肅省平涼市,是絲綢之路西出關中之要塞。自古就有“中華道教第一山”之美譽。</p> <p> 仙人崖位于甘肅天水麥積山風景名勝區,相傳此處過去常有高人隱居于此修行,故名仙人崖。仙人崖山巍、水秀、崖俊、林密,自然風景秀麗;人文景觀僅次于麥積山景區,寺觀、廟宇、窟龕多建于高聳的峰頂或凸凹的飛崖間。</p> <p> 伏羲廟是中國西北地區著名古建筑群之一,原名太昊宮,俗稱人宗廟,地址位于甘肅省天水市秦州區西關伏羲路。一九六三年被甘肅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甘肅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p><p> 由于伏羲是古史傳說中的第一代帝王,因此建筑群呈宮殿式建筑模式,為全國規模最大的伏羲祭祀建筑群。</p><p>又因有伏羲廟,民國以前小西關城又叫伏羲城。</p> <p>伏羲廟</p> <p>伏羲廟</p> <p>伏羲廟</p> <p>伏羲廟</p> <p> 甘肅由于特殊的地理環境,旅游資源十分豐富,不僅有高山、草原、濕地、雪山、沙漠、戈壁等,自然景觀齊全。而且古絲綢之路上的人文景觀也非常多,比如:嘉峪關、莫高窟、古涼州、雷臺漢墓、麥積山石窟、伏羲廟、崆峒山等。</p><p> 最近幾年隨著“一帶一路”國家戰略的實施,西部旅游十分火熱,越來越多游客沿著古絲綢之路觀光旅游,相信今后的甘肅會變得越來越美!</p><p><br></p><p><br></p><p><br></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涟水县|
思南县|
马龙县|
罗平县|
迁安市|
民县|
睢宁县|
彭州市|
三河市|
玉山县|
玉林市|
腾冲县|
贵德县|
阿鲁科尔沁旗|
盐边县|
潮安县|
汶川县|
宁城县|
神池县|
郓城县|
望江县|
确山县|
唐河县|
桂阳县|
玛纳斯县|
莫力|
万全县|
张家川|
辽源市|
于都县|
长宁区|
霸州市|
广汉市|
茌平县|
北宁市|
深水埗区|
贵德县|
浦城县|
平定县|
旬阳县|
鹤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