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前綴:</p><p>孫女兒升初三,很關鍵的一年,所以這個暑假沒休幾天。終于有了幾天假期,想出去玩兩天散散心。</p><p><br></p><p>疫情雖基本消停,但不敢掉以輕心,不敢帶她走遠,那就天津衛轉一轉得了。</p><p><br></p><p>連去帶回,30來個小時。和四妹及她的孫女兒。孩子們的玩兒,自然與大人們不同。對景,她們沒興趣,無非就是逛逛商場,七零八碎的選一選。</p><p><br></p><p>我與四妹說,別期望自己能玩玩兒,別認為她們想去的地方沒意義。先要搞清楚,她們是她們,不是我們。</p><p><br></p><p>我們跟著的意義,只有兩點:一是做好服務,二是花好錢。</p><p><br></p><p>孫女兒們喜歡漢服,外甥孫女兒尤甚。漢服店里選了又選,終于相中一套,審驗,竟然到處油漬麻花。就這也認了,512,拿下。</p><p><br></p><p>一套漢服,讓這趟旅行得到了滿足。天氣炎熱,便放棄了下面的行程。于是,打的奔車站,打道回府。</p><p><br></p><p>這趟津門之旅,因為行色匆匆,也因為沒有自己喜好的活動,故基本沒留下什么好的壞的感受,但幾次打車,天津的車司機給我的印象很不錯。</p><p><br></p><p>最后這次打車,司機約摸是位六十開外的人。一路上,我倆聊著天。</p><p><br></p><p>本來說的是今天天太悶太熱,他話題就轉到了幾十年前。</p><p><br></p><p>說小時候,也這么熱,沒有電扇,沒有空調,只有一把大蒲扇,可也沒覺著過不去。</p><p><br></p><p>他說他們兄弟姐妹七個,四個兄弟仨姐妹。夏天的夜晚,四兄弟都是天做被地當床,睡在院落道邊,一張竹席就結了。屋子是留給女孩子的。</p><p><br></p><p>話鋒一轉,他提到了母親。</p><p><br></p><p>母親永遠是那個睡的最晚的人。一把大蒲扇,先在屋里,扇完左邊扇右邊,直到幾個女兒都睡熟,她便起身到外邊,為幾個兒子揮扇驅蚊,伺候他們寢安。</p><p><br></p><p>他說小時候不懂事,每到吃飯的時候,七個小狼崽子,一頓狼呑虎咽,等母親再吃,菜就只剩下湯了,起初用干糧蘸著湯吃,再然后就撕塊饃,把盤擦干凈。</p><p><br></p><p>老了,回想起來,那時太不懂事,母親養大他們七個,太不容易了。正所謂兒大方知父母恩。</p><p><br></p><p>他的話讓我想到了祖母,想起了媽媽。想到了我的兒時,與他,一般無二。再想想,那時候,應該所有的家庭故事,都與他的家一般無二。</p><p><br></p><p>他說,如今,他的母親已92歲高齡,老人家很健康,愛捯飭。出門,得穿戴的板板生生。有錢就去買衣服,做衣服。</p><p><br></p><p>老人家自己有錢,花不著兒女的。所以有錢留著干嘛?花唄,只要高興。</p><p><br></p><p>兄弟姐妹大部分在國外,前些年,老人還這國那國的轉轉,這些年不行了,飛機不讓上了,才消停了。</p><p><br></p><p>老人家自己有住房,是他的兩個女兒,輪流過去陪奶奶住。</p><p><br></p><p>很羨慕這位老奶奶,有一幫孝順的兒孫,有這樣幸福的晚年。</p><p><br></p><p>又想到了我的祖母,我的媽媽,萬般遺憾,這樣的晚景,她們無福享受。</p><p><br></p><p>很敬佩這位師傅,他隨意說出的家事,讓我有了一種記述孝賢故事的沖動。</p> <p>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即孝是天經地義的。(孝經)</p><p><br></p><p>孟子曰:不得乎親,不可以為人;不順乎親,不可以為子。意思是說,(在舜的眼中看來)兒子與父母親的關系相處的不好,不可以做人;兒子不能事事順從父母親的心意,便不成其為兒子。《春秋》《孟子?離婁上》</p><p><br></p><p>百善德為本,敬老孝當先。</p><p><br></p><p>古往今來,孝,留下了多少千古佳話!</p> <p>舜,傳說中的遠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華,號有虞氏,史稱虞舜。</p><p><br></p><p>相傳他的父親瞽叟及繼母、異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讓舜修補谷倉倉頂時,從谷倉下縱火,舜手持兩個斗笠跳下逃脫;讓舜掘井時,瞽叟與象卻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脫。</p><p><br></p><p>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對父親恭順,對弟弟慈愛。他的孝行感動了天帝。舜在厲山耕種,大象替他耕地,鳥代他鋤草。</p><p><br></p><p>帝堯聽說舜非常孝順,有處理政事的才干,把兩個女兒娥皇和女英嫁給他;經過多年觀察和考驗,選定舜做他的繼承人。</p><p><br></p><p>舜登天子位后,去看望父親,仍然恭恭敬敬,并封象為諸侯。</p> <p>漢文帝劉恒,漢高祖第三子,為薄太后所生。高后八年(前180)即帝位。</p><p><br></p><p>他以仁孝之名,聞于天下,侍奉母親從不懈怠。</p><p><br></p><p>母親臥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帶;母親所服的湯藥,他親口嘗過后才放心讓母親服用。</p><p><br></p><p>他在位24年,重德治,興禮儀,注意發展農業,使西漢社會穩定,人丁興旺,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他與漢景帝的統治時期被譽為“文景之治”。</p> <p>古代的孝親故事比比皆是,現代敬老事跡也是數不勝數呀!</p><p><br></p><p>浙江省磐安縣冷水鎮中心學校初中語文教師陳斌強,就是其中的一位杰出代表。</p><p><br></p><p>陳斌強9歲時父親因車禍去世,媽媽獨自撫養三個孩子長大。2007年,媽媽得了老年癡呆癥,喪失了日常生活能力。</p><p><br></p><p>陳斌強決定再困難也不能丟下母親。</p><p><br></p><p>為了能每天親自照顧母親,他用一根布帶把母親綁在自己身上,騎著電動車行駛30公里去學校上班。</p><p><br></p><p>開始同事們都不太理解,說:“這樣帶在身邊照顧,一兩天倒可以,一年兩年怎么吃的消?”</p><p><br></p><p>可陳斌強做到了。一連五年,風雨無阻。</p><p><br></p><p>照顧母親的生活異常辛苦。陳斌強一天到晚連軸轉:晚上9時,服侍母親睡下;凌晨1時,準時起床抱母親上廁所;清晨5時,鬧鐘響起,他要趕在師生之前起床,將母親房間打掃干凈,處理好母親的大小便;早上7時喂過母親吃飯后,開始學校一天的工作。</p><p><br></p><p>盡管生活上的事兒很多,可是陳斌強的教學任務卻一點也沒落下。他總說:“我是跑著走的。”</p><p><br></p><p>2013年,他被評為年度感動中國人物。</p><p><br></p><p>感動中國推選委員杜玉波這樣評價陳斌強:</p><p><br></p><p>陳斌強自身的樸實行為,給他的學生,也給整個社會上了極為生動的一課。他是一個真正有師德的好老師。</p><p><br></p><p>推選委員吳孟超說:</p><p><br></p><p>陳斌強付出的孝心,不僅撫慰母親,也撫慰每一位中國人的心。這種中華民族樸素而真摯的人性之美,可以作為社會的良藥。</p><p><br></p><p>推選委員會則給出了這樣一份頒獎辭:</p><p><br></p><p>小時候,這根布帶就是母愛,媽媽用它背著你。長大了,這布帶是兒子的深情,你用它背著媽媽。有一天,媽媽的記憶走遠了,但愛不會,它在兒女的臂膀上一代代傳承。</p> <p>類似的故事,在我們這個崇尚孝賢禮義的國度,是說不完道不盡的,接下來,我只想說一說身邊的孝行故事。</p><p><br></p><p>賣個關子,猜一猜,這位老人高壽?</p> <p>老人年已過百。像嗎?看這身板兒,這氣色,說八十還差不多。但確實,今年,百歲壽誕已過。</p><p><br></p><p>這是她99歲生日時,兒子推輪椅帶她出外,遇到志愿者,拍下的照片。</p> <p>百歲高齡,生活還能自理。而且,竟然還紉的上針縫縫連連。</p> <p>其實,人老能長壽,有很多方面的因素。運動,飲食,心態,自律……但及其重要的一點,離不開兒女后輩的孝順。</p><p><br></p><p>兒女不孝,家不睦,勢必影響心情。心情差,導致食無味,眠有失,身體便會出現狀況。所謂悶生疾。</p><p><br></p><p>但凡長壽的老人,大多都媳賢子孝。</p><p><br></p><p>這位老人的兒子,是我們的朋友。他可以幾個月不回自家,終日廝守在老母親床前。做飯洗衣,凈身剪甲。帶老人戶外活動。難得的,是他可以耐心的聽老人絮叨,陪老人嘮嗑。每天,還會認真的與老人玩上幾把小牌,就娘倆。</p> <p>和朋友去植物園玩兒,碰上了他們。我問那推車人:陪老母親轉轉嗎?他答:是岳母。問:你愛人沒一起來?答:她在后面呢。心中涌起的是對老人這“半個兒”莫名的感動。</p><p><br></p><p>再深聊,我更無語了。他告訴我,老人今年92歲,失憶了,誰都不認得。</p><p><br></p><p>我旋即轉向老人。</p><p><br></p><p>老人家好呀!</p><p><br></p><p>好。</p><p><br></p><p>他是誰呀?我指向他的女婿。</p><p><br></p><p>老人回頭一望。轉回來。我姐夫。</p><p><br></p><p>我更無語了。</p><p><br></p><p>他說,雖然岳母已經不能行走,生活不能自理,但他們一直堅持,每天開著車帶老人出來,坐在輪椅上走一走,見見日光,看看風景,愉悅下心情。</p><p><br></p><p>躲開,觀察。老人不時回頭,與“姐夫”聊著什么。“姐夫”不時棲下身,邊走邊回應著什么。</p><p><br></p><p>這樣的場景,我想我應該留下來。</p> <p>我喜歡做一個獨行客。所以,經常會獨自出現在一個地方。</p><p><br></p><p>經常來植物園,卻是從未進過滄州好人館。決定走進去瞧瞧。</p><p><br></p><p>很安靜,外面人頭攢動,里面只我一人。</p><p><br></p><p>正在欣賞一幅道德經書法作品,走進來幾個人。一個年輕小伙子,一個中年男人,和一男一女兩個老年人。</p><p><br></p><p>中年男人一直牽著老年女人的手。他們靜默著在一幅幅圖片前駐足,誰也不說話。</p><p><br></p><p>過了一會兒,中年男人走到我面前:麻煩您給我們拍張照可以嗎?</p><p><br></p><p>我拿過他的手機,為他們拍了一張又一張。</p><p><br></p><p>之后我知道了,這是祖孫三代人。從海興來。</p><p><br></p><p>我沒有打聽過多的事,也沒必要。但從一家人走進這里,我就已經肅然起敬了。再看他們參觀時的舉止和神態,我便斷定,這應該是一個有著良好教養的家庭。</p><p><br></p><p>借用吳孟超委員的話,作為此篇的結束語吧:</p><p><br></p><p>(他們)付出的孝心,不僅撫慰老人,也撫慰每一位中國人的心。這種中華民族樸素而真摯的人性之美,可以作為社會的良藥!</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阿拉善右旗|
介休市|
靖边县|
厦门市|
吉水县|
荣昌县|
浦江县|
聂拉木县|
鄂托克前旗|
司法|
甘南县|
德江县|
浪卡子县|
泗洪县|
临潭县|
鲁山县|
临漳县|
三河市|
鹿泉市|
尚志市|
顺昌县|
黎川县|
惠来县|
当阳市|
东港市|
当雄县|
龙游县|
紫阳县|
绩溪县|
桓仁|
鹤庆县|
鄯善县|
介休市|
潮安县|
维西|
中山市|
青阳县|
米脂县|
马山县|
布拖县|
福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