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2019年5月初,由沂南縣攝影家協會會員組成的走訪建國前老黨員攝制組正式成立,在山東省攝影家協會、臨沂市攝攝影家協會的指導下,在沂南縣委組織部和沂南縣委宣傳部領導與沂蒙紅色影視基地李總的大力支持下,我們自愿承擔起了這一項艱巨的任務,歷時50天,24位攝影志愿者冒著高溫酷暑,翻山越嶺,聆聽老黨員追憶紅色歲月,用影像為他們存史立傳。截止目前,攝影志愿者累計行程6000公里,為500多位建國前老黨員留下了珍貴的影像資料。</p> <h3>入黨初心</h3><h3>成為一名共產黨員,扛起機槍重武器,把小鬼子趕出中國去,人在槍在,直到戰斗的最后一刻。</h3> <h3>事跡介紹</h3><h3> 高卓堂,男,漢族,山東省臨沂市沂南縣磚埠人,1945年4月在父親的支持下參軍入伍,同年10月入黨,初入部隊被分在機槍班,先后參加過淄川、博山戰役,擔任重機槍手,殺敵無數。</h3><h3>解放戰爭時期,先后參加過萊蕪戰役、魯南戰役、孟良崮戰役、淮海戰役、渡江戰役,解放南京、上海、浙江,隨后,他所在的部隊被整編在杭州空軍地勤雷達部隊,高卓堂任連長。</h3><h3>談起當年打仗的經歷,高卓堂激動不已,當年條件艱苦,戰士們穿的都是自己打的草鞋,在前線有時幾天幾夜不合眼,喝不上一口水也吃不上一口飯,最困難的時候,連用腳踩出的泥坑里的水都喝,由于供給跟不上,只能強忍著和敵人戰斗。他說,每次打仗之前,部隊都會先從黨員開始動員,黨員,就是要拼命戰斗到最后一刻的人。每次一到要打仗的時候,部隊就會提前改善伙食,讓戰士們吃面食,吃水餃,每當這時,戰士們便都明白,馬上就要打仗了。</h3><h3>剛當兵上戰場時,高卓堂滿腔熱血,不顧生死,他指著自己額頭上的一塊疤說,這是當年打仗時被一顆炮彈彈片炸傷的,差一點就傷到了眼睛。</h3><h3>作為一名共產黨員,高卓堂時刻不忘初心,以身作則,聽從組織安排,始終以最高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聽黨指揮,服從命令,是值得我們學習的榜樣。</h3> <h3>入黨初心</h3><h3>我是窮苦百姓家出生的,當時就覺得共產黨能救中國,覺得入黨光榮,想早日入黨。組織上看我平時工作很積極,又肯出力,推磨、烙煎餅送給部隊,給部隊送吃的、納鞋底、送軍衣,表現很好,就批準我入黨的。</h3> <p>事跡介紹 王振學,女,漢族,1933年3月出生在沂南縣磚埠鎮磚埠村一個貧苦的家庭中。出生后就沒了父親,與母親一直艱難度日。從小一直堅信共產黨能救中國,為部隊上推磨、烙煎餅、納鞋底、送軍衣,雖然沒有上戰場,但一直為中國的解放事業奮斗。1949年,王振學在李長安的介紹下,光榮入黨,成為一名共產黨員。新中國成立后,王振學一直以一個共產黨員的高標準要求自己,積極投身于祖國建設,為磚埠村貢獻自己的力量。</p><p><br></p> <p>本期視頻在線觀看</p>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乃东县|
封丘县|
乌拉特前旗|
明星|
黄平县|
建宁县|
阿荣旗|
瑞安市|
文山县|
安宁市|
成武县|
拉萨市|
奉贤区|
宾川县|
伊春市|
佳木斯市|
巴青县|
泗水县|
若羌县|
洱源县|
洪湖市|
大英县|
普宁市|
柘城县|
新蔡县|
二手房|
浦北县|
泸溪县|
夏津县|
七台河市|
泊头市|
赣榆县|
德惠市|
乳源|
达日县|
香格里拉县|
岑巩县|
庆安县|
伊宁市|
永兴县|
新沂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