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從1970到2020,我的父母已攜手走過五十載。這五十年里有甜甜蜜蜜也有磕磕絆絆,有爭執也有和解,更多的是相濡以沫,相敬如賓。</p><p><br></p> <p> 爸媽是太平初級中學的同班同學,初中畢業后,父親去參軍,母親則就讀南充蠶桑專科學校(中專性質)。在軍營中,父親從普通的士兵干起,直至轉業時的營級干部。母親中專畢業,當時處于文革時期,由于歷史緣故,畢業時母親未分配工作。心雖有不甘的她不得不回到農村這塊廣闊天地。她的許多同齡人早已結婚生子,二十四歲仍待字閨中,難免受到村里長嘴婦的指指點點。而這時父親探親回鄉,也是到了談婚論嫁的年紀。經媒人撮合,相親不久,兩人便在那個夏天訂婚、結婚。說起其中的理由,母親說:我父親當年一身軍裝,英氣逼人,兩家家境也算門當戶對,且男方父母均康健(母親年輕時有這樣的梗:絕不嫁單親家庭的男子)。父親則說:母親在那時算個知書達理的文化人而且性格開朗、做事爽快。農村俗語就說“娶壞一門親,坑壞三代人”。就這樣,1970年農歷6月24日,我的父親母親正式成婚。</p> <p> 婚后,母親當起了軍嫂,一邊侍奉雙方的父母,一邊干起了農活,操持起家務。期間陰差陽錯,母親去成都探親時,錯過了工作安置。幸好,那時在部隊里踏實肯干、勤于專研的父親也提了干。當符合遷家屬隨軍生活的條件時,父親便迅速將母親和我們兄妹三人接到成都,結束了一家人兩地分居的日子。</p> <p> 當時,一家五口僅憑父親每個月的津貼是非常艱苦的。母親沒有正式工作,只能到處做些零工補貼家用。記得媽媽在軍區食堂里磨過豆腐,在縫紉社里做過衣服,在周邊小廠里加工零件,甚至還去過臨近郊縣的磚廠里搬過磚。猶記得我三歲時,哥哥姐姐去上學,我卻終日要黏著母親,寸步不離。搬磚的日子,每天一大早母親只好背著我轉車去郊縣,烈日下,母親一邊吃力地搬著磚,一邊還要小心地瞄著一旁站著的我可能會磕著碰著。那日子多苦呀,可我每每憶起的卻總是母親抬頭望向我溫柔的目光和淺淺的笑。</p><p> 父親沒有任何不良嗜好,他不喜好煙酒,不沾賭博,最愛讀書、看報。他喜歡剪報、摘抄有用的文章、寫學習筆記,這個習慣持續至今,到現在父親仍然堅持訂閱報刊雜志,每日收看新聞聯播。</p><p> 記得小時候,因為我上面有哥哥、姐姐。這種被大家稱為兒女雙全的幸福家庭,我就好像是個多余的存在。軍區家屬院里的王叔叔一看見我就戲謔我是多余的,每一聽到這,我的的眼淚就會不爭氣地往下掉。而每回,我媽知道了就會很嚴肅地跟他說:王政委,您別逗我家老三!</p><p> 小學開家長會時,由于家里三個孩子分別在不同年級、不同班。每次開家長會前,我媽都會叮囑我爸:三個娃現就讀哪個年級,哪個班。那時我覺得他是一個特別不稱職的爸爸,現在回想起來, 每天早出晚歸,視工作為生命的父親當時多忙呀,可就是這樣,他從未落下過我們學習生涯中的每一次家長會。</p> <p> 1985年我們舉家從成都遷回南充。父親轉業回家鄉最大的動力是可以解決母親的工作問題。能夠擁有一份正式的工作一直以來是母親的最大心愿。而為了達成這一愿望,父親放棄了留省城工作的機會。我上中學時,旁人老愛問我爸媽:你倆這么拼,存了多少錢?我爸總是笑而不答,我媽則伸出三根手指頭,驕傲地說:全存在三個娃身上。的確,在當時他倆有兩邊的父母要贍養,有兄弟姊妹需要幫襯,又有三個孩子要撫養。他倆卻竭盡全力讓我們三兄妹不感到物質和精神上的貧窮,那年頭,稀奇的自行車、彩電、冰箱、電飯鍋,我家總是鄰居里第一批趕上趟的。當時,男生流行穿的吊襠褲,背的軍用書包,女生穿的健美褲、手工織的棒針毛衣……我的爸媽從未讓我們愛美的青春里落下缺憾。當爸媽喜滋滋地看著我們穿新衣、背新包的時候,我們卻未注意到他們又多加了多少班,他們又有多久未添置新衣……</p> <p> 父親愛買書、愛看書、樂于接受新事物善于學習,這些愛好也影響著我們兄妹三人,母親寬容開朗的個性,凡事積極樂觀的心態也照亮著我們。我們記得:我們兄妹三家人所購置的每一套新房都是我爸親自監工裝修,而我媽則負責期間的生活和后勤。我們仨的小孩都是爹媽候在產房外生的,我和我姐的月子也是媽操勞的。我們三家人有了難處,都是他們在傾聽,在想法解決。他們會記得大家庭里每一個成員的生日,即便成員在外的時候,他們都會第一時間送上祝福。他們也會記得我們每一階段所取得的進步和成績,他們也會惦記著我們所遇到的坎,盡管好多時候他們也無能為力,但他們一直在,一直在為我們加油鼓勁。</p> <p> 如今,我的父母已到古稀之年,我們更多希望他們是傾訴者和接受者,我們想聽聽給他們的各種愿望,我們也會幫助他們處理身處互聯網時代關于電子產品的各種疑惑,我們更想竭盡所能讓他們的晚年生活得體面、幸福。這就好比疫情期間姐姐、姐夫從安徽火速寄回來的口罩,就像平日里哥哥嫂嫂為不會網購的爸媽添置的生活用品,就像我家那位冷峻男神每次一有好東西就會帶去給我爸媽的分享,就像今年六月,父親住院,我們一大家人跑前跑后,車接車送,惹得鄰居好一陣羨慕。因為在大家心里,無論原生的還是外來的,這份濃濃的親情早已把大家緊緊地連在一起。</p> <p> “爸、媽, 好日子還在后面呢!”一輩子很長,但我相信前方無論是坦途還是泥濘,我們都會彼此扶持,勇敢地走下去。“爸、媽, 又想吃家里的扣肉。”家的味道太讓人依戀,您們是最好的父母,天底下最好的家長。親愛的爸爸、媽媽, 祝金婚快樂!</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长治市|
望江县|
吉林市|
通河县|
溆浦县|
龙游县|
赤峰市|
积石山|
东乌|
昭觉县|
博乐市|
云安县|
阳高县|
陇西县|
尖扎县|
辽中县|
鄯善县|
象山县|
浙江省|
元江|
客服|
东辽县|
昭通市|
禄丰县|
江华|
湟中县|
崇州市|
西宁市|
兰考县|
泰顺县|
永善县|
敦化市|
洞头县|
贵定县|
宁国市|
准格尔旗|
襄垣县|
唐河县|
宁城县|
浠水县|
依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