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今年6月份以來,南京進入了梅雨季節。也是自1961年雨量同期最多,時間最長的一年。7月中旬就是在雨中我游覽了著名的芥子園!</p> <p>芥子園是明末清初文學家、戲劇家、美學家李漁的家宅式園林,被稱為金陵名園杠鼎之作,有“園中之王”的美稱。</p> <p>李漁,初名仙侶,后改漁,浙江蘭溪人。素有才子之譽,世稱“李十郎”。</p> <p>清康熙元年,52歲的李漁舉家從杭州遷居南京,先居住于金陵閘附近,后來建筑芥子園。</p> <p>芥子園畫譜就是以清初名士李漁的居宅別墅而命名的。其婿沈心友家中,藏有明代山水畫家李流芳的課徒稿43幅,遂請嘉興籍畫家王概整理增編90幅,增至133幅,并附臨摹古人各式山水畫40幅,為初學者作楷范。</p> <p>篇首并編“青在堂畫學淺說”,因得李漁的資助,于康熙十八年套版精刻成書,以“芥子園”名義出版。</p> <p>《芥子園》在中國畫壇上流傳廣泛,影響深遠,它是一部中國傳統繪畫的經典課本。</p> <p>芥子園占地雖不及三畝,但經李漁苦心經營,達到了“壺中天地”的意境。</p> <p>李漁雕像</p> <p>芥子園有著中國園林的設計哲學,處處體現了中式美學的嫻熟運用。</p> <p>自然環境構圖和光線的絕妙處理,每一幀都像是一幅畫。</p> <p>佛教里有個詞“芥子須彌”,指微小的芥子中能容納巨大的須彌山,也是芥子園的名字由來。</p> <p>走進園子,就像是走進了一個微型景觀,小巧而精致。</p> <p>假山,亭臺,花草,池塘,睡蓮應有盡有,移步換景,別有情趣。</p> <p>芥子園之所以在歷史、文化、園林等方面地位都很高,不僅源于李漁的造園之美,還因為李漁曾在此度過一生中最為輝煌愜意的一段時間。</p> <p>如今的芥子園,是在專家和李漁后人的仔細考據下復建并向游客開放。</p> <p>老門東位于南京市秦淮區中華門以東。</p> <p>這一帶早在三國時期,就有居民聚落出現。</p> <p>明朝這里成為了重要的商貿和手工業集散地,呈現一派繁華景象。</p> <p>清末以后,老門東逐漸成為了以居住為主的區域,集中體現了南京老城南傳統民居的風貌。</p> <p>南京古城墻</p> <p>南京大報恩寺</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邮箱|
托克逊县|
册亨县|
禹城市|
江西省|
阜新市|
化州市|
高台县|
东至县|
腾冲县|
镇宁|
青冈县|
宜州市|
旬阳县|
涿州市|
淮安市|
伊川县|
北碚区|
永胜县|
德江县|
永善县|
渝北区|
蓬安县|
凤庆县|
凤翔县|
同江市|
扬中市|
海门市|
静安区|
鸡西市|
正镶白旗|
武乡县|
门源|
文化|
莎车县|
铜梁县|
莱西市|
万年县|
铜山县|
和硕县|
商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