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背部是以脊椎為中心的整個人體的全息縮影,人體的五臟六腑均可在背部找到相應的對應區,如:</h3></br><h3>背上部對應肺和心臟,</h3></br><h3>背下部對應脾、胃、肝、膽,</h3></br><h3>腰部對應腎、膀胱、大腸和小腸。</h3></br><h3> <h3><strong>背部健康與否,往往直接反映著臟腑是否正常運轉。</strong></h3></br><h3>由此可見,背部是健康的晴雨表,是人體堅實的保護屏障,無論是處于生長發育期的孩子,還是精力旺盛的青壯年,亦或是頤養天年的老人,關注背部,正確保養背部,就等于為健康注入了生機和活力。</h3></br> 養背有多重要? 提起成語“虎背熊腰”,很多人腦中會浮現出一個身體魁梧、健壯的人物形象。但是,由于年齡增長,背部脂肪逐漸堆積而成“虎背”,導致經絡堵塞,就不一定健康了。俗話說,“背薄一寸,命長十年”,千金難買老來瘦,可見保養后背的重要性。從中醫的角度來看,脊背正中間是督脈,總督全身陽氣。脊背兩旁是足太陽膀胱經循行的部位,膀胱經陽氣最多,且與腎經相表里,腎主水,于是膀胱經總管全身的水液代謝。膀胱經還與其他腑臟有著緊密的聯系,例如肺腧、厥陰腧、心腧、膈腧、肝腧、膽腧、脾腧、胃腧、三焦腧、大腸腧、小腸腧、膀胱腧都在膀胱經上,分布于督脈兩側。 所謂“腧”,就是轉輸、輸注之穴,對保養和治療臟腑有重要的作用。人體氣血走膀胱經,<strong>膀胱經是人體最大的去濕排毒的通路</strong>,那么<strong>脊背就是全身氣血運行的大樞紐</strong>。 看背診病 <strong>大椎突出、色素沉著</strong><br></br><strong>長痘:</strong>腸道宿便便堆積,毒素代謝緩慢,便秘、腹脹、腸鳴。<strong>肺區:毛孔粗大、色素沉著</strong>——肺功能減弱,易引發鼻咽問題,鼻炎、咽炎、候嚨,干癢、易上火、胸悶氣短。<strong>心區:毛孔粗大、色素沉著、長痘</strong>——心火旺,有心事,淺睡多夢,心悸,心慌,手腳冰冷。<strong>肝區:明顯凸起</strong>——肝火旺、心情抑郁或脾氣暴躁,面黃,口苦,目赤干澀,解毒功能弱,易引發酒精肝,脂肪肝,膽結石,兩肋滿脹,后背發沉,容易小葉增生,乳腺增生,手腳冰冷。<strong>脾區:有氣節、腫脹(推膀胱經時更易判診)</strong><br></br>——膚色暗黃、皺紋明顯、胃口不好、胃火或胃寒、口臭、胃脹胃疼、打嗝反酸,肌肉松弛、易淤青,月經不調。<strong>腎區:發黑、色素沉著、腎虛紋、腰眼深</strong><br></br>——腎氣不足,易脫發,記憶減退,睡眠質量不高,夜尿頻繁,易受驚嚇,黑眼圈,眼袋明顯,耳鳴,易浮腫,怕泠,手腳冰,內分泌失調,月經不調,婦科疾病,夫妻生活不和諧,性冷淡,不孕不育,腰酸背痛,下肢循環不好。<strong>婦科:八髎突出、發青、發黑、長痘</strong>——內分泌失調、宮寒、月經不調、崩漏帶下、赤白帶下、子宮內膜炎、附件炎、盆腔炎等婦科疾病,下肢循環不好。 如何養背? 背部經絡暢通,百病消退!所以,保養背部成了養生很重要的一點。01按摩開背精油開背是一種按摩方法,是一種精神上的享受。活絡精油配合獨特開背手法,進行松筋開背按摩,可以促進血液循環,舒緩精神壓力,消除疲勞,緊實肌膚,改善睡眠!特別適合肩頸僵硬、腰酸背痛、失眠壓力大等亞健康人群。02刮痧拔罐刮痧、拔罐對背部都有暢通經絡,排毒,增加血液循環的流通,減少背部淤堵,可以治療緩解亞健康疾病。03搓背、捶背、撞背<strong>捶背:</strong>捶背又分自我捶打和他人捶打。本法可以舒經活血,振奮陽氣,強心益腎,增強人體生命活力。<br></br><strong>搓背:</strong>搓背也分自我搓和他人搓。自搓可在洗浴時進行。以濕毛巾搭于背后,雙手扯緊毛巾兩端,用力搓背,直至背部發熱為止。<br></br>注意:用力不宜過猛,以免搓傷皮膚。搓背法有防治感冒、腰背酸痛、胸悶、腹脹之功效。<strong>撞背:</strong>雙足與肩同寬,背靠墻壁站立,約相隔20~40厘米,全身放松,身體后仰,用背部撞擊墻壁,用力適度,借撞擊的反作用力使身體回復直立,撞擊下背部時,上身適當前傾,使下背部略向后突出,然后進行撞擊。撞擊時意念貫注背部,使意氣集中于腰、肩、背之間,撞擊100次左右。可提升陽氣,調節內臟,能使全身氣血通暢。04曬背取暖避風曬背,能暖背通陽,增進健康。曬太陽在中醫里被稱為“天灸”,也就是老天給你做艾灸。通過曬日光,膀胱經和督脈一同得到滋養,從而讓血管中的血液、淋巴里的水液,經絡中的能量在高溫氣態下充盈飽滿。接受陽光洗禮,這是大自然給予我們最好的祛病良方。05衣服護背背為五臟俞穴所會,背部常暖,身體才會更健康。尤其是天熱汗出腠開時,若被風吹,則風寒之邪易于內侵,引起疾病。所以一年四季都要注意隨時加減衣物,以護其背。06背部艾灸艾灸是借艾火的純陽熱力和藥力給人體以溫熱性刺激,通過經絡腧穴的傳導,來調節臟腑的陰陽平衡,可以強身健體、培補陽氣,調五臟氣血、安神定志、通經活絡。<br></br>背部艾灸穴位推薦:<strong>大椎穴</strong>、<strong>風門穴</strong>、<strong>身柱穴</strong>和<strong>命門穴</strong>4個穴。<h3><strong data-brushtype="text">大椎穴</strong></h3></br>常被用于治療感冒、瘧疾、頸椎病、痤瘡等等,人體諸陽之匯,是人體所有陽經交匯的一大要穴。<h3><strong data-brushtype="text">風門穴</strong></h3></br>常被用于治療一些外感風邪的疾病,象傷風、咳嗽、發熱、頭痛、脖子僵硬、胸背痛等。 <h3><strong data-brushtype="text">身柱穴</strong></h3></br>常被用于治療感冒、哮喘、夜尿癥等病癥,特別是此穴用于兒童身上效果更佳,可以說是兒童的強身保健穴,經常艾灸小孩的身椎穴,孩子能夠少感冒,身體成長也有很能大幫助(象小兒夜啼、抽風、幼兒體質虛弱等艾灸效果更好)。<h3><strong data-brushtype="text">命門穴</strong></h3></br>常被用于后背發涼、手腳發涼和腰酸腿寒這類有陽虛癥狀的疾病,其所在位置比較平滑,所以用艾灸儀灸就可以。對于一些經常久坐的辦公的人員來說,更要注意背部保養,堅持背部艾灸的同時,日常工作學習時要有正確的坐姿,久坐文案時要合理站起來休息一下,使背部肌肉合理休息,松緊有度,收放自如。<strong>背部肉多肉厚而且發硬的人群,基本上身體都有些問題,做好背部的推拿和艾灸非常重要。</strong>聲明:文章內容若涉及配方或療法,僅供參考,請勿隨意使用。文章及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主站蜘蛛池模板:
柳江县|
宁德市|
增城市|
容城县|
辽源市|
固原市|
新昌县|
青冈县|
陇西县|
团风县|
阿克苏市|
余庆县|
绵阳市|
清涧县|
海淀区|
苏州市|
阳谷县|
凤冈县|
长寿区|
钦州市|
彭山县|
察雅县|
宜川县|
洛扎县|
青神县|
胶州市|
集安市|
集贤县|
项城市|
灵宝市|
威海市|
台州市|
淳安县|
卓资县|
北辰区|
淳化县|
南澳县|
四平市|
阆中市|
登封市|
大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