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p><p> 最近,四川大學(xué)出版社出版了一本我撰寫的《我的軍旅生活》。看著該書封底上十名精神抖擻的年輕戰(zhàn)士合影照片,我的思緒不禁飛向了近半個世紀(jì)前的北疆。</p><p> 祖國的塞外流淌著一條發(fā)源于內(nèi)蒙古的河流。因支流眾多,水量豐沛,水流汪洋,故名洋河。</p><p> 洋河中游岸邊坐落著一座古城,名為宣化。戰(zhàn)國、秦漢時,天下分36郡,宣化屬上谷郡,這是宣化載入史冊最古老最響亮的名字。</p><p> 宣化解放南路旁曾經(jīng)駐扎著一支從戰(zhàn)爭年代走過來的英雄部隊65軍193師(前身為紅一師)。該師轄有兩個大功團(tuán),其中一個是579團(tuán)。</p><p> 在一個隆冬時節(jié),宣化被冰雪緊緊包裹著。凜冽的寒風(fēng)就像發(fā)狂的獅虎,不停撲打著矗立在洋河南岸茫茫灘涂上579團(tuán)3營7連的營房。</p><p> 一串清脆的軍號聲劃破7連營區(qū)上空的晨霧,叩開了公元1972年的大門。作為7連3排7班的一名戰(zhàn)士,我對新年的到來感到無比興奮,默默憧憬著美好的軍旅人生。</p><p> 早飯后,一向?qū)ξ艺亝柹?yán)加管束的班長唐木生出人意料地向我發(fā)出邀請,讓我與連隊里一批來自四川遂寧的正副班長一起進(jìn)城照個合影相!</p><p> 我萬分激動地跟隨遂寧籍的班長們步行十幾公里來到宣化的一家照相館。擺好隊形和姿勢后,攝影師為我們拍攝了一張再也無法重來的合影照。這張照片,正是《我的軍旅生活》封底上的合影照。</p> <p> 《我的軍旅生活》封底上的合影照片</p><p><br></p><p> 我當(dāng)時別提有多得意了,因為在合影人員中只有我一個人是入伍剛剛一年的新兵!我仔細(xì)回味著我的班長唐木生曾經(jīng)對我說過的一句話:“你要曉得,四川的辣椒再辣也辣不死人。莫得辣子豆瓣豆豉,就炒不出回鍋肉!一塊鐵礦石不經(jīng)過高溫嘿起燒,還不就是坨石頭?”盡管照相館屋外天寒地凍,我的內(nèi)心卻如有一把火在燃燒……</p><p> 讀罷《我的軍旅生活》后,我萌生了一個念頭,擇日去一趟遂寧,見一見照片上的老班長們,給他們每人贈送一本我寫的書。我把這個想法分別告訴給了與我一同入伍且分配在同一個連隊的同鄉(xiāng)戰(zhàn)友陳一農(nóng)、張忠國、林運(yùn)友,他們當(dāng)即表示也要去遂寧見老班長們。</p><p> 時值雨水,蜀中大地春意盎然。我和妻子從成都出發(fā),陳一農(nóng)、張忠國、林運(yùn)友從綿陽出發(fā),共同迎著初升的太陽驅(qū)車朝著約定地點奔去。</p><p> 遂寧位于四川盆地腹心,別稱斗城、遂州,因東晉大將桓溫平蜀后,寓意“平息戰(zhàn)亂,遂得安寧”而得名。靈秀的土地孕育出了陳子昂、王灼、黃峨、張鵬翮、張問陶等歷史名人。始建于隋代的靈泉寺、唐代的廣德寺,歷為中國皇家禪林和觀音朝覲地。中國死海、宋瓷博物館、龍鳳古鎮(zhèn)等人文景觀亦頗具特色。</p> <p class="ql-block"> 遂寧風(fēng)光(圖片來自網(wǎng)絡(lu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由于此次來遂寧的目的十分明確,所以我們一行數(shù)人沒有在這個“東川巨邑”“川中重鎮(zhèn)”“文賢之邦”瀏覽名勝古跡和新造景觀,而是直端端奔向與老班長們約定見面的地點濱江路玻璃塔。</p><p class="ql-block"> 有人說,戰(zhàn)友是朋友,但又高于朋友,重于朋友,勝于朋友。令我和陳一農(nóng)、張忠國、林運(yùn)友感動不已的是,幾十年前在宣化照相館里合影留念的那些遂寧籍班長,除了一位已經(jīng)去世、一位定居他省,其余各位幾乎齊噗噗匯聚到了約定地點。為了這次相聚,他們中有好幾位天不亮就從數(shù)十公里外的鄉(xiāng)下動身了。從氣色上看,他們都身體健康,軍人特有的氣質(zhì)依舊躍然于身,英氣不減當(dāng)年。</p> <p> 與老班長們合影</p><p><br></p><p> 見面之后,我和陳一農(nóng)、張忠國、林運(yùn)友與老班長們互敬軍禮,深情擁抱,各自交流別后情況,滔滔不絕地講述并肩戰(zhàn)斗在塞外的那些難忘的往事。席間,我鄭重地簽名蓋章,將《我的軍旅生活》一一送給各位老班長。</p><p> 老班長們欣然接過贈書,饒有興致地閱讀起來。看著看著,他們的眼睛濕潤了。幾十年前193師579團(tuán)3營7連的指戰(zhàn)員們?yōu)榱撕葱l(wèi)祖國和平,保障人民安寧和子孫幸福,赤腳破冰下水平整出來的千畝方田,“三打一防”的火熱戰(zhàn)備訓(xùn)練場面,搶占轎頂山主峰的夏季野營拉練,奮力沖向二道邊前沿陣地的那次刻骨銘心的長途奔襲,在塞北大山上進(jìn)入一級戒備的緊張戰(zhàn)斗生活,鎮(zhèn)守邊關(guān)時開挖的“貓耳洞”,人頭山上齜牙咧嘴的戰(zhàn)備施工坑道工事,支援當(dāng)?shù)厝嗣裥拗哪菞l引水大渠,扣人心弦的那場軍事演習(xí)等,一股腦浮現(xiàn)在眼前。盡管這些場景僅僅是“紅一師”“大功團(tuán)”戍邊衛(wèi)國壯麗畫卷中的一個縮影,但它又怎不讓人心潮起伏,感慨萬千?</p><p> 手捧真實記錄著塞外那段軍旅歲月的贈書,老班長們由衷地發(fā)出一個共同的心聲:讓我們的共和國、人民母親、家鄉(xiāng)的父老鄉(xiāng)親以及后生們永遠(yuǎn)記住我們這些曾經(jīng)當(dāng)過兵的人和培育、鍛造過我們的那支英雄部隊吧!</p> <p> 《我的軍旅生活》</p><p><br></p><p> 告別了各位老班長,我們一行數(shù)人各自踏上了歸途。望著車窗外身披金色余暉的遂寧山水,我仿佛又看見了那張舊照片里老班長們英俊的面孔。我一遍又一遍默誦著老班長們的名字:193師579團(tuán)3營7連2機(jī)班班長高大倫、6班班長羅勤德、7班班長唐木生、8班副班長黎國剛、9班班長王國富、10班班長聶兆玉、12班班長杜紹金、炊事班上士曾謀遠(yuǎn)、連部通信員聶平方。</p><p> (寫于2019年2月22日)</p><p><br></p>
主站蜘蛛池模板:
迁安市|
会东县|
象山县|
阳朔县|
青州市|
苏尼特左旗|
淮阳县|
宜兰市|
佛坪县|
佳木斯市|
响水县|
河南省|
宁乡县|
和静县|
新乐市|
辉南县|
安岳县|
阿巴嘎旗|
搜索|
广水市|
读书|
新乡县|
彭阳县|
浦江县|
茶陵县|
永顺县|
遂溪县|
彝良县|
元氏县|
集安市|
安图县|
信丰县|
龙山县|
乳山市|
海丰县|
深圳市|
万年县|
宜昌市|
长沙县|
洛宁县|
开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