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 style="font-size: 20px;"> 立秋重游通濟湖感懷</b></p><p><br></p><p><b> 年年立秋,今又立秋。白駒過隙,時光荏苒,轉眼間已到庚子立秋了。每當秋季來臨的時候,總是不由自主的在內心默誦起唐代"詩豪"劉禹錫的《秋詞》:“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b></p> <p><b> 秋,在大自然中,時常扮演的是一個悲懷的角色,草木枯萎,樹葉飄零(過去了的庚子春夏,更是因為新冠疫情而顯得可歌可泣。),但是在詩人的筆下,卻看不出一點點的蕭殺凄涼,而是充滿了昂揚奮發的向上精神,以洋溢的熱情謳歌秋天的美好。</b></p> <p><b> 詩以言志,該詩所表現出的雄渾之勢,壯美意境,非同凡響。這給了我們炎黃子孫一份難能可貴的文化遺產和精神財富,這就是我們中華民族文化的無窮魅力。尤其是當我身臨家鄉初秋的通濟湖,看到蒼山疊翠,波如錦鱗,天高云淡,白鶴翱翔……聯想起《秋詞》,文脈相通,經典流傳,更是別有一番景色和心情在心頭綻放,遐想翩翩。</b></p> <p><b> 時逢暑末,烈日灼心,情緒稍躁,文思“短路”,因此干脆擱筆,每天早起,曙光微露,便趨車十分鐘抵達通濟湖晨練,身心得以放松,情志恢復平靜,效果果然不錯。行走山徑,坐看云淡,松青風涼,觸景生情,心底又起詩意,筆端再生文章。</b></p> <p><b> 大壩橫臥,氣勢磅礴,只見整片郁郁蔥蔥的淡黃色小葉黃楊覆蓋了絕大部分的壩身,又是誰別出心裁的用綠色小喬木植入了“通濟橋水庫”五個大字,在晨曦中,綠意盎然,清晰奪目。</b></p> <p><b> 沿壩腳蜿蜒而上,兩旁青松綠油,水杉挺拔,入耳皆是雀啼蟬鳴之聲,不過數百米便到壩頂。稍走幾步,見一巨碑矗立,側面鐫刻著用紅漆描紅的五個字“通濟橋水庫”,蒼勁有力,力透“石碑”,無愧于書畫之鄉。</b></p> <p><b> 正面較為詳盡的刻寫著工程概況的碑文:該庫是由浙江省水利廳勘測設計,經省水利廳批準興建。于1958年12月動工,1961年12月先后完成了大壩,溢洪道,輸水隧洞及電站水下部分澆筑等工程。</b></p> <p><b> 1962年4月水庫蓄水運行,同年7月灌區渠道工程開工建設。1965年3月電站建成發電。上述工程共完成土石方126萬立方米,投工284萬工,遷移1152戶,4566人,工程總投資524萬。1983年9月實施了水庫保壩工程,水庫校核洪水標準從原來的500年一遇,提高到萬年一遇。</b></p> <p><b> 2005年10月實施了水庫除險加固工程……恢復興利庫容1248萬立方米,并于1970年10月增開了南干渠80線,形成了5條干渠(總、北、中、南干70和南干80),總長84.06千米的灌溉網絡,灌溉面積達10.71萬畝,灌區人口占全縣總人口的57%……</b></p> <p><b> 通濟橋水庫(通濟湖)是浦江縣最大的水庫,位于錢塘江支流浦陽江上游前吳鄉境內,集雨面積104.5千米,總庫容量8076萬立方米,正常庫容5880立方米,相當于5.6個西湖,湖面面積相當于700個足球場。</b></p> <p><b> 是一座以防洪,灌溉為主,結合發電,養魚,飲水等綜合利用的中型水庫……自該庫建成運行以來產生了顯著的社會和經濟效益,為浦江的經濟發展,生態改善作出了巨大貢獻。</b></p><p><b> 特別是在五水共治東風的吹拂下,2015年9月在時任浙江省委書記夏寶龍的親臨關懷下,為“確保浦江子孫后代喝上放心水。”,開始了總投資達33342萬元的龐大生態清淤工程,還在距壩近在咫尺的翠湖路邊造起縣第二自來水廠……這就是通濟橋水庫的前世今生,風雨歷程。原來它的橫空出世,比我降生世間還要早好幾年呢!</b></p> <p><b> 石碑旁,整齊的排列著圖文并茂的宣傳窗,正面是這幾年浦江各鄉鎮街道治水治出的大美浦江圖文展示;背面是當年造水庫時所留下的珍貴影像資料,歷史掠影,觸圖生情,想想當年我們的先輩是在怎樣艱苦的條件下,硬是土法上馬,用雙手雙肩,流血流汗,甚至犧牲生命,筑起巍巍大壩,福蔭后人,令我慷慨萬千……</b></p> <p><b> 今天當我們領略旖旎風光,享受愜意生活的時候,難道不應對他們的勤勞智慧,英勇頑強肅然起敬嗎?!“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飲水思源,21世紀的今天,站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起點,我們更應當繼承先輩的艱苦奮斗精神,努力拼搏。</b></p> <p><b> 再往前挪幾步,便是依水而建的觀景亭臺,白墻黑瓦,古色古香,站在亭下,憑欄近可觀碧綠如境的庫水,舉目遠眺,湖中錯落有致的小島上郁郁蔥蔥,一覽無遺。</b></p> <p><b> 湖中有島嶼六個,半島數十,風景旖麗,有“百島湖”之稱,湖的北面茅坪山之北麓有近代著名畫家吳茀之墓;湖的南面有四金山,舊說金木火土畢具于此,自宋朝以來,文風鼎盛,名人輩出。</b></p><p><br></p><p>?</p><p><br></p> <p><b> 有倡組中國第一個民間詩社《月泉吟社》的吳謂,有與趙孟頫并稱元集賢大學士的吳直方,有學貫古今,博通經史的一代名儒吳萊,有領競進取,八月內連捷三科,自童生一躍成進士的吳鳳來。到了近現代更是名人迭出,奇葩怒放,如吳士槐,吳士授,吳士良,吳茀之,吳山明,吳戰壘,吳戰堡等,都各有所長,成就卓著,可稱為名副其實的書畫之鄉,蜚聲海內外。</b></p> <p><b> 湖的東面有拔地而起的保安山,四周虬松盤錯,雜木蔥蘢,巖頂平坦。西南有東巖寺,登上山頂可目及水庫全景,東北可覽浦陽全城勝境……隨著五水共治,四個全面試點縣的深入,山更青,水更綠,前吳鄉在湖濱建起了集旅游,休閑,民宿于一體的慢生活區。</b></p> <p><b> 通濟湖周邊的生態環境愈來愈美,經濟也得以可持續發展,將成為旅游觀光,水上游樂,休閑垂釣,避暑療養的理想之地,通濟湖無論從自然還是人文都必將成為一顆鑲嵌在浦江大地的璀璨明珠。</b></p> <p><b> 憶往昔,崢嶸歲月;看今朝,通濟涅槃。浮光山水碧,湖中草木生。山雀松間鳴,蜻蜓點水勤。也許是鳥雀,蜻蜓也為這怡情景致而啼唱垂青吧。</b></p> <p><b> 遠山連綿,近水沁涼,輕煙泛起,波光粼粼。此時此刻,放空腦洞,與碧波相對,極目遠望,使人心境開朗,恍惚置身世外桃源。雖時至立秋,但三伏未過,炎熱依舊,不過站在觀景臺,微風徐徐,空氣清新,還是令人心曠神怡。因為是星期五,游人少了些,但還是有三三倆倆的人在拍照游覽,溢洪口邊,還停放著好幾輛外地牌照的小車,有諸幾的,義烏的,杭州的,聽他們說這幾年浦江治水名聞遐邇,山青水綠,處處是景,因此遠道慕名而來。</b></p> <p><b> “茲晨戒流火,高飆早已驚。云天收夏色,木葉動秋聲。”八月流火,暑去秋來,秋風漸起,季節轉換,春夏輪休,此乃自然規律,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但“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秋天來了,意味著天高云闊,秋高氣爽,橙黃橘綠的時刻就為期不遠了。</b></p> <p><b> 走在原始的山路上,腳下沙沙作響,額頭汗水淋漓,路邊草木青青,摒棄世絕,不染喧囂,“森林氧吧”名不虛傳,每吸一口氣都覺得肺腑通透,身心舒暢,既領略了自然風光,又陶冶了精神情操,一舉多得,不亦樂乎?</b></p> <p><b> 趁著人未老,腿尚健,還是邁步曠野,多多欣賞家鄉的山山水水吧,晨跑小憩,站在通濟溢洪口,涼風習習,碧水漣漣,樹色青青,白鷺低翔,魚兒悠游,雖已立秋,然目之所及,皆是綠木蔥蘢。</b></p> <p><b> 五水共治后通濟湖的后時代,鳳凰涅槃,水光瀲滟,輕舟蕩漾,湖光山色,空蒙潔凈,美不勝收……拙筆實在難以描述,還是借去年立秋草作的一首《通濟湖風光》作結尾吧,狗尾續貂也好,畫蛇添足也罷。</b></p><p><br></p><p><b> 通 渠阡陌澆千頃,</b></p><p><b> 濟 世蒼生潤萬家。</b></p><p><b> 水 蓄億方幾輩汗,</b></p><p><b> 庫 容百澗一壺茶。</b></p><p><br></p><p><b> 風 塵洗盡晨曦燦,</b></p><p><b> 光 彩無窮石徑斜。</b></p><p><b> 綠 樹蔥蘢勝翠黛,</b></p><p><b> 煙 波浩蕩涌天涯。</b></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i> 2020年庚子立秋日再創作于浙江浦江仙華山麓金獅湖畔 程路</i></b></p> <p><b> 后記:走過了春,走過了夏,走過了艱困而別樣的2020年上半年,戰勝新冠疫情,戰勝洪澇災害,戰勝一切內憂外患,偉大的祖國依然堅定而沉穩地行進在民族復興的康莊大道上;可愛的家鄉,山青水秀,生機盎然,前程似錦;都必將迎來收獲的金秋,試看天下紛亂,風景這邊獨好!</b></p><p><b> 外面的世界不那么精彩,外面的世界也很無奈。淺秋的風,還挾雜著幾分暑末的余溫,花不語,湖水卻懂,一朵心蓮,被風吹拂成一首詩的芬芳。</b></p><p><b> 行走在家鄉初秋的通濟湖邊,微涼的山風親吻著額頭,樹影婆娑,光影斑駁,陽光從偉岸的梧桐,翠綠的松杉樹葉間穿透,給2020年這個多災多難的世界帶來了些許的溫暖與光明,但愿接下來的秋天再也不會是多事之秋……正如可愛的家鄉,不僅鶯歌燕舞,風光秀麗,更是桃熟李脆,瓜果飄香,尤其是近七萬畝巨峰葡萄,層層疊翠,一望無際,晶瑩剔透,潤嘴甘甜,可謂江南的“吐魯番”。立秋時節正是采摘上市的時候,望朋友們有機會蒞臨浙中小城,游萬年上山,江南山水;品巨峰葡萄,桃形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b></p><p><br></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i> 程路庚子立秋日匆匆于仙華山麓金獅湖畔</i></b></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巫山县|
东乌珠穆沁旗|
正阳县|
淮南市|
海盐县|
梓潼县|
灌阳县|
连江县|
加查县|
东阳市|
葵青区|
醴陵市|
定结县|
泸州市|
德江县|
铜陵市|
柯坪县|
乌拉特前旗|
商南县|
麻城市|
华蓥市|
连南|
富顺县|
塔河县|
苍梧县|
四平市|
焦作市|
枣阳市|
周口市|
沁阳市|
修文县|
马鞍山市|
太原市|
通化县|
赤峰市|
新余市|
呼玛县|
香河县|
乌兰县|
京山县|
镇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