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2020年注定是個不平凡的年度,突如其來的一場疫情打破整個世界以往的平靜及按部就班。隨著形勢逐漸好轉,蟄伏了半年多的我們又按耐不住向往自由的心,開始策劃來一場遠行。</p> <p> 從全國疫情防控形勢分析,旅行大目標再次定位西部。甘南藏族自治州之前雖已多次踏足,但還有部分遺漏,未深度開發。本期計劃從甘南藏族自治州首府合作市環游一圈完成深度游。</p> <p> 由于本次活動為點對點環游,吸取經驗將單車提前順豐發往目的地,一身輕松到達。</p><p> 抵達蘭州火車站照例大合影,拍完以后發現好像是少了鄭哥。(傳說中的走不丟旅行團差點出門就走丟??)</p> <p> 依照慣例,抵達新地方后吃貨們選擇第一站必須是當地美食。即使是臨時裹腹的牛肉面也得步行導航尋找品牌“舌尖尖”。</p><p> 科普一下,我們內地遍地的“蘭州拉面”在蘭州是找不到滴,這里只有遍地的“牛肉面館”和“牛肉面培訓班”</p> <p> 輾轉一天抵達甘南藏族自治州首府合作市,當地順豐取回單車收拾齊整預備次日開啟九色甘南環游。</p><p> 雖然已是第三次踏上這片土地,按慣例還是先讓味蕾與當地美食充分融合,合作“馬成虎手抓羊肉”和“牛雜割”強烈推薦給各位親。</p><p> 合作市地處青藏高原的東北端,甘、青、川三省交界處,總面積2670平方公里,是甘南藏族自治州政治、經濟、文化、科技和金融中心。 其東北部為夷平面區,南部為低山峽谷區,屬高寒濕潤類型,冷季長,暖季短,境內擁有米拉日巴九層佛閣等景點。</p> <p>米拉日巴佛閣始建于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原建樓閣已毀于“文革”。現存建筑重建于1988年5月,歷時四年落成。是藏傳佛教噶舉派(白教)在安多藏區最主要的寺院,閣內主要供奉藏族民眾中最富傳奇色彩,婦孺皆知的米拉日巴佛。</p> <p> 貢巴寺應名萬壽寺,位于卓尼縣城西南六十三公里的江迭路間的刀告鄉境,藏語稱“噶丹扎西桑珠林”、“貢道林”,也稱扎喜欽庫林。</p><p> 萬壽寺內供奉著眾多的三所依止圣物。有印度請來的鎦金釋尊像;自然生成的宗喀巴像;大理石釋尊像、白度母象、蓮花生大師語化天成像;五世達賴喇嘛金像,東印度塑造的釋迦銅像;宗喀巴自塑像;宗喀巴語化像,商賈格勒理像,紅石度母天成像。有三千余幅各類卷軸的唐嘎和數不清的一肘以下佛像;有貝葉經《八千頌》,多部《甘珠爾》、《丹珠爾》。有歷世達賴喇嘛、班禪、嘉木樣及拉考倉等大師的文集;有銅制鎦金釋迦牟尼冠冕;迦葉佛的祖衣;那若巴大師的骨飾;神喇嘛菩提光的肉舍利,宗喀巴大師的佛牙;達哇桑吾的靈蓋骨、乃穹寺的法號及佛舍利等。有歷世達擦活佛、歷世第穆活佛、歷世熱振活佛、歷世察道活佛以及赤欽·阿旺諾吾、赤欽·青熱旺秀等的僧衣。</p><p> 萬壽寺原建有大經堂,聞思學院,時輪學院、密宗學院、醫藥學院、印經學院和法舞學院等。有內千佛外千佛的釋尊殿、度母殿、大悲觀音殿、無量壽佛殿、持金剛大輪佛殿、大塔殿、護法殿、有五所藏經室以及德陽佛堂和喇嘛噶繞,貢瑪倉、嘉龍哇倉、熱旦加措、肖吾倉、尼日倉、噶根倉等七位活佛的納欽及具嘉吉祥的佛塔。總計經堂和佛殿達二十四座,這些經堂和佛殿上安置有金頂、寶頂、祥麟法輪、寶瓶、檉柳女墻等,莊嚴魏觀,金碧輝煌,一見頓生敬仰。鼎盛時期僧人達七百多人,有三百八十多余院僧舍。一九五七年三月,應車巴溝僧俗之邀請已圓寂的第六世貢唐大師久美·丹貝旺旭在這座寺里舉行了第五次時輪大灌頂。一九五八年叛亂前,這座寺院成為甘南地區規模僅次于拉卜楞寺的大寺院。但一九五八年反封建斗爭和一九六九年以后的十年"文革"中毀壞殆盡。</p> <p>騎行首日,為了適應高海拔地區,清晨六點半出發,約90公里騎行到達卓尼縣尼巴鎮。清晨氣溫8℃,我已正式進入感冒狀態??</p> <p> 尼巴鄉~扎尕那,光蓋山至扎尕那78公里將海拔提升至4000+。</p><p> 光蓋山古稱“石鏡山”,因灰白色巖石易反光而有其名,是迭山山脈的一座山峰,擁有罕見的第四世紀冰川遺址,海拔3000多米,山頂積雪終年不化,緊挨迭部北部的人間天堂扎尕那山,靠近車巴溝源地。</p><p>·光蓋山因深處腹地,游人較少,這也使它完好地保留的自然風光,站山頂仰望星空,手可觸星,風云變幻,飄雪之時,山頂的石林與積雪和無色光交相呼應,震撼人心。</p><p> 光蓋山景色1925年左右曾入選美國國家地理雜志。</p><p> 江迭線尼巴~扎尕拉區間,九色甘南最后的秘境</p><p>風景指數:?????+++</p><p>危險指數:?????</p><p>強度指數:?????</p><p>友情提示,沒有充分準備不要輕易嘗試。這不是危言聳聽,因本段路程長,路況差,幾乎全程無通訊信號??</p> <p>扎(zhā)尕(gǎ)那是天然石頭城,位于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迭部縣西北30余公里處的益哇鄉的一座古城,藏語意為“石匣子”。地形既像一座規模宏大的巨型宮殿,又似天然巖壁構筑。 扎尕那山勢奇峻、云霧繚繞、宛如仙境。藏寨內游牧、農耕、狩獵和樵采等多種生產活動合理搭配和互補融合,成為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一個典范。</p> <p> 較為輕松的一天,上午游覽扎尕那景區后,中午慢悠悠溜達至鐵布鎮。</p> <p> 尼顯寺位于的扎薩格神山是佛教的24座清涼勝境神山,也是漢傳佛教認為苯教的四大神山之一。</p><p> “扎薩格”神山是白色的圣山的意思,藏傳佛教的諸多教派都尊崇她的殊勝地位。“尼”是藏語中買的意思,“顯”是土地的意思。“尼顯寺”本意是把土地買回來還給人民。是安多苯教的開山大師象帕大師開辟的凈土。尼顯寺建立于270~300年前,是 西藏最久遠的教派本波教的寺院。</p><p> 相傳扎薩格之所以成為圣山,是因為本波教最重要的始祖傳人黎德茂巴,曾經來到扎薩格修行,并且留下許多神跡。 尼顯寺是活佛發愿重建的最后一座名寺,也是最難修復的一座。</p> <p> 鐵布鎮出發經花湖冒雨前往郎木寺,全程約80公里。</p><p> </p> <p> 郎木寺小鎮,一鎮跨兩省,以白龍江為界,白龍江的西北一側屬甘肅省管轄,白龍江的東南一側屬四川省管轄。屬甘肅省管轄的地面叫“郎木寺鎮”,屬四川省管轄的地面叫“納木寺鎮”。其實“郎木”與“納木”對于藏語來說都是一回事,是音譯的兩個不同漢字,只是為了行政區劃易于區別而已。</p><p> 郎木寺為藏傳佛教寺院,創建于公元1748年。其創始人即第一任赤哇嘉參格桑,十一歲受戒出家,二十七歲前往拉薩學法,投拜名師潛心學法,成為出類拔萃的大學者,年屆五十五歲時,任西藏噶丹寺赤哇八年,期間他廣弘講說。辯論、著書立說,功績卓著,聲名遠揚,倍受僧眾崇敬。公元1747年,年屆七十歲的他應家鄉人民再三請求,經第七世達賴喇嘛格桑嘉措的允準返回故里弘揚佛法,即創建了郎木寺院。嘉參格桑活佛于公元1756年9月5日兩手合掌、跏趺而坐,示現圓寂。之后,郎木寺歷世活佛繼承弘揚第一世賽赤活佛的弘法大愿,個個致力佛性修煉,學問通達,業績顯赫,在整個藏區乃至世界佛教界影響深遠。</p><p> 郎木寺經過歷世活佛的創建、擴建,現有聞思學院、續部學院、時輪學院、醫學院、印經院。寺院的佛塔主要有第五世活佛的肉身靈塔,據說該靈體的頭發、指甲如新生長的一般;有以數萬兩黃金、白銀和松耳石、珍珠等制作的歷世其他活佛的靈塔,以及70余座大小不一、制作各異的佛塔。郎木寺轄有十座屬寺和兩座靜修院,前后有七十任赤哇,1958年時僧人多達500余名,是安多地區聞名遐邇的大寺院之一。</p> <p> 郎木寺游蕩,發呆,不騎車的日子是幸福的。</p><p> </p> <p> 郎木寺經尕海湖至賽爾龍鄉,約90公里進入青海地界。</p><p> 尕海湖系甘南第一大淡水湖,是青藏高原東部的一塊重要濕地,被譽為高原上的一顆明珠。 尕海湖水草豐茂,許多南遷北返的珍稀鳥類在此落腳和繁殖,黑頸鶴、天鵝等珍禽遍布湖邊草灘。 尕海湖面積很大,開發為景區的部分位于北側,從其他地方雖然也可以看到湖泊,但是很難靠近。 每年的6-9月,湖畔千姿百態的各色野花絢爛開放,是尕海最美麗的時候,也是觀鳥圣地。</p> <p> 享受清晨雨后溫潤的空氣,從青海地界再次回到甘肅。在中國鍋莊之鄉碌曲午餐后前往則岔石林,加上迷途誤跑16公里,今天約120公里。恰逢“八一建軍節”,剩下的八名成員中四名退役軍人與四名地方群眾會餐慶祝。</p><p> </p> <p> 游覽則岔石林景區(2018年因路況已關閉,但不影響欣賞美景),強力推薦“寶馬藏家樂”,店主扎西一家熱情、純樸(為了接待我們,錯過了“浪山”迎接活佛)。</p><p> 浪山節,藏語稱“香瑯節”,據考,是清康熙四十九年(公元1710年),拉卜楞寺數百名僧侶在每年特定的時間內,赴野外采薪習俗的延續和發展。浪山節于每年農歷六月舉辦。</p><p> 在藏語中,“浪山”是“采薪”之意。從前寺院僧人在山區伐木之余,百無聊賴之際,便安排節日去游山玩水,漸漸傳入民間,演變成今天的藏族浪山節。</p><p> 甘肅甘南藏區,每到農歷六月間,氣候溫和,陽光明媚,農事間歇,家家戶戶收拾鍋灶炊具、飲食物品,全家老少出動,到野外山坡、草地、河邊選好地點,搭起帳篷,穿起盛裝,會餐、飲酒、歌舞。</p> <p> 騎行最后一日,阿拉鄉~合作,約60公里強爬坡及爛石路仿佛是在為收官留下深刻印象,九天內總行程638公里,圓滿完成本次甘南深度單車環游之旅。</p><p> 風馬旗,象征著天、地、人、畜的祥和;牧民們在剛搭好的帳篷上系拴風馬旗,是為了求得逐水草而遷徙的福佑;朝圣者跋涉荒漠扛著醒目的風馬旗,為的是祈求旅途平安;江畔湖邊人們遍插風馬旗,顯示著對水神的敬畏;生活于莽林峻嶺間的人們高懸風馬旗則是對山神的供奉。</p><p> 風馬旗亦是單車旅行者眼中的燈塔,是肯定辛苦努力的獎狀。再見了九色甘南,相信我們還會再度重逢在這美麗的香巴拉。</p> <p> 寫在最后,還是逐個介紹全部陣容。出場順序隨機,無先后之分??</p> <p>老米:一個對美欣賞到極致并執著的人??</p><p>旅行感言:路是真爛,景是真美??</p> <p>父子情深??原話可不是出自我哈??</p> <p>偉哥:嗯,沒看錯,去年的“藏區小白孩,”不過膚色今年已由“黑胖子”變成“綠胖子”,充分詮釋了什么是酒壯慫人膽??今年喝了酒連狗都敢摟了??</p><p>旅行感言:我們都在???努力奔?跑,?我們?都是??追??夢人???!</p> <p>辣姐:實力不可小覷的姐姐,初次高原長途,巾幗不讓須眉。</p><p>旅行感言:騎行不在乎目的地 ,在乎沿途風景以及看風景的心情。當你用車輪征服一座座大山的時候,那份喜悅和自豪只有自己知道,騎行磨煉的是自己的意志力,感覺這次旅行我又一次提升了自己???期待一次旅行??</p> <p>曼曼:一個熱愛苦旅的吃貨設計師,好吧,繼續哭著騎完全程。</p><p>旅行感言:高原可以帶來高反,也可以帶來更高視野,問題不在于海拔高度,而在于認知維度。</p> <p>小幸福:一姐??絕對的實力派,你仿佛永遠跟不上她騎行的腳步和說話的語速。??</p><p>旅行感言:我在等 下一個計劃的到來!</p> <p>甘果:酒文化代名詞????????????</p> <p>高哥:對全隊營養高度負責的好老兄。</p> <p>殺牛:因為弟弟殺了豬,他只能殺牛。一個不吃飯的攝影師??</p> <p>鄭哥:老當益壯,全程騎完光蓋山其中之一??</p> <p>老翟:午夜大學聲樂系“男高音”高材生????成就了我在尼巴村看夜空繁星的夢想??</p> <p>群群:鐵三猛人??第一次參加高原長途騎行,難為他了。</p> <p>一哥:中華當自強的實力派??你永遠無法超越他,就連照片也是背影??</p><p>旅行感言:沒有最快,只有更快??</p> <p>守望:出門啥也沒有的白胡子老爺爺。</p><p>旅行感言:走不完的路,望不盡的天涯。</p> <p> 以上簡介純屬個人調侃,如有不妥還望見諒,借用六世達賴喇嘛倉央嘉措的經典語句結束總結。</p><p> 那一夜,我聽了一宿梵唱,不為參悟,只為尋你的一絲氣息。那一月,我轉過所有經筒,不為超度,只為觸摸你的指尖。那一年,我磕長頭擁抱塵埃,不為朝佛,只為貼著你的溫暖。那一世,我翻遍十萬大山,不為修來世,只為路中能與你相見。那一瞬,我飛升成仙,不為長生,只為佑你喜樂平安。</p><p> 一路上走不丟旅行團成員團結友愛,互相幫助,全力促成此次完美旅行。突然想起才讓卓瑪小妹妹的口頭禪“好啦,愛你們哦”希望我們下次繼續結伴同行。</p><p><br></p>
主站蜘蛛池模板:
盐源县|
桓台县|
西林县|
堆龙德庆县|
武宣县|
黎平县|
酉阳|
广南县|
辽中县|
凤庆县|
子长县|
德化县|
忻州市|
乡宁县|
深圳市|
上杭县|
江阴市|
苗栗县|
大余县|
奈曼旗|
镇江市|
涞水县|
东山县|
历史|
囊谦县|
汾西县|
阿拉善右旗|
涞源县|
梁平县|
海盐县|
广德县|
鹤壁市|
高阳县|
碌曲县|
凤城市|
兴义市|
垫江县|
吴桥县|
察隅县|
莱西市|
鄂托克前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