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5><font color="#167efb"> </font> <font color="#167efb">端州區教育系統在2020年部署開展“我愛我生”師德建設系列活動,廣大一線教師聚焦教育教學中最鮮活的題材、最前沿的問題,以撰寫“愛生日記”的形式,記錄了日常教學生活中感觸較深的事或人,從中知成敗、明得失、共成長。8月起,本平臺推出《“我愛我生”師德建設優秀工作案例展播》欄目,歡迎一起走近教師的世界,傾聽他們的故事。今天推出第八期,敬請關注。</font></h5><div><font color="#167efb"><br></font></div> <font color="#ff8a00"><b> 編者按:</b>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越來越多孩子成了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在本文中,梁老師采用多種方法,成功化解孩子的“公主病”,體現了教師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的重要作用。</font><div><font color="#ff8a00"><br></font></div> <b><font color="#b06fbb"> 一、故事背景 </font></b> <br> A同學活潑、好學,但常常會因小事生氣哭泣。老師教育她也表現出一臉不高興,不愿意接受老師的意見。家長也反映在家里常發脾氣或摔東西發泄情緒,這種現象屬于現代家庭獨生子女常見的“公主病”。 <b><font color="#b06fbb"> 二、采取措施</font></b> <br> (一)故事熏陶明理與集體力量并行,促進她自我反思,知錯能改。<br> (二)擔任班級小干部,培養責任心。<br> (三)家校合作,達成共識。<div><br></div>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梁老師(右一)與教師們進行工作交流</font></h5><div><font color="#167efb"><br></font></div> <font color="#b06fbb"><b> 三、實施過程:<br> (一)留心觀察,善于發現問題 </b></font> <br> 開學初,A同學舉起小手,老師沒有請她回答,下面突然傳來同學的小小聲音——A同學生氣了。我問她是不是被同學欺負了,她卻一聲不吭。我找到她附近的同學了解情況,同桌說老師沒有請她回答問題,表揚了其他同學而沒有表揚她,她就生氣了,這件小事引起我的警覺。<div><br><b><font color="#b06fbb"> (二)多渠道了解,制定教育對策</font></b><br> 一天,在語文課上,我提出問題,她舉起小手,我卻請了另一個同學回答并表揚這個同學。我暗地里觀察她的反應,她卻繃著臉,憋著氣。課后,我主動找科任老師了解A同學的上課情況,他們也反應她有這個小毛病,共同商量教育對策。 從這以后,我平時格外留意她的一舉一動,她有時會與同學因小事吵鬧,她錯了反而向同學發脾氣。有一次活動課,A同學和同學們在小操場上做游戲時輸了,就氣呼呼走了。可見她好強,不服輸,脾氣倔。</div> <b><font color="#b06fbb"> 三、與家長聯手合作,達成一致的教育共識</font></b><br> 我對A同學基本了解后,就跟她的媽媽反應她在學校的表現。她并不覺得驚訝,平靜地說:“在家也是這樣子的”。她媽媽也講述她在家蠻橫、愛發脾氣等毛病,表示對孩子的教育無能為力。我對A同學媽媽說:“孩子需要正確的引導,她性格可塑性很強,不能再縱容她。只要大家配合著一起教育,是可以扭轉的。”我常與家長在微信上對孩子的行為溝通交流,有進步時,家長與老師及時表揚;做錯時,及時教育,孩子不良行為逐漸收斂起來了。<div><br></div> <b><font color="#b06fbb"> 四、發揮長處,善加引導,逐漸修正不良的思想與行為</font></b><div><font color="#b06fbb"><b><br></b></font> 課堂上,老師表揚她積極回答問題,聲音好聽,還獎勵她一些與朋友和諧相處的故事書,如:《與朋友友好相處》、《名人故事》等。每周班會課請她給同學們分享小故事。她在故事中明理而受到啟發,認識到自己的錯誤行為。</div><div><br> 平時我也常找她談心,常表揚她說:“你寫字最漂亮,最積極舉手回答問題,在學習上可棒了;其實呀,你可以當班長了.你想嗎?”她高興地說:“想!”我順勢利導說:“你有一個小缺點,同學們不大喜歡你,有的老師也希望你能改正這個缺點。”她嘟著小嘴小聲地說:“那為什么?”我說:“你自己仔細想想吧,平時自己有哪些地方做得讓大家不高興?”她說:“做游戲時,他們贏了,我不高興;老師不請我回答問題,我也不開心,就不理睬老師。”我溫和地說:“你說這樣對不對呢?”她低下頭說:“不對”。“你想做一個受人歡迎的孩子嗎?”她輕輕地點點了頭。</div><div><br> 我繼續留心觀察A同學的變化,當她不能如愿時,偶爾會有些小情緒,我稍微用眼神提醒一下,她會很快地調整心態。我大力表揚她積極舉手,聲音響亮,尊敬老師。當同學的問題回答不出來時再請她幫助補充,也表揚她熱心幫助同學。慢慢地,A同學有了變化,課堂上少了生氣,多了甜甜的笑容。經過兩個多月的時間,在老師、家長引導與幫助下,A同學同學懂得了尊師愛友,成為一個謙虛有禮,心中有他人的好孩子。</div> <font color="#b06fbb"><b> 五、教育心得</b></font><div><font color="#b06fbb"><b><br></b></font> 通過轉化A同學同學的案例,我明白了“孩子是家庭的一面鏡子”。人之初、性本善,孩子不良的習性,往往是家庭缺少科學的教育方法而造成的。教師只要在平時的教育教學中善于觀察,善于發現,順藤摸瓜,就能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只有家校合力,對癥施策,才能修正孩子的不良行為,才能讓孩子在陽光下健康快樂成長!<div><br></div></div> <h5><font color="#9b9b9b"><br></font></h5><h5><font color="#9b9b9b">本文根據校園真實故事改編,文中均為化名<br>作者:梁少銀(肇慶市端州區河苑小學)<br>聲明:轉載或引用本文內容請注明來源及作者<br>投稿:dangwei2263004@163.com<br></font></h5><div><font color="#9b9b9b"><br></font></div>
主站蜘蛛池模板:
托克托县|
九台市|
宿州市|
海晏县|
临泉县|
邹城市|
金寨县|
博白县|
鄂托克旗|
开远市|
晋城|
无为县|
江口县|
抚州市|
临洮县|
罗田县|
瑞丽市|
阳曲县|
汕头市|
南充市|
常德市|
滦平县|
文成县|
碌曲县|
三河市|
阜宁县|
延庆县|
邵武市|
平乐县|
云阳县|
荥经县|
益阳市|
克什克腾旗|
永城市|
巴楚县|
松溪县|
甘泉县|
南岸区|
望都县|
南丰县|
荔波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