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三都縣是全國唯一的水族自治縣。我年青時在貴州,就很想一睹原生態的水族風情。</p> <p>10月9日一早,我們從茘波坐客車到了三都縣。大街上,婦女們穿著艷麗的服裝,在眼前過往。</p> <p>這絕對是道流動的風景。</p> <p>這里的生活節奏慢,做事趕路都悠然悠哉。</p> <p>我知道水族這二天在過“端”,類似漢族的春節。但他們都在寨子里過節,我們在三都沒朋友,但又很想去嘗下“端”的滋味。</p> <p>曾聽黃志濤說起:三都有位副校長韋建萍是其學生。請他幫助。</p> <p>韋老師聯系上了,我的水族風情拍攝一定會有了,內心頓感踏實很多。??</p> <p>三都主要以水族為主,也有許多苗族。馬路上的風景目不遐接,很美。</p> <p>沒有交警,同學過馬路,車輛自覺停止。好風氣!</p> <p>這時遇上位說話聲清脆且透亮的婦女,說晚上她要去寨子過端,問我倆要去看看嗎?天助我,遇上熱心人了。現在回想還是很感動。</p> <p>他們驅車帶我倆去到一很大的寨子。水族婦女,準備上臺表演。她們戴的銀飾是真的,我惦了惦有些重量。</p> <p>這絕對不是偽民俗。聽說這次是幾個寨子一起歡慶,過幾天另外的幾個寨子過端歡慶。</p> <p>用目不轉睛來形容是很恰當吧。</p> <p>連孩子也那么專注,可見表演很入大家口味。</p> <p>歡樂溢于言表。</p> <p>情不由衷的……。</p> <p>秀上一把外來己用的表演,溫婉又大方。哉,好看!</p> <p>背著孩子看歡慶,兩不誤。</p> <p>最美民族風,太美了!</p><p>她們帶的銀項圈太沉,會勒頸椎,后面都用帕子裹上。</p> <p>這大嫂嫁到獨山,這次趁過端,也回趟娘家。原生態的歌唱的好聽,尤其那歌詞是現編現唱的。</p> <p>那個美啊,叫人不忍離去。</p><p>想到了那些什么寨,讓人去旅游的。那些表演的姑娘是花錢請的,有很多是漢族女子充的。用貴州人的話說:假的厲害。</p> <p>“領導”被美所動,命令:要拍!??</p> <p>以前常有的一句話:群眾眼睛是雪亮的。尤其是男性群眾。??????</p> <p>看見這少婦左肩露出的白布嗎?那就是護頸椎的。那項圈做工多么精致啊,配上美人,美上加美。??????</p> <p>那充實且自信的表情,仿佛在給我們敘說……。</p> <p>引頸探望的花兒朵朵。</p> <p>臺上與臺下。</p> <p>難忘今宵,難忘歡樂,難忘有如今。</p> <p>一早,韋老師請她倆門生:夏文平,覃家榮帶我倆去怎雷。</p> <p>怎雷寨海拔650米,在山頂。基本上35%苗族,65%水族。現為全省唯一的水族文化保護村。</p> <p>房屋隨山起伏,有“入村不見山,進山不見寨”的山野村居。</p> <p>見我立馬“回避”。??????</p> <p>這苗族大媽熱情好客,邊抱著柴火,邊邀我去她家作客。</p><p>我知道她這邀請是誠心的。</p> <p>家中有事要辦,還是要燒大灶的。</p> <p>這像是一個在說,一個在聽啊……??</p> <p>再好的筵席也會散,再美的景色也要離啊,時間差不多了,我們也該走了。</p> <p>雨后的怎雷,大山更顯翠綠。再見怎雷!</p> <p>遠眺都江鎮。已是中午,夏文平,覃家榮請我倆吃了頓:牛干癟。</p><p>高檔咖啡一一貓屎咖啡嘗過嗎?牛干癟與其有同工異曲之功能,央視美食欄目曾介紹過。</p> <p>下午帶我們去了一苗家朋友家吃“新”,每年秋收后,苗族要歡慶豐收帶來的喜慶,叫:吃新。</p> <p>圍在一起,舉懷歡慶,其樂融融。</p> <p>這天10月12日上午,他們了解到巫爛下寨要歡慶豐收。巫爛下寨村路很不好行駛,覃家榮是駕校校長,技術嫻熟,不一會就到了。</p> <p>苗家一一吊腳樓前的翠色。</p> <p>吃新前的聲響。</p> <p>憑欄眺親人。</p> <p>屋前的小溪,電捕自家年前放養的魚。</p> <p>好園丁育好苗。田園留影:中間是韋建萍老師。他們說老師不僅要在中間,還要在前面。??右一覃家榮,右二夏文平。左邊二位我忘了姓名,很對不起。??</p> <p>覃家榮較年青時曾在上海新天地做廚。很能干且熱情好客的駕校校長。</p> <p>主人正忙碌中……。</p> <p>孩子們的獲獎墻,看了好像也有種自豪感。??????</p> <p>女眷們的圓桌“會議”。??</p> <p>穿戴好,要去“跺月亮”。</p> <p>這是珍貴的留影,中間的是兩姐妹。“領導”說要把苗家風情帶回上海。??????</p> <p>騎上電驢去跺月亮。</p> <p>田間鋪上一大圈木板,蘆笙吹奏響起,苗家開始了歡快的“跺月亮”。</p> <p>不分男女老幼,均可參與。共享快樂,共享豐收。</p> <p>戴著做工精美的飾品,跺著統一的舞步,著實讓人好看,讓人羨慕。</p> <p>韋老師也參與進去了,她不僅會跺,還跺得很美。??</p> <p>一邊看跺月亮,一邊觀斗牛。斗牛在貴州,是苗族人才有的一歡慶方式。</p> <p>公平起見,牛的大小要差不多,同量級比賽。賽前在給牛量胸圍。</p> <p>斗牛士勸架。</p> <p>用力相扺,難分高下。</p> <p>今天的牛王!牛身后有許多親戚在吹蘆笙放鞭炮慶祝。苗族人對斗牛很重視。</p> <p>竹簡里飄出的喜慶,能感染人。</p> <p>我們把這叫:行頭弄起來。苗家話怎么說不知道,說給你聽,你也聽不懂。????</p> <p>都喜歡看好看的。</p> <p>鳳冠下的花枝亂顫。</p> <p>端莊且祥和。</p> <p>甜美的童聲在苗嶺迴蕩。</p> <p>不耐寂寞的苗家大嬸,在另一側翩然起舞。</p> <p>止不住的燃情。</p> <p>民族文化的傳承……??????</p> <p>其實天在下著濛濛細雨,夏文平跟我說:三都的少數民族有知天相的,三天的歡慶中,必有一天是下小雨的。指望來年會風調雨順。</p> <p>傳統的苗族歡樂頌。</p> <p>整齊劃一,不簡單!??那是沒有什么指揮在舞弄,都是隨著蘆笙的節奏而劃一的。難怪在中央舉辦的全國民族歌舞賽中,三都苗家跺月亮獲銀獎。????????????</p> <p>在人頭攢動中,那份喜悅歡慶從每人臉上洋溢散發。</p> <p>跺月亮最終會像個大圓,但一定要有個缺口,何因只能待下次去再多問些老苗家。??</p><p>再不離去,待會曲終散場將不知何時才能到縣城。</p><p>當時我很不想離開,那場面太純正,太感人,但不行啊…。</p> <p>10月13日,我們早上離開了三都,到了凱里,中午在亮歡寨撮一頓酸湯魚,味很美。但我的魂還在三都,那一幕幕的情景揮之不去,也無法揮去。</p> <p>傍晚抵銅仁。第二天即去了梵凈山,這天10月14日。</p> <p>霧大,只能隱約看見幾塊翻天印。</p> <p>那樹很婀娜。</p> <p>為了二塊石頭,一撥又一撥的傻蛋前去爬山。????????</p> <p>晚上去一網紅餐館,算是告別貴州之旅的晚餐。至此從9月5日起,到10月14日,共40天整,黔之旅結束了。</p> <p>人雖然離開貴州了,思緒卻仍留在了貴州,每想到那山水村寨,那載歌載舞的民族風情,令人陶醉,忍不住思緒翻滾。</p><p>三都之行要感謝黃志濤,韋建萍兩老師。感謝夏文平,覃家榮,放下手中的工作,陪伴我們,帶我們走村竄寨,領略純正的民族風情,由衷的感謝你們!??????</p>
主站蜘蛛池模板:
会理县|
安西县|
汶上县|
虞城县|
青冈县|
左贡县|
霸州市|
霍城县|
象州县|
高尔夫|
房产|
敦煌市|
开鲁县|
昌邑市|
营山县|
谷城县|
瑞丽市|
嵩明县|
楚雄市|
定边县|
德格县|
彭州市|
偃师市|
安庆市|
江阴市|
栖霞市|
凤城市|
育儿|
郁南县|
桓台县|
忻州市|
杂多县|
卢氏县|
凌海市|
保靖县|
黄浦区|
麻栗坡县|
丹阳市|
腾冲县|
颍上县|
英吉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