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孩子帶我上伏羲班(代自序)</p><p><br></p><p> 四年半,1600多天,相較人的一生,也許不算太長。按中國人平均壽命算,大約占二十分之一。9歲半到14歲這四年半,卻是孩子童蒙養正到少年啟志的關鍵時期。這期間,兒子張檬月就讀伏羲班,我也“跟著”上了伏羲班。</p><p><br></p><p>每個孩子都是父母心中的寶貝,教育孩子才是父母最重要的事業;任何事業的成功,都彌補不了孩子教育的失敗……這些雞湯語,從兒子出生就彌灑在心頭。從孩子上小學開始,我感覺越來越迷茫……</p><p><br></p><p>2012年7月1日,央視四套《城市1+1》:甘肅天水+臺灣花蓮一檔對話節目,讓我看到中國甘肅有一個基礎教育改革實驗班——伏羲班,可以讓孩子切實“減負”,能保障睡眠和玩耍時間,通過課堂內讀古文經典、學書法、練武術、畫國畫、吹葫蘆絲等,數學課按常規進行,達到文明其精神、強健其體魄。伏羲班學生有禮有節、能文能武、多才多藝,還不影響考試升學,遂心向往之。2013年秋,全國不少學校自發復制伏羲班,兒子有緣到重慶忠縣布澤學校伏羲班就讀。學校重視“親子共學,家校共育”,要求家長參與網絡課堂學習。最初,我學習只為完成作業,逐漸愛不釋手,到欲罷不能。相當于跟隨孩子,家長也上了伏羲班。</p><p><br></p><p>四年半來,我業余讀誦《孝弟三百千》《學庸論語》《了凡四訓》《朱子治家格言》《禮記·學記》等中國文化經典,有的熟讀成誦,躬身實踐,偶有心得,不時受邀做些講座分享;在伏羲云書院學習書法,從一筆一畫漢字基本部件開始,體驗認真、用心、細心和靜心;利用公休假參與親子研學旅行,徒步數十甚至數百公里,放下平日的煩惱無明,回歸簡單的腳踏實地,突破生命極限和諸多不可能……</p><p><br></p><p>“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記錄這些心路歷程,成了伏羲班師生家長的愛好和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遂有書中母子《研學旅行》的記錄與分享;采訪伏羲班發源地甘谷縣,寫成《朝圣甘谷》《甘谷姐弟仨》;到北京博識伏羲學校采訪,寫成《我要做民醫》《每朵花兒都美麗》;撰寫學習心得、面對社會問題表達看法,激烈思想碰撞,悲歡情感表達,成就書中《靈魂歌哭》欄目內容;與教育相關的人事物,散文敘事、詩歌抒情,匯入《自由抒懷》和《淺吟低唱》;2017年10月,我被黨組織選派到茶溪村參與精準脫貧,擔任第一書記,除了產業發展、資金幫扶等常規措施外,利用跟隨伏羲班所學服務村民,開展“貫徹十九大,送福進萬家”活動,春節前為全體村民送春聯、送福字,為七十歲以上老人送福字紅圍巾,開展傳統文化公益暑假班,村里43名孩子在“微型伏羲班”里快樂學習生活15天,《茶溪讀書聲》里愛心匯聚、感動滿滿;孩子住校,家長身不能陪,書信溝通實現心陪,精選收入《伏羲家書》……</p><p><br></p><p>為銜接高中和追隨理想,兒子2018年春惜別伏羲班。翻閱照片、回讀文字,伏羲班的美好時光,時時魂牽夢繞。庚子春,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全民禁足讓人學會珍惜。遂起念編著母子合集,幾易其名定為《孩子帶我上伏羲班》。書中文字雖為母子私人化書寫,卻是伏羲班師生家長集體生命的記錄,也是母親作為新聞記者的采訪實錄和社會化表達。</p><p><br></p><p>愿此書能為伏羲班師生家長和參與支持伏羲教育的各位同仁保存一段共同的美好記憶,從而不忘初心,堅定夢想,繼續奮勇前行;愿為困惑于子女教育的家長,開一扇小窗,送一束陽光;愿為想了解、研究“人本素質教育”的專家學者貢獻一個范例……</p><p><br></p><p>書中多為實錄和呈現,少有評述與褒貶。若能得讀者諸君厚愛,母子以平民之微言,為關心中國基礎教育改革的諸位仁者提供點思考空間,則將善莫大焉。</p><p>(庚子端午作者寫于重慶黔江)</p><p><br></p><p><a href="http://xima.tv/LPsPWS?_sonic=0" rel="noopener noreferrer" target="_blank">郭永峰老師將朗誦為本書部分文章制作有聲書。這是本文的朗誦。</a></p> <p><br></p><p>伏羲教育基金會發起的眾籌:</p><p>有群伏羲娃,有個作家夢</p><p>圓夢行動就差您了!</p><p><a href="https://cf.lingxi360.com/p/can47pzywmr8g01mkz52y01vkxlq2o95?utm_bccid=ca17nxo5qvzl9gm10q507w3rp24e8ykw&ouid=ca7zx2eqwovy9d25zngq9d483gmnp5rl&from=groupmessage" rel="noopener noreferrer" target="_blank">歡迎參加微愛520“圓夢行動"</a></p><p>點開即可參與!</p><p>您的愛心,將助力更多孩子圓作家夢!</p> <p><br></p><p>2008年,吳鴻清教授和第一個伏羲班的孩子們在一起。</p> <p><br></p><p>2011年,第一個伏羲班的孩子到香港進行文化交流!</p> <p><br></p><p>2014,吳教授到重慶伏羲班,與孩子們在一起,前中為小作者張檬月。</p> <p><br></p><p>作者之一:</p><p>曾素芳,筆名阿蓬英子,70后二寶媽一枚,土家族,重慶黔江人,中共黨員,新聞記者,重慶市作協會員,魯迅文學院第22期學員。現供職于重慶日報報業集團下屬子報,主業采編審新聞稿,業余創作散文隨筆百余篇,散見各級報刊雜志。</p> <p><br></p><p>作者之二:</p><p>張檬月,16歲男孩,2013年秋,9歲半的他進入重慶市忠縣布澤學校伏羲班就讀,除了認真學習古文經典、書法、武術、游學等課程外,業余愛好讀書寫作,偶有散文、詩歌在報刊上公開發表。為銜接高中和追隨理想,2018年春,惜別伏羲班回普通體制內學校就讀,今年參加中考,以優異的成績進入市級重點高中。</p> <p><br></p><p>張檬月的文章手稿之一。</p> <p><br></p><p>10歲半時,游學忠縣白公祠采訪記錄中。</p> <p><br></p><p>12歲時,游學鄧小平故里,采訪記錄中。</p> <p><br></p><p>12歲時,游學途中整理記錄。</p> <p><br></p><p>2016年12月,作者之一曾素芳到甘肅省甘谷縣永安伏羲學校采訪,與全國政協委員、清華大學教授王名先生調研組一行合影!</p> <p>特別說明:</p><p><br></p><p>為了提前征求讀者諸君的寶貴意見,爭取盡量減少遺憾,我們將從《孩子帶我上伏羲班》書稿中,選擇部分篇幅較短的內容陸續發布。</p><p>本書作者之一曾素芳,特公開個人電話:13896862609(微信同號),非信勿擾,非誠勿擾。</p><p>真誠懇請對“人本素質教育"話題感興趣的各位仁者,在文后留言或電話微信聯系我,提出您的寶貴意見。</p><p>同時,也歡迎各位同仁,力所能及地協助本書的正式出版!</p><p>末學及孩子們將感恩不盡!</p><p><br></p><p>以下是本書初擬目錄,若您想先看哪個部分,哪篇文章,也可以給我留言喲!</p><p><br></p><p>部分篇章,從未公開過,有的曾公開過,也有新的內容修改!</p><p><br></p><p>《孩子帶我上伏羲班》</p><p>目錄</p><p>序言……</p><p>序一 伏羲教育開出的鮮花</p><p>作者:姜來</p><p>序二 孩子帶我上伏羲班(代自序)</p><p><br></p><p>上輯 寶寶文集</p><p><br></p><p>第一部分 研學旅行</p><p>游學為生活做準備……</p><p>在歷史與現實中穿越……</p><p>訪偉人立壯志……</p><p>游覽名山……</p><p><br></p><p>第二部分 靈魂歌哭</p><p>三十年后的我……</p><p>戲劇性的六一節……</p><p>競爭班幣超市經理失敗以后……</p><p>民族文化需要有人堅守……</p><p>迷宮與烏托邦……</p><p>榜樣的力量……</p><p>心性的力量……</p><p>追夢的路上灑滿陽光……</p><p>重拾夢想……</p><p><br></p><p>第三部分 自由抒懷</p><p>寫給香港嶺南小學陳校長的信……</p><p>故事大王……</p><p>愛的擁抱……</p><p>兩只小貓的故事……</p><p>大雪紛飛的日子……</p><p>日記三則……</p><p>小表弟浩兒……</p><p>當逃兵的恥辱……</p><p>老旗桿……</p><p>茗香小記……</p><p>田園……</p><p>田野不再……</p><p>父愛的滋味……</p><p>共享青春美好時光……</p><p>助跑長度決定人生高度……</p><p>平凡的日子也精彩……</p><p>永遠心懷未來……</p><p>讓我沉浸在這里吧……</p><p>疫情靜思……</p><p><br></p><p>第四部分 淺吟低唱</p><p>夢想的力量……</p><p>做一面自己的紅旗……</p><p>國慶……</p><p>思念……</p><p>歸來兮……</p><p>無題……</p><p>勉勵……</p><p>美,我走近你……</p><p><br></p><p>下輯 媽媽文集</p><p><br></p><p>第一部分 研學旅行</p><p>端午游學祭忠烈……</p><p>父親的游學……</p><p>品味大重慶……</p><p>回歸童真 留住美好……</p><p>陪兒去長征……</p><p>朝圣甘谷……</p><p><br></p><p>第二部分 靈魂歌哭</p><p>找回曾經的夢想……</p><p>做個做家和作家……</p><p>以孩子為師……</p><p>哦!丹琦先生……</p><p><br></p><p>第三部分 自由抒懷</p><p>檬月回家修學實錄……</p><p>伏羲班四年級學子姓名考并寄語……</p><p>我要做民醫……</p><p>甘谷姐弟仨……</p><p>母親愛讀書……</p><p>我的啟蒙老師很平凡……</p><p>茶溪讀書聲……</p><p><br></p><p>第四部分 伏羲家書</p><p>有夢想就要堅持……</p><p>耐住寂寞方見繁華……</p><p>暫時分離只為再次相聚……</p><p>新起點新期待……</p><p>常記來路學會感恩……</p><p>努力做好便無悔……</p><p><br></p><p>附:</p><p>籌備出版時各位師長的點評與鼓勵……</p><p><br></p><p>記錄與腳步</p><p>作者:牛勃</p><p><br></p><p>為《孩子帶我上伏羲班》點贊 </p><p>作者:張玉林</p><p><br></p><p>家校共育結碩果</p><p>作者:楊興蘭</p><p><br></p><p>伏羲福所依</p><p>作者:余和容</p><p><br></p><p>書觀世界 筆繪人生</p><p>作者:中國曾子文化委員會黔江分會</p><p><br></p><p>每朵花兒都美麗(代后記)……</p>
主站蜘蛛池模板:
贵溪市|
宜州市|
慈利县|
镇平县|
毕节市|
巩留县|
依安县|
蓝山县|
德钦县|
隆化县|
昆山市|
苏尼特左旗|
康平县|
社旗县|
芜湖县|
万载县|
崇州市|
乐至县|
华坪县|
商南县|
青海省|
河北省|
和林格尔县|
祁门县|
宁都县|
教育|
迁安市|
高尔夫|
高平市|
平乡县|
丽水市|
西充县|
大埔县|
荆门市|
胶州市|
泰来县|
克山县|
商南县|
赤壁市|
呼玛县|
昌平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