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從西藏回京已經一個多月了,遲遲沒有開始唐蕃古道旅程的美篇制作,突發的疫情導致思緒雜亂,終于等到形勢平穩,緊趕了兩天,完成任務。</p><p>2020.6.2,從時尚潮流的大興機場飛往成都小住幾日后便開始了此次的主要行程——探訪唐蕃古道。</p> <p>成都網紅的桃花釀顏值擔當</p> <p> 6月5號,到達西寧,海拔2100左右。今天開啟探訪唐蕃古道的行程。</p><p> 唐蕃古道,漢語拼音為:táng bō gǔ dào,也叫饅頭嶺(古)驛道,今天的214國道,是1300年前的進藏之路。唐蕃古道橫貫我國西部, 跨越舉世聞名的“世界屋脊”,是唐朝和吐蕃之間的交通大道,也是唐代以來中原內地去往青海、西藏乃至尼泊爾、印度等國的必經之路。著名的文成公主遠嫁吐蕃王松贊干布走的就是這條大道。它的形成和暢通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這條大道的起點是唐王朝的國都長安(今陜西西安),終點是吐蕃都城邏些(今西藏拉薩),跨越今陜西、甘肅、青海、四川和西藏5個省區,全長約3000公里,其中一半以上路段在青海境內。我們的行程是唐蕃古道的西段,西寧至拉薩。</p><p> 西寧的大清真寺疫情雖然緩解,但還是大門緊閉。</p> <p>西寧的老酸奶是每每都忘不掉的美味。</p> <p>6月6號,今天的行程是西寧-共和-瑪多。早上8:30出發,途經日月山。這里自古就是內地進藏的咽喉要道,素有西海屏風草原門戶之稱。文成公主從這里摔碎了寶鏡,走進藏區,將內地的文化傳播發揚。</p> <p>沿途風景</p> <p>天際處就是青海湖</p> <p>想看看沒有眾多游人的藍湖,于是得到牧場主的通融,從他家草場里的這條路直達青海湖邊。</p> <p>青海湖海拔3196。再一次看到這清澈的藍,再一次聞到這淡淡的咸,還是被窒息了。</p> <p>青海湖邊享用北京帶來的稻香村</p> <p>青海湖旁的小景。</p> <p>站在高處望藍湖</p> <p>從青海湖到瑪多,200多公里的路程限速80,看似挺好的道路,其實是修在凍土層上,路面波浪起伏,不比搓板路舒服。 </p><p>今晚入住在瑪多,海拔4280。酒店條件太好了,全空間彌漫供氧,中央空調暖風。太熱,沒睡好</p> <p>風景在路上</p> <p>6月7號,早上起來,在蒙蒙細雨中前往黃河源頭的雙湖(鄂陵湖、扎陵湖),瑪多藏語意為“黃河源頭”。</p> <p>路邊為老鷹??樹立了許多筑巢和暫停用的直桿。</p> <p>聽說黃河源頭景區關閉了,我們帶著試試看的心態來到景區門口,見沒有人,只有一塊寫著前方施工,車輛慢行的牌子,于是堂而皇的駛入景區。</p> <p>景區內的道路全程擴建施工,這可是一路的砂石搓板,顛簸搖晃到鄂陵湖。</p> <p>還沒到雨季,所以路邊原本是濕地的土地裂開了口子,水位下降了不少。</p> <p>天氣陰沉,湖水的顏色暗淡了許多</p> <p>扎陵湖與鄂陵湖相鄰為伴,水位高時,湖水相通。</p> <p>三江源自然保護區是動物的天堂</p> <p>赤麻鴨</p> <p>斑頭雁</p> <p>黑頸鶴</p> <p>藏狐</p> <p>??鷹</p> <p>藏原羚</p> <p>去牛頭碑的路口遇到了路卡,禁止進入。略帶遺憾掉頭返回。雨又開始下了,淅淅瀝瀝。前方目的地是瑪多。</p> <p>盤山而上的路旁,殘留著幾天前的雪痕。由于海拔較高,堆積的雪墻沒有融化的意思。</p> <p>雨過天晴,伸向遠方的道路清晰流暢</p> <p>傍晚時分,到達瑪多縣城入住。晚餐是豪橫的羊排還有其它的特色美食。</p> <p>6月8號,吃過早飯,就去參拜石經城。</p><p>嘉那嘛呢石經城,位于青藏、川藏交界處的青海省玉樹縣新寨村。300多年前由藏傳佛教高僧第一世嘉那活佛多德松卻帕旺創建。1715年至1915年,嘉那嘛呢堆就達到了占地25畝、嘛呢石數量多達25億塊的規模。現在相當于兩個足球場大小,每年增加30萬塊嘛尼石。</p> <p>中午,我們來到玉樹地震遺址,悼念在2010年那場災難中逝去的人們。</p> <p>無限風光掠過窗外</p> <p>青海玉樹囊謙縣阿育王遺址,為釋迦牟尼佛真身舍利子安放地,是囊謙縣標志性建筑。據史料記載,古印度阿育王在佛祖釋迦牟尼涅槃兩百周年,以佛祖法身舍利作為內藏品,在世界各地修建了八萬四千座佛陀舍利寶塔,其中十九座分布在中國境內,香達格榮古塔就是其中之一,又名囊謙阿育王塔。阿育王塔歷史悠久,距今已有2300多年歷史,原有佛陀舍利地宮至今從未被打開。被譽為佛教的圣地之一。</p> <p>玉樹囊謙縣城西約5公里處的巴麥寺,海拔3600多米,是1215年由阿扎王欽吉布創建,為直貢噶舉的法脈傳承在青海地區規模最大的祖寺之一。</p> <p>過了囊謙,就進入了藏區,綠色多了許多,風景也不一樣了。</p> <p>遇到彩虹</p> <p>小雨中到達晚上入住的類烏齊,也就是進入了西藏地界了。這里隸屬西藏昌都地區,海拔3800左右。</p> <p>6月9號,一早起來,到賓館外呼吸著濕潤的空氣,蟲草交易的早市已是人頭攢動。</p><p><br></p> <p>在藏區,看到最多的是寺廟。</p> <p>目前正是蟲草采挖的季節,我們一路都能看到挖草人搭建的帳篷</p> <p>高原的天氣就是這么反復無常,這一天的行程雨雪冰雹一個沒少,統統領略了一遍</p> <p>經不住誘惑,中途停下來交易了一把蟲草。</p> <p>風景不在西藏,在路上</p> <p>司機師傅周到細心,準備的西瓜,解渴去火</p> <p>雨水裹挾著山上的泥沙流到河里,我們就看到了雙色水流。</p> <p>下午,藍天白云,盤山而上,去看那建在西藏最高的懸崖峭壁上的孜珠寺</p> <p>孜珠寺位于丁青縣覺恩鄉境內的 孜珠山上,離縣城約37公里。據說孜珠地歷史最早 可追溯到二、三千年以前。孜珠寺是苯教著名高僧羅鄧寧波·仁增康珠于十四世紀中期再度興建和恢復的。"孜珠"意為六座山峰。這里異峰突起,挺拔險峻,怪石嶙峋,禪洞疊疊。由于歷史的原因,苯教這個曾經一度掌握過西藏政教大權的原始宗教,后來不得不讓位于佛教,而到邊遠偏僻的地方隱藏起來,以保存存自己的勢力。這使瓊波丁青的三十九族地區成為苯教寺廟和教徒最多、影響最大的地區。而孜珠寺是康區一帶現存規模最大、教徒最多、苯教儀軌保存最完整的寺廟之一。</p> <p>通往孜珠寺的山路可以說崎嶇陡峭,有些地方還能感覺到一絲的危險,所以至今到達這里的香客也是為數不多。</p> <p>下的山來,就開始穿梭在峽谷盆地之間。今天入住在丁青,海拔4600米左右。</p> <p>找個安全地帶,留個紀念</p> <p>6月10號,今天行程中沒有固定的景點,丁青到比如一路風景。</p> <p>這種冰清玉潔的植物叫綠絨蒿,是野生高山花卉,生長于海拔三千至四千米以上的流石灘和冰川的前沿。人稱“高山牡丹”,歐洲人推崇為“世界名花”。因全株被有絨毛或剛毛而得名。罌粟科,綠絨蒿屬。是一年或多年生草本,為著名的觀賞植物,有些種類可入藥治病。</p> <p>經索縣到比如的道路,我們抄了一條近路,也就遇到了下面的景色</p> <p>被融化的雪水沖刷得扭曲變形的山路</p> <p>一腳下去沒到腿肚的積雪</p> <p>坐在車頂望雪山</p> <p>雪山頂上是終年不化的冰川</p> <p>眼前的山路就是我們的軌跡</p> <p>海拔5300米的比如縣康慶拉山口</p> <p>轉過山口又是一片天地</p> <p>到達比如縣城又遇彩虹,比如縣位于西藏自治區那曲市東部,唐古拉山和念青唐古拉山之間,怒江上游。海拔3900米</p> <p>可能是習慣了一路的高海拔,在這里,居然能一路跑到河邊拍彩虹,膽兒有點肥</p> <p>6月11號,今天是此次行程的壓軸地,薩普神山。一路都能看到上山挖蟲草的藏民</p> <p>吉祥數字,留下</p> <p>這個箭頭是引導標志,極端天氣時的路標</p> <p>前方塌方,車輛行駛緩慢</p> <p>沿著這條山路就抵達薩普神山</p> <p>這一眼,就足以讓人窒息。遠處的薩普神山和眼前的撒木湖相依相伴。</p> <p>薩普神山位于比如縣羊秀鄉普宗溝境內,千百年來一直矗立于此,周圍群山環繞,主峰被尊為當地的神山之王。它的最高峰為6956米,也稱“薩普棍拉嘎布”,為藏傳佛教中的苯教神山之一。由于谷大溝深、交通不便,這片嘆為觀止的冰川一直深藏閨中而鮮為人知,是一塊尚待開發的旅游處女地。</p><p>薩普神山由薩普群峰組成,其成員,從左至右依次包含:薩普的妻子,薩普的妻子出軌后和別人生的私生子,薩普的二兒子,薩普的大兒子,薩普的女兒。薩普妻子的私生子以及薩普小兒子的山型為國內乃至在世界閃都罕見的正三角形金字塔山型。</p><p>山腳下的薩普圣湖由神山千年冰雪融化所形成,分為兩部分,靠近神山腳下的為冰川湖泊,叫作‘’撒木錯‘’,終年不化。</p> <p>虔誠的祈禱</p> <p>滿山的野生小葉杜鵑綻放出了笑臉</p> <p>漸漸融化的冰面,在風的推動下,相互擠壓,在風鈴般清脆的撞擊聲中呈現出菊花狀的冰凌。</p> <p>今晚入住在神山腳下的藏民家,條件簡陋,混住一夜。</p> <p>6月12號,神山的日出,早霞映紅了雪山湖泊</p> <p>清晨山里的溫度很低,車窗上結滿了冰凌</p> <p>神山出來途經桑達寺,一個年代久遠的苯教寺廟,因大殿修繕,沒能一睹精美的木雕佛像。</p> <p>寺廟門口的鐵釘板是防狗熊的</p> <p>這里有西藏最大的骷髏墻。西藏骷髏墻位于西藏那曲比如縣境內,是用人頭顱骨堆砌成的圍墻,與天葬有關。是研究人類喪葬文化的絕好例證。</p> <p>那曲風光。可能是多次進藏到緣故,雖然鐘愛高原風光,卻也沒有了激動和驚嘆,更多的時候是默默的感受。</p> <p>今晚入住那曲</p> <p>6月13號,打卡納木錯。圣象天門臨時關閉,再一次與終極美景失之交臂。</p> <p>回到拉薩</p> <p>6月14號,拉薩周邊游</p> <p>敏竹林寺,又名敏卓林寺、敏珠林寺,是藏傳佛教寧瑪派(紅教)的六大寺廟之一,位于西藏自治區山南地區扎囊縣,初建于公元十世紀末,是由寧瑪派高僧盧梅·楚臣西繞修建。</p><p>敏竹林寺占地面積約10萬平方米,主要佛殿為祖拉康。敏竹林寺以注重研習佛教經典、天文歷法、書法修辭及藏醫、藏藥、藏香等而聞名全藏,歷年的《藏歷年表》均出于此。敏竹林寺以片石砌筑的墻體在西藏也是極為有名,對研究西藏建筑藝術和建筑風格也有很高的價值。</p> <p>路邊的油菜花開了</p> <p>羅布林卡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于西藏拉薩西郊。始建于十八世紀40年代(達賴七世),是歷代達賴喇嘛消夏理政的地方,是一座典型的藏式風格園林。在這里,我們有幸拜訪了平安健康殿的主持。</p> <p>今晚在這里觀看大型情景劇《文成公主》。走過了唐蕃古道,再看此劇,感受又深了一層。</p> <p>6月15、16號,拉薩的逛街吃飯模式</p> <p>門店里做手工的小姑娘</p> <p>拉薩街頭的地攤經濟</p> <p>北京突發疫情,擔心封城,在外有所不便。6月17號,匆忙結束行程,返京。自行隔離14天,無恙。</p>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云浮市|
且末县|
德江县|
府谷县|
沅陵县|
阳春市|
五台县|
琼海市|
绥棱县|
武强县|
余干县|
南木林县|
桂阳县|
中卫市|
砀山县|
阳泉市|
温州市|
河南省|
大姚县|
栾城县|
嘉定区|
自治县|
滦南县|
晋中市|
永清县|
五河县|
花垣县|
井研县|
凤庆县|
六枝特区|
金塔县|
包头市|
双鸭山市|
确山县|
大悟县|
盐边县|
夏河县|
和硕县|
柳州市|
长沙县|
来凤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