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 <p>從東柳樹供銷社門前跳下汽車,把行李扔到張隊長趕的馬車上,或坐戓走,朝著北山溝盡頭前行,山路蜿蜒曲折,途經藍家屯、田家屯、公發屯,爬上一條長長的山杠上下坡路,一路顛簸,用時約一個半小時,劉家屯已近在眼前。</p><p>集體戶門前十幾位社員好奇的望著我們,七位老知青也在打量著以后的同伴,張隊長喊了一嗓子“吃飯,吃完飯開會”!折騰了一上午,又趕了這么遠山路,真餓了!一大鍋大米飯、一大鍋土豆條子湯,一菜一飯,十八位新老知青狼吞虎咽,十幾分鐘結束戰斗,張隊長準備開會,客氣了一句“大伙吃飽吃好了嗎?”這時令人震驚的一幕出現了!“我沒吃飽,剛才沒好意思吃,怕餓著新來的”老戶知青宋文才說道,簡直是赤裸裸的挑釁,這是要給我們新知青下馬威嗎?我站起來說“你沒吃飽繼續吃,我們看你吃”,“我把剩下全吃了,敢打賭嗎?”,我看了一眼剩下的一大盆大米飯和一大盆土豆條子湯,一個人絕吃不了這么多,新知青劉彥文、張云山也站出來說“我們三個跟你賭,你說賭什么?”,“我贏了你們給我買三個鵝蛋,我輸了給你們買三個鵝蛋”,大伙二十幾個人都在起哄,做為戶長我心里真打鼓,真撐壞了咋整?我趕緊設置了兩條障礙“限時一小時,只能坐在坑擔上吃。”“行,賭了。”,賭約正式開始,在二十多人的見證下,不可思議的事情出現了,令人瞠目結舌,半小時吃完了冒尖的六大海碗大米飯、六大海碗土豆湯,還剩三碗飯和三碗湯,吃的速度明顯慢了下來,離限時五分鐘還有最后一碗和一碗湯,他慢慢地咀嚼著、慢慢地喝著湯,渾身大汗,肚皮撐的發光,超時五分鐘完成睹約,宋文才這種吃法真是顛覆了常人的認知,我們三人心服口服履行了賭約。</p><p>下午兩點多鐘,集體戶會照常開會,隊委全體成員、帶隊干部王有功、縣工作組長張富、大隊副書記谷慶與會,討論了政治學習、燒火劈柴、磨面做飯、鄉規民約、知青領取生產生活工具等事項,增補老戶知青楊忠海為副戶長,主抓戶生產勞動,耿東鞠主抓戶生活、張云山負責戶財經、我負責戶全面工作,并增補三位集體戶長為隊委會成員。</p><p>第二天,天剛蒙蒙亮,張隊長趕的馬車已到集體戶門口,我趕緊懷揣大小隊介紹信、集體戶戶口本,手拿兩個大餅子,快馬加鞭直奔公社,知青辦主任王明昌第一個熱情接待了我們,并手寫生活用品領取清單如下:計大鋁盆兩個、中鋁盆兩個、小鋁盆四個、洗衣盆一個、鋤頭十一把、鎬頭十一把、鐮刀十一把、大斧頭一個、小斧頭一個、鐵鋸兩個、大中小碗各十一個、水桶兩只,又辦理了集體戶糧本、領取了集體戶生活費一百一十元。先到糧店領了集體戶全月的米面油鹽,后到城郊供銷社領取了生活用品,下午四點返回劉家屯。</p><p>生產隊安排了幾名“能工巧將”,幫我們制作了鋤扛、鎬把、斧把、扁擔,一直忙到晚上十多點,不能影響第二天出工啊。</p><p><br></p><p><br></p><p><br></p><p><br></p><p><br></p><p><br></p> <p>第三天,天未亮開工號子就吹響了(稱為鏟早),生產隊的地主要分為四大塊,稱東大排、西大排、南大排、北大排。種大田講究三鏟三趟,我們屯人少地多,能做到二鏟二趟就很不錯了,我們現在干得活就是鏟二遍地,按照一個社員一個知青的排序,從東大排鏟到西大排,這一天鏟完的地足有七、八坰,天擦黑鏟最后一條垅的時候發生了意外,知青徐漢民被一條不足尺的小蛇(土球子)咬在腳脖子上,但他仍堅持鏟到地頭,第二天早上整條腿發紫,腫得上下一般粗,唉!出工第一天就折損了一員大將,隊里只好派牛車將他送回家醫治,花了十幾元錢才治好,生產隊可沒錢報銷醫療費!</p><p>從這一天起,我們就真真正正、徹徹底底變為了農民……</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屏东县|
黔西县|
唐山市|
定远县|
阿拉善盟|
霍山县|
鞍山市|
磐石市|
涪陵区|
凌海市|
嘉善县|
蒙阴县|
昭苏县|
宁城县|
五河县|
白玉县|
临江市|
甘孜|
石阡县|
瑞金市|
武隆县|
商丘市|
北流市|
蕲春县|
沾益县|
美姑县|
闻喜县|
孝义市|
邵东县|
淮南市|
万源市|
孝义市|
湖州市|
东兰县|
平利县|
张北县|
秭归县|
蒙城县|
张家港市|
阳原县|
常山县|